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价分析

卢颖瑜;秦兴华;黄秉文

关键词:成人症状性癫痫, 生活质量, 自我效能
摘要:目的:评估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探讨自我效能与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112例及非癫痫的健康对照者100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探讨自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年收入较健康对照者低,其他入选基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症状性癫痫组的生活质量调查表所包括的8个方面评分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处于中下等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症状性癫痫组的自评抑郁量表评分(63.24±5.61)分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3.80±8.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数为(6.70±1.27)分.93.75%的患者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6.25%患者处于低级水平.曲线估计Estimation模块分析显示自我效能与对发作的担忧、综合生活质量、情绪健康、药物影响及总体健康存在相关性,终在生活质量总分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水平较低,自我效能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与免疫炎症

    低氧性肺动脉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高致死性疾病,其主要的结构和功能异性表现为肺血管紧张性的持续性增高和血管构型的改变.进行性增高的肺血管压力终将导致右心室负荷的加重和心力衰竭.由于发病机制复杂,因此尽管西地那非和波生坦等靶向药物可以部分缓解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症状,然而长期疗效仍旧不佳.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免疫炎症反应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笔者对其作一综述.

    作者:任瑞锋;刘俊峰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7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对照组单纯应用多功能电离子电灼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后第12周统计结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较大疣体的尖锐湿疣两组的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多功能电离子治疗尖锐湿疣效率高、复发率低,对于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招林;杨素娟;卢井发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单纯型舌下腺囊肿改良袋形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袋形术治疗口内单纯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入院的口内单纯型舌下腺囊肿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首发病例,采用单纯型舌下腺囊肿改良袋形手术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情况.结果:改良袋形术治疗口内单纯型舌下腺囊肿患者40例,碘仿纱条去除后,囊壁上皮与周围正常口底黏膜基本愈合,随着时间的延长,愈合更牢固,正常口底黏膜取代了囊壁,颜色恢复正常.治愈34例(85.0%),好转5例(12.5%),治疗有效率为97.5%.经术后长3年,短半年随访,其中1例失访,随访后发现复发6例,复发率为15.0%,无其他术后并发症,口底黏膜颜色正常,舌活动自如,无异物感,可触及舌下腺,经检查舌下腺分泌功能正常,患者均比较满意.结论:改良袋形术是治疗单纯舌下腺囊肿有效的方法之一.复发率较传统的袋形术明显降低,针对特殊患者,值得推广.

    作者:万志群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s, OSAHS)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IL-6)、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IL-17)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4年10月间本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部经多导睡眠图(Polysomnagraphy,PSG)监测确诊的102例OSAHS患者,及同期本院体检中心98例健康体检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hypopnea index,AHI)、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LSaO2).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IL-6、IL-17水平并分析其与OSAHS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OSAHS组的血清IL-6、IL-17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清IL-6、IL-17水平随OSAHS分布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OSAHS组的血清IL-6、IL-17水平与AHI呈正相关(r=0.868,P<0.05;r=0.896,P<0.05),而与LSaO2呈负相关(r=-0.769,P<0.05;r=-0.703,P<0.05).结论:血清炎性因子IL-6、IL-17水平在OSAHS组患者中升高,提示其参与OSAHS疾病进程,可以作为OSAHS严重程度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包萨日娜;高丽;于韬;马国强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价分析

    目的:评估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探讨自我效能与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112例及非癫痫的健康对照者100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生活质量、自我效能采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自评抑郁量表及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评估,探讨自活质量及自我效能的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年收入较健康对照者低,其他入选基线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症状性癫痫组的生活质量调查表所包括的8个方面评分均较健康对照组低,处于中下等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症状性癫痫组的自评抑郁量表评分(63.24±5.61)分低于健康对照组的(33.80±8.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均数为(6.70±1.27)分.93.75%的患者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6.25%患者处于低级水平.曲线估计Estimation模块分析显示自我效能与对发作的担忧、综合生活质量、情绪健康、药物影响及总体健康存在相关性,终在生活质量总分中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症状性癫痫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水平较低,自我效能水平与生活质量存在相关性.

