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Graves病131I治疗剂量佳化的探讨

王玉田

关键词:Graves病, 超声检查, 核素显像, 甲状腺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甲状腺质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佳131I治疗剂量.方法 103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均进行核素显像和B超测量甲状腺质量及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 131I治疗后甲状腺质量下降量(B超测量法)与治疗前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能显著减少甲状腺质量.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Graves病131I治疗剂量佳化的探讨

    目的 观察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甲状腺质量和功能的变化,探讨佳131I治疗剂量.方法 103例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前后均进行核素显像和B超测量甲状腺质量及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 131I治疗后甲状腺质量下降量(B超测量法)与治疗前质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 Graves病患者131I治疗后能显著减少甲状腺质量.

    作者:王玉田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浅谈医学本科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随着一年年的高校扩招,原本是精英教育的高等医学教育逐步向大众教育转换.加强医学本科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扩大医学生知识面,提高医学生文化道德修养,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锐英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稿约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芬太尼用于锁骨骨折术中镇痛的效果体会

    目的 探讨锁骨骨折手术患者应用芬太尼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锁骨骨折住院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用两种麻醉方法进行对比,其中对照组30例,试验组30例.对照组应用臂丛阻滞方法,试验组应用局部麻醉+强化麻醉方法即静脉镇痛法.结果 试验组30例手术患者均达到Ⅰ级麻醉标准,对照组30例手术患者明显差于试验组,达到Ⅱ级标准.结论 芬太尼静脉镇痛应用于锁骨骨折手术效果良好,术中无不良反应.

    作者:胡广旭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6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目的 探讨引起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剖宫产术中出血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30例;胎盘因素24例;子宫切口(撕伤)出血3例;凝血功能异常3例;针对上述病因分别采取含服米索前列醇片、静注缩宫素、子宫肌注催产素、子宫按摩、宫腔填纱、子宫动脉结扎、缝合裂伤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出血,无1例孕产妇死亡,无1例子宫切除.结论 剖宫产术中出血十分常见,以子宫收缩乏力为多,其次是胎盘因素、裂伤、凝血功能障碍,一旦发生大出血,要迅速找出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作者:唐建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自拟宁心汤为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方法 对30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使用宁心汤为主进行治疗.结果 30例患者,显效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 本方对扩张型心肌病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宁心安神之功效.

    作者:柳常青;柳畅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对母体、胎儿潜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早产等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的656例胎膜早破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统计并实施临床护理.结果 656例孕妇无1例发生宫内及产后感染,新生儿预后好者(Apgar评分>7分)达97.1%.剖宫产253例,阴道分娩403例(阴道助产8例).其中早产43例(6.55%),无早产儿死亡.结论 胎膜早破的孕妇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母婴可有较好的妊娠结局.

    作者:马丽;罗冰;王艳华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156例行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的痉挛性脑瘫患儿的护理,总结出SPR术前各项护理准备,术中配合要点,术后护理措施.

    作者:谭志洁;赵荻;刘玉娟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护理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健康饮食教育.方法 对1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康复期的饮食进行正确指导.结果 136例AMI患者基本掌握正确饮食,自觉遵守饮食原则,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实施健康饮食指导,使AMI患者在住院期间,并发症减少,病死率降低,预后较传统疗法疗效显著.

    作者:陈璇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9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住院的非细菌感染的192例急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喜炎平治疗组和病毒唑组,观察其疗效.结果 喜炎平治疗组在平均退热时间、咳嗽缓解等方面明显优于病毒唑组(χ2=18.73,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有较满意疗效且副作用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祁勇军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脊柱肿瘤切除并内固定围手术期护理的时间路径

    目的 改善和提高脊柱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总结10例脊柱肿瘤患者经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分析脊柱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 通过护士适当的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术后细致观察病情,进行脊柱功能康复训练指导,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积极地进行防压疮、防感染、膀胱功能和四肢的康复锻炼护理.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时间路径的应用明显地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了患者的生命.

