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琴山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3154例受检者进行随机BV检查,并对BV阳性和阴性者进行滴虫和念珠菌感染比较.结果:BV总阳性829例(26.3%),滴虫感染451例(14.3%),念珠菌感染252例(8.0%).BV阳性合并滴虫感染287例(9.1%),合并念珠菌感染160例(5.1%);BV阴性合并滴虫感染164例(5.2%),合并念珠菌感染91例(2.9%).BV阳性者的滴虫和念珠菌感染率均高于BV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发生率较高,BV合并霉菌、滴虫感染也存在一定比例,应该及时检查并有效治疗,降低生殖系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贾艳丽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检测基质降解索(MMP-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累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CIN发生、发展以及对CIN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化分别检测30例CIN累腺组织、40例CIN非累腺组织、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MMP-7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累腺CIN组MMP-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未累腺CIN组和正常组(P<0.05);MMP-7 mRNA及蛋山无论在CIN累腺组还是非累腺组Ⅲ期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Ⅱ期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 Ⅱ期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累腺 CIN 中 MMP-7 高表达可能与宫颈锥切术后复发及发展为浸润性宫颈癌倾向密切相关;MMP-7可作为预测CIN预后的指标.
作者:周晓景;王芳;牛吉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口服联合红光照射治疗鼻前庭湿疹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临床诊断为鼻前庭湿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地氯雷他定片5 mg,口服,1次/d;红光皮损局部照射,距离5 cm,,功率为200 mW,每次5 min,1次/d.对照组:地氯雷他定片5 mg,口服,1次/d;局部处理按照湿疹外用药的原则进行处理.急性期有渗出时用生理盐水湿敷,亚急性和慢性期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伴有感染加用夫西呵地酸乳膏外用.两组均以7 d为一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按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计算积分下降指数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牢为60.00%,总有效毕为86.67%,痊愈18例患者中复发3例.对照组治愈率为30.00%,总有效率为60.00%,痊愈12例患者中复发6例.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P<0.05),总有效率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46,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口服联合红光照射治疗鼻前庭湿疹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杨和平;梁东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盐酸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中莺度妊娠高血压病临床疗效.方法:68例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硫酸镁常规解痉降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盐酸拉贝洛尔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下降(25.5±1.50)mm Hg和(28.5+3.75)mm Hg,优于对照组(13.5±2.25)mm Hg和(16.5+4.50)mm Hg,观察组自觉症状改善有效率为82.35%,高于对照组35.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子癫、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2.94%、5.88%、2.94%,均低于对照组14.71%、14.71%、11.7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对中重度妊娠高血压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用硫酸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文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本文从医院信息化与公共卫乍信息平台进行数据交换的桥梁,医院信息化可再造优化就医流程和事务流程,提高医院信息化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首要手段.医院信息化为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插上翅膀,应对医疗付费改革给予强有力的支撑,在医疗成本控制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为医疗管理提供了必要依据.以下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医院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在新的医疗付费制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孟繁荣;刘永兰;房树志;赵明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70岁,因双下肢间断性疼痛,跛行2+年,加重1个月,于2011年5月来本院就诊.现病史:2年前无明诱因的出现双下肢疼痛并伴行走困难.开始行走500 m左右即感觉双下肢无力疼痛,被迫停下休息,大约10 min左右缓解,患者认为年龄大了,体力减退引起末在意,未治疗.随后病情逐渐加重,感觉双下肢发凉,时有麻木,静息时也可疼痛,但站立位转平卧位后疼痛减轻,为利于治疗来本门诊就诊.
作者:张贞光;王树美;赵爱玲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通过对开腹与腔镜手术后腹腔粘连程度的临床对比研究,为腹部手术后减少腹腔粘连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将近5年入住本院的60例进行腹部外科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开腹手术组和腔镜手术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前B超检查,术中B超探查,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腹腔粘连状态,运用统计学原理研究对比.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开腹手术组患者腹腔粘连程度明显高于腔镜手术患者.开腹手术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多于腔镜手术患者.结论:腔镜手术能够有效地减小腹腔粘连程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梁世杰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胺碘酮导致静脉炎的护理.方法:观察24例心房颤动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所致局部静脉血管反应,根据不同反应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静脉炎均治愈.结论:应该积极巡视,防止渗漏;对于可能使用时间较长者,多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对于不愿意采用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应慎重选择远离关节活动部位穿刺,加强巡视,一旦发现静脉炎早期征兆,积极给予活力碘或喜疗妥外涂,并做好记录.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以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何迎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采用有限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脊柱稳定性末完全破坏、无神经损害脊柱结核的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12年2月手术治疗脊柱稳定性尚未完全破坏、无神经损害脊柱结核患者86例,根据住院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彻底病灶清除固定组44例,给予病灶彻底清除术+内定定术,有限清除组42例,给予结核病灶有限清除术.随访3个月~3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效果、费用等情况.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切口都为一期愈合.两组术后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彻底病灶清除固定组比较,有限清除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脊柱畸形矫正度数小(P<0.01),治疗费用少(P<0.01).结论:有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术治疗无明显失稳及神经损害脊柱结核经济而有效.
