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群;李建刚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4例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根据病情撤减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哮喘临床症状评分、泼尼松剂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个月以后观察组哮喘临床症状评分、泼尼松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停用泼尼松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宣肺化痰、降气平喘、养阴补血、活血凉血等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用量和使用时间。
作者:陈慧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孕产妇保健管理现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12-2013年越城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7788例孕产妇保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早孕建册率、产后访视率、产前筛查率及系统管理率明显低于本地户籍孕产妇,高危产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本地户籍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多部门联合机制,建立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系统管理模式,是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钱小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孕中期产前筛查对降低唐氏综合征等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对24866例孕中期孕妇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E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检测,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结果高风险孕妇1072例,其中21三体高风险881例,检出唐氏综合征5例;18三体高风险83例,检出18三体综合征3例;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108例,检出NTD 12例,死胎7例。随访发现,低风险中21三体假阴性1例;其他各类异常101例。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联合产前诊断,可以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优生优育水平,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作者:赵慧萍;陶琴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雾化吸入硫酸阿米卡星联合全身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仅给予全身抗结核以及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77例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硫酸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治疗后相关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结核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缓解,观察组效果更佳,其痰涂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缩小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4.8%,明显高于对照组(84.9%)。除呼吸困难症状以及空洞闭合/缩小率等指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硫酸阿米卡星辅助治疗肺结核,可有效缓解结核病症状,还可以促进痰菌阴转、病灶愈合以及空洞闭合。
作者:赵旭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消化道钡餐造影(GI)作为临床消化道首选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以往的检查中,主要注重于消化道管壁及管腔的器质性病变,忽略了消化道功能性改变。笔者在检查中发现,部分患者有明显的上消化道临床症状,却找不到消化道管壁及管腔的原因,为胃肠道功能性改变引起。为此,本文对453例此类病例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卢延江;刘小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消化内科是肠道感染治疗的专业科室,在胆道感染、胰腺及肝硬化等疾病治疗中都会用到喹诺酮类抗菌药,是该药使用量多的科室之一。如果仅凭经验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易造成该类抗菌药耐药率的升高,进而造成资源浪费。因此,临床药师有必要关注喹诺酮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关注其研究进展,在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合理使用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举四例谈谈笔者的体会。
作者:许恒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单纯的现代医学或纯中医均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全蝎、蜈蚣为基础方,再结合辨证论治用药,同时联合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门诊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4~62岁,平均33岁;病程3个月至24年不等,平均7年。辨证分型:气虚型21例(35.0%),血虚型15例(25.0%),痰瘀型9例(15.0%),肾虚型7例(11.7%),风邪型5例(8.3%),肝阳型3例(5.0%)。
作者:樊志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无痛人工流产和传统人工流产的术式选择对重复流产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12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人工流产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采用负压吸引传统常规术式)和无痛组(采用丙泊酚静脉麻醉),各60例。术后回访1年,调查并记录两组重复人工流产等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无痛组术后性生活恢复时间短,主动了解避孕知识人数少,未转经即刻妊娠率高,术后一年内重复流产率高,而焦虑、抑郁自评分低,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解决了妇女人工流产术中的疼痛问题,缓解了焦虑、抑郁情绪,但其重复流产率明显偏高,对提高国家的人口质量不利。
作者:周乔芳;朱莉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失眠症是睡眠的启动与维持困难,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需要的睡眠障碍[1]。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失眠容易被忽视。笔者运用神阙穴温和灸治疗33例老年人失眠症患者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原发性失眠症老年患者33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2]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61~72岁;病程10个月至7年不等;睡眠时间3h以上,不足6h。患者有慢性肺部疾患11例(33.3%),高血压病10例(30.3%),焦虑7例(21.2%),习惯性便秘者6例(18.2%),冠心病5例(15.2%),糖尿病、抑郁各3例(各9.1%)。就诊时以上基础疾病基本稳定。
作者:郑明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对国内健康教育在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资料,收集2000-2012年我国公开发表的关于健康教育在PICC 置管患者中应用的文献资料。应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2篇研究纳入Meta分析,共纳入1860例患者,其中干预组943例,对照组917例。结果显示,干预组与对照组在PICC 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PICC置管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四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PICC置管知识掌握率、患者满意度的RR(95%CI)分别为0.26(0.18,0.37)、1.23(1.16,1.31)、1.20(1.15,1.25),置管时间的WMD(95%CI)为54.21(52.97,55.46)。结论健康教育干预可降低患者PICC 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提高PICC 置管知识掌握率和患者满意度。
