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静;刘秀梅
目的 探讨老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情况及激素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老年SLE患者的病例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63例中青年SLE患者比较,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确诊所需时间较长(P<0.05);老年SLE面部红斑、脱发、尿蛋白阳性及补体C3下降、ESR及CRP升高、血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比例较低(P<0.05);伴发浆膜炎、肺脏损害、高血压、骨质疏松、干燥综合征比例较高(P<0.05);ANA、抗ds-DNA抗体、抗Sm抗体、抗核小体抗体及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接受间歇静脉滴注CTX治疗患者比例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激素副作用发生率较中青年组高(P<0.05).结论 老年SLE较少出现狼疮典型的临床表现及脏器损害,激素副作用发生率高.
作者:苏静;刘秀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手术室是医院血源性感染的高危科室,其环境洁净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及医院感染管理的质量.为了避免血源性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保持手术室的环境洁净显得至关重要.现将常见的血源性污染原因及保洁对策介绍如下.1 原因分析1.1 麻醉医生侵入性操作流程不当术前腰椎穿刺麻醉、颈丛穿刺麻醉、深静脉穿刺置管补液等,其穿刺点渗血处理不当或麻醉医生侵入性操作后手套未及时更换,血液会触及周围环境.
作者:李莲英;左育涛;羽云燕;刘燕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预测脑梗塞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的120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脑梗塞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97例,占脑梗塞患者的80.8%.其中有高血压、糖尿病史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分别为74.7%和76.9%.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塞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中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是脑梗塞的高危人群,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血管有无粥样硬化,对脑梗塞的发生有积极地预防作用.
作者:张颖;王良;丁玲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ICU质控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对护理工作中各个环节进行监督,实施有效的监控.各质控小组每周有针对性的督查,并将反馈问题集中讨论分析、整改.结果 本科各种制度的落实、病房安全、技术操作、专科护理、物品管理、护理文书的书写等,都得到较大的提高.结论 有效的护理质量控制是促进护理工作不断改进的先决条件,在ICU中实行全员参与的质控模式不但充分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更有效控制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工作安全.
作者:李和翠;郭颖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对照组给予甘草酸二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凤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孕妇对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的需求,以探索更加有效的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并为今后孕妇健康教育开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孕妇学校224例孕妇进行调查咨询,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被调查孕妇需要的健康教育内容前四位依次为:新生儿护理指导、产后护理知识、分娩知识、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医院内以免费发放宣传资料及医护人员交流为主,医院外以亲友的经验介绍为主.她们更喜欢将健康教育活动安排在周末.结论 根据孕妇对健康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特点,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方式,促进医院产科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赵文秀;崔士民 刊期: 2011年第1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8岁,农民,于2011年7月22日以“腹部疼痛10d”为主诉入院.患者于人院10d前无明显诱因突发腹痛,初始程度轻,后持续阵发性加重,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无腹泻、不发热.曾在当地医院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差.来院查体,患者右腹部存在压痛及反跳痛,叩诊呈鼓音,彩超示腹腔有积液.门诊以“妊娠合并阑尾炎,急性腹膜炎”为初步诊断收入我科.人科查体:T 36.9℃,P88次/min,R20次/min,BP 100/60mmHg,急性痛苦病容,强迫体位.急诊行全麻下开腹阑尾切除术,术中见盲肠及升结肠高度扩张,直径8cm.结肠壁变薄、弹性差,轻触即破,有较多粪便流人右下腹,立即进行了抽吸清理.手术切除了包括回肠末段约10cm,盲肠、阑尾及升结肠约20cm长的一段肠管,并于右下腹壁造一瘘口,将回肠末端与之相连,形成人工肛门.
作者:李凤真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文报告了42例胸腔镜下交感神经切断术治疗手汗症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观察及护理.通过精心的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顺利康复.
作者:何琪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蛛网膜下腔注射Plv-UbC-HPPE/HEK293细胞对骨癌痛大鼠行为学以及脊髓背角谷氨酸/天冬氧酸转运体(GLAST)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5),假骨癌空白对照组(A)、骨癌模型组(B)、骨癌模型鞘内注射UbC-GFP-LV/HEK293对照组(C)、骨癌模型鞘内注射Plv-UbC-HPPE/HEK293细胞治疗组(D).造模术前1d,术后1、5、10、15、20、21、23、25d测定各组大鼠后肢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C组和D组分别于造模术后第20d蛛网膜下腔注射UbC-GFP-LV/HEK293细胞和Plv-UbC-HPPE/HEK293细胞.造模术后25d取各组大鼠L4-6脊髓,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脊髓背角GLAST的表达.结果 B、C组大鼠与对照组(A)相比,大鼠PWL逐渐降低(P<0.05),GLAST表达降低(P<(0.05);D组大鼠鞘内注射Plv-UbC-HPPE/HEK293细胞后PWL升高(P<0.05),GLAST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Plv-UbC-HPPE/HEK293可以增加大鼠脊髓背角GLAST蛋白表达,可能是治疗骨癌疼痛的机制之一.
