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林;陈永敏;任文;张大义;王安绪;范中有;贾文玲
目的 了解安徽省农村老年人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与慢性病的关系,为提高安徽省农村老年人健康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 ,对751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高、体重等指标的测量.结果在有效的743份问卷中,BMI法测量有52名肥胖者,占总人数的7.0%,其中女性多于男性(P<0.05);WHR法测量有551名腹型肥胖者,占总人数的74.2%,女性高于男性(P<0.05),70~75岁达到高峰;单因素χ2检验分析显示,性别、经济来源、家人外出务工情况、吸烟、甜食为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肥胖者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体重者(P<0.05).结论 安徽省部分地区农村老年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现状十分严峻,实施防治肥胖的干预措施是必要的.
作者:李杰;张万军;辛倩倩;黄永;周丽鸿;黄芬 刊期: 2009年第06期
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团体,受到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影响其身心健康的问题中,意外伤害尤为突出,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1]为探索有效的儿童及青少年伤害监测机制,制定科学的伤害防治措施,笔者于2008年3月在济南市槐荫区启动了学校伤害监测工作.本文旨在对该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学生伤害发生特点,探讨学校伤害监测模式.
作者:张吉玉;马吉祥;史中锋;郭晓雷;迟阿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儿童患泌尿系统结石与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危险程度.方法 采用整群筛查方法 ,对8岁以下食用奶粉的儿童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和问卷调查,随机抽取159例泌尿系统结石患儿和222例无泌尿系统结石儿童,将资料整理并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儿童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奶粉相关危险因素有奶粉品种(OR=2.680,95% CI:1.643~4.371),食用时间(OR=1.398,95% CI:1.039~1.882),食用时间比(OR=1.676,95% CI:1.344~2.091).结论 食用含三聚氰胺奶粉的儿童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奶粉相关危险因素主要为奶粉品种、食用时间、食用时间比,患泌尿系统结石的危险性与食用时间、食用时间比呈正相关,食用高浓度三聚氰胺奶粉的危险性明显高于低浓度三聚氰胺奶粉.
作者:江岚;朱向明;李国杰;康耀文;鲁柯兵;陶炜伟;茅双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泉州市某封闭学校发生的一起腹泻暴发疫情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了解病例发生情况及可疑传播因素;采用ELISA、RT-PCR等方法 对人体和外环境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本次疫情从2007年3月29日开始至4月13日结束,共发生腹泻病例99例,罹患率13.9%.从6份病人粪便标本中均检测出诺如病毒核酸片段.疫情特点符合经食物和接触传播传染病特征.结论 本次疫情为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腹泻暴发,可疑传染源为被污染的早点,传播模式主要为接触传播.
作者:申锦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出国劳务人员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 从泰州市出国劳务公司中整群抽取1 240人作为研究对象,出国前由研究人员对其进行传染病知识基线调查.基线调查后,从研究对象中随机抽取140人作为实验组,集中进行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课后再用同一问卷调查,随后给每人分发一份传染病知识手册供其学习.劳务人员回国后,从非实验组研究对象中随机抽取与实验组跟踪到的人数相同的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同一问卷对两组劳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调查.评价指标采用传染病知识正确率.结果从国外返回后,传染病相关知识正确率对照组由50.6%±19.6%提高到63.4%±13.3%,实验组由 52.1%±18.2%提高到74.9%±10.2%,平均提高分别为12.8%,22.8%.实验组接受健康教育后传染病相关知识正确率为85.1%±15.4%,比回国后平均高出1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上课加宣传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出国劳务人员传染病知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出国劳务人员传染病健康知识水平未接受健康教育前较低,接受健康教育后知识水平提高,但回国后知识水平较上健康教育课后有所下降,上课+宣传册健康教育模式对提高出国劳务人员传染病知识水平有效.
作者:杨建国;蒋晓丽;吕宜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该市制鞋企业职业卫生现状,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应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2007年4~7月,对胶州市33家制鞋企业职业的卫生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33家企业有职工32 032人,接毒职工22 485人,占总职工70.20%.2006年合计检测1 076个点,474个点超标,超标率为44.05%,其中,苯、甲苯等有机溶剂有209个点超过国家标准,超标点比率为37.39%,大型企业超标点比率为28.14%,中小型企业超标点比率为42.50%.噪声有264个点超标,超标点比率71.35%.结论 胶州市制鞋企业职业卫生总体现况较好,但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
作者:彭存银;刘风光;刘秀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是介于正常老化和轻度痴呆之间的中间过渡状态.目前的研究证实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不仅只是进展为痴呆或死亡,也能保持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状态或向正常逆转,而且将轻度认知功能损害进行分型后,其转归不尽相同.本研究主要讨论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分型、转归及影响其转归的因素.
