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为旺;杨军;许惠
实施双语教学是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发展需要。本文结合本院实际,立足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医学技术型人才的角度出发,初步探讨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在英语水平相对较差的医学类高职院校中开展的方式方法,为本院今后培养国际化高端医学技术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作者:张艳敏;秦睿;王露;官文焕;薛力荔;王玲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复发转移是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血管的生成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VEGF是已知强的血管通透剂,也是唯一的引起血管内皮细胞高特异性增殖反应的细胞因子。MTDH基因和HIF-1α基因作为重要的肿瘤因子,能够在乳腺癌的血管生成中调节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乳腺癌的血管生成与肿瘤的复发转移。HIF-1α基因作为VEGF基因的上游基因,对VEGF高表达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MTDH基因通过与HIF-1α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对PI3K-AKT通路的调控作用,使其完全有作为新靶点的可能。本文综述了MTDH基因和HIF-1α基因在乳腺癌血管生成中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刘强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判定肺结核病情活动的价值。方法:2011年-2012年本院住院收治的156例肺结核患者,将其分为活动组90例(菌阳者46例、菌阴者44例)和非活动组66例,分别检测其CRP,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08例,为医院体检中心无结核病史的健康查体者。结果:156例患者CRP升高者142例,阳性率91.02%。活动组CRP明显高于非活动组和正常对照组,非活动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活动组中菌阳者CRP明显高于菌阴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RP在评论活动性肺结核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林宏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临床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98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按照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研究组给予鼻内窥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比较并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1.0%,研究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给予内窥镜手术治疗,可有效缓解鼻窦炎症,增加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季萍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低剂量三联标准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Hp)阳性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溃疡复发率Hp再感染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84例患者平均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20 mg,2次/d;羟氨苄青霉素500 mg,4次/d;甲硝唑400 mg,4次/d,均服用1周。治疗组奥美拉唑20 mg,1次/d;羟氨苄青霉素500 mg,2次/d,甲硝唑400 mg,2次/d,经1周治疗后,不再用其他任何抗溃疡药。1个月后复查胃镜及检测Hp,并观察患者的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12个月后随访患者的复发率及再感染率。结果:治疗组根除率为95.23%(40/42)、溃疡愈合率为92.86%(39/42),对照组为90.48%(38/42)、88.09%(37/3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Hp根除者溃疡年复发率4.76%(2/42)、Hp再感染率7.14%(3/42),对照组为26.19%(11/42)、28.57%(12/42),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3/42),对照组为11.90%(5/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三联标准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愈合率高, Hp根除率高,溃疡复发率及Hp再感染率低,是临床应用有价值的方案。
作者:王家芳;肖承文;肖晓琴;丁乃琪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Ⅲ期肺鳞癌,观察其近期疗效及耐受性。方法:36例局部晚期肺鳞癌患者,接受适形放疗联合NP方案化疗。化疗方案为21 d为1个周期的NP方案四周期,在化疗第一周期同期进行原发病灶和所累及的淋巴结照射。结果:36例肺鳞癌患者全部完成相关治疗计划,CR和PR分别为8.3%(3/36)和52.8%(19/36)。临床症状减轻,生存质量较前改善。主要的毒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通过处理后均可耐受完成治疗计划。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长春瑞滨、顺铂治疗Ⅲ期肺鳞癌近期疗效较好,毒副反应不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晓璐;李恒;王巍炜;李高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对老年舒张性心功能不全(DHF)患者血浆BNP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指导老年DHF的临床诊疗。方法:选取本院心内科自2011年以来接诊的老年DHF(Ⅰ~Ⅳ级)患者96例,采用荧光免疫法测定其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BNP水平;同时抽取同期入院的非DHF患者100例测定BNP水平进行对比。评价BNP水平与DHF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DHF组患者的BNP水平显著高于非DHF组;不同DHF分级患者BNP水平随DHF分级增加而增加(Ⅰ~Ⅳ);治疗后DHF组心功能Ⅲ级、Ⅳ级患者的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可以用于DHF患者的生物学诊断、DHF严重程度分级的依据及抗心功不全治疗的疗效判断,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作者:陈晓明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对临床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多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对本院2002年2月-2012年10月期间524例住院进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Cox分析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的人均复发转移率为23%(121/524),经手术治疗后2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占74%(90/121),3年内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占92%(111/121)。无复发组3年和5年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93%和86%,复发组分别为33%和20%。在对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位置是影响复发转移的高危因素,这其中又以淋巴结位置移动为对术后复发转移影响大的因素。在分别进行的远处转移和局部复发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部位与局部复发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远处转移则与肠壁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直肠癌多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是影响术后复发的预后因素。结论:影响结直肠癌术后复发转移主要的因素是淋巴结位置转移。术后远处转移的重要预后因素则是肿瘤的浸润深度,肿瘤分化程度低且位于直肠的临床患者术后局部复发的几率较大。
作者:饶贵安;黄超;倪眺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肾上腺肿瘤采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09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肾上腺肿瘤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式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并对两组临床手术情况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肿瘤采用后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疼痛程度,加快术后恢复,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志华;殷桂林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在心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脏复跳前行主动脉根部灌注硝酸甘油对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筛选96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心瓣膜置换术。试验组48例患者术中应用硝酸甘油行主动脉根部灌注。对照组48例患者按照常规处理,不使用硝酸甘油灌注。观察两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多巴胺药物使用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心脏自动复跳率97.91%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肾上腺素使用量、多巴胺使用量、心脏复跳后CPB(体外循环)辅助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瓣膜置换术中心脏复跳前主动脉根部灌注硝酸甘油并且配合心肌保护措施,可明显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促进术后恢复作用明显。
