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媛;王蒙;张良;成富春;尹岭
目的 探讨南昌市1998-2007年霍乱、甲肝、菌痢、肾综合征出血热、乙脑和狂犬病等疾病的发病季节性规律.方法 应用集中度分析方法探讨疾病的季节性,应用圆形分布法分析疾病发生的高峰时间分布.结果 霍乱有严格的季节性,乙脑有很强的季节性,菌痢和狂犬病有一定的季节性,甲肝和出血热的季节性较差;以上疾病均存在高峰发病日;其中霍乱高峰发病月日是8月3日,乙脑为7月8日,95%可信时区分别为6月12日~8月24日和4月24日~9月21日.结论 在疾病的高峰发病时间段,应加强卫生宣传和疾病监测,预防疾病发生.
作者:胡茂红;涂正波;吴景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内蒙古地区不同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流行现状,为制定加强乙肝的预防和免疫工作的方案和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地区、分年龄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普通人群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内蒙古部分1~65岁人群HBsAg和HBV阳性率分别为2.77%和53.66%,有无针灸史和有无创伤美容史这两个因素为乙肝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内蒙古地区需要继续加强乙肝疫苗的人群普种,并重点加强对婴幼儿和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医源性乙肝感染的控制.
作者:王睿;王文瑞;闫绍宏;武贵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岗位人力资源现状,为相关部门制定卫生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4个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单位,对抽取的单位所有传染病监测人员全部自填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4个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和防保人员746人,传染病诊疗医生285人,检验人员166人.县级疾控机构、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传染病监测人员中有专业学历者分别占94.6%、97.8%、89.5%;县级疾控机构传染病预防控制人员中,公共卫生专业的人员占42.7%,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传染病诊疗医生中,临床医学或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人员分别占88.8%和79.3%,检验人员中医学检验(或临床检验)和卫生检验专业分别占30.7%和30.1%,无专业学历人员占13.3%(22/166);职称以初级为主,占48.5%;其次为中级职称占39.9%;各类传染病监测人员具备执业证书者占81.2%,13.3%的人员无任何执业证书.结论 4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监测人员中,学历、职称、专业构成不合理,部分人员没有学历、不具备执业医师(助理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
作者:刘民;蒋宁;王丽敏;王全意;席彪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治疗组(辨证组)72例依据辨证分为气虚血瘀型35例予以黄芪注射液和血塞通冻干粉应用,风痰瘀阻型21例予以天麻素注射液和川芎嗪注射液应用,热毒瘀阻型16例予以清开灵冻干粉和丹参冻干粉应用;对照组(非辨证组)予以血塞通冻干粉应用.结果 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结果发现:辨证组疾病总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纯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非辨证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而辨证组治疗后要明显优于非辨证组(P<0.05).辨证组在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较非辨证组明显(P<0.05).辨证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明显优于非辨证组(P<0.01),其血液流变学指标与非辨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辨证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董婷;杨文明;周磊;严兴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相对其他人群,我国吸毒人群具有较高的艾滋病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以及合并感染率,是影响该人群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方面描述和比较了艾滋病病毒与丙型肝炎病毒在我国吸毒人群面的染GZ中的感染以及合并感染的情况,分析了两种病毒通过相互影响,在病毒传播与致病方面产生的危害,并对相应的防治工作提出了建议.
作者:徐超;庞琳;吴尊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和调整社区卫生服务方向提供证据,在重庆市某社区开展社区健康需求评估.方法 问卷调查和专题小组讨论.结果 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70.3%.可能的健康影响因素:①不良行为、生活方式,54.0%的被调查者从不参加任何锻炼;喜油腻食物、过咸食物、甜食的人分别占为40.1%、46.5%、40.5%.②环境污染主要是噪音、灰尘和宠物粪便.卫生服务需求方面,74.5%和33.5%的被调查者需要健康体检和健康促进知识宣传.结论 社区健康需求评估结果提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是社区卫生服务的疾病防治重点,常规的健康体检和健康促进成为社区居民急需的卫生服务.
