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青里;赵彩虹
目的 设计药品效期专项检查表,加强对易忽略品种专项检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以电冰箱冷藏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为对象,设计药品效期专项检查表,应用2次进行检查评价.结果 与无专项检查表相比,加强了易忽略品种效期专项检查.结论 专项检查表具有实用及加强易忽略药品专项检查的作用,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李德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混合痔术后佳镇痛方法.方法 选择腰麻下行混合痔手术且术后镇痛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以芬太尼0.5mg加0.25%布比卡因100ml硬膜外泵入镇痛;B组应用芬太尼0.8-1.0mg静脉泵入镇痛.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芬太尼0.5mg加0.25%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在混合痔术后镇痛中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镇痛.
作者:苏春玲;李哲;薛允国;刘景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不同胃疾病组织β-catenin的表达及其在胃癌发生、分化中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00例不同胃疾病粘膜标本进行β-catenin的原位检测.结果 SG、AG、GC组织,β-catenin蛋白总表达率为SG>GC>AG;β-catenin蛋白细胞核表达率为SG、AG关键词:不同胃疾病β-catenin胃癌分化
作者:于秀文;高音;王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影像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专业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在校的影像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结果 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欠缺;对当前就业形势及社会市场需求的认识也存在一定不足.结论 加强学生对本专业了解程度及其发展方向的认识以及学生对于本专业社会供需情况的了解,从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作者:张欠欠;周惠惠;余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健康成人血清肌酐的参考值范围.方法 采用肌氨酸氧化酶法测定455名健康成人(19-60岁)血清中的肌酐浓度,并按年龄、性别进行分组统计.结果 血清肌酐参考值男性为58.3-104.3μmol/L,女性组为43.4-78.2μmol/L,男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验室应根据自己的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制定适合本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
作者:黄其建;刘雨松;郑均;廖腊梅;张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D-二聚体测定对血栓性疾病等的诊断意义.方法 通过对我院急诊患者30-50岁,包括肝脏疾病50例、急性心肌梗塞50例、外科手术50例、肺栓塞50例、正常对照组50例共250例患者D-二聚体定量检测结果的差异,来分析D-二聚体对临床各疾病的诊断意义.结果 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肝脏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以及外科手术等疾病,尤其是伴有微血栓时,其测定值有不同程度升高.结论 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肺栓塞、肝脏疾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的诊治判断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D-二聚体低于医学决定水平,可以用阴性预示值排除血栓的可能.
作者:李丽苹;张彦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6例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给予150mg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法国产)加入生理盐水2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10min注射完,然后0.1-0.3mg/min静脉点滴,30min后可视心律情况追加150mg.结果 总有效率为86.8%,治疗期间3例出现心动过缓,4例出现低血压,经对症处理后上述症状均缓解.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心电图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作者:庄鸿标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应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90例颅骨缺损患者使用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成形术.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复查头颅CT,修补手术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3-30个月,头颅外观形态正常,未出现排异反应、钛网或钛钉松动移位等情况.结论 术前选择合理的修补材料,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严格塑形,充分止血,预防脑脊液漏,术后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避免颅骨修补失败.该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颅骨修补材料.
作者:易振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加强医院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保证医疗护理质量.方法 对护理人员与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对护理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强化培训,提高认知水平.制定完善的工作程序,加强督导和检查力度.结果 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规范管理,大限度的切断医院感染途径,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结论 对护理人员进行严格规范化管理,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重要的措施.
作者:李建英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综合验光仪对老视近附加判定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来我院眼科配镜的老视患者168例,根据使用验光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综合验光仪验光科学验光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验光法,比较两组患者的老视近附加、矫正近视力、舒适持久度、年龄与ADD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ADD平均(2.01±0.67)D,对照组平均(1.87±0.75)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的矫正近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验光仪可更精确的确定老视的近附加值.
