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进展

薛经来;韩德韬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 手术治疗
摘要:综合近1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各类期刊杂志,对脊髓型颈椎病的定义、发病机制及手术的适应证和治疗方法等作以概括、探讨.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生机制主要为颈椎退行性变而造成脊髓受压,其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为颈椎前路手术、颈椎后路手术、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等,每种手术入路都有其优缺点及各自的适应证和并发症,脊髓型颈椎病根据受压部位、病变范围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进行有效的治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高原世居藏族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分析

    目的 总结高原世居藏族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特点.方法 对高原世居、经临床确诊的藏族居民肝硬化患者超声检查表现为典型的晚期肝硬化肝脏改变、门静脉增宽及血流速度减低、腹水、合并原发性肝脏实质性肿块、胆囊疾病、脾脏肿大发现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典型的晚期肝硬化声像图表现占 84.54%,门静脉增宽及血流速度减低占55.45%,腹水占65.45%,合并肝实质性肿块占21.82%,胆囊疾病占66.36%,脾脏肿大占43.68%.结论 高原世居藏族肝硬化患者病情严重典型比例较大,合并胆囊疾病者较多,合并脾脏肿大者较少,这些情况可能与高原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

    作者:邓长安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益气血渴方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渴饮-水肿综合征63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渴饮-水肿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基础综合治疗;治疗组63例,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益气血渴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透析间期体重增长及肾功能、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8.41%)高于对照组(2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医益气化瘀治疗能有效地缓解口渴,从而打断口渴-饮水-水潴留的循环,减少血透事件的发生,改善心脏功能,延长透析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抗菌治疗策略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罹患的肺炎,包括在社区感染而在住院后(通常限定为入院48 h内或在潜伏期内)发病者.CAP依然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致病原的组成和耐药特性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迁[1].CAP的抗菌药物治疗,在病原菌明确以前,一般都以经验性治疗为主,但抗菌药物的选择有其理论和实践基础.

    作者:王细川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重症恶性疟疾192例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恶性疟疾临床特征,早期识别重症患者和降低病死率.方法 对2008年8月~2009年8月腾冲县人民医院经过血涂片检查确诊恶性疟疾19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各重症类型表现分别有意识障碍、重度贫血、循环衰竭、黄疸、水肿、心律失常及广泛出血等.192例重症恶性疟疾患者,痊愈185例(96.4%),留有后遗症2例(1.04%),死亡5例(3.6%).结论 尽早抗疟治疗,对抗药性及并发症的恰当处理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氯喹有耐药趋势,青蒿琥酯是安全有效的首选药物.

    作者:姜新春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食管胃空肠造瘘在恶性食管呼吸道瘘中的对症治疗

    目的 探讨食管癌并发恶性食管呼吸道瘘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的对症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上腹正中切口,经食管下段行食管造瘘并在造瘘口远端结扎食管消除胃反流所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再行胃和空肠造瘘解决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结果 无手术死亡病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均得到控制,患者的营养不良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术后生存期由平均4~6周延长到平均13个月.结论 对于患有食管癌晚期并发食管呼吸道瘘患者在原发灶切除困难情况下,选择食管、胃和空肠造瘘加食管末端结扎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的有效方法.该法能迅速消除因胃反流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解决患者的饮食困难问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近期死亡率显著降低.

    作者:李元治;温福志;滕俊策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通过对655例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探讨护理的具体措施及必要性,认为护理有利于保证手术质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手术创伤愈合,恢复患者视功能.

    作者:梁静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产科新生儿外源性感染甲流的途径与对策

    当前,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产科新生儿同样也面临着被感染的危险.新生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抵抗力低,用药局限性大,很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甚至引起恶化,甚至死亡.近报道的甲流死亡病例中有八成以上为妊娠期妇女和年龄较小的儿童.所以,加强产科环境的预防甲流感染管理工作刻不容缓.

    作者:徐承红;周丽敏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预激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报告

    预激综合征(W-P-W综合征)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心律失常,但W-P-W综合征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在临床上却比较少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素芹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术后主要并发症

    胰腺癌约占胰腺恶性肿瘤的90%,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胰腺癌已成为主要的肿瘤致死原因之一.多数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一般<20%,5年生存率<5%.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迄今仍被认为是治疗胰头癌首选且有效的方式.随着技术不断提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也愈来愈多在地市级医院甚至个别县级医院开展.随着医疗条件和手术技能的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死亡率有所下降,5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胰腺癌患者的整体预后仍不满意.

