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水平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史晓婧;李超斌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低血钾, 恶性心律失常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体内血钾水平的差异及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61例急性心梗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ST组)160例和非ST段抬高组(NST组)101例.检测入院时(距发病2~12 h)血钾水平,观察两组低血钾发生率及其与室速、室颤发生的关系.结果 ST组发生率30.7%,NST组发生率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1).ST组室速8例(低血钾者5例),室颤6例(低血钾者3例),其中交感电风暴1例;NST组室速1例,室颤1例.结论 ST段抬高患者早期更易发生低血钾,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血钾水平相关.及时补钾,可有效预防室速、室颤的发生,改善预后.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赖氨基匹林联合654-2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既能及时有效地控制肾绞痛,又便于使用且副作用少的药物.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92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654-2+赖氨基匹林组(A组)102例,654-2+盐酸哌替啶(B组)98例及652-2组(C组)92例,比较三组的镇痛总有效率、起效时间及副作用.结果 30 min内镇痛起效A组102 例(92.5%),B组98例(92.2%),C组92例(80.1%),三组镇痛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1).三组镇痛总有效率A组为97%,B组为97.5%,C组为89.6%,三组镇痛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P<0.01).A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轻,亦无眩晕、心悸、乏力以及成瘾性等副作用,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赖氨基匹林加654-2可替代哌替啶加654-2治疗肾绞痛,可作为治疗肾绞痛的首选药物.

    作者:叶丹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氧氟沙星辅助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50例初治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随机分为A、B两组.A组2HREZ/4HR加大剂量激素递减.B组在A组方案中加用2个月氧氟沙量辅助治疗.4周后疗程结束时,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在症状及胸液吸收、胸膜粘连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短程化疗强化期加用氧氟沙星,具有胸腔积液吸收快、胸膜粘连增厚发生率低,副作用小等优点.

    作者:佟淑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水平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体内血钾水平的差异及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将2010年2月~2011年6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261例急性心梗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ST组)160例和非ST段抬高组(NST组)101例.检测入院时(距发病2~12 h)血钾水平,观察两组低血钾发生率及其与室速、室颤发生的关系.结果 ST组发生率30.7%,NST组发生率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1).ST组室速8例(低血钾者5例),室颤6例(低血钾者3例),其中交感电风暴1例;NST组室速1例,室颤1例.结论 ST段抬高患者早期更易发生低血钾,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血钾水平相关.及时补钾,可有效预防室速、室颤的发生,改善预后.

    作者:史晓婧;李超斌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卵巢癌术后阴道裂开肠管脱出1例

    卵巢癌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后,肠管经腹壁切口脱出较为多见,但术后化疗近半年因阴道裂开后经阴道脱出却极为罕见,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可为经阴道、经腹部或两者联合进行.经阴道手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优于经腹部手术.现将本院2011年5月12日诊治的1例卵巢癌根治术后第6次化疗后阴道裂开肠管脱出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晖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

    目的 观察并分析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方法 综合研究本院106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儿介入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其发生的原因.结果 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封堵器脱落、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脏穿孔、瓣膜关闭不全等.结论 介入术前的详细查体、封堵器大小的选择、手术的熟练程度以及术后的观察护理是预防和抢救儿童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转珍;陈润;张静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244例急诊抢救室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 分析本院244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规律和特点,以提高医院急诊抢救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急诊抢救室的244例急诊死亡病例的临床资料,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既往史,发病时间、死亡时间、死亡原因.结果 院前死亡142例,男91例,女51例,男女比例1.78,60~89岁是急诊院前死亡的高峰年龄段,其中70岁以前死亡病例男53例,女17例,男女比例3.12.有19例死亡时间记录不详,余123例显示0:00~6:00时间段死亡病例较少.创伤病例23例,男17例,女6例,男女比例2.82,以40~59岁为主要死亡年龄段,车祸11例,高空坠落6例,分列创伤死亡前两位.发病24 h内死亡102例,死亡原因中脑出血、创伤、晚期肿瘤分列前3位,60~89岁是院内死亡的主要年龄段.60~89 岁年龄段是急诊死亡的高峰年龄段,共死亡159例,占65.16%.结论 急诊死亡病例的年龄、死亡时间段、死亡原因已发生明显变化,要重视院前死亡.

    作者:刘圣娣;张劲松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低位切口加负压引流在甲状腺癌术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根治术手术切口术后美容效果和减少术后切口内积血的方法.方法 采用低位长领状切口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术后采用负压引流.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未出现积血、积液,切口均甲级愈合,随访无复发、转移,术后颈部戴项链或穿高领衣服,就能基本掩盖手术瘢痕.结论 采用低位长领状切口行甲状腺癌根治术,采用负压引流能减少术后切口内积血,术后美容效果极佳,提高了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刘忠亮;方向;陈玉祥;李俊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左旋多巴联合溴隐亭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联合溴隐亭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 104例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以及言语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左旋多巴和溴隐亭,疗程2周.结果 观察组失语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多巴联合溴隐亭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一种急性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云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4种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初发自发性气胸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初发自发性气胸146例,根据不同术式胸腔闭式引流分为4组,开花引流管组、带针胸导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及猪尾巴引流导管组,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各组临床疗效、肺膨胀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组疗效较低,但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膨胀时间特别在<36 h、>120 h时间段,猪尾巴引流导管组与开花引流管组、带针胸导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心静脉导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程度比较,疼痛程度≥7的小口径引流管组(中心静脉导管组与猪尾巴引流导管组)与大口径引流管组(开花引流管组与带针胸导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猪尾巴引流导管组较其他各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猪尾巴引流导管组做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初发自发性气胸,具有微创、效优,并发症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映铭;吴静;王彩英;王瑛;王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微通道与标准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疗效比较