作者:金亚门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联合预负荷液防治剖宫产术腰硬联合麻醉(CSEA)后低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ASA Ⅰ级的剖宫产术患者80例,全部患者入室后输入复方乳酸林格氏液,输液速度为20-30ml·kg<'-1>·h<'-1>.将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两组:Ⅰ组复方乳酸林格氏液+麻黄碱5mg间注;Ⅱ组复方乳酸林格氏液+去氧肾上腺素50ug间注.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及麻醉后即刻、1、3、5、10min的BP、HR.;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 两组间的血压趋势对比无明显差异,心率变化趋势Ⅱ组优于Ⅰ组;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恶心、呕吐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间断推注去氧肾上腺素防治剖宫产腰麻后低血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郑达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头颅CT低剂量扫描参数的优化,降低受检者辐射剂量.方法 随机抽取来我科做头部CT检查的患者90例,均分为3组,分别用常规剂量(A组)120KV、260mAs,减低剂量(B组)120KV、200mAs,低剂量(C组)120KV、150mAs扫描,扫得的图像以侧脑室上方半卵园中心层面测量脑白质的CT值.,以每组CT值的标准差(SD)评价噪声水平;所有的图像经2位高年资主治医师进行盲氏阅片,然后统计、分析.结果 相同管电压扫描,随着管电流的减少辐射剂量也减少,B组辐射剂量比A组减少约20%,C组比A组减少约42%;图像噪声随管电流的减少而增加,B组噪声与A组之间无显著差异,C组与A组之间有显著差异;图像质量随管电流的减少而下降,但A、B两组图像全部符合诊断要求,C组有3例图像质量差,勉强符合诊断要求.结论 120KV、200mAs头颅CT扫描图像符合诊断要求,可以作为日常工作的参数使用.
作者:陈凯;林子玲;孙福洲;秦培鑫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方法 选择年龄58~70岁来肛肠科就诊患者30例,给予口服补气滋阴增液汤,早晚各服150ml,10d为1疗程.结果 治愈2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66.7%,显效率20%,有效率10%,无效率3.3%,总有效率96%.结论 补气滋阴增液汤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疗效满意.
作者:李艳玲;怀保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抗癫痫药物(AEDs)加重癫痫发作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4年来治疗的服用抗癫痫药物后癫痫发作加重的患者共3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5岁3个月至28岁,平均14.7岁,病程4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经详细询问病史及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检查确定发作形式,根据发作形式选择药物.判断标准为给药后3个月内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发作形式,撤药后症状又消失或缓解.本组癫痫发作类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14例;强直发作3例;肌阵挛发作6例;阵挛4例;典型或不典型失神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发作形式难以确定者1例,LGS综合征1例.伴有智力、语言或运动发育落后者12例.
作者:付志;黄圣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因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血压、大面积脑梗死、心房纤颤、器质性心脏病等是出血性脑梗死的常见高危因素.本组21例患者好转出院17例,占80.95%.病情好转自动出院2例,占9.52%.病情恶化自动出院、转院各1例,占9.52%.结论 出血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与出血类型无明显相关,与梗死部位、面积、脑水肿程度明显相关.
作者:李永安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将临床实践贯穿整个药理学教学中,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采用案例版教材、教师教学密切联系临床、学生课后进入临床或病案室实践,三位一体的方式将临床实践融于药理学教学,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吴丹;王江洪;李彩蓉;欧阳昌汉;吴基良;闵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提高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和诊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2例无典型呼吸道症状的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综合情况.结果 22例患者首诊误诊13例,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隐匿,易误诊、漏诊.结论 对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要有充分认识,重视早期X线胸片检查,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联合使用抗生素,并适当延长疗程,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范卫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1].
作者:邵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护士职业心态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困扰护理管理者的一个难题.认真分析护士职业心态,采取相应对策,指导护士自身调节,减轻职业疲倦,促进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张荣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案例教学法是英美法系国家广泛使用的一种法学教学方法,其注重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卫生法学是医学与法学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在卫生法教学中借鉴和运用案例教学法有其自身的特性.本文就卫生法教学中教学案例的选择、案例的合理运用、案例教学的中误区作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霍增辉;胡超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