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本院护士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

江萍;赵春芳;韩兰萍;吴菁;邓光辉;张伟

关键词:护士自我效能感, 调查, 对策
摘要: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做调查并研究相关对策.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对本院387 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本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00~3.60 分,平均(2.31±0.50) 分,明显低于量表常模和护士群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院临床科室、急诊科、ICU 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和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聘用形式、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月薪的护士之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营造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护理文化,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成功的直接体验,并建立竞争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发扬率先垂范、引领的榜样作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奖励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环境,缓解工作压力.组织心理学知识的系列培训,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防止发生职业倦怠,培养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活素治疗急性左心衰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 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活素(rhBNP),测定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h、3 h、6 h 的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肺动脉压(PAP),1 周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D)、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1 周两组患者LVEDD、LVESD、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LVEF 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给药后第1、3、6小时的PCWP 及PAP 降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活素对急性左心衰的疗效显著,对肾功能无影响.

    作者:关丽卿;付熠;黎润桃;廖义芳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原发性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前,关于原发性甲状腺癌(primary thyriod carcinoma,PTC) 的手术方式有颇多分歧,手术方式对于甲状腺癌患者预后有重要的影响.虽然其预后好于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但诊断及治疗不当往往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及心理痛苦.目前,对于甲状腺癌手术方式的分歧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甲状腺组织的切除范围,二是行甲状腺周围淋巴结清扫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

    作者:徐寿水;张鹏;房金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30例主动脉夹层的CT诊断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CT 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 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CT 影像学诊断资料.结果:主动脉增宽30 例(100.00%),以升主动脉及弓降部为主,管径38 ~ 65 mm ;显示弧线状低密度的内膜片影30 例(100.00%),26 例真腔高于假腔,4例密度接近,真腔大部分小于假腔;血柱形成14 例;内膜撕裂口显示6 例.结论:CT 平扫及增强CT 可快捷准确地明确主动脉夹层的诊断,对确定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案及进行疗效观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例,02临床表现:突发性剧烈胸背部疼痛岁.65 岁,平均47~23

    作者:戴连仔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探讨采用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跟骨扩大外侧入路对42 例患者进行手术,骨折复位后采用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42 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 个月,平均18 个月,按照Maryland 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8 足,良19 足,可6 足,优良率86.0%.骨折完全愈合,X 线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8~12 周,本组2 例出现伤口浅表皮肤坏死,无一例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或跟腓撞击、腓骨肌腱炎等并发症,未出现骨折移位或内固定失效等.结论: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魏连峰;张仕芳;焦福祥;赵中太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9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6 月-2011 年8 月收治的92 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其中48 例采用标准去大骨瓣减压术治疗,44 例采用常规颞顶瓣开颅术治疗,回顾性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与术后并发症.结果:标准骨瓣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常规骨瓣组,中残与死亡率低于常规骨瓣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骨瓣组术后并发症12 例(25.0%),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23 例(52.3%),标准骨瓣组与常规骨瓣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有效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陈哲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龙陵县2000-2008年孕产妇死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对孕产妇死亡的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措施,以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2000-2008 年23 例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死亡率逐年降低,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疾病为产科出血、内科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产褥感染等.相关因素主要有家庭贫困、保健意识落后、家中分娩、计划外生育等.结论:及时发现孕情,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高危管理率、住院分娩率、产科综合服务能力,及时有效转诊抢救危急孕产妇,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王子位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产科休克的研究现状和治疗进展

    产科休克是妇产科临床中急性而严重的并发症,临床通常分为失血性休克和非失血性休克.失血性休克是病理性妊娠、DIC、产时、产后等各种相关因素引起大出血、血容量剧减导致的休克;非失血性休克是感染、过敏、失血原因外的其他原因所致休克.产科诊断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及生化检查,先判断患者是否处于休克状态,了解休克的程度,并在抢救同时找出休克的病因.产科休克的治疗原则是及时补充血用量,纠正酸中毒,积极去除病因,短期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抗生素治疗.

    作者:郑美玲;廖庆鸾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机械通气联合纤支镜救治大咯血窒息26例体会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纤支镜救治大咯血窒息的方法.方法:总结笔者所在科联合应用有创机械通气和床旁纤支镜等手段救治26 例大咯血合并晚期窒息患者经验.结果:25 例患者抢救成功,5~13 d 成功脱机.结论:及时应用正压通气呼吸支持、配合床旁纤支镜行充分吸引和局部应用止血药物是提高大咯血抢救成功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远波;陈贤泽;黄一洪;张洪滨;曾明昊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 年1 月-2011 年1 月收治的11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干预,随访1 年统计患者遵医行为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本组研究对象中104 例成功获得随访,其中,39.4%(41/104) 患者能完全遵医,56.7%(59/104) 患者不能完全遵医,3.8%(4/104) 完全不能遵医;护理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NHP) 评分更佳.结论: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遵医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能促进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以作为慢性乙型肝炎首选护理方法之一.

