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保乳综合治疗并前哨淋巴结活检治疗早期乳腺癌

黄志华;凌飞海;崔世恩;马士辉;郑书楷;李晓薇

关键词:保乳, 前哨淋巴结活检, 早期乳腺癌
摘要:目的:探讨保乳综合治疗并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 SLNB)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临床纳入早期乳腺癌患者70例,患者均有保乳意愿,患者需在自愿的基础上签署SLNB手术治疗同意书。患者在保乳手术的同时进行SLNB,根据术中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的结果,对于SLN阳性者(设定为对照组)进行规范的腋窝淋巴结清扫(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ALND),对于SLN阴性者(设定为试验组)不进行进一步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腋窝引流时间分别为(75.51±6.65)min、(11.76±1.49)d、(3.92±0.61)d,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7.60±5.46)min、(15.69±1.33)d、(7.65±0.53)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N活检成功率为100%,其中,SLN阳性25例,SLN阴性45例,检测准确率为100%,假阳性率为0。术后对患者进行20~55个月的临床随访,平均随访42个月。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均为100%,无瘤生存率均为100%。结论:SLND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临床参考依据,前哨淋巴结活检并保乳综合治疗是早期乳腺癌一种很好的治疗手段,有效减轻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PEI)治疗颈淋巴结转移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9例病理确诊的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治疗后局部复发的癌症患者的23个颈淋巴结转移瘤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了PEI治疗,记录患者淋巴结体积的大小及吸收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淋巴结病灶的大小随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下降趋势,且疗效较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个转移淋巴结中,共有12个完全吸收,5个吸收>80%,4个吸收50%~80%,2个吸收<50%。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乙醇治疗(PEI疗法)应用于颈淋巴结转移癌局部残留或复发,能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杜驰;罗水斌;刘宇;王瑜洲;蔡明伟;林芳;蒋鸥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新余市渝水区154例帕金森病危险因素调查研究

    目的:研究新余市渝水区门诊帕金森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病例组为2013年1月-2014年12月新余市渝水区来本院帕金森病专病门诊就诊的154例PD患者。对照组为同期新余市渝水区来本院神经内科就诊的154例其他患者。按照1∶1进行统计研究。结果: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与PD的发生有显著性的联系(OR=0.23,95%CI=0.11-0.60),受教育程度越高是PD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有家族史是PD的危险因素(OR=0.31,95%CI=0.15-0.68)。研究结果未发现与PD的发生有关,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别。结论:本文研究虽然排除了吸烟和饮酒对帕金森的影响,但不排除吸烟和饮酒对心脑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影响。

    作者:徐春燕;吴志忠;徐丽君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抗凝治疗对妊娠期易栓症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

    目的:初步探讨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易栓症发生的相关性,并就抗凝治疗对妊娠期易栓症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12年2月-2015年3月本院妊娠期易栓症孕妇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孕妇按照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进行抗凝治疗,对照组未给予抗凝治疗,初步探讨凝血相关指标的改变与易栓症发生的相关性,并分别对孕妇妊娠结局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治疗的D-二聚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活酶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新生儿的早产儿、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的发生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胎儿死亡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给予药物治疗能够改善妊娠期易栓症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李末娟;熊丹;林还珠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低钠血症诊疗研究进展

    低钠血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水盐失衡类型,其发生原因很多,严重的可危及生命,病死率很高。因此能够正确认识,及早发现,及早处理,对提高原发病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缩短住院天数至关重要。近几年,低钠血症逐渐引起临床工作者特别是急诊医师的关注,其诊断与治疗也在逐渐完善,本文就低钠血症的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邵廷国;国滨;李金芳;付瑞萍;李广连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强化治疗糖尿病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析强化治疗糖尿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和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联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近远期疗效。结果:经过30 d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胰岛素和生脉散合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一方面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另一方面还能提高远期疗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从而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南平平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针灸治疗进展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后的常见病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个人及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本文对近5年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综述。

