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王训
中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属腰痛、腰部伤筋、痹症范围,久病不愈,神经麻痹可形成足下垂,因而跛行,久则肌萎,形成痿症。腰为肾之府,该病与肾关系密切,与肝、脾功能息息相关,因肝主筋,脾主肌,肾主骨,治疗须调补肝、脾、肾。钩活术利用腰型巨钩针在魏氏夹脊穴的腰三穴部位进行钩治,达到减压、减张、疏通松解目的。同时,钩活术是钩治法、割治法、挑治法、针刺法、放血法五法并用的操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便验廉,疗效好,安全系数大,无痛微创,且医务工作者容易掌握。
作者:魏玉锁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研究社区老年人群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社区老年人群中251例尿路感染患者进行登记,按要求留取合格尿标本,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251例中,细菌培养阳性193例,共检出179株,大肠埃希菌常见,占42.5%;其后依次为葡萄球菌(17.9%)、奇异变形杆菌(12.8%)、肺炎克雷白杆菌(9.5%)、铜绿假单胞菌(8.4%)、粪肠球菌(2.8%)等。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尤其对磺胺类、青霉素、头孢类及喹诺酮类耐药明显。结论社区医疗机构泌尿系感染病原菌耐药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对抗菌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
作者:钱金根;范国平;赵明仙;高丽仙;张娟花;徐爱平;王利坚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指由股骨颈基底至小粗隆水平以上部位的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占髋部骨折的31%~51%[1]。其主要致伤原因是骨质疏松及外伤,女性多于男性,属关节囊外骨折。采用内固定达到理想固定的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愈合率可达100%;但在不稳定性、复杂的粉碎性骨折,及在不理想的内固定状态下,失败率可达56%[2]。因此,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法多样,从初的单纯牵引治疗,发展到后来的髓内固定、髓外固定,以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等。
作者:刘双鲁;左建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复方海蛇胶囊(RSC)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的效果。方法42例AD患者随机分为RSC组与多奈哌齐组各21例,RSC组使用RSC,多奈哌齐组使用多奈哌齐片作为促智药物。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评定简明心理状况测验(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结果治疗后6周、12周时MMSE评分RSC 组均高于多奈哌齐组,ADL评分低于多奈哌齐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C 组显效率47.6%略高于多奈哌齐组的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SC 能明显改善AD 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多奈哌齐均短期疗效相当,但后者治疗成本高,RSC可作为多奈哌齐的替代药物。
作者:陈菲;费玉娥;林勇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总结阿尔茨海默病(也称老年痴呆症)的系统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症患者231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临床系统护理组,评价两组患者在记忆、认知与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常规护理组比较,系统护理组患者经过有效治疗及完善的护理后,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缓解,患者记忆、认知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显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痴呆症者应用系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李永妹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扣眼穿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扣眼穿刺,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渗血、皮下血肿、血栓、狭窄及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穿刺后按压需要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穿刺后疼痛程度接近。结论扣眼穿刺可明显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减少穿刺并发症。
作者:郑晓丽;沙温云;包苗苗 刊期: 2014年第23期
近年来,医疗安全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用药过失所致的安全问题常见。我院2010—2012年接待的医疗投诉中,药品相关投诉27起,占19.8%,现分析报道如下:1基本情况27起药物相关投诉中,涉及27例患者,其中男6例,女21例;年龄14~75岁,平均(53.5±15.9)岁。根据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发布的《常见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技术规范及评价标准》,不良后果分为严重和一般两类。不良后果严重6例(22.2%),一般21例(77.8%)。投诉类型:①药物发错11例(40.7%),其中不良后果严重3例,一般8例;②药物副作用6例(22.2%),其中不良后果严重2例,一般4例;③药物剂量失误5例(18.5%),其中不良后果严重1例,一般4例;④液体内有异物3例(11.1%),均为一般不良后果;⑤给药失误2例(7.4%),均为一般不良后果。
作者:王富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2012、201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2012、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统计出抗菌药物的品规数、年使用量、年使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量化指标。结果我院2013年抗菌药物使用的品规数较2012年降幅达20.8%(21/101),销售金额比2012年增加了13.3%(1521117/11402379);2013年各类抗菌药DDDs 均较2012年有不同程度下降, DDC总体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优化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结构。
作者:张伟;张丹丹;金海英;戴丹萍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口服、灌肠,药渣热敷,配合针灸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3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辨证应用中药汤剂口服、灌肠,药渣热敷,配合针灸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疼痛缓解、病情病灶变化情况及有无明显副反应。结果136例中,治愈32例(23.5%),其中22例治疗后全部症状消失未再复发,10例治疗后1年内妊娠并生育;显效40例(29.4%),8例治疗后仍有病灶但2年内妊娠;有效56例(41.2%),痛经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2例妊娠但孕早期流产;8例(5.9%)无效。治疗期间所有患者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结论中药汤剂口服、灌肠,药渣热敷,配合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较好,复发率低。
