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华;范国娟
阿尔茨海默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本身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并发阿尔茨海默病存在的认知障碍又大大增加了患者的安全隐患.为确保患者安全,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笔者总结了2006 年3 月至2009 年3 月,本院糖尿病并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护理安全隐患事件的处理经验,现将其安全护理经验简述如下:1 基本情况此期间我们共处理糖尿病并发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事件48 次,其中男18 例29 次,女10例19 次,年龄61~91 岁,病程0.5~18 年.
作者:江文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男,农民,61岁.因咳嗽、咳痰、咯血1周,于2009年9 月在安吉县结核病防治所门诊诊断为涂阳浸润型肺结核,初治.予其2HREZ/4HR 治疗方案,服药第5 周,患者咳嗽、咳痰、咯血明显好转,却突然出现中上腹持续性胀痛不适,伴频繁恶心、呕吐,无呕血及黑便,尤以进食为甚,无发热.来所复诊,体检:精神尚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体检阴性,上腹轻压痛,无腹肌紧张.肝功能检查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7U/L(正常值≤ 40U/L),总胆红素38μmol/L(正常值0~26μmol/L),直接胆红素13 μ mol /L(正常值0~7 μ mol /L).
作者:黄茂平;刘波;朱雪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因其留置时间长,能够安全地输注各类药物,保证用药安全的同时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深受临床好评并被广泛应用.但其应用过程中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尤其是静脉炎的发生.临床上,超短波理疗、50% 硫酸镁湿敷、各类中草药外敷治疗等均有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方法多操作繁琐,给护士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使患者肢体活动受限而不能取得满意效果.我科2007年1 月至2009 年10 月收治行PICC 穿刺患者使用康惠尔透明贴预防,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万贤琴;郭海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抑郁性神经症是以情绪抑郁,完全或几乎完全失去兴趣,或不能从通常的活动和娱乐中得到兴趣,但其严重程度和病程不符合重性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为主要特征,发病率约占精神科门诊病人的5.0%~10.0%,国内统计为3.1%.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不断激烈,人们所承受的精神压力愈发增加,抑郁性神经症的发病率更是逐年增高.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多数病人起病由心理社会应激所促发,如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伤病等,尤其有抑郁人格基础的人更易发生.
作者:符文彬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与肠道动力和内脏感觉异常有关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表现为排便习惯改变、粪便性状异常和腹痛、腹胀等症状.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两院收治的62 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病案资料,来探讨其病因、诊断及有效的综合疗法.
作者:王映琴;汪立娟;谢亚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出生缺陷是影响出生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存活的畸形儿不仅影响本人的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负担.为了解本地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笔者将2008-2010 年在我县4 家出生缺陷监测医院分娩的围生儿出生缺陷监测结果整理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008-2010年在我县4 家省级监测医院内住院分娩的孕满28 周至产后7 天内的围生儿,不包括计划外引产.
作者:李秀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神经外科手术住院患者具有手术时间较长、手术会促进脑部促凝物质的释放、术后患者肢体肌力下降或偏瘫、激素应用、脱水治疗和长期卧床等特点.同时,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多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常伴有意识障碍或认知缺失,可引起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影响患者的遵医行为,患者预后自理能力差,社会支持系统弱,常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不利于身心康复[1].
作者:赵丽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2008 年2 月至2008 年9 月我院收治阴囊特发性钙质沉积症2 例,现将诊治及随访情况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例1 男性,45 岁,发现阴囊皮肤多发肿物10 余年.10 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下阴囊皮肤出现多个绿豆大小的肿物,质地偏硬,无任何自觉症状.后肿物逐渐增多、增大,部分融合,局部有瘙痒感,部分病变破溃后有白色乳酪样物质排出,应用抗生素后好转.否认家族中有类似疾病史.