作者:段金炜;杨保仲;段志祥;郭寅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为医生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为护士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励护士工作的积极性.方法 患者方面从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随访三个方面加强实施;医生方面从佳助手、完善制度、建立流程方面实施.结果 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患者及手术医生的满意度.结论 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为手术医生提供高品质的配合,终达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
作者:朱航;严玉琼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分级护理巡视时间对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以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肝病患者2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实施分级护理制度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新的分级护理巡视时间,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护理质量得到了保障,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结论 实施新的分级护理巡视时间,有利于患者的安全管理.
作者:徐坤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美皮康用于气管切开口处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科2010年1月-2011年7月的60例气管切开患者,按置管先后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用美皮康敷贴进行气管切开口处换药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纱布的方法进行护理.结果 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皮康用于气管切开口处效果好,且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同时美皮康操作较简便,节约了护理时间,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孟效红;刘瑞媛;马青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选择的20例病例给予口服大耐受剂量二甲双胍至少2个月,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观察期3个月,观察期间监测FPG、PPG、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变化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患者HbA1c、FBG、2hPBG和体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不增高(P>0.05).结论 艾塞那肽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HbA1c,使治疗达标,减少低血糖风险,减轻体重.
作者:付鸿玉;刘冰梅;刘立波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兔晶状体前囊膜作为干细胞移植载体治疗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的潜在用途.方法 用组织块培养法将兔角膜缘干细胞分别种植于兔晶状体前囊膜上(分为同种自体种植和同种异体种植组)和同种自体兔角膜基质上,采用细胞计数和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力,分别于种植的第2、4、8和12d观察在其上的生长情况.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表示,采用SPSS13.0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晶状体前囊膜自体组和异体组角膜缘干细胞计数和细胞活力检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自体组和异体组与基质组对比时发现,除自体组第8d(P=0.000)和异体组的第2d(P=0.02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外,余各d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兔晶状体前囊膜可作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的载体.
作者:赵博;马蕾;黄晓梅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病理生理学内容复杂难懂,机制不清.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比喻教学法,使抽象知识具体化,使枯燥知识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师婷;宋维芳;高胜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护理配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67例院前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采取坐位,通畅气道,建立静脉通路,护理配合,安全转运.结果 除1例现场死亡外,余66例患者经院前急救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均安全转送医院继续治疗.结论 快速有效的院前急救及护理配合,在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静萍;林国岩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7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方法,首先行双侧脑室外引流,然后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术后行尿激酶灌洗.结果 全部病例引流1-5d后脑实质血肿及脑室积血清除率90%以上者54例,70-90%13例,患者意识状态改善明显.结论 采用直切口小骨窗脑内血肿清除术加脑室外引流尿激酶灌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肿清除引流满意等特点.
作者:韩会德;刘生华;刘涛;张合林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技巧.方法 通过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制定合理饮食,监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及时有效给予饮食调整及胰岛素应用.结果 通过对95例患者实施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后,除2例出现低血糖反应外,其余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系统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提高患者手术应激能力,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作者:闫萍 刊期: 2011年第18期
目的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主要死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ons syndrome,SIRS)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h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其中肝损害是SAP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实验通过测定大鼠SAP模型血清中TNF-α、AST、ALT含量,以及观察胰腺、肝脏组织病理图片,研究异甘草酸镁在SAP中对肝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Wistar大鼠3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胰腺炎组及治疗组.假手术组开腹后仅扰动胰腺组织,胰腺炎组通过胰管逆行注射5%牛磺胆酸钠溶液的方法建成重症急性胰腺炎模型,治疗组于腹腔内注射异甘草酸镁(天晴甘美).酶标仪及分光光度计检测血清TNF-α、ALT、AST的水平.结果 胰腺炎组大鼠血清中TNF-α、ALT和AST浓度均较假手术组大鼠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鼠的TNF-α、ALT和AST浓度均较胰腺炎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在SAP肝损害具有治疗作用.SAP时应用异甘草酸镁可减轻肝脏、胰腺病变的程度,提高该病治愈率,降低病死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卢蕾;赵瑛;常燕 刊期: 2011年第18期
本例患者在静脉滴注表柔比星的过程中发生外渗,而表柔比星是细胞毒性发泡剂化疗药,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性,外渗到皮下组织,可引起局部皮肤组织炎性反应及组织的溃疡坏死.我们根据药物外渗情况对患者进行了及时的封闭治疗及护理干预,将危害降到了低程度.
作者:邱海珍;黄爱玲;廖伟玲;曹帼萍;吴明霞 刊期: 2011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