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军平
目的 探讨巨大痛风石刮除术的方法、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以及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选择16例有巨大痛风石的痛风患者行痛风石刮除术,总结术前、术中、术后的治疗及护理经验,分析与切口愈合的关系.结果 行刮除术后,有12例切口一期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4例切口感染,后经再次皮瓣转移手术愈合.结论 术前患者血尿酸要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术中对巨大痛风石的刮除要尽大限度地处理干净,术后次日检测血尿酸,并予以调控,控制血尿酸在正常范围内,同时预防感染对症治疗,在护理方面要抬高伤肢并制动,若能配合红外线照射更有利于切口愈合.
作者:于芳;吕尧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不同动物(豚鼠、小鼠、家兔)离体心肌细胞快反应的动作电位(AP).方法 取不同动物的乳头肌,采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记录细胞内动作电位(APA).生物信号经微电极放大器放大后,一路输入监听器,另一路经高速模数转换器输入计算机,自动显示并分析动作电位的各参数,包括静息电位(RP),超射值(OS),动作电位幅值(APA),0相大上升速度(Vmax),复极化50%和90%的时间(APD50和APD90).结果 心肌电生理图形明显,不同动物(豚鼠、小鼠、家兔)离体心肌细胞快反应的动作电位(AP) 的各参数有明显差别.结论 不同动物(豚鼠、小鼠、家兔)离体心肌细胞快反应的动作电位(AP)不同,在研究药物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时,根据所研究的目的 不同,可选用不同的动物,以便使结果更准确可靠.
作者:杨淑霞;胡圣爱;曾明辉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X线和CT对胸部创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142例胸部创伤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表现.结果 胸部骨折138例,X线发现130例、CT发现132例;气胸、血胸及血气胸共69例,X线发现45例、CT发现69例;肺挫伤72例,X线发现38例、CT发现72例;肺撕裂伤13例,X线发现7例,CT发现13例.结论 X线检查在反映胸部全貌及肋骨骨折定位时优于CT扫描;而对于X线不能发现或不能明确诊断的早期肺挫伤、少量胸腔积血和积气以及膈疝等,CT可以做出明确诊断.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严重胸部创伤及复合伤的患者应及时做CT检查.
作者:谢丽锋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较为简单的操作程序开发出适合笔者所在医院特点的药学信息管理软件,实现程序个性化.方法 收集药学信息,组织整理成数据库文件后,用Access的窗体功能制作药学信息管理软件.结果 Access设计的药学信息管理软件操作简便,维护方便,实用性较强.结论 医院结合自身的特点开发出个性化药学信息管理软件更为经济实用,数据更新方便,能较好地满足信息化的需求.
作者:薛苏冬;张茜;钱晓萍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观察七氟醚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时使用麻黄素和去氧肾上腺素对脑电双频指数的影响.方法 52例ASAⅠ~Ⅱ级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下行腹部手术的患者,硬膜外穿刺置管(T9~L2)成功后,给予0.5%罗哌卡因5 ml,然后以8 ml/h持续硬膜外注射,气管插管后以0.9%七氟醚(呼气末)维持麻醉,以气管插管后10 min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脑电双频指数值为基础值,与麻醉前的血压比较,平均动脉压下降<30%者分入对照组,下降≥30%者随机分入麻黄素组(0.1 mg/kg)或去氧肾上腺素组(2 μg/kg).后二组给予缩血管药物后观察脑电双频指数变化10 min,每2 min记录一次.若脑电双频指数>60,则增加七氟醚浓度0.25%,若脑电双频指数<60则降低七氟醚浓度0.25%.每隔2.5 min测血压和心率.结果 脑电双频指数变化期间麻黄素组的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第10 分钟时对照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脑电双频指数值显著升高(P<0.05),但均<60;第2~10分钟麻黄素组脑电双频指数值均显著升高(P<0.05),其中有10个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值>60,与对照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和去氧肾上腺素组比较,第8分钟和第10分钟时麻黄素组脑电双频指数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 麻黄素使七氟醚全麻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时的BIS值升高,而去氧肾上腺素无此作用.
作者:黄波;刘安林;伍捡林;林小玲;王瀚然 刊期: 2009年第36期
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不同疾病、不同年龄阶段的妇产科患者,术前焦虑反应各不相同.临床护理人员应认真分析,因病施护,因人施护,克服术前不良焦虑反应,确保手术成功和及早康复.