作者:韦继芳;黄文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分析2007、2008年全省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卫生行政处罚案件,了解和掌握安徽省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现况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做好卫生监督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08年全省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卫生行政处罚案件按照类型、对象、依据和违法事实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08年安徽省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卫生行政处罚案件共4 180起,处罚对象主要为医疗机构;处罚依据主要为<消毒管理办法>占50.44%,<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占34.69%;违法行为主要为违反消毒隔离制度、违反病历管理规定、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不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卫生规范等.2008年比2007年案件数增加了53.33%.结论 与2007年相比,2008传染病监督处罚力度明显加大,但存在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法定职责未能完全履行,医疗机构是传染病防治执法监督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马志鑫;操基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通过对美国公共卫生教育委员会认证的介绍,分析美国公共卫生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措施,以期为推进我国公共卫生教育改革,培养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卫生专业研究生提供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有益经验.
作者:李文先;叶冬青;周晓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社区人群高血压的流行现状,分析患者的认知行为特征,为开展高血压的社区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对35岁以上常住居民共20 843人进行调查.结果高血压总患病率为39.02%,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上升,体重超标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倍左右,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分别为56.01%、53.04%与18.81%.结论 无锡市新区社区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上升速度快,知晓率、治疗率与控制率低的现状已对社区人群的健康构成了威胁,开展社区综合性防治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杨坚波;陈峰;林玉娣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通过回顾性地对246例临床疑似冠心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CDE)检查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作对照,评价CDE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46例临床疑似为冠心病患者经CAG检查明确了冠心病的诊断共139例,其中72例CDE检出室壁节段运动异常,107例非CHD患者经CDE诊断排除了93例,CDE诊断CHD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度分别为83.72%、86.92%.结论 CDE作为一种无创性快速诊断方法 ,以其较高的阳性预测值和特异度可应用于临床冠心病早期诊断.
作者:杨益春;成爱琴;杨松;蒋建东;沈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是术后并发症之一,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其感染的发生机理及危险因素,可以有重点地进行医院感染监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对病人和社会产生巨大的益处.本文重点就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诊断标准、发展历史和现状、发病机理及主要危险因素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茅一萍;徐耀初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人群中8-羟基鸟嘌呤糖苷酶1(h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性与HIV感染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方法 ,运用PCR-限制性片段多态(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技术,对126例HIV血清学阴性者和154例HIV血清学阳性者hOGG1基因第326位点Ser/Cys多态性进行分析,并比较hOGG1不同基因型与HIV感染间的关系.结果 HIV血清学阴性组中3种基因型频率分布与现报道的中国汉族人群结果相近,其Ser/Ser、Ser/Cys和Cys/Cys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20.6%,46.8%和32.5%,HIV血清学阳性组分别为16.2%,51.9%和31.8%,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HIV血清学阳性组人群中,合并HCV感染者与未合并HCV感染者Ser/Ser、Ser/Cys和Cys/Cys基因型频率分别为:HCV阳性组20.0%、48.9%和31.1%;HCV阴性组14.7%、53.2%和32.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P>0.05).结论 本研究未发现hOGG1基因Ser326Cys多态性与HIV感染及HIV与HCV共感染间的相关性.
作者:陈震;柯跃斌;赵锦;陈琳;蔡昌学;石向东;张燕;甘永霞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乡镇企业农民工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采用干预研究在宛城区乡镇企业农民工中抽取800名进行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并评估干预效果.结果教育后乡镇企业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传播途径知晓率分别为84.2%、85.8%,较受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教育前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行为的正确率分别为74.6%、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运用健康教育手段对乡镇企业农民工广泛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干预高危行为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安林;陈永敏;任文;张大义;王安绪;范中有;贾文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对媒体重点报道的湖北应城市的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和变化趋势开展分析,以进一步验证媒体报道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方法 利用1973-1975年全国第一次死因回顾调查数据,以及2004-2005年全国第三次死因回顾抽样调查数据,描述湖北省应城市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变化趋势.结果湖北省应城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148.26/10万,过去30多年来,该地恶性肿瘤死亡率大幅度上升,上升幅度是全国的9.27倍,该县每10万人中,平均每年比全国水平多死43例恶性肿瘤患者.该地多种恶性肿瘤变化幅度明显异于全国,食管癌、胃癌不降反升;肝癌、肺癌、白血病、结直肠癌的上升幅度分别是全国的5.84倍、5.61倍、5.07倍、17.91倍,胃癌、肝癌、肺癌、结直肠癌的超额死亡率分别为15.32/10万、16.78/10万、8.32/10万及3.98/10万.负二项分布拟合结果提示胃癌的死亡存在村落聚集性.结论 湖北省应城市历史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低,但上升幅度大,处于全国高发水平,呈现多种恶性肿瘤普遍高发现象,胃癌死亡存在村落聚集性.
