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阴式子宫切除术临床分析

潘月梅

关键词:阴式子宫切除术, 安全性
摘要: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科2000~2008年收治的子宫脱垂及小子宫肌瘤,实施阴式子宫切除术(TVH)的患者120例进行分析.120例手术中,1例膀胱操作,再次行膀胱阴道瘘修补术,2例阴道残端出血致腹腔内出血,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电凝止血成功.2例阴道残端愈合不良,经保守治疗治愈.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8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0 ml,子宫腺肌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高于子宫肌病患者.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术相对安全,但要注意手术近、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对有盆腔手术史难以确定粘连情况的,可先行腹腔镜检查,如粘连严重不宜勉强行阴式手术,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应慎重.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声带肿物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由于显微镜及支撑喉镜的应用,使声带息肉、囊肿、小结等声带手术,得以顺利进行.声带是发音的重要器官,其特殊生理结构和作用决定了声带肿物切除手术的精细性,而围手术期的护理也必须与之相适应,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的术后效果.

    作者:李培琴;刘梅兰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餐饮单位采购员食品卫生知识水平调查

    餐饮业食品原料采购和贮存是食品加工流程中的首要环节,是食品卫生的关键控制环节之一.本调查于2007年6~8月对不同类型餐饮单位的食品原料采购人员的食品采购知识进行调查,旨在了解餐饮单位食品采购人员对食品原料卫生知识的掌握情况,确定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原料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张有平;陈丽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氯沙坦预防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氯沙坦联合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2例,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加用氯沙坦50 mg/d+胺碘酮0.2 g/d,对照组32例在常规降压药物基础上只服用胺碘酮0.2 g/d,随访1年,观察房颤复发率、第一次复发间隔、发作频率和房颤持续时间.结果 房颤复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次复发间隔:治疗组长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发作频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房颤持续时间: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氯沙坦联用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高血压合并阵发性房颤复发优于单用小剂量胺碘酮.

    作者:林锐;罗书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1例蚕豆病的整体护理

    1 病例介绍患者,男,3岁,因1周前进食蚕豆后皮肤黄染,血尿1 d,以蚕豆病收住儿科病房.入院查体:T 37 ℃,P 140次/min,R 26次/min,可闻及II~III级杂音,呼吸浅快.血常规:Hb 53 g/L,尿常规:尿白细胞、红细胞.动脉血氧饱和度60%.入院后给予吸氧、输血、激素、碱化尿液治疗的基础上对患儿进行护理评估,针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病情迅速好转,住院6 d治愈出院.

    作者:王洪惠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1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射频消融治疗(RACF)是根治快速心律失常的内科介入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8月共收治1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现分析如下.

    作者:刘承鸾;邹洪;柳永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羊水过少的诊断与处理

    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常规B超检查诊断羊水过少181例,发生率1.77%.资料表明:羊水过少的发生与孕前刮宫、妊娠并发症、FGR及巨大儿有显著相关性.羊水过少是判断胎盘功能不全敏感的指标,一旦确诊应尽快终止妊娠,可酌情进行引产、急症或选择剖宫产.本资料提示临产前常规监测羊水量,对指导临床恰当的处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袁雄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其并发症常由于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引起,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肺部罗音、发绀和水肿,常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和肝肾功能损害.死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病情复杂,临床治疗应采取以抗感染、合理氧疗、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机械通气治疗越来越重要,戒烟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降低发病率的基础,家庭氧疗是晚期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宋磊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从完善应急机制入手全面落实卫生应急管理工作

    四平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卫生应急工作,建立了卫生应急预防控制体系,从卫生应急的组织机构入手,制定行之有效的卫生应急工作预案,提高协调处理能力,形成了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直报网络、定期的卫生应急人员岗位培训、考核以及卫生应急演练一体化的全方位应急体系.

    作者:张宝丹;王伟;魏莉延;窦广宏;刘俭;宋海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浅谈肝硬化患者的健康教育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进行性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其年发病率为17/10万,在总人口死因中位居第九.由于其不可治愈性,患者需长时间带病生活.因此,如何使肝硬化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良好的配合治疗,获得佳生存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心理、饮食和药物治疗等方面,提高广大患者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李珂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浅谈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因此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将10例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施望斌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

    医院感染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在手术室更为重要.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地方,同时也是血液制品及体液分泌物密切接触的地方,因此,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势在必行.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在感染控制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简单介绍如下.