作者:王传兵;杨长伟;崔海勇;陈廷;徐高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开腹组和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略长于传统开腹组(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无切口或穿刺口种植肿瘤转移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同样能达到传统开腹手术的治疗效果,且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镇痛、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王国方;唐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比较尼可地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例)和对照组(n=3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口服尼可地尔5 mg,3次/d,对照组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20 mg,2次/d,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较对照组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轻微头痛2例(6.3%).对照组出现轻微头痛9例(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低血压和肝肾损害.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心电图的改善优于后者,且头痛的小良反应更低.
作者:李江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手术中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操作过程对切口的影响.方法:选掸累及距下关节的跟骨粉碎性骨折SandersⅢ型45例,全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严格掌握手术时机,术中注重操作技巧,术后进行伤口护理.结果:45例经治疗后43例甲级愈合.占95.6%,2例出现局部皮缘坏死,占4.4%.结论:选择佳手术时间,术中避免软组织的进一步损伤,通畅伤口引流,严谨术后伤口的处理可以降低皮肤坏死的发生.
作者:张君哲;王晓桐;杜海山;戚学政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应用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选取仅应用氢氯噻唪治疗的病例作为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选用氢氯噻嗪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氯噻嗪联用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优于氢氯噻嗪单一用药方案,肯定了厄贝沙坦在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校卫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研究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提高对该病防治水平.方法:选择本院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生素、机械通气、激素、支持治疗等;干预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大剂量氨溴索治疗.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治愈好转率分别为95.8%、60.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应用大剂盐酸氮溴索可提高治愈率,改善预后,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作者:王丽敏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观察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10年7月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50例(50眼)患者.采用曲安奈德4 mg玻璃体内注射,1周后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对比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佳矫正视力及黄斑水肿的改善情况.结果:入选的50例(50眼)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前视力(0.10±0.08),术后1、3个月矫正视力分别为(0.22±0.15)和(0.29±0.17),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黄斑水肿明显消退或减轻(P<0.01).未见眼内感染、视网膜脱落、玻璃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可以安全有效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莆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救治对策,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笔者所在科36例重型颅脑外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和救治对策.结果:恢复良好9例(25.00%),中度残疾6例(16.67%),重度残疾4例(11.11%),植物生存1例(2.78%),死亡16例(44.44%);急性脑膨出主要原因为急性弥漫性广泛性脑肿胀16例(44.44%),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15例(41.67%),大脑缺氧缺血5例(13.89%).结论:针对可能出现的原因,结合患者临床特点和影像学检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救治方案,能够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
作者:何源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复方降脂方对脂肪肝治疗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5例采用复方降脂方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复方益肝灵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HDL-C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0%.治疗后实验组TG、TC、HDL-C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降脂方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军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研究76例患者手术时间31-65 min,平均(46.4±6.9)min;71例患者手术顺利,5例患者中转开腹治疗;术后发生严重感染2例;住院3~11 d,平均(5.4±1.7)d.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保障了手术的临床疗效,降低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在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毕贞淑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观察分析头孢克洛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木香顺气丸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索、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头孢克洛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木香顺气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例数、所占总数的比牢及总有效率于观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克洛联合参苓白术颗粒、木香顺气丸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优于克拉霉素、奥美拉唑联合阿莫两林治疗,安全可靠,且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及应朋.
作者:郭翠贞;于淑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皮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治疗恶性梗塞性黄疽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65例恶性梗塞性黄疽患者经皮肝胆管引流和置入支架治疗.结果:20例放置了胆管支架,其中两例因左右肝总管梗阻各放置了两枚金属支架;15例放置内外引流管;29例单纯放置外引流管;1例右侧胆管放置支架,左侧放置内外引流管.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为胆管出血2例,其中胆管出血致出血性休克1例.经输血和应用止血药物治疗缓解;感染4例,2例出现败血症;肝功能损害5例;局限胆汁性腹膜炎并发反应性胸腔积液1例;电解质紊乱1例;引流管部分移位或脱出8例;引流管阻塞2例;支架置入后早期发生在狭窄1例.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正确选择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用引流管需要改进.
作者:宋学军;齐海良;王斌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