    作者:卢颖瑜;秦兴华;黄秉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艾愈胶囊配合针刺治疗胃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艾愈胶囊配合针刺治疗胃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胃癌化疗后Ⅰ、Ⅱ度白细胞减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接受艾愈胶囊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只接受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计分法总体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白细胞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愈胶囊配合针刺治疗胃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邓建辉;童小燕;刘秋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急性期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急性期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治疗效果和减少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探讨和研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156例急性期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急性期持续时间、肌力提升1级的平均时间、症状改善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急性期持续时间、肌力提升1级的平均时间及症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急性期格林-巴利综合征时选取应用大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除了能提高治疗效果外还有利于患者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耿娜;张金彪;仲伟斌;丛燕楠;刘潇潇;董礼全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乳腺癌分子标志物与DCE-MRI表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乳腺癌DCE-MRI表现与分子标志物的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本院及广东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6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PR、ER、HER2、Ki-67不同表达状态患者的MRI检查表现及其相应的动态增强特征.结果:ER阴性表达者的癌肿边缘光滑比例明显高于ER阳性表达者,癌灶出现小肿块比例低于ER阳性表达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阳性表达者癌肿边缘光滑比例低于PR阴性表达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低表达者癌灶出现小肿块比例高于HER2过表达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低表达者癌肿边缘光滑比例低于Ki-67过表达者,癌灶出现小肿块比例高于Ki-67过表达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显示的乳腺癌肿大小、癌肿边缘情况均与ER、PR、HER2、Ki-67的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

    作者:谌力群;朱辉严;龙成根;许平;谢磊;李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癌痛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癌症患者重要的一个临床症状即为疼痛.近几年来,在对癌症患者的疼痛管理研究中得出:肿瘤患者具备的所有自觉症状中,癌性疼痛的发生率高.在重度疼痛中,癌症患者和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占据50%以上.据国内资料表明,癌痛得不到充分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癌痛的评估不到位、不规范.现将癌痛的评估工具综述如下,以便提高医护人员对工具使用的准确率,从而为癌痛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于静;贾军梅;赵俊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到本院就诊的88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编号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治疗效果、胃镜检查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胃镜检查治疗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3%,临床症状评分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泮托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宁生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乳腺癌不同化疗周期左室功能

    目的:分析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在检测蒽环类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5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研究,观察6个化疗周期,按检测时间点分为化疗前T0组,化疗周期T1、T2、T3、T4、T5、T6组,分别于化疗前及每个化疗周期后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3D-STI检查.结果:T1~T6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T)、左室后壁舒张期厚度(LVPWT)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T0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D-STI测得的T4~T6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变(GLS)、面积应变(GAS)均低于T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6组径向应变(GRS)及圆周应变(GCS)均低于T0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STI技术可早期检测乳腺癌化疗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损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姜艳娜;黄朴忠;李焱;赵莹莹;赵洋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并分析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4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射频热凝术治疗)与对照组(伽玛刀法治疗),每组各4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和复发情况以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4.4056,P=0.0358).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与1年后复发率分别为13.33%、2.2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11%、17.7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x2=4.1143,P=0.0425; x2=4.4444,P=0.0350).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06、9.76、10.87,P<0.05).结论:应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效果优良,可在较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且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龚国华;张学学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和研究米非司酮及甲氨蝶呤联合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甲氨喋呤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宫外孕Ⅱ号方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β-hCG水平值下降时间、盆腔积液吸收时间、包块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x2=0.38,P>0.05).结论:将宫外孕Ⅱ号方加减与米非司酮、甲氨蝶呤联合应用于输卵管妊娠患者治疗中,能够达到快速杀灭妊娠组织并促进其吸收的目的,对提高治疗效果及减轻患者痛苦均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彭春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中医护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2月心内科住院部收治的6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功能、症状和总体健康)分别为(30.95±7.01)、(9.41±1.08)、(20.11±9.03)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2±8.15)、(21.46±11.07)、(34.47±17.1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有效稳定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生命体征,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石燃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IL-6和TNF-α在结肠癌患者血清中的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分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结肠癌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结肠癌患者39例(结肠癌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39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组两种细胞因子术前及术后血清浓度,并比较其浓度在组内和组间的差异.结果:结肠癌组血清中TNF-α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6浓度则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ukes A+B期TNF-α及IL-6浓度均低于Dukes C+D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NF-α浓度高于术前,IL-6浓度低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中,IL-6与TNF-α的血清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且与肿瘤分期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对于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可做深入研究探讨,其有可能成为结肠癌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廖德贵;王珊;周春辉;黄世章;赖妙玲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血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检测用于早期预测儿童重症肺炎发生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索研究血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检测用于早期预测儿童重症肺炎发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就诊的50例患儿分为重症肺炎组17例和轻症肺炎组33例,另选取在本院正常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肺炎患儿在入院时行心肌酶谱检测和心肌肌钙蛋白检测,之后给予相对应的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对症治疗.患儿肺炎痊愈后再进行1次心肌酶谱、心肌肌钙蛋白检测,采用对照组儿童体检血液进行心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检测,比较治疗前后各组的心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情况.结果:治疗前检测重症肺炎及轻症肺炎组的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重症肺炎组与轻症肺炎组的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肺炎患儿合并有心肌损伤,对肺炎患儿行肌钙蛋白及心肌酶谱检测有助于判别是否有心肌损伤,及时采取综合治疗,可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虞致新;华锋;张清秀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大肠腺瘤癌变大肠镜活检病理40例观察

