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新幼
目的 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 在冠心病(CHD) 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 以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空腹真空采集静脉血,用全生自动生化仪分别检测血清总胆汁酸(TB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 的浓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TBA、ApoA1、ApoB 的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A、ApoA1、ApoB 的浓度与冠心病发病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朱云波;李荣龙;夏小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19 例HIE 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护理体会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通过积极治疗及周密的护理,高压氧治疗HIE 取得较好疗效.结论 通过一系列细致的整体护理措施,可减轻和避免高压氧治疗HIE 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作者:洪淑芳;黄佩燕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并总结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2 月-2011 年9 月期间收治的30 例支气管扩张并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30 例无真菌感染但患有支气管扩张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呼吸道分离出的真菌中,25 例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各2 例以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住院天数、血清白蛋白含量以及抗生素应用天数是支气管扩张并发真菌感染相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住院天数、血清白蛋白含量以及抗生素应用时间是支气管扩张并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程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1 号怡乔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5 例髌骨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记忆合金髌骨爪结合可吸收线内固定,并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 个月,平均15 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优良率达97.8%.结论 髌骨爪结合可吸收线治疗髌骨骨折,骨折固定牢固、愈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好.
作者:翁永前;杨炳潮 刊期: 2012年第16期
人工气道是指为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而在生理气道与空气或其他气源之间建立的有效连接,是抢救各种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目前常用的有效的人工气道包括气管切开、经鼻气管插管、经口气管插管等.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EICU 成功救治各类急危重症患者数百例,护理干预措施在人工气道的有效应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合理、有效、积极的护理措施在保证有效的通气功能、减少人工气道的并发症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将笔者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华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并肝硬化的MR 表现,以期早期诊断.方法 对20 例明确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患者的MR 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肝、脾增大者8 例;3 例表现为肝脏多发再生结节,体积萎缩,肝裂增宽;6 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肝脏体积萎缩,肝裂增宽,同时门静脉增宽,脾脏增大;3 例表现为再生结节形成,门静脉增宽、脾大同时合并食道下段及胃冠状静脉曲张.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MR 检出率为100%,其MR 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是早期诊断无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的重要证据.
作者:杨清华;王穗春;刘爱群;王波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玻璃酸钠每次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6 例98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每单一膝关节每周1 次,每次2 ml,5 周为1 疗程,治疗期间不用其他治疗关节炎的药物,并嘱患者在治疗期间多注意休息,减少活动量.结果 76 例患者98 膝随访6~12 个月,参照AKS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58 膝,良21 膝,可10 膝,差9 膝,有效率90.8%,优良率80.6%.结论 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使关节腔润滑性增加,有效缓解轻、中度骨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疼痛,但对于较严重的患者则效果有限.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对轻、中度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一种实用、简便、安全、有效的理想药物.
作者:杨国奇;蔡杰勇;钟小会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川崎病(KD) 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和急性时相蛋白(CRP) 的动态变化,研究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 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CAL) 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按要求完成完整复查的43 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定期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 水平的检测,选择同期同年龄段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体检的30 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检测项目及方法同KD 组,分析两组儿童血浆Fib、D-二聚体和CRP 水平是否存在差别;根据二维彩色超声心动图将43 例KD 患儿分为有冠状动脉损伤组(CAL 组)12 例和无冠状动脉损伤组(NCAL 组)31例,分析其Fib、D-二聚体和CRP 水平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KD 组患儿的血浆Fib 水平、D-二聚体及CRP 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 CAL 组患儿的血浆Fib、D-二聚体及CRP 水平均高于NCAL 组(P<0.05);Fib、D-二聚体水平与CRP 呈正相关(r=1.231,0.876,P<0.05).结论 Fib 及D-二聚体与KD 血管损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Fib 和D-二聚体水平同时升高反映了KD 患儿存在明显的高凝状态和血栓形成倾向,对冠状动脉损伤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方润婷;张锦光;尹冬梅;谢志超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慢性原发性头痛与抑郁症两者的关系、可能的发病机制及两者伴发时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76 例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先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进行初步筛查,然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进行评定,对慢性原发性头痛诊断类型、病程、发作频率对抑郁症的影响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276 例患者中抑郁诊断标准者89 例(32.2%),抑郁的发生与头痛的诊断类型、病程无关,但与头痛的频率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原发性头痛患者中抑郁发生率较高,要注意及时予以干预治疗.
