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L-1B及IL-1RN基因多态性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

廖娜;段广才;郗园林;白雪飞;刘长军;赵玉霞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了解IL-1B及IL-1RN基因多态性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异同.方法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方法检测河南地区243名人群中IL-1B-31、IL-1B-511及IL-1RN基因多态性,并结合文献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在河南汉族人群中,IL-1B-31等位基因C型发生频率高(0.59), T型为0.41;IL-1B-511等位基因T型较高(0.56),C型为0.44;IL-1RN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I型(0.899)、Ⅱ型(0.078)、Ⅲ型(0.002)、Ⅳ型(0.02),Ⅰ型纯合子为常见(占82%),其次为Ⅰ/Ⅱ型(占12%).与其他地区相比,基因频率的分布国内和东亚地区较为接近,而和西方国家不同. 结论 IL-1B-31、IL-1B-511、IL-1RN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地区人群间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氧化应激对鱼藤酮PC12细胞中的毒性作用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鱼藤酮多巴胺能神经元PC12细胞中的毒性作用.方法用高分化的PC12细胞作为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细胞模型,经不同浓度的鱼藤酮处理,观察细胞形态及其超微结构,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性和增殖抑制及细胞代谢状态,生化分析法检测SOD活力、MDA含量,特异性DCF-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水平.结果经鱼藤酮处理24 h后PC12细胞突起样结构消失,细胞体积变小、形态变圆,部分细胞呈悬浮状态;细胞线粒体代谢和超微结构发生改变;PC1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活性降低;细胞内的SOD活力下降,MDA含量增高;荧光探针标记显示PC12细胞荧光强度增加,细胞内ROS含量增加.结论鱼藤酮在体外对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毒性作用,可抑制细胞增殖,影响线粒体代谢,氧化应激可能在鱼藤酮的多巴胺神经元毒性机制中起作用.

    作者:赛燕;吴强;陈峻峰;乐卫东;董兆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从四起SARS爆发案例分析SARS的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探索SARS的可能来源、流行特征、传播途径与预防对策.方法对广西的2起早期SARS案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北京某家庭SARS案例和报刊介绍的北京一宗SARS案例收集有关流行病学资料,用流行病学方法和因素分布理论结合免疫学原理对其传播链进行解剖分析和演绎推理.结果广西的两宗早期病例分别存在动物或野生动物接触史.4起爆发案例均呈家庭和特殊职业聚集性,其二代病例以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但也可能存在血传播和性传播.结论 SARS很可能为自然疫源性疾病,除传播途径为近距离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外,显性感染者的潜伏期或隐性感染可通过性传播而形成隐匿传播.SARS的预防策略为禁止捕杀野生动物,加强疫情报告与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早调查处理,同时做好医护人员防护和避免院内交叉感染以及切断隐匿传播途径的综合性预防措施.

    作者:卓家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郑州市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特点及潜在寿命损失分析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病.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4 000余万,且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1].为了解郑州市城市居民糖尿病死亡状况、危害程度及流行趋势,为糖尿病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作者对郑州市城市居民1985~2004年期间糖尿病死亡登记调查资料进行了分析.

    作者:王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某有色铜生产企业男性职工寿命研究

    目的研究有色铜生产企业男性职工寿命水平及主要死因,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有色铜生产企业男性职工20世纪80~90年代职工寿命水平的动态变化及职工去死因寿命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该企业职工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各年龄组的平均期望寿命随时间推移而上升明显,15~20岁组跨年代上升5.43岁.但两个年代职工寿命总水平低于同期同地居民.15~20岁组职工在80年代低于铜陵市男性居民2.12岁,20世纪90年代低于铜陵市男性居民0.5岁.职工35岁以前死亡概率低于居民,35岁以后高于居民.职工去肿瘤、去循环系疾患及去矽肺病死亡因素后,15~20岁组可分别增加寿命5.67、3.46、3.02岁.结论研究表明,铜行业生产环境可能影响职工寿命水平,建议有色铜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职业保护,进一步改善工作环境,以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和寿命水平.