作者:李奇孟;方伟杰;缪江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气管异物是耳鼻咽喉科的危急重症之一,多见于5 岁以下儿童,3 岁以下多,可占60%~70%[1].由于可以造成呼吸道梗阻,引起缺氧、窒息和突然死亡,需要立即抢救.2009 年3 月至2010 年7 月,我院收治气管异物患儿40 例,笔者对其护理经验进行了总结,现将护理要点介绍如下:1 病情观察气管异物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呼吸道症状重,因此要观察患儿生命体征、面色、精神状态等,重点是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
作者:朱亚君 刊期: 2011年第10期
1 病例资料例1 患者,44 岁.主诉:发现盆腔包块半个月,下腹胀痛1 周.患者既往月经规律,近2 个月月经不规则,20天一次,量少于平常,淋漓不净8~9 天,半个月前曾在外院查B 超示卵巢囊肿,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一周前患者感下腹胀痛,在个体门诊每日静脉滴注头孢西丁3g、替硝唑0.8g,治疗5 天,疗效差,来我院求治.患者平素体健,平产2 胎,曾行人工流产术2 次,于7 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李维宏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有60%~90% 的患者神经功能检查显示,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病变,其中30%~40% 的患者无症状,其患病率与病程有关[1].为评价单纯中药泡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探讨中医外治疗法治疗DPN 的可行性,我们除基础治疗外,观察单纯中药泡洗治疗DPN的疗效,并与甲钴胺(弥可保)治疗做比较.
作者:张涛静;高彦彬;谢培凤;周晖;商学征;关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心力衰竭是高血压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在当前神经内分泌调控模式下,为探索一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我院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与生脉注射液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欧立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慢性胃炎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临床分为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我院近年来采用自拟养胃汤治疗慢性胃炎,并与常规西药治疗作比较,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及分组选取我院2008 年3 月至2010 年5 月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20 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断标准,且排除胃肠道溃疡性疾病、肝胆疾病、胃肠道肿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
作者:罗佩杰;刘飞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糖尿病是由于不同原因导致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以持续高血糖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综合病症.糖尿病会影响脑部多种内分泌激素的分泌,再加上患者的严格饮食控制、天天服用降糖药物,都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情绪状态,所以糖尿病患者伴发抑郁症的临床发生率很高.Brown 等[1]也报道,抑郁症作为临床为常见的一类情绪障碍,在糖尿病患者中发生率达21.8%~73.0%.
作者:张涛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心率变异性(HRV)是评估人体自主神经功能常用的一种无创性定量分析方法,可作为心脏自主神经活动功能的独立评价指标[1].目前临床上主要依据动态心电图检查测定糖尿病患者的HRV,但因该检查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不能广泛应用.我们对进行过动态心电图检查的糖尿病患者,采用指式脉搏血氧仪再次检测其HRV,以了解脉搏血氧仪在检测HRV 中的意义.
作者:张亚当;胡艳飞;毛红仙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为了解妇产科病房护理相关的安全因素,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笔者对妇产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安全因素问卷调查,并给予初步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05 年3 月到2011 年5 月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住院患者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125 起作为研究对象,涉及因疾病而行手术的、放疗或化疗的以及分娩的患者.
作者:陈耐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6.8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机体代谢率降低.起病于胎儿或新生儿者,严重影响大脑和身体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身材矮小,称之为呆小病.甲减病因有多种,原发性多见,其次为垂体性,下丘脑性少见.关键的治疗方法是替代治疗,需要终生服药.由药物引起者,应注意及时减少药量或停药.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1年第10期
人工流产包括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是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流产在现实生活中科学地、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提高了人口素质,稳定了低生育水平.但近几年流产呈低龄化趋势.现将2006-2010 年在我院行人工流产的9935 例的婚姻与年龄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9935 例,年龄15~46 岁;孕5+3~14周,根据患者意愿及孕周情况行人工流产.
作者:朱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患者安全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避免由于意外而导致的不必要伤害.护理工作是医院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有护理活动,就必定存在护理风险[1].而屏障技术是指用来保护目标免受伤害的措施,是预防和减少护理不安全事件的有效方法[2].为此,我院针对存在的安全问题,2009 年12 月起将屏障技术用于患者安全管理中,改进工作环节,效果满意.
作者:方金菊;潘杏凤;管来芳 刊期: 2011年第10期
在糖尿病患者中2 型糖尿病(T2DM)占90% 以上.在我国,中年人T2DM 患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为探讨中年人T2DM 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本研究对81 例中年人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同龄健康人作比较,将现调查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 年5-11 月,在桐乡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的81 例中年人2 型糖尿病患者(研究组).
作者:李明;范国平;赵明仙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