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青
目的 探讨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在临床技能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在该校入学成绩班平均水平相似的2010级临床专业英文班1班和2班共6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作为对照组,2班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并对这两组学生在临床技能考试中采集病史、书写病例、体格检查、化验单判断、及病例分析成绩进行比较.结果 2010级1班临床专业的学生在临床技能考试中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实验室结果判读及病例分析的成绩明显高于2010级2班临床专业的学生(P<0.05).结论 医护融合情景模拟教学法教学法有助于医学生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书写、辅助检查判断及病例分析等方面临床技能操作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培养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尹晓燕;李怡然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析品管圈模式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产科收治的8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新生儿知识掌握、工作效率、家长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4.66%低于参照组的18.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97.67%高于参照组的72.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安全护理知识的掌握、工作效率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品管圈模式在新生儿安全管理中应用能够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增加主动性与积极性,从而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宋晓东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了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情况,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改进工作提供信息支持.方法 采取便利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69名住院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对临床带教各方面认可度均低于50%.结论 带教老师指导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积极性及对教学质量关注度不高,建议建立激励机制,把带教工作纳入绩效、职称晋升的评价体系中.
作者:齐艳;孙丽娟;周宪春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保护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投资人的产权,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方法 对国家财税部门《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生等部门《关于城镇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以及国务院《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规定的操作性以及我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我国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出资人的产权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甚至被强制剥夺.结论 结合国情和医疗机构的实际,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合理制定不同类型医疗机构的投资和税收政策,保护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作者:周东浩 刊期: 2018年第29期
该文通过回顾我国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历程,分析了公立医院体制改革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认为公立医院体制改革中存在着管办不分、政府医院责权不明、责任主体不清晰、管理不集中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管办分开、加强管理运营模式、优化结构、多体制合作、实行绩效评估等相关政策及管理建议.
作者:朱洁;苏宁;金晓霞 刊期: 2018年第29期
常规乙肝疫苗接种是防治新生儿乙肝的核心方法.由于近年来该地区产妇数量基数较大,而各大医院、主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人手和精力有限,导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保障效果有限,这就要求加强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视,完善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的方法.
作者:张淑新 刊期: 2018年第29期
[提要]会计管理体系决定会计监督模式,而会计监督模式又反映会计监管体系.就我国而言,会计管理体系是由国家强制推行的,这决定了目前的会计监督模式带有强制性.该文着重研究会计管理体系与会计监督模式的关系,并通过探讨改善我国现行会计监督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求合理的会计监督模式,促进会计信息的有效运用,使会计信息的质量得到保证.
作者:何堃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通过品管圈的应用,在降低产科病房口服用药错误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8—2017年7月的入院患者,把2016年8月—2017年1月1560例患者作为开展前组,对2017年2—7月收治的1536例患者作为开展后组.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口服用药错误进行分析,找出口服用药错误的问题和不安全因素,探讨解决方案并实施.结果 品管圈开展活动后产科病房口服用药发生率0.71%(11/1560)降低到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口服用药错误发生率0.13%(2/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开展品管圈后,护理人员在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凝聚力,自信心,QC活动力明显提高.结论 品管圈活动降低了住院患者口服用药发生率,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推广应用.
作者:何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作为《护理科研》课程实践环节的毕业论文是护理本科生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的全面检验,是集中培养护生科研意识与素养、 提高护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教学环节.近年,随着该院护生人数不断增多,导致优质论文指导教师相对不足,为保证护生的毕业论文的质量,作为应用型院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监督体系的建设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建立论文团队完成毕业论文的质量管理模式和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来提高护生的科研能力与毕业论文质量.
作者:周英华;古海荣;许丁如 刊期: 2018年第29期
正常人脑内能够产生阿片类物质,并且存在阿片类物质的受体,参与调节人的正常生理心理功能,此过程受到大脑精密的调控.该文探讨在某些人格倾向,如冲动性和新颖探求等特质的影响下过度使用外源性阿片类物质,导致失调控和代偿性适应而成瘾,进而加重冲动性以致复吸率居高不下的综合心理干预思考.