    作者:王巧灵;陈捷;陈麟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反馈系统在护生胸外心脏按压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应用反馈系统对护生胸外心脏按压的环节质量进行考评,为提高教学实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护生80人并对其进行CPR的理论及操作实训,依据《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重点讲授关于环节质量的重点、难点,应用高级心肺复苏模拟人进行实训,考核胸外心脏按压效果。结果:80名护生中按压频率≥100次/min的占65.00%,按压深度>5 cm的占21.84%,定位正确率为91.51%,按压放松时胸壁充分回弹率为96.60%,各指标均达标的按压占30.88%。结论:重视环节质量的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生的胸外心脏按压质量。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医学论文表与图的写作要求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CT和MR图像测量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灶体积的研究

    目的:利用CT和MR图像测量股骨头坏死病灶体积,探讨股骨头坏死体积与临床分期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确诊为股骨头坏死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行CT及MR检查,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灶体积,分析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灶体积与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CT及MR测得的病灶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灶体积占股骨头体积百分比的升高,临床上ARCO分期增加。结论:CT、MR图像可帮助医师准确计算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灶的体积,股骨头缺血坏死病灶体积的大小在临床分期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婧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siRNA干扰SIAH对细胞活性和α-synuclein泛素化降解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siRNA干扰SIAH基因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α-synuclein泛素化、降解通路的影响。方法:用荧光标记的siRNA-FAM转染SH-SY5Y细胞后,专业设计合成3条针对SIAH的siRNA, Western Blot检测蛋白水平SIAH表达的变化,筛选出其中高效的1条siRNA,用CCK-8法检测该siRNA-SIAH干扰SH-SY5Y细胞活性;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该siRNA-SIAH干扰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α-synuclein、LC3、E1、P53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qRT-PCR检测SIAH、α-synuclein、LC3、E1 mRNA水平表达的变化;免疫共聚焦分别检测SIAH、α-synuclein、LC3共定位情况。结果:3条siRNA均成功转染SH-SY5Y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siRNA转染SH-SY5Y细胞转染率89%,Western结果显示其中siRNA-2#使细胞中SIAH蛋白表达明显降低,选取该序列进行研究。CCK-8法结果显示该siRNA干扰SIAH后对SH-SY5Y细胞活增高,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该siRNA干扰SIAH可抑制SH-SY5Y细胞的凋亡,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iRNA-2#组的α-synuclein、LC3、P53蛋白水平,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E1蛋白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qRT-PCR检测siRNA-2#组的SIAH、α-synuclein、LC3-Ⅱ mRNA水平与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而E1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iRNA干扰SIAH基因,通过促进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作用减少SH-SY5Y中α-synuclein聚集,SIAH基因有可能成为帕金森病治疗中的一个新靶点。

    作者:徐晶;张馨芝;张永进;李秀明;王敏;蔡增林;李小民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9例,开放甲状腺切除术)和观察组(39例,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观察比较两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无失访患者。经随访,观察组患者均对恢复情况表示满意,对照组患者则大多表示手术导致的瘢痕裸露影响美观。结论:经乳晕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郝勇凯;秦旭红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阎洪臣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验案举隅

    阎洪臣教授善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各种疑难病症,认为掌握辨证论治精髓,即可彰显中医疗效,临床病症错综复杂,只要辨证具有气虚证表现者,不必拘于病名,均可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气虚头痛,补中益气汤加蔓荆子,痛甚加川芎,顶痛脑痛加藁本、细辛,诸头痛,并用此四味足矣。反复发作的外阴溃疡,以益气升阳,除湿清热为法。补中益气汤合白鲜皮、地肤子、苦参治疗而痊愈。补中益气汤重用黄芪,以益气托毒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伴红皮症,效若桴鼓。取甘温除热之意,用之治疗不明原因发热,4剂热退;承阎师法,治疗1例ANCA相关性血管炎,以气虚发热为主要表现,亦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仕丽;樊兵权;王健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胎儿生长受限与脐血流及红细胞压积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胎儿生长受限和脐血流及红细胞压积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4年12月接诊的64例胎儿生长受限的孕妇,记为观察组,72例胎儿发育正常的孕妇,记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脐血流比值及孕妇红细胞压积,记录胎儿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脐血流异常率及各孕期脐血流比值平均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红细胞压积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等妊娠合并症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生长受限与脐血流及红细胞压积关系密切,脐血管阻力增加、孕妇血液浓缩会加剧胎儿生长受限,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

