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珊;徐小琴
目的:对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及速效救心丸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为临床医师用药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96例明确诊断的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2例。分别给予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及速效救心丸治疗。治疗28 d后评价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复方丹参滴丸组有效率为90.61%,麝香保心丸组有效率为81.25%,速效救心丸组有效率为84.38%,三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麝香保心丸组和速效救心丸组的C/E分别为1.65、1.28和1.44。以麝香保心丸组(低成本)为参照,复方丹参滴丸组及速效救心丸组与之对比ΔC/ΔE分别为4.84及5.69。结论:三种方案缓解心绞痛症状有效率无差异,但从疗效、成本及预后等方面综合考虑,复方丹参滴丸具有优势。
作者:安广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为相关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3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组各69例,A组给予全身甲氨蝶呤治疗,B组给予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局部注射甲氨蝶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采用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后,B组患者在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均明显优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实践过程中,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可靠选择。
作者:刘冬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不同角度数字化X线摄影在下颌磨牙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6例患者433张下颌磨牙DR影像,摄取时X线管分别倾斜5°、6°、7°、8°、9°、10°。根据X线管倾斜角度不同分为6组,并根据影像的清晰度、牙根长度和重叠情况,将影像质量诊断标准分为A、B、C三个等级,比较其影像质量。结果:386例患者433张下磨牙DR影像中,A级232张,B级174张,C级27张。其中5°组与6°组,6°组与8°、9°、10°组,7°组与8°、9°、10°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倾斜6°~7°角进行下颌磨牙摄影,较其他角度方法获得更好的DR图像质量。X线管倾斜角度越大,斜射效应越严重,X线倾斜角度不易超过10°。数字化X线摄影提高了下颌磨牙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
作者:黄远彬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在异位妊娠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46例患者按随机对照法分为试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甲氨蝶呤静脉滴注,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甲氨蝶呤局部注射,且两组患者同时口服米非司酮,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血β-hCG下降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包块缩小>30%例数多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β-hCG较治疗前均下降,试验组下降较为明显(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局部注射治疗异位妊娠取得较好效果,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孙仕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配合邮票状植皮在眼镜蛇咬伤坏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3年7月期间,采用湿润烧伤膏配合邮票状植皮治疗眼镜蛇咬伤坏死11例。结果:湿润烧伤膏能控制蛇伤创面感染,改善创面血液及淋巴循环,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和上皮再生,配合邮票状植皮治疗眼镜蛇咬伤坏死,可促进愈合,改善患肢功能,缩短痊愈时间等。结论:湿润烧伤膏配合邮票状植皮在眼镜蛇咬伤坏死中有显著疗效,应用方便。
作者:彭清生;袁晓军;易红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中医医案是中医辨证论治和医家诊疗思路的体现,但因中医医案有重视个案、突出创新、实用性和文学性四大特点,同类疾病的医案间存在巨大差异,限制了中医医案的发展和其价值的体现,因此,本研究以“中医医案数据库”中哮喘病医案为例,根据病机、病症、证候的相似性,进行归类分析,探索中医医案的内在相似性,为医生迅速获取与临床病例为相似的医案文献及病证诊断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罗良涛;封毅;李敬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肝癌采用奥沙利铂和吡喃阿霉素介入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采取吡喃阿霉素介入治疗,对照组则采取奥沙利铂介入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疗效包括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临床症状改善率、肿瘤标志物的下降率、疾病进展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分析两组中进展时间大于12个月的患者情况,来判断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平均疾病无进展时间和肿瘤标志物下降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疾病控制率、临床症状改善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分析可知,介入治疗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包括门静脉受累、病灶有无包膜及术后合并应用抗癌药物等。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吡喃阿霉素介入治疗,有着安全与有效的优势,同时能提高疾病无进展时间,相较于吡喃阿霉素介入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刘小红;万林林;丁伟;阮玖根;曹宏勇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探讨口腔修复合金材料的理化特性,并且观察口腔修复合金材料的临床效果。目前,医疗中常用的修复口腔合金材料主要为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和钛合金。耐腐蚀性是临床选择的一个重要的依据,金属的腐蚀分为3类,分别为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材料表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材料表面黏附性的主要原因,个人的口腔习惯也对材料表面的黏附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口腔修复材料的种类、表面粗糙程度和耐腐蚀性等对治疗的影响以及材料的毒性与过敏性进行探讨,研究出更为适合的口腔修复材料。
作者:甘建华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研究新生儿气胸常见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防治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诊断新生儿气胸的91例患儿临床资料,对所搜集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91例临床病例中,按气胸类型分类,自发性气胸23例(25.3%),继发性气胸68例(74.7%);男女比例为52:39,平均出生体重2515.7 g;继发性气胸及自发性气胸患儿胎龄构成之间存在差异(P=0.002);单侧气胸比例高于双侧气胸(80.2% vs 19.8%)。继发性气胸中胎粪吸入比例高;两种类型气胸的临床治疗方式上存在不同(P=0.026)。继发性气胸需要更强有力的治疗,包括镇静吸氧、穿刺负压吸引、机械通气等手段;终好转80例(87.9%),死亡7例(7.7%),自动出院4例,两组患儿死亡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气胸仍不少见,继发性气胸尤其是医源性操作因素仍占较大比例,需要医生提高临床操作规范,尽量避免医源性伤害。