作者:于松;唐洪亮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细节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消毒供应中心设立护理监控小组,在护理应用细节管理(服务意识,差错防范意识,问题识别能力,检测的合格率)等措施.并且对于应用细节管理前后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结果 实施细节管理后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实施细节管理前的满意度,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细节管理前相比,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结论 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使用细节管理,能够减少错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培文;史立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高校差旅费管理必须要将财务信息化建设统一纳入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进程,秉承数据思维,做好数据标准规范,打破各部门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全校各部门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该文其于差旅费管理方法实施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吴自宏 刊期: 2018年第29期
该文对学校食源性疾病进行了概述,对学校食源性疾病成因实行分析,制定了食源性疾病影响因素的控制措施.旨在明确学校食源性疾病的危害和特征后,对食源性疾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以此契合实际情况,构建相关处理措施,切实做好学校食源性疾病的防控工作.
作者:赵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研究临床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92名护生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6名)和观察组(4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观察组采用临床教学路径方法,对比两组护生实习效果.结果 入科时,两组护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分数及技能操作考核分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对于关心学生、要求严格两个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记忆、理论联系实践、内容充实、方法新颖等方面的满意度评价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教学路径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显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邓小荣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40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护理标识.比较意外风险事件、护理管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意外风险事件总发生率(1.50%)更低,护理管理质量中可靠性评分(94.64±1.21)分、及时性评分(95.59±2.14)分以及护理满意度(100.00%)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灵活应用护理标识可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积极预防风险事件.
作者:包文艳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分析PBL教学法联合CP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7年6月—2018年1月于该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59名护理实习生作为调查对象,将其随机纳入联合组(n=30)与参照组(n=29).参照组应用常规带教方法,联合组应用PBL教学法与CP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的考核得分情况,护理实习生的满意率及学生的自主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与参照组护理实习生比较,联合组护理实习生的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得分较高,组间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满意率为96.67%,参照组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满意率为79.31%,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护理实习生中多数认为联合教学方式下能够增强自身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护理实习生的数量显著多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教学法联合CP教学模式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护理实习生的学习能力,建议在护理实习生教学期间推广应用.
作者:陈美彤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养生保健知信行模式在慢性肾脏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管理的运用.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中医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患者对中医特色健康教育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 了解中医健康管理知识,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患者建立新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管理.结论 KAP调查能够摸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对中医健康管理的知信行行为模式,为制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医特色养生保健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陈玉琼;周帮旻;鞠梅;蒋萍;黄小艳;李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
该文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约谈方式对学生、实训指导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卫校实训中心管理片面追求大而全,造成重点特色专业实训室发展不突出,实训教师队伍缺乏规范培养机制等.提出相关建议包括:采取加强实训室管理,调整实训室布局,建设高水平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等手段提高中职实训教学水平.
作者:林艳华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人性化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该院儿科全体医护人员中随机选取28名护士,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管理.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行为、整体护理质量评分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人性化管理应用于儿科护理管理,能减轻儿科患者的疼痛,有效提高其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患儿尽快康复,提高患儿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任洪瑛 刊期: 2018年第29期
目的 探讨CCU静脉治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静脉治疗的安全.方法 选取2017年4—6月CCU收治的286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分析讨论静脉治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286例患者共行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522例,中心静脉导管穿刺64例.其中导管接头/接口处消毒方法不规范表现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中有13例(20.31%),表现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有61例(11.69%);中心静脉导管封管液浓度配制不规范17例(26.56%);导管固定维护不到位,接头或管壁内有积血表现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中有11例(17.19%),表现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有54例(10.34%);皮肤消毒范围不规范表现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中有9例(14.06%),表现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中有38例(7.28%);通过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注腐蚀性、高渗性药物有43例(8.24%)等.结论 CCU护士在静脉治疗管理中存在违反《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的护理操作,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无法保证患者静脉治疗安全的顺利执行,静脉治疗质量有待迅速提高.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8年第2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