    作者:李筱青;聂绍发;叶冬青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IL-1B及IL-1RN基因多态性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

    目的了解IL-1B及IL-1RN基因多态性在河南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特点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异同.方法用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的方法检测河南地区243名人群中IL-1B-31、IL-1B-511及IL-1RN基因多态性,并结合文献进行不同地区间的比较.结果在河南汉族人群中,IL-1B-31等位基因C型发生频率高(0.59), T型为0.41;IL-1B-511等位基因T型较高(0.56),C型为0.44;IL-1RN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I型(0.899)、Ⅱ型(0.078)、Ⅲ型(0.002)、Ⅳ型(0.02),Ⅰ型纯合子为常见(占82%),其次为Ⅰ/Ⅱ型(占12%).与其他地区相比,基因频率的分布国内和东亚地区较为接近,而和西方国家不同. 结论 IL-1B-31、IL-1B-511、IL-1RN基因多态性在不同地区人群间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廖娜;段广才;郗园林;白雪飞;刘长军;赵玉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福辛普利保护糖尿病肾病及其对肾组织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小球病变的保护作用与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糖尿病组(B组)、福辛普利治疗组(C组),C组1 w后给予福辛普利灌胃给药.检测各组第1、2、4、12周血糖、24 h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以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分别于第4、12周每组各处死5只大鼠,计算肾脏肥大指数,检测皮质TGFβ1 mRNA水平;检查肾小球基底膜、系膜区病理改变.结果第1周B和C组尿白蛋白排泄率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2、4、12周尿白蛋白和视黄醇结合蛋白排泄率,B组均显著高于A组;第4、12周,B组大鼠肾皮质TGFβ1 mRNA表达较A组显著增加,C组TGFβ1 mRNA表达明显低于B组,但较A组表达量仍然增加;B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C组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也有不规则增厚,较同时期B组减轻.结论肾脏TGFβ1 mRNA表达的上调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机制之一,福辛普利对糖尿病肾病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

    作者:叶山东;陈燕;王迎新;李远思;陈柯;胡闻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SELDI技术检测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前后肝癌细胞培养液的差异蛋白

    目的利用针对人端粒酶RNA(hTR)的反义寡核苷酸(ASODN)和正义寡核苷酸(NODN)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比较ASODN和NODN作用后细胞培养液蛋白的变化.方法利用SELDI技术检测差异蛋白的表达变化.对照组为未加任何处理因素的SMMC-7721细胞.结果 SELDI技术检测发现,ASODN作用组有40个差异蛋白分子低表达,3个差异蛋白分子高表达.NODN作用组有37个差异蛋白分子低表达,6个差异蛋白分子高表达.所有差异蛋白分子量均小于10 000 Da.ASODN作用组中有3个低表达蛋白在NODN作用组高表达,分子量分别为3 011.99 Da、3 048.28 Da和3 248.75 Da.结论 ASODN和NODN作用SMMC-7721细胞后细胞培养液中所表达的差异蛋白十分相似.

    作者:韦霄;何敏;黄元姣;朱淼;容敏华;覃健;张志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维吾尔族2型糖尿病患者Calpain10基因分型及其环境影响因素

    目的探索Calpain10基因SNP43及部分环境因素对新疆地区维吾尔族T2DM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ARMS-PCR对54例T2DM患者和107例NGT人群Calpain10基因SNP43进行基因分型,并对部分环境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与NGT组相比,SNP43的A等位基因频率升高.②文化程度高、动物内脏摄入量大、血胆固醇高与T2DM的发生呈正相关,而饮茶、水果摄入适中与其呈负相关.结论 Calpain-10 SNP43 A等位基因可能与维吾尔族T2DM相关.文化程度高、动物内脏摄入量大、血胆固醇高等因素是维吾尔族T2DM发生的危险因素,饮茶、适量水果摄入是其发生的保护因素.

    作者:李琳琳;张月明;杜景玉;毛新民;冉新建;王长辉;李念东;孙晓风;林仁勇;杨永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艾滋病病毒耐药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HIV-1耐药毒株的出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艾滋病抗病毒药物的合理应用及减少耐药毒株的出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和基因型分析法对随州市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共调查193例HIV-1感染者(109例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84名未接受治疗),其中病毒载量》1 000 copies/ml的95例PCR阳性者进行了耐药检测,未治疗、终止治疗和正在进行治疗的总耐药率分别为10.3%、25%和53.3%.结论基因突变是HIV耐药性产生的主要原因.接受和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1感染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正在接受治疗的病例耐药突变率及总的耐药相关突变率均高于未治疗的病例及已经终止治疗的病例.

    作者:何卫华;周沛林;何华仙;张杨;黄希平;吴晓云;张绍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合肥市某中专学生吸烟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中专学生吸烟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某中专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专生尝试吸烟率为29.13%,规律吸烟率为8.4%,性别以及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年级间存在一定差异.影响学生吸烟的因素,包括同伴周围人群(兄弟姐妹、朋友、教师等)吸烟、对吸烟知识掌握程度(烟草有害成分、与吸烟有关的疾病)、对吸烟的态度等.学生首次尝试吸烟以好奇为主(占54.33%),吸烟时主要和同伴(朋友、同学)在一起(占67.79%),场所多集中在学校和家里(占51.92%).结论中专生吸烟状况不容乐观,影响因素多而复杂.应联合家庭、学校、社会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开展积极的健康教育等,努力降低学生的吸烟率.

