学术投稿

绝育术后并发心身疾病45例分析

徐慧芳;郑安桔

关键词:绝育术, 并发症, 心身疾病
摘要:目的:了解绝育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浙江衢州市衢江区45例有绝育并发症妇女的疾病谱,对她们人格特质及心理反应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5例中,内向型人格类型和不稳定型情绪类型的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2.4%、50.0%;并发症主要有精神分裂症11例(24.4%),焦虑症(SAS ≥53分)11例(24.4%),抑郁症(SDS ≥53分)7例(15.6%),肠粘连2例(4.4%),器官缺损4例(8.9%)。结论女性绝育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与其内向型人格类型和不稳定型情绪类型等有关。相关人员工作中要针对特殊人群做好术前术后心理疏导,有助于避免绝育术后并发症。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考试复习题(1)

    应读者要求,本刊自2014年第1期起,新辟“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习题”专栏,旨在帮助正在准备迎接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基层医生复习做参考。这部分试题是在环球医学网校支持下,依据考试大纲模拟的,将按期连载。环球医学网校是一家医学教育、培训机构(网址:www.yx24.com),该校秉持“环球医学网医网览天下”的目标,专注基层医生的需求,为培养农村卫生人才不懈努力。欢迎读者关注本栏,访问网址www.yx24.com和www.crmp.cn,并将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我们。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3)

    10神经内科疾病10.9蛛网膜下隙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SAH)是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类型,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SAH 是由于脑表面和脑底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隙所致,又称自发性SAH。脑实质或脑室出血、外伤性硬膜下或硬膜外出血流入蛛网膜下隙为继发性SAH。原发性SAH常见的病因是先天性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头痛,多为撕裂样或剧烈胀痛,频繁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为主要临床特征。早期脑CT 扫描,可见蛛网膜下隙或脑室内有高密度影,腰椎穿刺检查为均匀一致的血性脑脊液,压力增高。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4~6周,床头抬高15~20°,避免引起血压及颅压增高的诱因,以免发生动脉瘤再破裂。用缓泻剂或开塞露等保持大便通畅,给低渣饮食以减少大便产生。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能诱发再出血,应禁用。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避免脱水而增加脑缺血的危险。对血管疾病、血液病、心脏疾病等应进行相应治疗。SAH患者出现急性脑积水、剧烈头痛,可考虑脑脊液置换术。手术治疗是根除病因、防止复发的有效方法。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绝育术后并发心身疾病45例分析

    目的:了解绝育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可能的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分析浙江衢州市衢江区45例有绝育并发症妇女的疾病谱,对她们人格特质及心理反应进行问卷调查。结果45例中,内向型人格类型和不稳定型情绪类型的比例均较高,分别为52.4%、50.0%;并发症主要有精神分裂症11例(24.4%),焦虑症(SAS ≥53分)11例(24.4%),抑郁症(SDS ≥53分)7例(15.6%),肠粘连2例(4.4%),器官缺损4例(8.9%)。结论女性绝育术后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与其内向型人格类型和不稳定型情绪类型等有关。相关人员工作中要针对特殊人群做好术前术后心理疏导,有助于避免绝育术后并发症。

    作者:徐慧芳;郑安桔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心理社会干预对降低重症新生儿破伤风自动出院率的效果

    目的:观察心理社会干预对降低重症新生儿破伤风自动出院率的效果。方法抽取14例知情同意的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社会干预(干预组);另外17例设为普通组。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增加心理社会干预。结果干预组治愈率明显高于普通组,自动出院率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积极的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减少重症破伤风患儿的自动出院,也能降低病死率。

    作者:佘亚娥;沈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对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245例患儿阑尾切除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123例和观察组1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芒硝外敷腹部联合超短波理疗。观察两组首次排便、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24h肠鸣音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略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术后使用芒硝外敷联合超短波理疗有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春芳;黄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成人重度溴敌隆中毒27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剧毒灭鼠药毒鼠强,提倡第二代抗凝剂灭鼠药溴敌隆,所以溴敌隆中毒较前明显增多。由于溴敌隆中毒的隐匿性,无毒鼠强中毒的抽搐表现等特点,未引起临床医务人员及患者的重视。

    作者:肖礼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羟乙基淀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105例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以小剂量尿激酶治疗为主,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羟乙基淀粉治疗,连续治疗3周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接近,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后NIHSS 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乙基淀粉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卒中,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作者:张隽;肖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舒血宁)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按入院序号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心功能指标、血浆BNP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77.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上述各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和血浆BNP 指标。

    作者:郑定逸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89例血清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析

    目的:观察儿茶酚胺类物质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变化规律。方法189例AOPP患者根据中毒程度分组,分析不同中毒程度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NorP)、胆碱酯酶(AchE)、乙酰胆碱(Ach)及肾上腺素(EPI)的变化,及治疗前后不同时段的变化。结果中毒程度越重,患者Ach、EPI、NorP 浓度越高,AchE含量越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茶酚胺随着AOPP患者中毒程度加重,呈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在治疗过程中,随心脏功能恢复和症状控制,儿茶酚胺逐渐下降。

