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研究进展

李杨;张廷胜

关键词: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组织因子(TF), 外源性凝血途径, 凝血因子
摘要: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issue factor pathway inhibitor,TFPI)是近十年来凝血途径抑制物研究中较为活跃的一个领域,本文首先介绍其结构、作用机制,再就其在冠脉综合征、脑血管疾病、肝脏疾病、新生儿疾病等领域进行探讨.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侧脑室切开清除血肿加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铸型血肿

    目的 观察先作侧脑室切开清除血肿再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铸型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先作开颅切开侧脑室额角直视下清除侧脑室内血块并止血,再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铸型血肿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以传统的单纯侧脑室穿刺体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铸型血肿的2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术后第1周和3个月后,观察组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先作侧脑室切开清除血肿再尿激酶灌洗治疗重症脑室铸型血肿,具有直视下操作、术后疗效好等优点,是重症脑室铸型血肿较佳的外科治疗方法.

    作者:成旺兴;陈宏璘;汪方正;王大方;宋永见;周华海;许自利;常朝乐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10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完善检察、明确诊断后,采取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根据结石部位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肝切除术式,观察患者术后的疗效及预后.结果 108例患者治愈25例,治愈率为23.1%;术后并发症28例,发生率为25.9%,其中胆瘘11例(10.2%),切口感染9例(8.3%),膈下脓肿8例(7.4%),无患者死亡,死亡率为0;术后有结石残余13例,残石率为12.0%;术后随访观察5年,结石复发21例,复发率为19.4%.结论 规则性肝叶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率、残石率、复发率较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曾铭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牙髓塑化治疗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68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牙髓塑化疗法治疗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疗效,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对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患者采用牙髓塑化治疗.结果 68例牙齿牙髓塑化治疗,随访1~2年,治愈率达91.12%,失败6例.结论 牙髓塑化治疗是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具有疗效高,疗程短,适用患牙范围广,操作简便易行等优点.

    作者:程冠辉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右美托咪啶对颈椎手术后气管拔管气道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啶(dexmedetomidine hydrochloride,Dex)对颈椎手术全麻患者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气管插管全麻下颈椎手术患者60例(ASA分级Ⅰ~Ⅱ级),术毕转入麻醉恢复室(PACU),患者随机分为Dex组(A组)和空白对照组(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转入PACU后,Dex 0.5 μg/kg泵注10 min,B组患者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泵注10 min.所有患者在转入PACU后均连续监测ECG、MAP、HR、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即刻(T0)、给药后3 min(T1 )、5 min(T2 )、l0 min(T3)、吸痰拔管前即刻(T4)、拔出气管后即刻(T5)、拔管后1 min(T6)、3 min(T7)、5 min(T8)和转出PACU前即刻(T9)的MAP、HR和SpO2;记录T0、T1、T2、T3和T4时刻的BIS值;监测T0和T8时刻血气分析.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拔管时间、Aldrete评分≥9分的时间、术后2 h内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大值.结果 T1、T2、T3、T4、T5和T6时刻A组MAP和HR低于B组,T1和T2时刻A组BIS值低于B组,T0及T8时刻两组患者乳酸(LAC)、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Aldrete改良评分恢复至≥9分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 h内两组患者VAS评分大值A组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PACU观察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A组高血压、烦躁和呛咳、寒战的发生例数少于B组,但心动过缓的发生例数多于B组.结论 右美托咪啶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可使气管插管全麻下颈椎手术患者拔管过程的血液动力学稳定,并可减轻气道反应.

