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环;高贵森;刘静萍
目的 分析本院门诊降糖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结果 口服降糖药使用频率高为阿卡波糖,其次为格列本脲和格列喹酮.注射用胰岛素使用频率高为诺和锐30,其次为来得时和诺和灵30R.结论 降糖药以单独应用和二联应用为主,三联用药少量.联合用药基本合理、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秦红梅;宋怡;孔祥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苦参素联合干扰素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住院的HBeAg抗原阳性CHB患者96例分成2组,治疗组用干扰素α-2b再联合应用苦参素注射液及苦参素胶囊,总疗程均为6个月.对照组单用干扰素α-2b治疗,疗程及剂量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及疗程结束半年后随访,治疗组的HBV-DNA、HBeAg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HBeAg阳性CHB患者,用干扰素α-2b联合苦参素治疗较单用干扰素效果为佳.
作者:欧阳高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50例发生非甾体抗炎药的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非甾体抗炎药不但有胃肠道、肝脏、肾脏、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还有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的不良反应,以及过敏反应等.结论 非甾体抗炎药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并存,在使用过程中临床医生应严加关注,有效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延江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肥胖组、轻中重度OSAS患者组之间血浆chemerin水平,分析血浆chemerin水平的相关因素.方法 用酶免法检测24例单纯肥胖者和20例轻度、12例中度、28例重度OSAS患者血浆中的chemerin,并检查试验组的体块指数(BMI)、腰围、臀围、腰臀比(WHR)、血压,PSG检测低氧饱和度、低通气指数等指标.结果 肥胖组和OSAS组之间血浆chemer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程度OSAS之间血浆chemerin水平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血浆chemerin和WHR有关,呈正相关(R=0 268,P<0.05),chemerin和SBP有正相关关系(R=0.284,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emerin为因变量,收缩压和腰臀比进入方程(P<0.05).结论 血浆chemerin水平与肥胖、血压具有相关性,与OSAS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揭示chemerin可能在肥胖和相关心血管病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发挥作用.
作者:夏永泉;范艳锋;武月青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光抑素CYS-C(cystatin C)、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在早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糖尿病患者74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糖尿病患者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27例、微量蛋白尿组(MA)31例和大量蛋白尿组(P)16例,对74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CYS-C、Fg、CRP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Cys-C在糖尿病组均有明显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血清CYS-C、Fg、CRP水平逐渐升高,对照组的CYS-C、Fg、CRP与NA、MA、P中的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量蛋白尿组和大量蛋白尿组血CYS-C、Fg、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正常蛋白尿组,且以大量蛋白尿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 血CYS-C、Fg、CRP水平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军;陈桂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SLIPA喉罩在腹腔镜胆囊手术中的临床特点及注意事项.方法 通过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腹腔镜胆囊手术病人120例,随机分成SLIPA喉罩组和气管插管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不同时间段心率,血压变化及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成功,插管组在T3、T4时间相点,HR、SBP、DBP升高较喉罩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终及术后相关不良反应率方面喉罩组较插管组少(P<0.05).讨论SLIPA喉罩由于具有口咽刺激小、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相关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可高效安全地应用于腹腔镜胆囊手术.
作者:魏海军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洁净手术室已成为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和发展趋势,是当今医院手术室建设的潮流[1].手术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随着现代医学科学和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作者:李毅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病理科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与职业安全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28例痰细胞学检查结果;从痰细胞学涂片制片质量与诊断水平等方面,探讨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控制要点;从防护管理、防护设施、安全防护措施等方面,探讨痰细胞学检查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结果 痰细胞学检查准确率为82.0%(187/228),分型符合率为70.3%(83/118);提高送检痰液质量、制作痰液切片、增加痰送检次数、挑选痰液有效部位制片、提高染色对比清晰度、提高镜检诊断水平,可提高痰细胞学检查的质量,提高肺癌诊断准确率;加强安全教育、强化管理、提高防护意识、改进设施、加强安全防护,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病理科痰细胞学检查的职业危害.结论 痰细胞学检查简单易行、准确率高,提高制片质量与诊断水平可提高其诊断率;加强安全防护,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其职业危害.
作者:方庆全;叶美华;黄红浪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84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126例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肌瘤剔除个数、抗生素使用天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感染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等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顺利.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及剔除肌瘤个数均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感染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明显少于开腹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是一种保留子宫的理想术式,值得推广.