    作者:张宇;陈亚涛;张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老年高血压失眠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CNP)用于老年高血压失眠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30例老年高血压失眠症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心血管科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CNP护理。结果干预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失眠疗效和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NP符合当今社会对高质量、高效率、低价格的医疗服务需求,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自身价值,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

    作者:赵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181例观察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方法181例服用西药效果不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痰湿内盛型,肝肾阴亏型,瘀血留滞型和肝阴偏亢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各型高血压治疗显效率均在80%以上,总有效率在90%以上。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药物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治疗高血压,体现了整体性和个体性的和谐统一,效果满意。

    作者:茅立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的实践与体会

    笔者通过介绍临床药师参与查房的5个典型案例,分析工作要点,阐明临床药师可以用自己的专长通过参与查房这种方式,从药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等几方面入手,有效协助临床医师安全、合理用药,减少医疗差错。

    作者:俞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0-2012年我院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抗组胺药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抗组胺药的品种、用量、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组胺药的用药频度逐年上升,第3代抗组胺药广泛使用,用药频度排序依次为第3、2、1代抗组胺药。结论我院抗组胺药物的 DDDs排序基本合理,在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治疗和药品管理方面有着较好的水平。

    作者:何红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发伤69例血清降钙素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多发伤对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影响,并探讨 PCT 值与损伤严重程度、感染的关系。方法将69例多发伤患者分为感染组、非感染组,检测PCT 值、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记录感染、脓毒症、失血性休克情况。结果多发伤患者PCT值明显高于正常值,感染组较非感染组高。非感染组中,合并失血性休克的PCT值明显高于无失血性休克者;感染组中,血培养阳性者PCT值较组内血培养阴性者升高明显;多发伤患者PCT 值与APACHE Ⅱ值正相关;≥0.5ng/ml 且<2ng/ml 患者的存活率高。结论 PCT 对多发伤患者的感染诊断、疾病严重程度评估、预后有指导价值。

    作者:张琴华;张敏;顾娟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810例住院应用抗生素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者作为观察组,没有发生腹泻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810例中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60例(7.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疾病严重程度(APACHE Ⅱ评分)、抗生素应用情况(种类、时间、预防应用)、抗酸剂应用、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是否禁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5个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独立相关因素:年龄<14岁及≥60岁(OR=5.23)、抗生素种类多(OR=4.12)、抗生素应用时间长(OR=4.03)、APACHE Ⅱ评分(OR=3.32)、禁食(OR=3.09)。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较高,儿童或老年人、抗生素应用种类多、抗生素应用时间长、病情严重、禁食是其发生的高危因素,应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徐飞群;乐云敏;管云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而今迈步从头越--纪念本刊创刊20周年

    伴随2014年新年的钟声,本刊圆满地完成了20卷后一期的编校发行工作,开启了新一卷的新篇章。回顾1994年创刊以来走过的不平凡路程,我们的心情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百感交集。这20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农村卫生事业取得重大成就的20年。在主管、主办单位领导的带领和督导下,本刊始终坚持“服务基层卫生”的办刊方针不动摇,依靠专家,团结广大作者、读者,通过几任领导和编辑的辛勤耕耘,本刊已从初创时期的月刊、每期48页,发展到现在的半月刊、每期88页,累计共编辑出版了250期,约1.6万篇文稿,并从单一的纸版媒体向数字化、互联网媒体进军。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新生化颗粒配伍缩宫素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新生化颗粒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促进月经恢复等情况的效果。方法将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的早孕妇女100例按胚囊排出时间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基础治疗均为胚囊排出后肌注缩宫素10U,共3天,观察组胚囊排出后服新生化颗粒每次15g,每天3次共7天;观察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残留物排出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宫腔残留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月经恢复时间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化颗粒配伍缩宫素能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促进残留物排出。

    作者:陈发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PONV)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下的妇科子宫切除术患者495例,按是否发生PONV分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方式、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是否使用术后镇痛等。结果495例患者55例(11.1%)出现PONV。PONV组患者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术后镇痛应用率高。结论手术时间长,术后使用镇痛泵及术前禁食禁饮时间长可能是PONV发生的原因,对有这些因素的患者要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可减少患者痛苦,对术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张建亚;钱小亚;张丽萍;陈小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第二十五讲急性腹胀儿科危重急症急救讲座

    由于小儿喂奶或哭闹时吞入空气、肠功能紊乱、食物在胃肠道内发酵等原因而出现腹胀即胃肠胀气较常见,经过对症处理,多能很快缓解。但腹胀也可由多种严重的内外科疾病引起。严重的腹胀,由于持续腹内压增高可引起多个器官功能障碍即腹腔间隙综合征,有时鉴别诊断困难。

    作者:张英谦;朱孟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