    作者:赵显举;魏颖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社区居民血糖标本合格率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也迅速增加[1].2006年2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并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这样使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便利.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各居民小区、厂矿等共采集血糖标本859份,其中发生溶血13份,约占总数的1.51%.为了使所采集的血标本不影响检查结果及延误诊断,通过分析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自2008年3~8月,共采集血糖标本1050份,发生溶血2份,占总数的0.19%,保障了居民血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潘凤贤;张炳芬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加强围生期孕产妇用药安全及保健

    注意孕产妇用药安全才能确保母婴的健康,进一步降低孕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降低病残儿的出生率,提高人口质量.1用药对胚胎、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胚胎受损敏感的时间是受精后15~56 d,这时,胚胎各器官正处于高度分化、发育、形成阶段.在受精后7 d内用药,因受精卵尚未种植,游离在输卵管、子宫腔内的分泌物中,故影响极小.受精后8~15 d内用药,胚胎虽然已种植,但组织器官尚未分化,如有影响常可引起流产,一般不发生畸形.

    作者:叶金凤;程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产前超声诊断半叶全前脑合并无鼻及中央唇腭裂1例

    1病例介绍孕妇27岁,G2P0,孕21周行产前筛查.超声所见:宫底内见胎头,双顶径53 mm,头围198 mm,腹围166 mm,肱骨33 mm,股骨37 mm,羊水指数119 mm,胎盘前壁厚25 mm,胎儿脐血流参数正常.胎儿颅骨光环可显示,前部脑中线结构消失,为单一脑室腔,两侧丘脑可见融合,透明隔腔及第三脑室未见显示,不能显示两侧脑室.枕后部可见小脑半球,形态未见明显异常,后颅窝池未见明显增大.面部正中矢状面未见鼻骨显示,上唇及上腭中部连续性中断,约4 mm,眼眶距约10 mm-7 mm-10 mm.见图1、图2、图3.胎儿脊柱、心脏结构、腹部结构未见明显异常.四肢可见,双足可见,形态未见异常.超声诊断:单胎存活,胎儿前脑无裂畸形(考虑半叶全前脑合并无鼻、中央唇腭裂).笔者所在医院引产病理证实.

    作者:曾瑛;陈春霖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纳洛酮与醒脑静联用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与醒脑静注射液联用治疗肝性脑病临床疗效.方法 纳洛酮与醒脑静注射液联合治疗肝昏迷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纳洛酮与醒脑静注射液联用治疗肝昏迷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于明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三氧技术对伤口感染患者的治疗分析

    笔者所在医院自开展三氧技术以来,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伤口感染的治疗,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病例1:患者,男,84岁,因前列腺增生症造成小便困难,在市级医院行膀胱造瘘术.术后20 d来院就诊,患者当时一般情况较差,腹部造瘘口处一长约3 cm、深2 cm切口,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伴有淡黄色尿液溢出,诊断为膀胱造瘘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在笔者所在医院多次给予油纱引流及换药,切口无明显好转,创面仍不新鲜.行三氧治疗,局麻后切口周围注入大量高浓度三氧混合气,术后补液、抗炎治疗,术后1周来院复查,切口无红肿,无明显渗出,无尿液溢出,局部再次注入低浓度三氧混合气,停抗炎治疗,术后2周,再次来院复查,患者精神状态较前明显好转,膀胱造瘘管道畅,尿液呈淡黄色,刀口愈合良好,无红肿,给予拆线.

    作者:王萍丽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咪唑安定联合氯胺酮在小儿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氯胺酮是一种苯环哌啶类衍生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异的抑制和兴奋双重选择性作用,是唯一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由于给药方便、镇痛性能强、不良反应少,因而常用于小儿短小手术.但氯胺酮兴奋延髓和边缘系统,抑制丘脑新皮层,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大,所以麻醉后会出现精神症状,如幻觉、谵忘、恶梦及苏醒期精神症状和异常行为.2006年3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咪唑安定联合氯胺酮用于76例小儿手术麻醉,并与单纯使用氯胺酮的麻醉效果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广洲;于鹏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手术时机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的手术时机.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87例胆源性胰腺炎(其中手术61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早期手术组死亡2例,后期手术组及择期手术组发生并发症1例.结论 手术时机对于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有重大影响,针对患者个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进行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杨正华;凌峰;张社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18例肺栓塞的诊治经验

    肺栓塞的治疗以溶栓与抗凝为主,本文选取18例肺栓塞患者,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比较,详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例肺栓塞患者,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0~82岁.其中2例为突发猝死型.其余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史、下肢静脉炎史、外科手术史、口服避孕药史.根据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检查证实为肺栓塞.

    作者:朱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心绞痛和脑血栓患者止血与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

    目的 检测心绞痛、脑血栓患者止血与凝血的分子标志物,探讨其止血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42例心绞痛和40例脑血栓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D-D)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和脑血栓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t=2.17,2.32,P<0.05),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TAT和D-D较稳定型明显升高(t=2.41,2.38,P<0.05);脑血栓患者急性期以TAT升高为主,而亚急性期D-D含量明显高于急性期和慢性期(稳定期)(t=2.24,2.28,P<0.05).结论 心绞痛、脑血栓患者存在凝血系统激活、继发性纤溶亢进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宫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