作者:吕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的效果。方法112例EISH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两组均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观察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疗程8周。记录两组第2、4、6、8周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BP、DBP 及脉压均明显下降,从治疗2周时开始观察组SBP、脉压降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DBP无论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EISH,可以明显降低SBP,缩小脉压,而DBP 下降不明显,具有降压平稳、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潘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蜂蜇伤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咬伤,夏秋季高发,一般蜇伤部位会出现红肿、疼痛,数小时后可自行消退,很少出现休克。如果被群蜂多处蜇伤,可能会出现全身症状,严重时会出现昏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近年来,群蜂蜇伤的发生率、致死率有增多趋势,引发过敏性休克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对群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需要给予积极的抗休克、抗过敏治疗,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蜂蜇伤致过敏性休克患者46例的急救与护理措施。
作者:史红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比较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喉镜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可视喉镜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气管插管前及插管后2min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比较两组插管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应用可视喉镜的观察组插管前后HR 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 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插管后的 HR 及 MAP 较插管前均有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插管时间短,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喉镜较传统的直接喉镜有着明显优势。
作者:王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0.16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一种老年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PD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其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神经元已减少60%~80%,并且神经元变性在发病后继续加重,这是导致PD临床病程呈进行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对PD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应采取包括药物、手术、康复、心理等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为首选,手术治疗则是有效补充手段。用药原则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剂量滴定”、“以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同时强调个体化治疗,不仅要考虑病情特点,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就业状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药物治疗特别是使用左旋多巴时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恶性综合征。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探讨其在术后并发症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9例老年髋骨骨折患者检测骨折后10h及术后第2、7、15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并比较有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患者CRP及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患者术后第2天CRP、IL-6和TNF-α较术前升高明显,此后随时间延长各指标呈下降趋势,至术后15天各指标水平低于术前或与术前接近;IL-1β手术后无明显变化。有并发症患者骨折术后三个时点CRP、IL-6和TNF-α水平均较高,与无并发症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IL-1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髋骨骨折手术治疗后2天内测定CRP 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预测术后并发症可能有一定价值。
作者:顾海娜;徐岳军;李海红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提高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预先启动应急预案,正确分诊,保持气道通畅给氧,对症治疗进行抢救。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给患者家属及单位领导予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结果来院时已死亡2例,因病情危重转上级医院1例,余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分工合作的急救团队、抢救措施的有效实施、精心的专科基础护理,能够使群体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沙世钟;周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了解镇海区老年人用药情况。方法2011年6-11月在宁波市镇海区进行用药调查,并分析与之有关的因素。结果患病≤3种538人(92.6%),4~6种43人(7.4%)。多重用药92人(15.8%),用药≤4种489人(84.2%)。潜在性不适当用药68人(11.7%)。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重用药与职业、患病种数有关。结论镇海区老年人多重用药情况较为严重,应采取多种措施干预,以预防其不合理用药。
作者:邱旭君;柯纪定;王新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1病例摘要例1患者女,68岁,因“高血压病病史10余年,近2天头晕”来诊。患者平素体健,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查体:体温、呼吸、脉搏、血压正常,心率66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清,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晕。给丹参注射液250ml (上海华源长富药业生产)静脉滴注,每日1次。用药2日患者自感头晕好转,第3天要求再输液1次。用与前日同样的药物,输入15min时,患者自感颈部、上胸部皮肤瘙痒,随后出现红色丘疹样荨麻疹,以颈部、脸部、上胸部明显,瘙痒较剧,但无明显胸闷呼吸困难。立即停用丹参注射液,给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mg,肌注马来酸氯苯那敏10mg,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查血压、心率正常,两肺听诊无异常,约30min后瘙痒好转,丘疹样荨麻疹逐渐消退,2h 后患者恢复如常离院。
作者:林华东;张正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