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氮平合并托吡酯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

温东玲

关键词:奥氮平, 托吡酯, 急性期精神分裂症
摘要:目的 比较奥氮平合并托吡酯与单用奥氮平治疗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80例急性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合并组与奥氮平组治疗,疗程2周,分别于治疗前、第1周末、第2周末采用PANSS量表评分并分析.结果 第1周末合并组与奥氮平组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69,P=0.02),第2周末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779,P=0.06);PANSS量表评分均数:合并组在第1、2周末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奥氮平组在第2周末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氮平合并托吡酯能更快、更有效地控制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兴奋激越症状,且不良反应更轻微,安全性更高,依从性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氯喹联合曲安奈德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氯喹联合曲安奈德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09年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8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曲安奈德组)40例和观察组(氯喹联合曲安奈德组)40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发生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率进行调查及比较.结果 经研究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作用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中采用氯喹联合曲安奈德的治疗方案,综合效果佳,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李忠权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高频彩超在肾脏放疗定位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在肾脏定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位需腹主动脉旁放疗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行肾脏体表定位,从而制定肾脏挡铅野,观察放疗后疗效及肾脏放疗的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随诊2年,30例病无一例出现放射性肾损伤.结论 高频彩超行肾脏定位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翟红岩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神经内科危重患者不同部位采集动脉血气分析标本效果比较

    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救治工作中,动脉血气分析检查标本采集的佳部位.方法 随机将神经内科120例行动脉血气分析危重患者分为两组(A、B组),各60例.A组采用股动脉部位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B组采用桡动脉部位行动脉血气标本采集.观察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标本一次采集的成功率.结果 A组采用股动脉部位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一次成功率98.33%,明显高于B组.结论 采用股动脉部位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方法 成率高,为抢救危重患者争取时间.

    作者:谭腾波;卢俊秀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目的 探讨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对策.方法 根据临床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存在于几方面,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等.结论 介入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较多,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职业防护,将介入导管室护士执业危害程度降到低.

    作者:缑尉;冯燕;郝长琴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对细菌感染眼病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对细菌感染眼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细菌感染眼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对照组48例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比较两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平均痊愈时间.结果 一周内痊愈率、平均痊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治疗细菌感染眼病,老年患者疗效显著.

    作者:张红梅;赵继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流感疫苗、丙种球蛋白联合营养疗法预防硅沉着病急性发作76例临床观察

    目的 总结一种降低硅沉着病患者急性发病就诊次数,降低医药开支的预防方法.方法 将152例硅沉着病患者分为预防组和未预防组,预防组采用流感疫苗、丙种球蛋白联合营养制剂预防患者急性发作,观察比较两组年人均门诊上感次数及住院次数.结果 预防组患者年人均门诊上感次数、住院次数均得以明显下降,与未预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流感疫苗、丙种球蛋白联合营养疗法对预防硅沉着病急性发作有良好作用.

    作者:文富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多巴胺失活相关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多巴胺功能异常假说是解释ADHD发病机制的主要生化假说之一.多巴胺能系统基因是ADHD的候选基因.多巴胺失活的异常可影响多巴胺生理作用的发挥.本文就多巴胺失活相关基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广新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型过敏性紫癜误诊1例

    1病例介绍患儿,女,6岁,因腹痛、呕吐、腹泻2天入院.腹痛以脐周为主,阵发性绞痛,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排稀便,3次/d.入院查体:T 36.5 ℃,P 88次/min,R 28次/min,神清,面色略苍白,心肺无异常,脐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11.6×109/L,RBC:4.0×1012/L,PLT:211×109/L,大便潜血阳性.B超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腹腔少量积液.入院诊断为:(1)急性胃肠炎;(2)肠系膜淋巴结炎.予氨苄西林舒巴坦抗炎2 d,效果不明显,于入院第3 d,患儿双下肢皮肤散在紫癜,予大剂量维生素C改善毛细血管脆性,安络血增加血管抵抗力,西米替丁保护胃肠黏膜,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口服钙剂,嘱患儿禁食动物蛋白类食物.

    作者:王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

    在新形势下医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胡锦涛总书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依据,提高医院职工思想政治觉悟,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深化改革,谋求协调发展,共创和谐社会,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充分认识做好医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原则性,努力建立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作者:吴义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比较开腹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两种术式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价值.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1月~2010年12月子宫肌瘤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全身麻醉后腹腔镜肌瘤剔除手术,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进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常规术.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少,术后镇痛及术后病率比例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短(P<0.05).观察组除5例出现双肩酸痛及季肋部胀痛外,无其他并发症发生,切口愈合率100.0%;对照组有2例切口硬结红肿反应.结论 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具有对腹盆腔干扰小、创伤小、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徐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加强护生的带教管理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学生带教的有效管理方法,以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7月~2009年4月实习的护生,根据临床带教目标的要求,结合临床工作需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律法规教育,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带教关系,激发他们的合作意识.结果 增加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正确熟练掌握了操作技术和独立工作的能力.结论 通过对临床护生的带教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会军;孟淑兰;曹会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必要性和现实性初探

    新医改方案要求公立医院要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定期开展医疗服务成本测算,科学考评医疗服务效率.新医改将为公立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提供政策依据和要求.本文从公立医院所有制的变化,卫生服务需求的改变、公立医院现行财务制度以及当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公立医院全成本核算的必然性和现实性.

