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子宫切除术临床实施体会

吴清梅

关键词:经阴子宫切除术, 经腹子宫切除术
摘要:目的:探讨经阴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子宫切除术患者与经腹组术中、术后情况,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经阴组为 (76±22)min,经腹组为 (108±28)min ;术中出血量经阴组为 (130±90)ml,经腹组为(200±120)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经阴组为 (25±6)h,经腹组为 (49±6)h ;术后住院天数经阴组为 (6±1)d,经腹组为 (8±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子宫切除术比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进食早,住院时间短,且手术适应证逐步扩大,建议推广此术式.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7 年 3 月 -2011 年 3 月应用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 36 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资料.结果:36 例患者术后随访 8~28 个月,平均 18 个月,骨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为 12~20 周,平均 14.6 周.根据 Neer 功能评定标准:优 18 例,良 15 例,可 3 例,优良率 91.67%.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宋坤颖;刘浩;赵乐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

    目的:分析 2 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将 97 例患者分为 2 型糖尿病无大血管病变组和合并大血管病变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尿酸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糖及血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大血管病变组血尿酸水平高于未合并大血管病变组.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 2 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

    作者:张敏;陈娟;卢凤玲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75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临床诊治措施.方法:对 2011 年 3 月 -2012 年 3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5 例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果:75 例新生儿败血症大部分是由细菌感染因素引起,血培养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共 52 例,占 69.33%,其中 23 例为葡萄球菌,占 30.67%.早发组的革兰阴性感染率高于晚发组 (P<0.01).本组 75 例患儿,其中治愈 62 例,占 82.67%,自动出院 6 例,占 8%; 死亡 7 例,占 9.33%; 有 6 例死亡病例为早产儿,其中 1 例大肠杆菌败血症,2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 例链球菌败血症,1 例克雷伯菌败血症,呼吸衰竭 1 例.早发组 5 例死亡,占 71.43%,晚发组 2 例死亡,占 28.57%.早发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晚发组 (P<0.05).结论:宫内感染或生产时感染容易引起新生儿败血症,在早期的临床表现没有特异性,败血症病情比较严重,所以要加强产前和产时的感染预防,在早期明确诊治,及时对患儿使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可以提高新生儿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任娜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不典型乳腺癌全数字化乳腺摄影影像诊断

    目的:探讨不典型乳腺癌全数字化 X 线摄影表现特征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 2008 年 3 月 -2011 年 3 月期间 156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资料,其中 29 例影像表现不典型.全部病例均采用全数字化乳腺机检查,检查体位常规采用 CC 位 ( 头尾位 )、MLO 位 ( 内外侧斜位 ),必要时加摄侧位片及局部点压放大片.对临床未触及包块者,均行术前定位.结果:29 例中,星状影 3 例,整体性非对称性乳腺组织增厚 5 例,小灶致密影 18 例,无确切病灶 3 例.结论:认识乳腺癌的 FFDM 不典型 X 线表现,有助于提高乳腺癌影像诊断正确率.

    作者:王莉;王晋;李丽云;苏雅宁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瑞格列奈对肥胖及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对照

    目的:对应用瑞格列奈对患有 2 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和非肥胖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 60 例患有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确诊病例,其中体重指数不足 25 分者 30 例 (A 组 ),体重指数在 25 分以上者 30 例 (B 组 ),采用瑞格列奈对其进行治疗.结果:B 组用药治疗后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 A 组 ;该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该组患者在治疗结束一段时间后临床症状表现的再次复发率明显低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瑞格列奈对患有 2 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非肥胖患者.

    作者:李阳春;张华;花日葵;唐文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104例矽肺合并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矽肺合并症的发生率及其与矽肺的关系.方法:对 104 例矽肺合并症患者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种合并症的发生率.结果:矽肺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率为 42.3%,合并肺部感染为 37.5%,合并肺结核为 31.7%,合并肺心病为 30.8%,合并呼吸衰竭为11.5%,合并胸腔积液为 5.8%,合并肺癌为 1.9%.结论:矽肺合并症复杂而严重,应重视矽肺患者的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林玲;王晶;段晓静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老年心瓣膜病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老年心瓣膜病发病情况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干扰因素,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 2011 年3 月 -2012 年 3 月 92 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 例患者首诊结果为老年心瓣膜病 21 例,首诊准确率为 22.83%,误、漏诊 71 例,误漏诊率为 77.17%,分别误诊为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肺心病、甲亢性心脏病等.漏诊、误诊时间 6 个月~6 年.92 例患者确诊后经治疗,79 例好转出院,死亡 8 例,死亡率 8.70%,死因分别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急性左心衰、心搏骤停,5 例自动出院,随访过程中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患者往往由于合并其他疾病,掩盖了心瓣膜病的症状,极易造成漏诊、误诊.在诊断时应综合 X 线片、心电图或 24 h 动态心电图、多普勒彩色超声心动图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张任权;古军恩;李伟华;温茂森;何花芳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 200 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05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喂养无乳糖奶粉 ;对照组 95 例,行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71.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乳糖奶粉辅助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莉;张文英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3种药物联合应用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为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穿孔老年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给予患者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 3 种药物,考察治疗的疗效.结果:患者在服用药物一段时间后,治愈 21 例 (70.0%),有效 7 例 (23.3%),无效2 例 (6.7%),共治愈 28 例,总有效率 93.3%.结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甲硝唑 3 种药物能及时、有效地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黄明辉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躁狂抑郁症患者 11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 55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出院时抑郁和躁狂程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莫金灿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概况与思考

    反复呼吸道感染 (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RRTI) 是儿科临床常见病,尤其多见于 3 岁以下儿童.凡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超过了一定范围,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 [1].RRTI 的临床特点是常年反复发生 (1 年内发作可达 7~8 次以上 ),往往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多发展为支气管炎,部分并发哮喘,少数患儿发生肺炎.

