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声明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编辑部

关键词:
摘要: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丙硫氧嘧啶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有哪些?

    丙硫氧嘧啶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肝炎、胆红素升高、白细胞减少,粒细胞缺乏等,多出现在用药的前三个月内。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增强老年人健康意识,进一步开展老年健康教育,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我委组织专家编写了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现印发各地,供参考使用。

    作者:转自国家卫计委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达那唑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药物流产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达那唑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药物流产中的效果。方法将该院160例早孕(孕周≤12周)主动要求终止妊娠者分为研究组78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辅助加用达那唑。评价两组药物流产的效果、阴道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完全流产76例(97.4%),不完全流产2例(2.6%),流产失败0例;对照组完全流产68例(82.9%),不完全流产11例(13.4%),流产失败3例(3.7%)。两组完全流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阴道出血时间、孕囊排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达那唑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能明显提高药物流产的效果,改善阴道出血症状。

    作者:林晓丹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应用生物型与骨水泥型假体治疗老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皆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依据术中假体类型的不同将其中采用生物型的31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27例采用骨水泥型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情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间各个时间点的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Harri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时段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采用生物型和骨水泥假体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老年患者均有明确疗效,但生物型假体可以缩短手术时间,也更为安全,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林晓;周晓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全面护理干预对烧伤患儿创面愈合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烧伤患儿创面愈合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收治的36例烧伤患儿,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烧伤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40例烧伤患儿,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干预前SAS及SD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SAS 及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烧伤患儿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创面愈合,有效改善患儿预后的不良心理状况,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慧琴;戴村芳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海带湿敷治疗静脉输液液体外渗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海带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方法将92例静脉输液外渗的患者分为海带湿敷组(观察组)51例和硫酸镁湿敷组(对照组)41例,分别于治疗后12、24、48小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24小时后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海带湿敷治疗静脉输液外渗的效果优于50%硫酸镁湿敷,且使用方法简单、经济实用、副反应少、起效快,患者易于接受,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香利;叶和珍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理标识在泌尿外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该院顺利接受手术治疗的150例泌尿外科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对照组的安全管理主要基于临床观察监测、病历、护理记录和安全教育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床旁护理标识,比较两组患者安全感、依从性、安全教育时间及意外拔管情况。结果观察组安全感和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8±0.1)分/(3.2±0.5)分和(3.7±0.2)分/(3.3±0.5)分;安全教育时间和意外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5±0.8)小时/(4.7±1.3)小时和1例(1.3%)/8例(10.7%),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标识用于泌尿外科患者对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有积极意义。

    作者:张红;沈红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敬告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发行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08-2012年沈阳市和平区新华社区剖宫产520例手术指征调查

    目的:探讨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沈阳市和平区新华社区剖宫产手术指征及剖宫产率变化情况。方法统计520例剖宫产手术指征的构成比及5年来剖宫产率变化。结果总剖宫产率为41.5%,年剖宫产率逐年增长,主要指征为相对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胎儿窘迫、社会因素等。结论由于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增加,加上产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指征、社会因素的共同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增加,剖宫产指征也在不断变化。广大医务工作者应正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助产技术水平,以进一步提高围生期的保健水平。

    作者:海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关于申请2014年度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的通知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超声引导下原位经皮微波消融术在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超声引导下原位经皮微波消融术在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转移性肝癌31例(共59个病灶),在超声引导下行原位经皮微波消融术,消融范围超过瘤周0.5~1.0cm。结果59个病灶中,完全消融48个(81.4%),消融不全11个(18.6%)。消融不全者中,4个病灶位于膈顶部,在人工胸腔积液条件下成功消融;4个病灶紧邻胃壁,行人工腹水而成功消融;3个病灶紧邻胆囊及胆管,在患者呼吸的配合下再次有效消融。结论超声引导下原位经皮微波消融术是治疗转移性肝癌的一种治疗手段,为基层医院完善肿瘤治疗方式提供思路。