    作者:张金风;连文艳;吴钦兰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强迫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研究组服用帕罗西汀和奥氮平,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均为8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Y-BOCS)评定临床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时两组Y-BOCS、HAMA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SS评分在治疗第1、2、4、8周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奥氮平治疗强迫症可以提高疗效,安全性较好,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孔令军;刘诏薄;左小云;彭冬英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两种护理方法对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所致肛周皮肤损伤的比较

    目的:观察并比较外涂护臀霜和地榆油对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ICU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表现出肠内营养相关腹泻的ICU患者,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护臀霜组和地榆油组,每组40例患者。按照操作规范对两组患者进行处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损发生率、发生时间及严重程度,以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外涂护臀霜组肛周皮肤损伤发生率为40.0%(16/40),地榆油组为12.5%(5/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涂护臀霜组肛周皮肤出现损伤的时间为(2.46±1.95)d,地榆油组为(2.13±1.2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涂护臀霜组皮损严重程度评分为(3.29±0.52)分,地榆油组为(1.39±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出现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ICU患者,外涂地榆油可以降低患者肛周皮肤损伤率,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有效预防肛周皮肤损伤。

    作者:骆菁;曾碧城;刘小娟;周婉仪;骆惠珍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满意度和舒适度。结果:观察组的舒适度和满意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舒适护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在围手术期出现的焦虑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不仅能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还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医患关系。

    作者:刘海霞;刘秀梅;李秀琼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微波治疗在晚期胰头癌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在晚期胰头癌患者中的应用和护理效果。方法:对47例晚期胰头癌手术无法切除的患者使用微波治疗,并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干预,观察疗效。结果:疼痛有效缓解者18例,黄疸明显改善者9例,腹胀缓解者7例,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者12例。结论:微波治疗加上精心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晚期胰头癌患者的疼痛及不适。

    作者:刘杨;张姗姗;亓德美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集体抗癌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对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开展的,对肿瘤患者进行集中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2013年度参加培训的255名肿瘤患者在培训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肿瘤患者参加培训前后在对疾病的科学认知、减少过度治疗、增强战胜癌症的信心、树立正确康复心态、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结论:基于集体抗癌社会工作组织的肿瘤康复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高效的、值得推广的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骆峻;郑明;刘嘉;张冬冬;曾庆琪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大剂量碘化油在原发性巨块型肝癌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经大剂量碘化油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64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分成两组,分别经肝动脉注射常规剂量碘化油(20 mL)及大剂量碘化油(25~45 mL)化疗栓塞,对比两组介入前后的肝功能、肿瘤大直径,并记录并发症、碘油沉积情况、生存时间。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大剂量组的碘化油用量平均为28.3 mL,常规组介入术前直径(12.47±3.04)cm,介入术后4周(12.15±3.11)cm,大剂量组介入术前(13.15±5.32)cm,介入后4周(11.98±3.08)cm,两组术前与介入术后4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随访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2周后均可恢复。治疗后常规剂量组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大剂量组为8个月,大剂量组6、12、18、24个月累积生存率分别为55.8%、32.2%、24.0%、13.7%,长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巨块型肝癌大剂量的碘油栓塞是安全的,大剂量碘油介入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疗效优于常规剂量。

    作者:解长佶;曾志平;胡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 肝癌复发预测:循环肿瘤细胞DNA

    根据近公布的数据显示,广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循环肿瘤细胞DNA是能够准确预测肝切除术后2年内肝细胞癌复发的一个因子。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27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