    作者:方向孜;张秀军;张伟;张栋栋;储晓岳;孙业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叶酸和同型半胱氨酸对血管病的影响及其机制

    该文主要介绍膳食叶酸摄入不足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的影响,并总结了机体叶酸缺乏及Hcy水平过高与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先天性血管缺陷的关联.同时,从内皮细胞NO合成、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脂质代谢、凝血系统-抗凝系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等角度分别阐述了两者导致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作者:李丹;吴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克山病病情监测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克山病是严重危害人群身体健康的重要地方病.为了解克山病基本控制后多发人群的患病情况,进一步分析克山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科学地指导防治科研工作的开展.1990~2004年先后在莒县桑园、龙山、安庄3个乡(镇)设立监测点,对点内的高发人群进行连续5 a的动态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纪培秀;刘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观察

    目的研究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形态变化.方法用日本产AEM-1200型透射电镜对10例儿童外伤性白内障及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进行观察.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线粒体的体积密度.结果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线粒体肿胀、变空非常明显,嵴变形扭曲且大量减少或消失,呈现空泡化,内膜和外膜均有破损.两组线粒体的体积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线粒体病理学改变与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洪伟;刘庆淮;谢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定量评价糖尿病(DM)患者的生命质量(QOL),探讨有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F-36量表中关于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表,对245例DM患者和248例血糖正常者(NGT)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DM患者在总体健康感觉、躯体健康功能和心理健康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尤其在总体健康感觉方面.DM组QOL处于好以及很好状态的有41.22%,显著低于NGT组的56.4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19个变量对DM患者QOL的各维度产生影响.服降糖药治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定时监测血/尿糖、自费医疗比例低等有利于提高患者的QOL;负向影响以DM症状数量、餐后高血糖、DM并发症等为主,饮食控制对DM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着极大的负向影响.结论采取措施控制血糖、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通过健康教育和医疗咨询提高患者对DM生活制度的依从性和给予患者更多的精神支持是改善和提高DM患者QOL的重要手段.

    作者:钱玲;施侣元;程茂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造血干细胞在辐射损伤中的应用

    电离辐射在工业、医学的广泛应用可造成机体严重造血损伤,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救治的重要措施.本文概述了4种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在辐射损伤中的应用,并重点介绍了4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优缺点及研究进展.

    作者:王明科;罗成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湖北省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老年人群健康危险行为的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年龄≥35岁居民健康危险行为的状况,为预防各种慢性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从该地区7个县(市)中随机抽取6个县(市)年龄≥35岁居民1 249人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同时具有3种以上健康行为的人占55.9%,而同时具有5种健康行为的人仅占1.4%.结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老年居民各项健康行为状况欠佳.

    作者:陈建军;张庆军;李阳;郭毅;陈湘宜;蒲爱华;徐沙;左丹;张薇;燕虹;刘晴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UniArray(Tm)检测HBV拉米付定耐药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制可准确判断HBV感染者拉米付定耐药状况的YMDD突变检测试剂盒.方法采用UniArray技术建立YMDD检测体系和试剂盒,对其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进行分析,并与测序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设立了3个检测位点,内参照、YIDD和YVDD,并确立其反应体系和3个反应体系的相互关系,在大量临床实验基础上,以血清DNA测序结果为金标准,确立了以△Ct≤3为本法阳性判断标准.按此标准,临床检测HBV灵敏度为3.9×104 copies/ml,人群检测灵敏度为96.4%,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7.6%,CV%为0.58%~4.16%,完全能达到测序的检测水平.结论建立了UniArray技术检测HBV拉米付定耐药方法,该方法灵敏、特异,与测序结果有非常高的符合率,且能反映比测序更多的信息.

    作者:徐伟文;李文全;曹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莱芜市消灭脊髓灰质炎资料分析

    为评价莱芜市消灭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的策略和措施,对今后保持无脊灰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现对1961~2004年脊灰疫情资料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

    作者:李军;徐健;王玉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上海市金山区1985~2005年婴儿死亡情况分析

    婴儿死亡率是反映人群健康状况和社区保健水平主要、敏感的一项指标[1].为了解金山区婴儿死亡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进一步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笔者及相关人员对上海市金山区1985~2005年的婴儿死亡数据进行了分析.

    作者:朱晓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山东省某重点中学高中生考试焦虑自身因素相关的分析

    目的探讨高中生考试焦虑的自身相关因素.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之成人版本、自尊量表(SES)和应付方式问卷对山东省某重点中学高中523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中生TAS总分与EPQ的精神质因子分和情绪稳定性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1),而与内外向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1).TAS总分与自尊量表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01).同时TAS总分与应付方式问卷的自责、幻想、合理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作者:周玮;孟宪鹏;沈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