作者:姚海娟;孙斌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122例,按照不同固定方式将其分为动髋螺钉(DHS)治疗57例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65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骨折临床愈合时间、髋关节的功能。结果:PFNA组骨折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明显少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12个月,在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及髋关节的功能方面也优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杜绍良;张锡光;陆景华;王双能;张传林;滕兆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究鼻内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治疗组22例和鼻内镜治疗组26例,分别柯陆氏手术及鼻内镜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鼻内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96.15%,术后并发症1例;传统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81.81%,术后并发症4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确切,术前充分准备、麻醉方式合理选择及严格的手术操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志国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对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卧位改良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6月-2012年5月收治的进行了全麻手术的38例耳鼻喉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各1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体位,改良组在全麻结束后用改良卧位,记录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改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术后10 min、2 h血氧饱和度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情绪评分和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耳鼻喉手术患者全麻术后卧位改良能帮助患者伤口积血渗出,保持呼吸畅通,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放松患者心情,提高患者配合程度,有助于其术后恢复。
作者:刘小云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胃肠手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4月本院行腹腔镜胃肠手术的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情况及术后生存率。结果:72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肠切除手术,中转开腹20例(21.74%),无手术死亡病例;72例腹腔镜胃肠切除手术中根治性切除56例、姑息性切除16例;手术出血量中位数148 mL(20~870 mL),手术时间(4.7±0.9)h,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2±1.8)d,术后住院时间(14.3±7.2)d;术后并发症20例(21.7%);术后随访1~38个月,中位数12个月,5例失访;术后死亡4例,总生存率94.03%(63/67)。结论:腹腔镜辅助胃肠手术在临床上是安全可行的,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罗少龙;张广涛;潘宏刚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寻找增加护生操作机会的有效方法,提高带教质量。方法:将护生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用操作风险等级评定后,有针对性地带教和传统带教方法带教;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提高护生自评能力、帮助护生了解本科护理特色、增加师生沟通效果、提高护生操作水平、帮助护生提高分析问题能力、加深护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运用、促进护生自主学习、强化护生实习目标性,共八个维度,调查两组带教效果;再对比两组护生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综合考评成绩,评价两组带教效果。结果:138名护生、56名带教老师、10名护士长中,89.5%认为试验组带教方法很好,相对于传统带教方法,总分提高了13.6分。两组成绩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理论考试、操作考核、综合考评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操作风险等级评定后,根据风险大小,选择有针对性的带教方法,可提高教学质量,减少带教风险。
作者:鄢红儿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鉴别诊断产后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与剖宫产术后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3年大连中心医院20例剖宫产术后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和8例静脉窦血栓的临床资料。结果: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中多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在CVST的患者中同样可以表现出上述症状,但CVST进展迅速可形成肢体活动障碍及意识障碍。1例患者因表现为头痛,未能早期识别CVST,疾病进展迅速,治愈后遗留轻度肢体活动障碍。结论:颅内静脉窦血栓与剖宫产术后继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在影像学及理化检查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差别,可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作者:刘冰;曲竞;郑明男;金仙玉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治疗的139例胆囊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69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行保胆取石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结果: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手术组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5.8±6.6)mL,(10.3±4.3)h及(3.2±1.8)d,而术后止痛剂使用率为11.4%,且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14/70),均明显优于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术有手术创伤小、组织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茂林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办法。方法:对本院近两年内129例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129例患者术中大出血、中转开放1例,切口出血2例;皮下气肿2例;喉返或喉上神经损伤1例;呼吸困难1例;甲状旁腺损伤1例;甲状腺危象1例;胸前皮肤红肿、瘀斑2例;术中、术后均无死亡病例。结论: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较传统手术并不会增加手术的并发症;由于术后无明显的伤口,因此对护士提出了更高及更严格的要求,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大范围内降低并发症发生后的危害,有效配合医师开展新技术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崔冬金;王芬;林巧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研究女性不孕症的环境相关影响因素,为不孕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参考资料。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215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同时对所有患者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影响不孕症患者的环境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妇科炎症、月经不调、房屋装修、输卵管病变和人工流产等,且患者受单个或是多种相关因素影响,同时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不孕症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结论:多种环境相关因素会导致女性不孕症的发生,因此积极预防治疗妇科炎症、输卵管病变等妇科疾病,降低人工流产,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等,这些都是女性不孕症防治的关键,同时应增加对女性进行生殖系统健康方面的宣教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作者:刘敏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探讨复方氟米松软膏在湿疹皮炎类皮肤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本院接受诊疗的64例湿疹皮炎患者为观察组,应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治疗,择取同期诊疗的46例湿疹皮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使用复方曲安奈德尿素软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44%和78.2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2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疹皮炎属顽固性皮肤疾病,复方氟米松软膏是其有效治疗药物,临床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邱晨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高频通气(HFOV)联合珂立苏治疗足月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重症足月的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高频组和常频组,高频组43例,采用高频通气(HFOV)+珂立苏治疗;常频组23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上机后1、6、12 h的二氧化碳分压、吸氧浓度和氧合指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平均上机时间、用氧时间、住院天数、治愈率、死亡率及气胸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珂立苏可以提高足月儿重症RDS治愈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唐军;伍根峰;马友凤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