作者:王冬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耳内镜下鼓膜置管术联合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12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联合组62例,分别采用单纯鼓膜置管术与鼓膜置管术联合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5.0%显著低于联合组的96.8%,复发率21.1%高于联合组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出现2例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鼓膜置管术联合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可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复发,治疗安全。
作者:徐洪芳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干部病房老年患者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宁波市第二人民医院干部病房60岁以上的住院患者痰培养致病菌和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病原菌272株,革兰阴性菌占81.3%,检出率较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菌占13.2%,检出率较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真菌占5.5%。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结论干部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痰培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性较为严重。
作者:胡碧燕;张燕辉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药学干预对住院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实施药学干预的770例住院患者,设为观察组;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药学干预前的730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抗菌药物应用率84.4%,低于对照组的100%;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率10.4%,低于对照组的18.4%;细菌培养率62.5%,高于对照组的43.8%;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1.9%,低于对照组的5.2%;抗菌药物联用率74.0%,低于对照组的9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药学干预能够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减少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
作者:何霞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临床上,救治呼吸衰竭的基本原则是保持呼吸道畅通,而如何有效清除气管内分泌物及痰痂,解除呼吸道阻塞,是改善该类患者预后的关键[1]。床边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和冲洗,在直视下能吸尽多级气道内的痰液和渗出物,并能直接冲洗痰痂,可有效提高血氧浓度,改善组织缺氧。我院在常规救治基础上行床边纤维支气管镜下吸痰和冲洗治疗呼吸衰竭,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黄艳;吕菊梅;李春香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了解引起本地区成人鼾症的相关因素,为鼾症的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本地区常住居民,统计鼾症发生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鼾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男性、年龄>60岁、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血压、肥胖或超重和绝经均是鼾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针对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和肥胖等可控制因素进行积极干预,降低鼾症发生率。
作者:陈慧芬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护士定位抢救法在急诊危重患者抢救中的作用。方法2012年1—12月按常规模式抢救的急诊危重病例89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1—12月实施定位抢救后的急诊危重病例94例为观察组,分别采用相应抢救方法,比较两组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有效抢救时间观察组(32.8±8.6)分钟,短于对照组的(65.7±14.8)分钟;抢救成功率观察组9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定位抢救使整个急救流程和医护人员的配置得到了合理的优化,急救措施得到了快速果断的落实,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时效性、抢救成功率、患者的信任度,减少了医疗纠纷。
作者:韩凌 刊期: 2014年第23期
2013年12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高血压委员会(JNC)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布了《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第8版(以下简称JNC8),引起国际国内心血管领域不小的轰动,JNC8距JNC7的发布相距10年之久,这“十年磨一剑”的指南有哪些新意呢?
作者:薛松维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较传统的经口腺样体刮除术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林华;潘成军;陈赛赛 刊期: 2014年第23期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腹股沟区淋巴结活检、腋臭及副乳手术在基层医院较常开展,术后切口淋巴漏也偶尔能碰见,常规治疗时间长,费用高,患者切口长期不愈合且整日淋巴液外渗,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另外,患者认为手术难度小,更容易引起医疗纠纷。笔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术后淋巴漏患者20例,均用76%复方泛影葡胺切口内及周边注射,效果满意。20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均完整。
作者:王祥龙;史逸华;邵春法;戴灵波 刊期: 2014年第23期
目的:观察复方首乌藤合剂联合耳穴埋豆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失眠的效果。方法42例维持性血透失眠患者,采用口服复方首乌藤合剂+耳穴埋豆治疗,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作为评分指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PSQI总分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显效率为33.3%,好转率为52.3%,无效率为14.3%。结论复方首乌藤合剂联合耳穴埋豆疗法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的睡眠效果满意。
作者:王亮亮 刊期: 2014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