    作者:李雪杰;崔晓宁;衣秀娜;邵伟;沈炳华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及评价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Ⅱb期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将所研究的52例Ⅱb期宫颈癌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n=36)患者行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n=16)患者只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包括病理检查、术中出血量、盆腔淋巴结转移情况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PR 19例,CR 3例,有效率达61.1%.与对照组相比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率、术中出血量、癌周间质细胞反应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不仅能够降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而且有助于缩小肿瘤体积,是治疗Ⅱb期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青华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腋下小切口与标准后外侧切口食管癌手术比较

    目的 探讨腋下小切口手术在食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随机对照研究前瞻性分析2005~2010年开展的腋下小切口和标准后外侧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疗效,比较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放置时间、术后切口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手术疗效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出血量少、胸管放置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疼痛轻,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食管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可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等优点,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张俊杰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旋毛虫感染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73岁.因头痛、发热1月余于2011年7月8日入院.患者病前以贩卖猪肉为生.体格检查:体形消瘦,神志清楚,精神疲乏,反应迟钝,双肺未闻及啰音.神经系统检查:颈抗,克氏征可疑阳性,四肢肌力Ⅳ级,肌张力轻度增高,腱反射对称,共济运动欠稳准,行走站立费力,双侧病理征未引出.余体格检查(-).入院后第4天患者开始出现腹痛、全身肌肉疼痛,以腓肠肌及肱二头肌压痛、触痛明显.

    作者:王特;周琳;许宏伟;杨晓苏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吸入用布地奈德联用硫酸特布他林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120例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患儿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抗感染、抗病毒、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与对症护理.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观察,治疗组显效40例,占66.7%;有效17例,占28.3%;无效3例,占5%;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显效22例,占36.7%;有效22例,占36.7%;无效16例,占26.7%;总有效率73.3%.两组患儿治疗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治疗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有协同作用,副作用轻,疗效显著,大大缩短了病人住院天数,精心的护理可使治疗事半功倍,值得推广.

    作者:孙淑兰;马贺贺;朱东华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无中转开腹,1例术后4周发现胆总管结石,后经T管取净,其余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的优点,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明月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Airtraq联合弹性探条用于坐位下气管插管1例

    Airtraq是一种新型喉镜,具有独特的优点,现已广泛地应用于普通或困难插管患者的气道管理.联合弹性探条(GEB)可以更好地解决声门暴露良好却不能置入导管的问题,从而缩短插管时间.

    作者:杨广遂;李秀芹;李军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对63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肌酸激酶(CK)、CK-MB和cTnI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轻度窒息组患儿的CK、CK-MB的水平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患儿的CK、CK-MB水平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窒息组与轻度窒息组CK、CK-M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在心肌损伤组高于非心肌损伤组.结论 血清中CK、CK-MB水平与窒息程度密切相关;窒息可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心肌损伤,cTnI为窒息新生儿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指标.

    作者:黄如章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58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研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率.方法 对58例小儿CVA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给予口服沙丁胺醇片,吸入普米克气雾剂、酮替芬,小剂量氨茶碱口服有显著疗效.结论 临床医生对CVA要有足够的认识,早诊断,早治疗,降低误诊率,确诊后正规抗哮喘治疗能有效控制其转化为典型的哮喘.

    作者:张继山;仇卫兵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电离子术联合玉屏风颗粒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电离子术后联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外阴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1月以来笔者所在医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75例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单纯用电离子术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电离子术后口服玉屏风颗粒治疗.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7%,治疗组总有效率8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个月,对照组复发率达54.05%,治疗组复发率为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电离子术后联用玉屏风颗粒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电离子术治疗.

    作者:黄永华;李其林;何丹华;牛牧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对60名妇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妇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主要表现在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和护理专业方面,其发生的原因与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经常倒班、工作量大、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人际关系紧张有关,其中不同岗位、护龄、学历的妇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妇产科护士压力,有利于保障妇产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对确保护士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护理质量是必要的.