作者:谭年喜;刘锋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碘伏液含漱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将本院在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使用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在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用0.5%碘伏液含漱,对照组加用0.1%碘伏液含漱。结果:观察组口腔溃疡发生情况及溃疡愈合时间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0.5%碘伏液含漱预防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口腔溃疡疗效更确切,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光红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过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变化情况。方法:确诊为ACS患者90例为研究组,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患者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患者45例入院后均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每晚口服1次治疗,测定其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同时选取3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同样测定血清MMP-9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MMP-9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UAP组和AMI组血清MMP-9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明显降低ACS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方面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道远;玛依努尔·斯买拉洪;陈苗苗 刊期: 2013年第31期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和结晶,本文笔者从中医药文化在中国、西医类职业院校医学教育中要继续大力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教育并弘扬中医药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西医类职业院校的医学教育要继续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根据专业的特点,提出了学习中医药文化课程的具体内容与课时数。对近十年来我国西医院校的医学教育中,大量删减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李正安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在治疗慢性肠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4例本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肠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进行治疗,试验组在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基础上再辅以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半年复发率7.1%也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苓白术散用于治疗慢性肠炎效果显著,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半年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卫全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直形复位钢板治疗创伤性胸骨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8年6月来本院采用“T”形钛板内固定治疗创伤性胸骨骨折的12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和诊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2008年7月-2013年5月来本院采用直形复位钢板治疗的15例创伤性胸骨骨折患者(试验组)的临床资料和诊疗情况与之进行对比,以探讨更为合理的治疗方式。结果:试验组采用直形复位钢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除并发症例次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手术治疗的创伤性胸骨骨折的患者,直形复位钢板固定的治疗方法切实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娄永富;练火军;占冬仔;黄奕;娄文水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心率减速力是近年来心电生理学又一新的检测技术,同心率变异性及窦性心律震荡一样在动态心电图基础上用于评价自主神经功能的活性,特别是能单独量化迷走神经的张力,且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并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应用中显示出优越的预测价值,临床应用前景更广阔。
作者:阮炳新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探讨胃肠减压在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后应用的必要性,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行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术后采用胃肠减压,对照组则不予胃肠减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并发症,并采取相关护理方法,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胃液量为13~510 mL/d,且第1天的胃液量少于第2、3天;两组在术前、术后腹围、肛门排气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方面,观察组(13.3%)与对照组(11.7%)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胃肠减压在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中的应用价值不大,不建议施行。
作者:陈筱民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通过绘制早孕期孕囊面积和直径与孕龄的关系曲线,对比两者与孕龄相关性的密切程度。方法:选取正常早孕要求终止妊娠的女性行阴道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孕囊的面积和直径,通过对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确定孕龄与孕囊面积和直径的相关性。结果:孕囊面积与孕龄有很强的相关性,直线回归模式显示孕囊面积与孕龄(R2=0.847,P<0.001)较孕囊直径(R2=0.739,P<0.001)有更加密切的相关性。结论:孕囊直径和面积与孕龄都有较密切的相关性,但孕囊面积与孕龄的相关性更加密切,是早孕期更精确预测孕龄的重要指标。
作者:秦毅;武国良;毕夏荣 刊期: 2013年第31期
目的:对比研究股骨近端抗旋转刀片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加压螺钉(dynamic hip screw, 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7月于本院诊治的9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给予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和DHS组,其中PFNA组58例,DHS组38例。分别对两组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研究,术后临床疗效的评估采用Sander’s评分系统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及术后疗效。结果:PFNA组与DHS组治疗髋关节稳定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临床疗效优良率达到100%,术后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组的治疗疗效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髋关节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与DHS手术方式都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髋关节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特别是PFNA组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及术后恢复上优于DHS组。
作者:马斌;杜勇;张光春 刊期: 2013年第31期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个难点。当前抗心律失常药物进展迅速,为方便广大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文就现阶段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汇总如下。
作者:李晔蕾 刊期: 2013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