    作者:任芹芹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现有医院管理模式下健康俱乐部的经营模式

    论述健康俱乐部的基本特征、优缺点、经营现状及弊端,进一步探讨现有医院管理模式下健康俱乐部的生存之道,并且针对健康俱乐部的经营弊端,提出进一步完善现有经营模式及可持续发展措施,终使健康俱乐部发挥大效益,提高俱乐部的社会效益,同时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作者:谢小青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地佐辛与吗啡用于P.P.H术后镇痛的比较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布比卡因与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P.P.H( 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 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比较.方法:将100 例P.P.H 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输后镇痛泵地佐辛组( 治疗组):地佐辛0.5 mg/kg+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至100 ml.吗啡组( 对照组):吗啡1 μg/kg+ 罗哌卡因+ 生理盐水至100 ml 统计48 h 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 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观察VAS 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 治疗组) 术后镇痛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吗啡组(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P.P.H 术后硬膜外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确切,而且较吗啡复合罗哌卡因不良反应少,所以更适合.

    作者:李练喜;董师武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小儿颅骨缺损应用自体颅骨骨瓣修补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小儿颅骨缺损治疗方法.方法:2008 年1月-2011 年12 月收治小儿颅骨缺损患者18 例,均采用低温保存小儿自体颅骨骨瓣修复治疗.结果:无一例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低温保存小儿自体颅骨进行小儿颅骨缺损修补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高永峰;张世奇;朱军武;姚俊恒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本院护士自我效能感的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

    目的:对笔者所在医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做调查并研究相关对策.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调查表对本院387 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本院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00~3.60 分,平均(2.31±0.50) 分,明显低于量表常模和护士群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院临床科室、急诊科、ICU 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和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婚姻状况、不同聘用形式、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月薪的护士之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营造学习氛围,创造良好的护理文化,加强临床实践技能的培养,增加成功的直接体验,并建立竞争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发扬率先垂范、引领的榜样作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奖励机制,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改善工作环境,缓解工作压力.组织心理学知识的系列培训,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防止发生职业倦怠,培养自我调适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职业成就感.

    作者:江萍;赵春芳;韩兰萍;吴菁;邓光辉;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中风患者的心理分型及护理

    目的:探讨中风患者的心理分型及护理措施.方法:根据中风患者的心理分型对2010 年1-6 月笔者所在医院中风脑病科收治的410 例中风患者进行分型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410 例患者中,恐惧不安型121 例,悲观抑郁型115 例,过分依赖型174 例,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通过康复训练,均痊愈出院,无后遗症出现.结论:从现代护理观念出发,对中风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型,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具有药物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张彩凤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未婚异位妊娠的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未婚女性异位妊娠(EP) 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008 年1 月~2011 年12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48 例临床资料进行调查.结果:208 例发生EP 未婚女性中,17~23 岁者占72.9% ;初中以下文化程度者占75.0% ;无业、个体及服务员占83.4% ;≤ 21 岁有性生活史者占77.1%,有多个性伴侣者占56.3% ;有不良嗜好者占79.2% ;有流产史者占81.3%,流产2 次以上者占52.1% ;有紧急避孕史者占37.5% ;保守治疗成功者占25.0%,手术占70.8% ;合并有慢性盆腔感染疾病者占85.4%.结论:年龄偏小、有慢性盆腔感染疾病史、性生活紊乱、性伴侣多、流产次数多、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低的未婚女性是EP 的高发人群.对该人群应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和保健检查,以减少EP 的发生.

    作者:李云香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浅谈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的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给药途径,也是护理工作中基本的技术操作之一,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如何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消除患者恐惧心理,使患者乐于接受,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则是体现护理人员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患者评价医院医疗质量和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预防护患矛盾的一项重要评价指标.

    作者:蔡玉鸣;王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60例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分析

    目的:观察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方法:对60 例脂肪肝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胆碱酯酶水平检测,同时与100 例健康体检人员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进行对照.结果:脂肪肝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明显升高.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是脂肪肝突出的生化特征之一.

    作者:郑文霞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289例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289 例患者开胸术后,应用胸腔闭式引流,促进肺复张,预防胸腔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监测术后胸腔内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后下胸壁置闭式引流管1 根做引流,保持引流管通畅,给予体位引流.结果:289 例术后患者引流彻底,无一例发生胸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其中2 例胸内出血,1 例食管胸膜瘘.结论:对术后应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使术侧胸腔得到充分引流,肺复张快,防止了胸腔内积液、积气,余肺扩张不良等并发症.

    作者:彭玉红;闵慧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脑卒中患者褥疮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生存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病死率的特点.在我国,脑卒中已高居人口死亡原因的第二位[1] ,脑卒中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及致残的常见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后由于意识障碍、偏瘫、长期卧床、被动体位,褥疮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褥疮的发生率,美国住院患者为3%~6%,护理之家患者为3%~24%,住院老年患者为10%~25%,昏迷瘫痪患者为24%~48.5%,脊髓损伤患者为25%~58.5%[2] .褥疮是指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3] .

    作者:卢秀红 刊期: 2012年第15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经验,探讨更为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 年1 月-2010 年12 月收治的35 例行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 例患者中,生活自理13 例,部分生活自理10 例,缺乏自理能力2 例,死亡10 例.结论:提高病情观察的敏锐性,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制定规范化及个体化的观察和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少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凤珠 刊期: 2012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