作者:王黎君;胡以松;周脉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安徽省某市结核病人中HIV感染情况,为制定结核病和艾滋病双重感染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新登记入项的1 212例结核病人用酶联免疫法进行HIV初筛试验,初筛阳性者进行免疫印迹法确认试验进行确认,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 212例结核病人检出HIV感染者4例(其中死亡1例),感染率为0.33%,其中健在的3例中,2例男性,1例女性;民工2例,农民1例,平均年龄为(34.00±10.44)岁,传播途径均为性传播.结论 结核病人中HIV感染率高于一般人群,应在结核病人群中加强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作者:胡冰;崔光辉;张秀军;吴振强;徐臣;孙业桓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近年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流行蔓延趋势.方法 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3.0、R软件和GeoDA对布鲁氏菌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再用Map Info进行专属地图表达.结果 2004和2005年内蒙古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9.63/10万和38.23/10万;全局Moran'sⅠ系数分别为0.240 4和0.478 6;局域系数统计分析显示2004年布鲁氏菌病在内蒙古存在一个高值聚集区,2005年存在两个高值聚集区,同时出现低值聚集区;局域Moran'sⅠ系数显示2004和2005年Moran'sⅠ小于0的地区分别有27和26个,主要集中在发病率较高地区,Moran'sⅠ大于0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发病率较低地区.结论 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和空间自相关系数大小的分布存在一定空间统一性和差异性,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探讨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模式有助于加深对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蔓延趋势的认识.
作者:裴小琴;冯子健;李晓松;马家齐;殷菲;蒋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目前大学生乙肝的学生的比例和产生抗体的学生的情况,建议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重视乙肝预防保健.方法 对东北电力大学近5年每年新生体检,对抽血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生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在2004年以后呈明显升高趋势,但总的来说阳性率不是很高,而患乙肝的学生也在2004年以后有减少的趋势.结论 乙肝疫苗行之有效,大学生的乙肝疫苗接种工作仍然不可忽视.
作者:都学英;孙玲;钟秀宏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沈阳市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肥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七城研究项目:中国境内烟草使用与控制和生活方式的研究中沈阳市中学生健康行为调查和身体测量资料,依据体重指数(BMI)采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判定标准筛查超重、肥胖.结果超重与肥胖的粗患病率分别为13.5%,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城乡、经济状况、喜可乐饮料、喜甜食、兄妹多和运动少是超重/肥胖有显著意义的因素,OR值分别为0.8、1.1、0.8、1.1、0.5、1.2.结论 沈阳中学生超重与肥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接近欧美发达国家水平;运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中学生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学生严重缺乏超重与肥胖相关知识.
作者:符文华;李恂;张吉慧;苏孟;连志勇;单良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农村HIV感染者和病人(PLWHA)个人卫生及相关行为习惯,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予以改善,以提高PLWHA预防疾病的能力.方法 采用一对一匿名询问和现场实际察看PLWHA个人卫生及相关行为习惯进行基线调查,根据基线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实施干预,并调查和评价干预效果.结果通过对安徽省皖北某县4个行政村共95位PLWHA进行调查,发现该地区农村居民经济收入较差(每人每年不足1 000元),文化水平较低(小学及以下占83.2%),个人卫生及相关行为习惯较差.对于调查中发现部分因主观因素引起的个人卫生及相关行为习惯,实施干预措施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农村PLWHA个人卫生状况相对较差,实施干预措施后只能使部分因主观因素引起的个人卫生及相关行为习惯有所改善.
作者:潘和平;操基玉;吴荣涛;王向阳;郭冬梅;梁春梅;王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