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光;张海峰;杨立新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不孕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2011年3月收治的82例妇产科不孕不育患者,采用宫腔镜进行临床诊断与镜下输液管通液术治疗.结果 本组82例中原发不孕21例,占25.6%,继发不孕61例,占73.4%.原发不孕组输卵管堵塞共4例,占19.0%,继发不孕26例,占42.6%.一侧输卵管堵塞者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分别为3例(14.3%)及19例(31.1%),P<0.05.二侧输卵管堵塞者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分别为1例(4.8%)及7例(11.5%),P<0.05.其中原发不孕中宫腔粘连、宫内残留均为0例,子宫发育异常为2例.而在继发不孕中官腔粘连、宫内残留、子宫发育异常分别为1例、2例及0例.内膜息肉,原发不孕与继发不孕分别为2例及5例,两组比较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诊断宫腔疾病具有安全、准确、直观、创伤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卢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CO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转运事项.方法 对39例院前急救的急性CO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已死亡3例,拒绝入院4例,余32例经院前有效救治均安全转送入院.结论 在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早期通风、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纠正缺氧、注意保暖,安全转送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金环;高贵森;刘静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市国家级监测点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多层次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对2008年度-2010年度(3+1模式)在安庆市5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产后7d的13724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2008年0.97%(44/4544),2009年1.40%(65/4646),2010年1.94%(88/4534),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前3住高发种类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和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结论 加强婚检、孕期保健和优生宣教,进一步深入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干预措施的实施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杨晶丽;王美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混合痔术后佳镇痛方法.方法 选择腰麻下行混合痔手术且术后镇痛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以芬太尼0.5mg加0.25%布比卡因100ml硬膜外泵入镇痛;B组应用芬太尼0.8-1.0mg静脉泵入镇痛.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芬太尼0.5mg加0.25%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在混合痔术后镇痛中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镇痛.
作者:苏春玲;李哲;薛允国;刘景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13例接受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及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10例进行疗效及血凝指标的研究.结果 PTCA组和常规治疗组在有可比性的前提下进行比较,PTCA组的死亡率、冠状动脉残余狭窄、并发症的情况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急诊科的治疗,24h后PTCA组和常规治疗组之间血凝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A组的治疗急诊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值得急诊科推广.
作者:薛瑞璐 刊期: 2011年第13期
课程标准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指导文件.课程标准的建立应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及未来岗位需求,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不断实践修订完善.病理生理学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建立其课程标准对明确教学目的 、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张小玲;王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26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G<'->杆菌多(58.28%),G<'+>球菌其次(32.52%),真菌少(9.2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54%和28.13%.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 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慎重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邹德辉;王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66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于入院后3-5d给予肠内营养(EN),定时冲洗管腔,保持通畅,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PN)至进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给予合理的营养配方,掌握输注方法,密切观察肠内营养反应,做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作者:李美清;史甲芬;刘希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mge,ERB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32例围手术期ERBD患者与34例未减黄直接手术的患者术中术后输血需求及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围手术期ERBD组术中术后输血者6例(6/32),与未减黄直接手术对照组需输血的22例(22/34)比较差异显著(P<0.05).围手术期ERBD组输血量3.2±1.3单位,与未减黄直接手术对照组输血量6.1±1.4单位比较差异显著(P<0.05).围手术期ERBD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32与未减黄直接手术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4/3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手术期ERBD不但可以减黄而且避免了胆汁的体外丢失,符合生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复方皂矾丸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副反应的疗效.方法 9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给予TP方案化疗联合复方皂矾丸;对照组46例仅单纯TP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毒副反应、体重变化、KP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组Ⅲ-Ⅳ度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体重下降及KPS下降发生率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复方皂矾丸联合TP方案化疗能减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毒副反应,改善体重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红;倪秉强;陈日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椎间盘突出髓核游离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分析7例髓核游离的MRI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及病理对照.结果 病变椎间盘t2-tse序列信号减低或呈低信号,椎间隙不同程度狭窄,与病变椎间盘信号比较,游离髓核t1-tse 7例、t2-tse及t2-tirm序列5例均为等信号,t2-tse和t2-tirm序列2例为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6例游离髓核远离病变椎间盘.1例位于病变椎间盘后缘;2例增强扫描游离髓核无强化,仅周边软组织轻度强化.手术所见游离髓核大小、位置与硬膜囊、神经根关系和MRI表现一致.病理主要为纤维软骨.结论 游离髓核MRI的典型征象是各个序列其信号与病变椎间盘相同.游离髓核可远离病变椎间盘,形成椎管内占位,有时须与椎管内肿瘤鉴别.