    目的 评价微通道(F16)与标准通道(F24)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经采用微通道气压弹道碎石42例与标准通道气压弹道碎石78例,分析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及并发症,并对两种方法的手术时间、结石清除率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微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组与标准通道经皮肾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0%与9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5.7%与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取石时间分别为(82±35) min与(45±2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两种方法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均是微创、高效的碎石方法.两种通道严重出血、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标准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术能缩短手术时间,效率优于微通道气压弹道碎石术.

    作者:何伟;吴彩文;刘太平;朱育春;向前;祝春雷;张祺;李刚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和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的作用.方法 对2010年1月~2010年12月建证、建档的1218名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将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知晓率、儿童七苗接种合格率、计划外疫苗接种率均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家长,分别为91.4%、17.8%、97.3%和80.2%、90.2%、51.9%.结论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对家长实施健康教育,可提高其对计划免疫的认知,使其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参与,从而提高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

    作者:王佩萍;黄俊音;王银娣;柯常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对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4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CSII)组43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糖控制,待手术期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胰岛素泵能更快的控制血糖,缩短术前待手术期,减少低血糖及手术并发症.

    作者:黄天立;曹新林;任秀云;李宝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三种充填材料修复楔状缺损的疗效对比

    目的 比较三种充填楔状缺损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56例187颗楔状缺损的患牙,分别用富士玻璃离子黏固剂、光固化复合树脂、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修复楔状缺损,随访观察1年.结果 三组修复的成功率分别为75.00%、81.25%、94.37%.富士玻璃离子黏固剂和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的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成功率高于前两者,同时具有前两者的优点.结论 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夹层技术是修复楔状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作者:陈永胜;王新伟;宋志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心理干预预防HBV再激活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预防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HBV再激活的作用.方法 将160例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包括心理支持疗法、认知疗法及心理暗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HBV-DNA再激活发生例数及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80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26例,其中治疗1个月者发生5例,治疗2个月发生8例,治疗3个月发生13例,HBV再激活总发生率为32.50%(26/80).对照组80例患者中发生HBV再激活者42例,其中治疗1个月者发生10例,治疗2个月发生16例,治疗3个月发生26例.HBV再激活总发生率为52.50%(42/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结核合并乙型肝炎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后,给予心理干预治疗,能起到预防乙肝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作者:刘淑秀;魏茂周;韩淑娥;王晓翠;庄玉春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6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影像学资料,依据不同检查方式分组.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诊断冠脉狭窄和钙化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均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继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老年非肿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调查分析及心理干预对焦虑情绪影响

    目的 评估老年非肿瘤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水平,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非肿瘤患者术前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老年非肿瘤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老年肿瘤手术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焦虑水平进行分析.将老年非肿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观察1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2组),观察1组接受系统的心理干预.结果 被测老年非肿瘤手术患者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焦虑水平低于老年肿瘤患者.观察1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干预前后SAS总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非肿瘤手术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采取术前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焦虑情绪.

    作者:赵洁;陈质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之初探

    目的 客观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才队伍建设现状,探讨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与策略.方法 以北京市某城区为实例,依据有关配置标准,定量分析、循证研究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结果 中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管理运行机制持续改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人力资源配置和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编制总量不足、结构比例失衡、能力水平有待提高的现状.结论 社区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与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成为社区卫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与新时期加快社会建设,改善民生,促进卫生服务公平、可及和均等化不相适宜,需要政策机制加以保障.

    作者:叶林书;张杰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护生心电图教学体会

    心电图检查是心律失常等循环系统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而心电图知识相对抽象,因此任课教师应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掌握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并能熟练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黄振华;林桂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皮下氧气注射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和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在口服及外用药物的基础治疗上加用皮下注射氧气治疗;对照组30例仅予相同口服药物及外用药物治疗,20 d为一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 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皮下注射氧气治疗对瘙痒性皮肤病有一定疗效,但效果不显著,然因其操作简单、经济、安全,仍不失为基层皮肤科医生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方法.

    作者:华颖坚;周富林;王惠;朱远航 刊期: 2011年第28期

  •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目的 探讨手术室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 通过对手术室环境的评估及分析认为,手术室工作存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等,是一个职业危害较为严重的工作场所之一.结果 通过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自身保护意识的培训,同时采用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感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降低了环境污染,降低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使工作人员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结论 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加强工作人员防护意识是降低职业危害的关键.

    作者:刘春香 刊期: 2011年第28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