    目的:探讨并研究大肠腺瘤发生癌变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免疫组化实验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纤维肠镜检查的13 16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检出大肠腺瘤3144例,82例行CEA组织化学染色,22例行电镜下观察,统计癌变例数,对CEA染色结果及镜下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本次大肠腺瘤总体检出率为23.9%(3144/13 167),癌变发生率为1.3%(40/3144),其中包括管状腺瘤癌变7例,绒毛管状腺瘤癌变10例,绒毛状腺瘤癌变23例;从CEA染色情况来看,正常肠黏膜和炎性息肉之间,正常肠黏膜、炎性息肉和大肠腺瘤之间,大肠腺瘤(管状腺瘤、绒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癌变组织(腺瘤癌变、腺癌)之间的阳性染色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大肠腺瘤为癌前病变,不同类型的大肠腺瘤的治疗和预后也不尽相同,因此要结合多方面的检查结果进行认真诊断,为临床提供必要依据.

    作者:王丽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Rathke囊肿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分析Rathke囊肿的MRI表现,提高Rathke囊肿的MRI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搜集经临床随访和手术病理诊断的12例Rathke囊肿患者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I平扫,其中11例同时进行MRI增强扫描,分析囊肿的具体位置、大小、形态、边缘和MRI表现.结果:12例Rathke囊肿大径均小于10 mm,位于鞍内10例,位于鞍上2例.囊肿边缘光滑锐利,11例形态规则,1例呈分叶状.MRI平扫上T1WI和T2WI呈多种不同信号组合,其中6例T1WI呈低信号和T2WI呈高信号,11例增强扫描后呈环形强化1例,未见强化10例.12例均未见囊内结节或囊底沉淀物征象.结论:鞍内Rathke囊肿的MRI表现较具有诊断特征,鞍上型Rathke囊肿较少见且常需要与鞍区其他囊性病变鉴别.

    作者:林天武;高振华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互联网时代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与思考

    随着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远程会诊正在贴近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总结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在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综合医院面向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的现实意义和未来发展战略.

    作者:郭正辉;曾恺;谢云芳;姚金科;沈炽强;夏小岚;刘谢勤;钟国辉;江雄辉 刊期: 2015年第32期

  • 脓胸的诊疗进展

    脓胸是胸膜腔内化脓性感染,多由肺部感染蔓延所致.其病原体复杂,病程长,常迁延为慢性病程.治疗除恰当抗生素使用以外,脓液的引流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对脓胸的病理生理、诊断及治疗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邓新宇;赖子标 刊期: 2015年第32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