    作者:钱彩艳;俞凯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习惯性便秘100例效果分析

    习惯性便秘多属于祖国医学大便燥结证,凡阴虚血耗、火盛水亏患者多会导致津液不生渐成本病。近年来,笔者应用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100例习惯性便秘患者,获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王新焕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护士连续制排班模式的研究

    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临床护理工作要求更加规范和严格,传统的排班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护理任务,连续制排班的开展,真正把时间还给护士,让传统的多班制模式转换为上午—下午—夜间三班制排班,大大优化了班种班次,不仅使患者得到了24小时连续不间断护理,也提高了各级护士的责任心,增加了有效地护患沟通,进一步提高了整体护理水平。

    作者:池迎春;贾赤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警惕丙硫氧嘧啶的严重不良反应

    丙硫氧嘧啶是一种硫代酰胺类药物,能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从而阻断甲状腺激素生成,主要用于治疗成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目前,我国批准的丙硫氧嘧啶均为片剂。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2013年我院门诊用药咨询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医院用药咨询情况,总结工作经验,提高临床药学服务的质量。方法收集整理该院2013年1—12月门诊用药咨询记录485条,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在咨询人群的年龄分布上,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39.0%),64岁以上老年患者次之(占33.4%);主要咨询的问题中,药物的用法用量占28.2%,服药时间占23.9%,价格占12.2%,药物相互作用占9.3%。结论儿童和老年患者是用药咨询的主要服务对象,合理用药是药学服务的目标,药师应严格审方、正确调配及指导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于锋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肝硬化及其病情级别对心脏功能和血浆B型利钠肽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及其病情级别对心脏功能和血浆B型利钠肽(BNP)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该院内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2例,另选取同时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体检者76名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浆BNP 浓度水平间的差异,并探讨肝硬化患者不同Child 分级组之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期峰值速度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E峰减速时间(EDT)等心功能指标及血浆BNP的表达水平。结果 Child A、B 级肝硬化患者LVEF 值均高于Child C 级,Child A 与Child B 级之间LVEF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hild A级的E/A均值高于Child B、C 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hild B与Child C 级之间E/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DT 水平在不同Child 分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浆BNP 水平随着Child 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且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病情级别越高患者心功能受损越严重,并且血浆BNP水平对肝硬化病情级别有一定辅助诊断作用,结论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黄晓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目前,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传统手术、微创手术、腰椎间盘置换术。传统手术方法经过长期的随访调查,疗效并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而减压与溶核法容易对脊椎形态、结构造成影响,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痛情况。经过多年发展,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更加多样,传统手术方法因缺点较多和局限性,并不能给患者带来较好的疗效。现回顾近几年医学界对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报道,进行分析总结。

    作者:陈日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声明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宁波市华兴社区原发性高血压108例综合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对宁波市华兴社区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契约式管理前后的高血压相关指标进行分析,评价高血压病社区防治的途径及干预管理模式。方法对华兴社区确诊的10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契约式管理,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包括药物治疗、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定期随访。观察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健康生活方式、规范治疗等情况。结果1年后,参加契约式服务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过量饮酒、饮食过咸、不规则服药,缺乏体育活动)、血压控制率等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改善。结论对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作者:张学尔 刊期: 2014年第22期

  • 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喉罩与气管插管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6月就诊于该院妇科80例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气管插管组40例和喉罩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气腹前、后气道峰压(Paw)、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监测数据。结果喉罩组患者置管对血压、HR 无影响,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管插管组患者插管即刻血压波动显著,心率明显加快,与插管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插(置)管即刻和插(置)管后喉罩组的SBP、DBP、HR 均低于气管插管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气腹后Paw、PETCO2均较气腹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气腹前后,两组患者Paw、PETCO2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罩置管前后患者血压和HR 稳定,无明显应激反应,置管和拔管过程中并发症较少,患者耐受性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丁儿;陆丽华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