    作者:赵华;孔燕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分层干预社区老年高血压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在社区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站就诊的80例老年性高血压患者,根据患者血压值和高危因素进行分层,在社区全科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对80例患者进行分层护理干预,随访并记录血压变化情况.结果 分层干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55±25)/(95±25) mm Hg,分层干预实施以后降到(125±25)/(75±25) mm Hg.分层干预治疗以前降压效果总有效率为52.50%,干预实施以后升高至83.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01,P<0.05).结论 结合老年患者血压变化和存在的高危因素,采取分层干预,能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压,终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玉蓉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高敏C反应蛋白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发作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68例冠心病患者血清hs-CRP的浓度(入院次日晨采血),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6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56例,急性心肌梗死(AMI)52例,并以50例健康人作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结果 AMI组、UA组、SA组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MI和U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A组与AMI组及UA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hs-CRP在急性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时有明显增高,两者之间有密切相关性,提示检测hs-CRP对冠心病的筛查、诊断以及预后的估计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海英;邹晨容;张言;王禄强;常赞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4例输卵管性不孕症患者,用宫腔镜输卵管口插管注入稀释美兰液进行通液,同时腹腔镜下观察输卵管的发育情况,输卵管粘连扭曲,输卵管积水及判断输卵管阻塞及阻塞部位,并根据输卵管病变的不同,术中实行相关的手术治疗.结果 输卵管粘连扭曲28例.输卵管通而不畅16例,输卵管积水12例,输卵管完全阻塞5例,输卵管发育异常3例,通过宫腹腔镜手术59例,术后1个月通液检查,通畅55例,通畅率为93.2%,术后随访1~2年,宫内妊娠46例,宫外孕3例,妊娠率为71.9%.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具有诊断明确、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通畅率和妊娠率高等优点,是目前诊治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佳方法.

    作者:任玉玲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在急危重病救治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在急危重病救治中对机体内环境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急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开放静脉通道的第一瓶液体分别使用果糖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及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输液速度均为10 ml/mi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后血钾、血钠、血氯、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分别为(0.26±0.25) mmol/L、(1.7±1.7) mmol/L、(1.5±1.3) mmol/L和(0.7±0.5) mmol/L,对照组分别为(0.32±0.40) mmol/L、(2.7±3.1) mmol/L、(2.4±2.8) mmol/L和(0.7±0.5) mmol/L,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钠、血氯水平变化绝对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钾、血糖水平变化绝对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果糖氯化钠注射液可以保持血钾及血糖水平稳定,且血钠、血氯变化值小于0.9%氯化钠注射液,可为急危重病患者提供能量而不引起血糖、血钾升高,是一种安全、合适的注射液.

    作者:黄勇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变异性心绞痛2例报告

    1 病例介绍病例1:患者,男,65岁,冠心病.住院前半年出现胸闷胸痛,放射至左肩和后背部,服消心痛有效,发病前ECG(见图1A),电轴-2度,R波时限0.03 s,ST段和T波无异常.因午休时突然心前疼痛伴心慌、气短、大汗来院急诊.ECG(见图1B)示:V1~V4导联ST段抬高3~6.5 mm,R波振幅增加11~20 mm,时限0.05 s,S波减小6 mm,T波高耸达14 mm,Ⅱ、Ⅲ、avF导联出现对应性ST段下移1.5~2 mm,T波倒置.额面电轴移位至-43°.含消心痛10 min后症状消失,20 min后ECG(见图1C)基本恢复正常.血清酶学检查正常.心绞痛发作前、发作中、发作后心电图依次如下.

    作者:徐欣;张艳丽 刊期: 2011年第30期

  • 探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分娩方式与母婴结局,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90例剖宫产后足月妊娠再分娩患者,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n=42)和剖宫产组(n=48),对比分析两组不同分娩方式的危险因素与母婴结局.结果 阴道分娩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使用镇痛剂2例(4.8%),明显少于剖宫产组的45例(93.8%)(P<0.05);阴道分娩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剖宫产组(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大出血、产褥病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P<0.05);比较两组新生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提倡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选择阴道试产,可降低再次剖宫产率,并提高产科质量.

    作者:胡小玲;叶望莲 刊期: 2011年第30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