    作者:张虹妍;李清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剖宫产孕妇973例,分为观察组312例(再次剖宫产)与对照组661例(首次剖宫产).对两组的结果 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的术中出血量及出血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出血原因的宫缩乏力、胎盘因素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再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主要是首次剖宫产子宫切口位置的选择及胎盘附着的部位.

    作者:谭益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预防性注入骨水泥防止骨质疏松继发性脊椎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预防性在与骨折椎体相邻上下椎体注入骨水泥防止其因应力改变而致继发性骨折.方法 就笔者所在医院院近3年来收住因骨质疏松致胸腰椎骨折患者,预防性在其骨折椎体相邻的上下椎体注入骨少量水泥防止其继发性骨折的疗效分析.结果 随访期间36例预防性注注入骨水泥患者均未出现上下相邻椎体的继发性骨折;未预防性注入骨水泥患者,59例1年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上下相邻椎体楔形变形,其中有11例于一年后应相邻椎体出现压缩性骨折,再次住院行椎体成型术.以上结果 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预防性注入骨水泥可有效防止继发性椎体骨折,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防治方法.

    作者:王庆武;强晓军;王振江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药物流产效果的危险因素.方法 将2008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药物流产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药流不全及失败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2比例选择完全流产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在可能影响因素上的差异.结果 2008年1月~2011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实施760例药物流产,其中完全流产690例(90.79%,690/760),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70例(9.21%,70/760),两组比较发现,不全流产及流产失败组年龄大、孕龄长、未婚比例高、子宫后倾位及后屈位多、孕囊直径大、孕产次多、月经时间长、合并慢性盆腔炎多.结论 影响药物流产因素较多,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终止妊娠的方法,大力宣传避孕知识及紧急避孕措施,一旦妊娠,争取在孕周<42d内药流终止.

    作者:覃小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天疱疮的辨证施护体会

    天疱疮是一种慢性、复发性、严重性表皮内棘层松解性大疱性皮肤病,血清中有天疱疮抗体,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在正常皮肤或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Nikolsky征阳性[1].中医认为本病由心火脾湿内蕴,外感风热毒邪,阻于肌肤所致.2009年5月~2010年8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及辩证护理治疗天疱疮患者2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中男8例,女12例,年龄40~66岁,平均43岁.所有病例都来自湖南省皮肤科病房.

    作者:吴宏;李小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症的长期随访研究

    目的 观察子宫腺肌症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效果.方法 对39例子宫腺肌症患者进行聚乙烯醇微粒和明胶海绵碎粒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随访2年,观察月经及子宫体积等变化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成功.31例术后3月痛经完全消失,8例痛经减轻,较介入治疗前患者疼痛评分明显降低;所有患者月经量平均减少42%(P<0.01);超声见子宫病灶消失34例(87.2%),明显缩小5例(12.8%).随访2年,痊愈31例(79.5%),好转8例(20.5%).随访期间2例于术后9、11个月因人工流产后复发.1例术后10个月出现痛经加重,腹腔镜手术证实为盆腔炎性包块,术后随访至12个月,无异常.复发率为7.7%;妊娠8例(20.5%).结论 通过2年的随访观察,介入治疗子宫腺肌病在保留了子宫和生育能力的同时还具有创伤小、症状缓解迅速,不易复发等优点.

    作者:梁桂玲;严华;郑战传;徐丽萍;米建锋;苏小容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方法 与临床情况.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10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4例(腹腔镜手术)和对照组54例(开腹手术),对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术后发热、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尿管、住院时间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治疗宫外孕的首选方法.

    作者:林洁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41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室性心律失常老年患者82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试验前10 d均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对照组患者给予相关病因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胺碘酮200 mg,口服,3次/d.根据患者情况,7 d后改为200 mg,2次/d.7 d后,再改为200 mg,1次/d,维持到患者心律失常控制,而后给予每天50 mg维持.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能够显著控制老年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作者:孙维龙 刊期: 2011年第13期

  • 推上颌磨牙向后导致第二磨牙锁(牙合)的探讨

    目的 探讨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前推上颌恒磨牙向后导致上颌第二恒磨牙锁(牙合)的可能性.方法 研究组:推磨牙向后的患者16例;对照组:未经正畸治疗的患者130例.两组皆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研究组分别测量推磨牙向后之前和第二磨牙建(牙合)时的牙弓后段可用间隙和拥挤度,对照组测量治疗前的牙弓后段可用间隙和拥挤度.比较两组上颌第二磨牙发生锁(牙合)的构成比、两组上颌第二磨牙发生锁(牙合)和无锁(牙合)者其牙弓后段拥挤度的差异、以及牙弓后段拥挤度与锁(牙合)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组发生锁(牙合)的比例大于对照组;研究组和对照组上颌第二磨牙发生锁(牙合)者其牙弓后段拥挤度均大于无锁(牙合)者;牙弓后段拥挤度与锁(牙合)形成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前推上颌恒磨牙向后可能导致上颌第二恒磨牙锁.

    作者:黄颖荷;钟小龙;彭伟;陈婵婵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