作者:唐霞;于明忠;张晓霞;王有奎;杨培斌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57 例施行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24 h 死亡1 例,出现近期并发症9 例,远期并发症7 例.57 例均获随访6~84 个月,平均67个月,5 年生存率58.1%.结论 对于复发性、多发性、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采取切除膀胱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疗效确切,更符合人的生理特性,患者更易融入社会,生活质量高,推荐为此类患者的优先选择.
作者:叶大勇;梁勇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将2009 年9月-2011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6 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的86 例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CA242、CEA、SCC 水平及ROS、SOD、MDA、GSH-Px 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SOD 及GSH-Px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ROS、SOD、MDA、GSH-Px 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的检测价值较高,对于了解疾病的分期等也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孙彦;熊辉;宋俊;潘春桂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8 年1 月-2011 年6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48 例为对照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性化心理护理患者48 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 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 评分(39.2±8.1)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7.5±8.9) 分,观察组SDS 评分(42.1±7.6)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0.2±8.7) 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完善个性化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多给予其鼓励和关爱,可以大幅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时爱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采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9 年10 月-2011 年10 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 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降颅压、脑细胞保护和改善微循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发病4.5 h 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变.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尿激酶溶栓疗法对早期脑梗死患者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安全可靠.
作者:舒惠蓉 刊期: 2012年第16期
胸椎管狭窄症是指因胸椎退行性病变和( 或) 发育因素导制胸椎管或神经根管狭窄,从而引起相应的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的一组疾病.致压因素主要包括胸椎后纵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 和胸椎间盘突出(thoracic disc herniation,TDH),其中大约50% OPLL合并胸椎黄韧带骨化(ossifica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OLF)[1] .本文就TDH 致双下肢截瘫病例的治疗进行报道.
作者:曾义高;李锋;余勤武;陈先洲;刘继军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门诊246 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奥平栓联合微波治疗组126 例和对照组单纯微波辐射治疗120 例.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预后的时间.结果 一次痊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宫颈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奥平栓联合微波安全有效,副作用小,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是治疗慢性宫颈疾病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党裔洁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 选择1~5 岁在腹腔镜下行疝囊高位结扎手术ASAⅠ~Ⅱ级患儿40 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0 例,基础麻醉后行骶管阻滞麻醉,术中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B组20 例,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术中持续监测HR、MAP、SpO2、PETCO2、术毕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SpO2、PETCO2 均高于气腹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 组苏醒时间明显优于B 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 组稍高于B 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基础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效果确切,可以满足手术的需要.
作者:谭健;朱红妞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5 例患者使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并与单纯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比较,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血β-hCG 转阴时间、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以及超声包块缩小50% 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不适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宫外孕临床效果显著,还能减少单用甲氨喋呤引起的胃肠道不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齐岩;赵丽嫣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对溶菌酶肠溶片和0.1% 维A 酸乳膏联合应用与0.1% 维A 酸乳膏单独应用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进行观察,从而评价溶菌酶肠溶片联合0.1% 维A 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方法 采用开放对照临床实验,分别用口服溶菌酶肠溶片联合0.1% 维A 酸乳膏治疗扁平疣44例(治疗组),单用0.1%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41例( 对照组),疗程9周.结果 溶菌酶肠溶片联合0.1% 维A 酸乳膏治疗扁平疣总有效率72.7%,单用0.1% 维A 酸乳膏治疗扁平疣总有效率5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溶菌酶肠溶片联合0.1% 维A 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优于单用0.1%维A 酸乳膏.
作者:王翠媚;冯伟军;周均;罗丽丽;钱桂茵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比较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 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的患者400 例.随机分为两组,把硬膜外单次注射吗啡镇痛与PCEA 镇痛进行比较.结果 PCEA 组疼痛轻,排气早,WHO 疼痛Ⅳ级标准评定有效率明显高于单次注射吗啡组(P<0.01),药物副作用小、程度轻.结论 PCEA 为连续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措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王立飞;闫春艳 刊期: 2012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汽化切割术及电切术,比较手术前后患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平均尿流率改善情况.结果 200 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42 min、平均出血量37.5 ml;术后无死亡、电切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平均尿流率等指标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创伤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燃 刊期: 2012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