    作者:刘丽;张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1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联合治疗宫颈妊娠的效果.方法 对1996年1月~2005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例宫颈妊娠患者,肌注甲氨蝶呤20 mg每天1次,连用5 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50 mg,每天2次,5天为一疗程,治疗1~3疗程,8例患者用甲氨蝶呤50 mg宫颈局部注射1次.结果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10例均成功.结论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宫颈妊娠是可行的.

    作者:霍学青;张玲平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病理诊断误诊的常见原因

    病理诊断作为后诊断,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所以对病理医师的要求也就非常严格.当医生就会有失误,当一名好的医生就要尽可能减少失误.当一名病理医生要减少失误就必须要了解病理误诊的常见原因.

    作者:柯飞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白介素-18与狼疮性肾炎的关系研究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以体内多种自身抗体的生成及细胞内外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SLE多系统受累的一部分,超过三分之一的SLE患者有肾脏损害,以至发生肾功能衰竭,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白介素-18(IL-18)与狼疮肾炎关系密切,现就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邹晨容;邱淑娟;刘雪峰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病理学研究

    目的 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线粒体改变与神经元变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30例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海马病理学改变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光镜:神经元缺失,电镜下可见线粒体肿胀明显,内、外膜崩解,嵴变形断裂消失,部分线粒体呈空泡变.结论 神经元变性坏死程度与发病年龄有关,可认为脑损伤发生年龄越小,残存神经元数量越少,线粒体的改变与神经元的变性坏死程度有一定联系,其具体联系还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青峰;任榕娜;杨鹏范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盖氏骨折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手法整复结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盖氏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4月~2010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疗法治疗盖氏骨折35例.结果 35例患者都获得随访,治疗效果优者21例,良者8例,可者5例,差者1例,优良率为82.86%.结论 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盖氏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的对位对线,对腕关节功能影响小,避免了手术治疗带来的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星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雷贝拉唑与吗丁啉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与吗丁啉联合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与单独应用雷贝拉唑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 将14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服用雷贝拉唑,治疗组加用吗丁啉联合治疗,疗程为6周.结果 治疗组明显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症状,并明显降低患者内镜下的症状积分.结论 雷贝拉唑与吗丁啉联合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易旭林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结肠镜和治疗前不同方法肠道准备的观察

    目的 观察结肠镜检查和治疗前不同方法肠道准备的效果差异.方法 将370例进行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传统的口服硫酸镁导泻198例,新型结肠灌洗治疗机进行结肠灌洗172例.结果 两组肠道清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结肠灌洗治疗机清洁肠道清洁水温和体内温度相似,患者易接受,无明显腹胀,无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操作方便,清洁肠道效果好.

    作者:赵应翠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干预及体会

    目的 总结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体会.方法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脑外伤术后持续昏迷患者106例的临床资料,对术后昏迷期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 有效的护理能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结论 有效优质的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有效措施.

    作者:鞠兰;杨冬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轻度营养不良婴幼儿肺炎的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轻度营养不良儿患肺炎后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生情况,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进行年龄、身高、体重、腹壁皮下脂肪厚度等各项指标的检测及心肌酶的检验,根据诊断标准判断并发心肌损害的发病率.抽取6个月~3岁婴幼儿肺炎患儿,营养正常儿30例、轻度营养不良28例,排除中及重度营养不良、心肌炎及其他全身性疾病者.结果 轻度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儿组的心肌酶异常(活性增高)率及心肌酶活性增高程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轻度营养不良儿肺炎后心肌损害概率及损害程度明显高于营养正常儿.

    作者:李容;邢平东 刊期: 2010年第15期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理表现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是主动脉瘤中的一种类型,又叫主动脉夹层血肿(简称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的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壁的中层,形成中层内血肿,血肿在血流压力作用下沿着主动脉壁不断延伸,并向外隆起形成夹层动脉瘤[1].

    作者:王晶晶;王珊 刊期: 2010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