作者:李颖;曹佳;石凯;贺佳;张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安全性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符合条件的消化道肿瘤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选择奥沙利铂或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进行化疗,化疗期间及之后4周内记录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评价标准采用NCI 3.0版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进行评定,其中神经毒性采用Levi专用感觉神经毒性分级标准评定.采用KPS评分评价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一周的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 共入组80名患者,中位年龄62岁,顺铂组38例,奥沙利铂组42例.两组均无4级及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患者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恶心呕吐和腹泻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含顺铂方案导致患者化疗后KPS评分下降的能力是含奥沙利铂方案的5.28倍.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和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均为较安全的、可接受的化疗方案,但是含奥沙利铂方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作者:韩兴华;黄朝辉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卫生部与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munization,GAVI)合作项目于2003年5月1日在哈密地区启动.这是国家对西部地区广大儿童的巨大关怀.为了解该地区GAVI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工作进展情况,2005年7月笔者等对全地区项目工作进行了考评,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赵连国;张天庆;曹志馨;依不拉音;苏咏梅;鲁晓娟;马合木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儿童乙肝流行和乙肝疫苗接种状况,为制定或调整乙肝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两阶段抽样法,抽取8个行政村15岁以下儿童978人,采静脉血3~5 ml,ELISA法检测HBVM.结果 1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0.92%,与1991年15岁以下儿童HBsAg阳性率10.1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乙肝疫苗接种保护率90.91%.15岁以下儿童HBsAb阳性率40.49%,地区、城乡和性别分布均衡,乙肝抗体水平有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但1~5岁组有低峰.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调查接种率91.82%,报告接种率87.89%,地区差异均有显著性,两者各年龄组之间乙肝疫苗接种率均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结论 马鞍山16年乙肝防治效果非常显著,要继续开展新生儿乙肝免费接种,加强流动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方大春;朱明;陈海琴;王婷婷;杨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流感流行动态,为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ILI)数据,采集部分ILI咽拭子标本,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结果 马鞍山市2006-2007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15 904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为6.63%.采样2 656例,分离出病毒358株,病毒分离率为13.48%,其中A型H1N1亚型142株、A型H3N2亚型49株、B(Victoria)型72株、B(Yamagata)型96株.结论 2006-2007年马鞍山市流感发病呈现冬春季及夏季两个峰,应进一步加强对流感的监测.
作者:赵志荣;姚为玲;霍开兰;沈志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捕获-再捕获法在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基数估计中的应用,并对广东省某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基数进行估计.方法 采用捕获-再捕获法,利用市强制戒毒所登记的资料,估计全市静脉注射吸毒人员的基数.结果 用捕获-再捕获法估计全市静脉注射吸毒人数为13 017.结论 运用捕获-再捕获法对静脉注射吸毒人数进行估计经济易行,结果较为可靠,较适合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行高危人群基数估计.
作者:汪涛;岑永庄;李雷;来学惠;夏生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与控制工作场所暴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与分层抽样相结合,调查广东省所属广州、揭阳、深圳和东莞4市医院在职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情况,采用频数分析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 被调查到的3 319名护士在过去的一年中有2 085人遭受过工作场所暴力,个别护士甚至因暴力伤害而致残或遭受强奸(含未遂),暴力的年发生率为62.82%,其中心理暴力为62.07%,身体暴力为15.06%.暴力多发生在急诊科或住院部各科室,科室内部以病房和护士站常见,近1/3的暴力事件发生在晚/夜班.男性护士比女性护士更容易遭受暴力伤害,小于40岁年龄段护士是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受访者认为传媒在暴力防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结论 护士工作场所暴力问题严重,正逐渐成为一种职业伤害.护士个人、医院、政府以及社会传媒应共同努力,消除暴力隐患,尽量减少和避免护士工作场所暴力发生.
作者:陈祖辉;陈清;王声湧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我国医院伤害监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旨在全国范围内更有效地开展医院伤害监测,从而更全面、准确地为我国伤害预防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方法 以与伤害监测相关人员的面对面访谈和电话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探讨目前医院伤害监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结果 访谈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医院开展伤害监测过程中主要存在漏报、信息准确性、资料完整性、质量评估标准等方面的问题,不同地域和医院的伤害监测质量主要影响因素不同.结论 基于上述问题和原因,建议设置高效运转的报告流程,建立健全相关监测制度,提高医护人员填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伤害监测质量,为我国的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李丽萍;刘晓剑;潘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医院伤害监测漏报的影响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漏报率,提高伤害监测质量.方法 通过对比某伤害监测医院急诊室的伤害监测资料和急诊日志,应用单因素χ2检验与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方法分析监测漏报的影响因素.结果 不同月份的漏报情况不同,与10月份相比,11月、12月都更容易漏报,OR值分别为1.196和1.135;不同时间段漏报不同,与12:01~18:00相比,其余时间段均容易漏报,0:01~6:00时间段容易漏报(OR=1.493),其次为6:01~12:00时间段(OR=1.433)、18:01~0:00时间段(OR=1.171);不同伤害类型的漏报情况不同,与外伤相比,中毒更容易漏报,OR=4.003.结论 对于不同月份、时间段、伤害类型中的易漏报因素,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漏报,提高伤害监测质量.