    作者:陈团营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羟氯喹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ESR、CRP等指标的影响

    目的:总结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PSS) 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羟氯喹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 35 例PSS 患者的临床与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 35 例患者进行羟氯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及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35例中除 1 例因肺间质疾病和肺部感染致呼吸衰竭死亡外,34 例均病情好转.治疗 6 个月后患者的 ESR、CRP、IgG、IgM、RF 和抗 SSA 抗体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所有患者的肝、肾功能检测均未见异常,有 2 例患者服药 2 个月后出现短暂视物模糊症状,眼底检查未发现异常.所有患者随访 6 个月~2 年,眼底检查未见异常.结论:PSS 患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诊断时应注意综合临床症状.HCQ 可以降低 ESR、CRP、IgG、IgM 等指标的水平,不良反应少见且症状较轻,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

    作者:董菽茜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010-2011年我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分析麻醉药品的使用合理性,为科学管理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 (DDD) 分析法,对本院 2010-2011年使用麻醉药品数量及消耗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麻醉药品中以硫酸吗啡缓释片用量大,并呈逐年递增趋势.结论: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符合 WHO 推荐的癌痛治疗原则.

    作者:郭劲松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以提高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 2009 年 4 月 -2012年 3 月,在本院收治的 60 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30 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再给予美托洛尔,密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8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托洛尔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有效的药物,可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迎军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丙泊酚复合氯化琥珀胆碱静脉麻醉下行无抽搐电休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氯化琥珀胆碱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33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每周 3 次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采用丙泊酚 1 mg/kg 与氯化琥珀胆碱 1 mg/kg 的剂量行全麻诱导,观察治疗期间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记录意识消失、自主呼吸恢复及自行行走时间和常见不良反应.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治疗,疗效满意,麻醉可靠安全.结论:丙泊酚 1 mg/kg 与氯化琥珀胆碱 1 mg/kg 的剂量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副作用少、麻醉效果能满足治疗需要.

    作者:苏军;郭志华;赵伟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经阴子宫切除术临床实施体会

    目的:探讨经阴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阴子宫切除术患者与经腹组术中、术后情况,对两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手术时间经阴组为 (76±22)min,经腹组为 (108±28)min ;术中出血量经阴组为 (130±90)ml,经腹组为(200±120)ml ;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经阴组为 (25±6)h,经腹组为 (49±6)h ;术后住院天数经阴组为 (6±1)d,经腹组为 (8±1)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经阴子宫切除术比经腹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进食早,住院时间短,且手术适应证逐步扩大,建议推广此术式.

    作者:吴清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5例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LAVH) 手术患者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 15 例需要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给予精心的术中配合.结果:15 例患者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5~7 d 出院.结论:术前器械、设备准备齐全,保证其性能良好,熟练掌握术中器械的操作方法,组装、拆卸、清洗和保养,对手术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作者:刘湘泾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胱抑素C、尿蛋白排泄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研究

    目的:观察 2 型糖尿病并发肾病患者的血清胱抑素 C(Cys-C)、尿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的水平及其 3 种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本院 2010 年 2 月 -2011 年 4 月泌尿科住院部收治的 2 型糖尿病患者 86 例,其中并发肾病患者 47 例作为观察组,无合并肾病患者39 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 42 例体检健康者作为空白组,患者均于空腹 12 h 后采血,收集并留取 24 h 尿,检测患者 Cys-C、24 h 尿白蛋白及 HbA1c的水平,并观察三种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三组患者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三组患者 Cys-C、24 h 尿白蛋白及HbA1c 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bA1c 与 24 h 尿白蛋白呈正相关 (r=0.482),Cys-C 与 24 h 尿白蛋白呈正相关 (r=0.658),HbA1c与 Cys-C 呈正相关 (r=0.359).结论:Cys-C、24 h 尿白蛋白及 HbA1c 的水平可作为 2 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朱梅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前列腺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前列腺炎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0 年 4 月 -2011 年 4 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76 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研究组为合并前列腺炎者,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76 例患者中合并前列腺炎 151 例,占 85.80%,不合并患者 25 例,占 14.20%.两组进行比较后发现,研究组患者病程长,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IPSS 评分以及 QOL 评分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结论:前列腺炎与前列腺增生存在着较大的关联性.

    作者:刘建良 刊期: 2012年第24期

  • 某医院出院人次季节变动规律和预测分析

    目的:对某医院 2006-2011 年出院人次季节变动规律和预测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长期趋势模型预测法及季节指数分析法.结果:根据直线趋势方程可以看出出院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对 2012 出院人次进行预测,结果预计为 92 649 人次 ;通过季节指数比较,可以看出出院人次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结论:医院要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组织、管理医疗工作以适应季节的变化,同时要加紧医院硬件和软件建设,以适应患者数量不断增长的需要.

    作者:刘艳红 刊期: 2012年第24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