作者:杨明思;陈羽;陈仕勇;郑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2006年5月-2011年6月,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亨氏综合征21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2例入选病例均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21例,男性8例,女性13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3.6岁;病程:1d-6周,平均病程21.3d;其中伴有眩晕者3例,伴耳鸣耳聋者4例.对照组21例,男性9例,女性12例,年龄19-61岁,平均年龄43.3岁;病程2-40d,平均病程22.1d.其中伴有眩晕者4例,伴耳鸣耳聋者3例.2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张慕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联合预负荷液防治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低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级的剖宫产术患者80例,全部患者入室后输入复方乳酸林格氏液,输液速度为20-30ml·kg<'-1>·h<'-1>.将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两组:Ⅰ组复方乳酸林格氏液+麻黄碱5mg间注;Ⅱ组复方乳酸林格氏液+去氧肾上腺素50ug间注.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即刻、1、3、5、10min的BP、HR.;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两组间的血压趋势对比无明显差异,心率变化趋势Ⅱ组优于Ⅰ组;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达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影像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专业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在校的影像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结果 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欠缺;对当前就业形势及社会市场需求的认识也存在一定不足.结论 加强学生对本专业了解程度及其发展方向的认识以及学生对于本专业社会供需情况的了解,从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作者:张欠欠;周惠惠;余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案例教学法是英美法系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法学教学方法,其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卫生法学是医学与法学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在卫生法教学中借鉴和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就卫生法教学中教学案例的选择、案例的合理运用、案例教学的中误区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霍增辉;胡超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人体白细胞病理变化主要包括数量和质的改变两个方面,质变是指形态学的改变,量变是指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临床中常见的异常多表现为数量的增多.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的发达,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环境和水源的污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白细胞值减低的现象越来越易见.本文对14例多次白细胞计数减低的患者骨穿结果进行了10年追踪,作者主要对4例不典型MDS和8例无明显病态学改变的患者,进行了病程跟踪,报道如下……
作者:贾彦卿;赵小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畸胎妊娠引产患者的心理特点及疏导干预方法.方法 调查了解85例畸胎妊娠引产患者的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疏导干预.结果 85例患者出现了悲伤、抑郁、失望、怀疑、紧张、恐惧、自卑、自责等心理问题,经积极的心理疏导干预后均得到缓解康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5例引产患者均顺利分娩.结论 畸胎妊娠患者大多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应引起高度重视.心理疏导干预对其心理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戴青里;赵彩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桡骨下端骨折是距晓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为解剖薄弱处,容易骨折[1],较常见.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20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7例,男93例,女114例.年龄10-85岁,平均56.9岁.左侧96例,右侧104例,双侧7例.骨折类型:Colles骨折176例,Smith骨折23例,Barton骨折8例.其中26例为粉碎骨折.就诊时间为伤后30min-1d.
作者:王华凡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降低药品费用,我院对临床用药实施动态监测和超常警戒机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进行初步总结报道,以探讨在当前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如何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提出的要求,规范、合理用药,减少大处方,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为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郑锦坤;徐新;马绍椿;赖水招;高凌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了解在社区中通过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体会及其起到的作用.方法 对桌社区内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后遗症等62例慢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显效的有54例,有效的有60例,无效的有12例,总有效率为90.48%;132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患者空腹测量、餐后2h测量血糖的含量值、糖化血红蛋白比例和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8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的有23例,有效的有59例,无效的有6例,总有效率为93.18%.结论 中药治疗慢性疾病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锦;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