    作者:康丽芬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40例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的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0~2008年收治的40例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高血压性心脏病和心律失常是常见的晚期妊娠合并心脏病.40例患者中,剖宫产分娩25例,自然分娩14例,死亡4例.结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威胁孕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危险的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孕期监测,早期预防,及时治疗,选择正确方式适时终止妊娠,可获得良好结局.

    作者:王晓兵;武玉;胡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36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采取平行双盲随机对照法,两组病例随机分为二甲双胍治疗组和苯乙双胍治疗组,疗程3个月.于治疗后第1、2、3月末分别测定空腹血糖,并于治疗结束后复查肝肾功能.结果 两种药均有降低血糖作用,但二甲双胍降糖作用优于苯乙双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朱梅娟;吕建渊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牙周炎与牙周局部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关系

    白细胞介素是一类由各种白细胞产生的,介导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参与免疫调节和炎症过程的细胞因子.本文就牙周病进展过程中牙周局部白介素水平变化作一综述.

    作者:戚刚刚;黄萍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1例交通事故多发伤治疗的护理体会

    在我国交通事故多发伤发生率日益增加,由于人口增多,车辆剧增,车、人、路三者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以多发伤为特征的交通事故比例增高.据统计,我国机动车数量占世界1.6%,而车祸占世界14.6%.交通事故伤并发症发生率极高,尤其是致死性并发症对伤员生命的威胁更大,其特点为多部位损伤和多发伤,病情多变、复杂、严重,这种损伤的复杂性,给诊断、治疗带来了许多矛盾和困难.对钝性伤特别是多发性损伤的诊断较难,有时影响抢救效果,必须重视生命体征和创伤体征的观察,及时诊断和手术.

    作者:曹楠林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5月至2009年1月失血性休克21例患者进行抢救与护理,并观察记录抢救效果及各项监护指标.结果 抢救成功19例,死亡2例.结论 高度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巧对失血性休克的抢救至关重要,监护过程中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同时进行病因治疗和心理护理.

    作者:朱玲玲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患者外周血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的表达,并探讨该群细胞频数的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在胃癌肿瘤免疫过程中Treg细胞对免疫效应细胞的调节作用,探讨其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9例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4+CD25+和CD8+水平显著增高,胃癌临床分期越晚CD3+、CD4+、CD4+/CD8+水平越低,CD4+CD25+和CD8+水平越高,在临床Ⅰ、Ⅱ期患者与临床Ⅲ、Ⅳ期患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胃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3+、CD4+ T细胞数量下降,而Treg细胞的数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使T细胞不能有效地清除肿瘤,与胃癌的发病有关.

    作者:刘伟;仲晓燕;李蓉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头针结合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头针加高压氧对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方法 40例1个月至2岁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头针加高压氧)20例,对照组(头针)20例,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运动功能评定.结果 经3个疗程(每疗程治疗10 d,休息10 d)60 d治疗后,治疗组ADL评分、运动功能评定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效果较理想.结论 头针加高压氧对于小儿脑瘫康复的运动功能改善疗效更明显.

    作者:黄敏;何庚辅;林吕;黄幼平;王瑾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医学研究生是高级专业人才,在当今社会,其人文素质的重要性不亚于专业素质.本文着重分析了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加强医学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以便我国医药院校更好地培养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作者:赵海艳;郝明;常海波;王琪 刊期: 2009年第26期

  • 2008年度定兴县县城中学学生视力低下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中学生视力情况,从而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近视发病率,提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按1995年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规定的低于5.0为视力低下进行检查.结果 16 106名学生中视力低下率为41.67%,其中初中生为27.70%,高中生63.60%;男生为38.12%,女生为44.79%;初中生轻度5.67%,中度12.71%,重度9.34%;高中生轻度为7.06%,中度为22.79%,重度为33.71%.结论 用预防干预和积极治疗的方法来降低中学生视力低下患病率势在必行.

    作者:李秀华;陈玉国;朱永贵 刊期: 2009年第2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