作者:刘津;李淑娟;常子强 刊期: 2011年第12期
本文结合了当前儿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全新教学模式:采用主动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综合分析能力,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断提高和改进教学手段,对学生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作者:王丙增;张宏;张旭亚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对在显微镜下手术的颅底脑膜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其效果及生活质量.方法 按肿瘤生长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手术入路.在切瘤过程中常规使用Zeis显微镜进行手术操作.部分未能全切者术后辅以γ-刀放射治疗结果26例病例中全切除23例,大部分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本组术后无死亡病例.神经功能及症状体征加重1例.3例原术前有癫痫发作患者经手术及术后行抗癫痫治疗后痊愈.余全部都有不同程度恢复、好转或痊愈.结论 颅底脑膜瘤是血运异常丰富的实质性肿瘤,且颅底解剖复杂,凹凸不平,视野视角狭小多变,仍是专科的技术难点、热点之一.对血管异常丰富、风险较大者,术中使用高速磨钻扩大视野,骨窗要尽量贴近颅底,降低颅压及充分暴露肿瘤,使用显微操作技术,才能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显微技术是手术成功、安全的关键.
作者:杨志刚;杨成蓉;张德明;袁艺源;李智慧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性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关系.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病例研究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分析85例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和270例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计算各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发生风险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miR-26a-1 rs7372209 C>T多态三种基因型CC、CT、TT在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频率分别为55.3%、36.5%、8.2%和48.5%、43.7%、7.8%,与携带miR-26a-1 rs7372209 CC基因型的个体相比较,miR-26a-1 rs7372209 TT等位基因型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无关.结论 miR-26a-1 rs7372209 C>T基因多态性可能与食管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
作者:官宝礼;顾海勇;唐巍峰;董长青;丁国文;刘立群 刊期: 2011年第12期
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但是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症极为罕见.我院近日发现1例特发性门静脉高压患者,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马淑萍;郭佳慧;钟赞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宣教知识掌握情况、腰腿痛程度、Prolo腰椎功能等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健康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腰腿痛程度、Prolo腰椎功能评定三个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不稳、腰椎间盘突出复发、椎间隙感染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运用临床路径可使患者全面、系统、有效的掌握健康知识,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耿田军;赵静;丁莉莉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将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应用于胸部肿瘤临床教学活动中,结果表明较传统教学方法,病例导入式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作者:王巍炜;李高峰;蒋永新;普娜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对疾病进行分期是医学上一种常见做法.通过分期、分级的概念,往往可以提示病情进程、严重程度、预后等,对治疗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参考这样的概念,对营养治疗进行临床分期,能从整体上明确治疗思路,避免营养诊断不能指导治疗的问题,也能对目前营养筛查,营养治疗实施后效果的评价欠客观和全面的问题予以弥补.
作者:朱建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减少小儿患者静脉留置针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的概率,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方法 将160例静脉留置输液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穿刺送管成功后常规用3M透明敷帖固定和胶布外固定,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者输液完毕后用外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比较2组静脉留置针的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情况以及留置时间.结果 观察组液体渗出、针头滑出和意外拔针较对照组明显下降,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结论 弹力绷带包扎固定明显减少液体渗出、针头滑脱和意外拔针,可延长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
作者:邢力丹;于虹;姜红;曲玲;闫云;刘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评价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32例经系统药物治疗2个月以上无效的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切除鼻道窦口.结果 治愈24例,占75.0%;好转6例,占18.8%;无效2例,占6.2%,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全组共发生2例严重并发症,占6.25%,其中术中出现大出血1例,鼻腔粘连1例,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鼻内窥镜联合手术治疗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国峰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充分认识院前急救现场对糖尿病低血糖昏迷诊断及治疗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减少患者脑细胞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14例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院前急救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现场14例患者全部确诊,其中11例患者经静脉推注25%葡萄糖60-100ml在现场及转运途中逐渐恢复意识(约2-10min),2例入院后逐渐恢复意识(约20min左右),1例入院后意识一直未恢复,呈植物人状态(后续跟踪).结论 对院前昏迷患者既往有糖尿病者要及时应用便携式血糖仪快速明确诊断并给予救治,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较为合理的救治,为院内救治创造条件,以提高糖尿病低血糖昏迷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
作者:金环;高贵森;刘静萍 刊期: 2011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PAP1基因在胆囊的对照组织,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胆囊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低于癌组和癌旁组(P<0.05);癌组织中PAP1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 PAP1基因在胆囊癌中高表达,转录翻译生成的类甲基转化酶9可能导致胆囊癌中DNA高度甲基化,从而促进胆囊癌的发生发展.
作者:吴建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