作者:刘晓剑;李丽萍;赵锦;赵丹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本文研究了炭疽减毒活疫苗免疫小鼠的佳安全、有效剂量,为进一步在小鼠体内进行多疫苗联合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炭疽疫苗分为4个剂量组,经皮下接种小鼠,每周采集尾血.采用ELISA间接法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PA IgG抗体和抗芽孢IgG抗体;以体重、免疫反应、血液学指标以及病理学等指标对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 疫苗接种后,小鼠能够对各剂量产生免疫反应,1/5和1/10剂量组能诱导较高、较快血清抗体滴度的增加,免疫12周后,血清抗体效价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而1/20和1/40剂量组抗体滴度相对较低,各个剂量组间抗体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1/10人用剂量组是安全和有效的佳剂量,可作为炭疽疫苗与其他疫苗联合接种或炭疽疫苗改进的小鼠实验用量.
作者:王亚玉;张景霞;邵中军;柯涛;卢娟;门可;徐德忠;闫永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为了解我国预防医学专业大学生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技能的教学需求和教学评价情况,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满足人才需求的对策.方法 对两所综合性大学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涉及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的认识,教学需求,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结果 所有被调查的学生认为掌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非常必要,熟练掌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技能对提高自己的实践工作能力有帮助,要加强实践知识的学习.78.1%学生认为掌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能提高自己就业竞争力,84.8%的学生认为现行专业教材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还很欠缺,75.2%的认为应增加专业实习内容.结论 现行教学计划不能满足学生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知识的需求,因此,教育部门应改革预防医学的课程规划,制定课程教材,增加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处理技能的教学内容,增加实习时间,充实实习内容,提高学生现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张连生;常微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昭通市艾滋病传播途径及不同人群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1997-2007年昭通市本地监测检出的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统计表和艾滋病疫情专网报告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7-2007年该市HIV累计报告感染者914例,2002年前报告144例,2003-2007年累积报告HIV感染者770例,其中本地检出524例,占报告数的68.05%,外地报告246例,占报告数的31.95%.静脉吸毒260例,占33.8%,异性性接触155例,占20.1%,母婴传播20例,占2.6%,不详335例,占43.5%.报告感染率从1997年的0.19/10万上升到2007年的3.51/10万,外出务工人员感染率为23.43/10万.结论 1997-2007年昭通市HIV感染和传播途径发生较大变化,感染率不断上升,感染人群从吸毒等高危人群快速向一般人群扩散,流动人口感染率快速上升.
作者:曾义虎;张金元;张永瑞;王兴金;金碧荣;胡慧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由鼠类传播的一类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中国是受HFRS危害严重的国家[1].沈阳市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病率迅速上升,在沈阳的传染病发病中位居前列,死亡中位居第2位.特别是2004年发病率与防治初期基本持平.为了控制HFRS发病水平,从2004年底开始采取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效果评价如下.
作者:白杉;李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老年2型糖尿病症状无特殊性,易发生各种血管并发症,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因病例来源和调查方法不同而各异.本文以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血管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老年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提供线索.
作者:周小红;张力华;胡军;许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调查初发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费用,评价初发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为初发脑梗死患者就医和临床医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初发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研究,运用秩和检验和多元逐步回归的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就诊于不同等级医院初发脑梗死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费用和治疗时间在不同等级医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发病部位的初发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和治疗时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费用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不同治疗措施的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同治疗措施的治疗费用和治疗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初发脑梗死患者应选择附近二甲或相当水平及以上医院就医,临床医生应选择低成本治疗方案减轻初发脑梗死患者的经济负担.
作者:杨媛;王蒙;张良;成富春;尹岭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