作者:杨艳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膝关节腔内注射曲氨奈德注射剂与玻璃酸钠注射剂两种不同的药物,比较两种不同药物对退行性膝关节病的疗效.方法 本组117例患者,153个膝关节.随机给予选择关节腔内注射曲氨奈德注射剂或玻璃酸钠注射剂.每周注射一次,五次为一疗程.同时配合口服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和活血化瘀药,禁用口服激素类药物.注射后半年以上随访,通过膝关节功能评定指数来确定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半年以上回访71例患者、137膝.注射曲氨奈德注射剂和玻璃酸钠注射剂,近期效果均有膝关节疼痛缓解或减轻、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杨华;王琦 刊期: 2009年第36期
手具有复杂、精细、灵活的功能,每个手指的缺失对手功能都造成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拇指的缺失将使手的功能失去一半[1].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断指再植技术不断成熟,也给拇指缺失患者带来福音[2].笔者所在医院1999年1月至2009年2月,对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6例,获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雨 刊期: 2009年第36期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以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缺氧,为神经功能的恢复赢得时间,让患者早日康复,回归社会.
作者:王秀艳 刊期: 2009年第36期
2008年受安徽省卫生厅指派,笔者有幸成为安徽省援助西藏山南地区卫生局的成员之一,在西藏工作的一年中,了解到当地免费医疗资金的一些情况,特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教,并对今后的山南地区卫生系统的财务发展发挥作用.
作者:崔蔚旻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加深对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性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4例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从流行病学资料、前驱表现、首发症状、疾病进展过程的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认识等方面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小儿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发病率低,临床表现多样,实验室检查早期无特征性表现,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等因素导致该病易误诊.结论 临床医师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拓宽诊断思路,及时明确诊断,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陈玉琳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器(IUD)放置的位置是否影响到避孕效果.方法 将530例育龄妇女分为三组,放置宫内节育器后观察放置位置与避孕效果的关系.结果 观察三种IUD有效均数(P>0.05),无统计学意义,宫内节育器的存放位置与避孕有效均数值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宫内节育器上缘至宫底的距离<20 mm为安全值.
作者:王丽霞;谭娜;高军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早期盐酸纳洛酮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5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纳洛酮针治疗.观察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变化、神志转清率和远期疗效.结果 早期给予纳洛酮治疗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的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盐酸纳洛酮可有效的改善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意识状况,缩短昏迷时间,能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治疗过程中未见毒副反应.
作者:陈瑞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苦参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苦参栓作为阳性对照,观察苦参凝胶治疗宫颈糜烂156例的临床疗效.结果 死亡诱导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 103例,愈显率为49.51%,总有效率为98.06%;对照组 53例,愈显率为35.85%,总有效率为88.68%,两组比较,考虑中心效应的影响后,试验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凝胶对宫颈糜烂的治疗安全有效,建议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晓红;张艳萍 刊期: 2009年第36期
近年来,我国疾病监测管理工作不断发展,传染病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反馈和利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传染病的控制,牵扯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因而,医院传染病的上报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如何做好基层医院的传染病上报,有效的切断传播途径,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张雪 刊期: 2009年第36期
近几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由于较多老年人服药不当、吃饭不及时或合并有其他疾病很容易发生低血糖,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2~2007年诊治的35例低血糖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张振荣;刘新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分析不同原因黄斑前膜患者视力与中心凹厚度的关系, 探讨黄斑部视网膜前膜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定55例黄斑前膜患者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进行两样本均数T检验.结果 特发性黄斑前膜病例34例(57.6%),51~70岁黄斑前膜病例33例(60.0%).特发性黄斑前膜患者视力均大于0.1,其他原因的黄斑前膜视力低于0.1者超过一半.特发性黄斑前膜组中视力低于0.2的患者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明显高于视力优于0.3的患者(P<0.01,t=3.09).结论 黄斑前膜牵拉导致的中心凹水肿增厚是影响特发性黄班前膜患者视力的重要因素.而由其他病因造成的黄斑前膜,原发病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光学相关断层扫描能直接客观地显示黄斑前膜横断面特征及其与玻璃体视网膜的关系并能提供定量的分析.
作者:李小英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人工流产的佳方法.方法 观察比较米索前列醇、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与丙泊酚及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术中出血情况及术后子宫收缩情况.结果 两组镇痛效果相当,但研究组宫颈松弛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子宫收缩好.结论 米索前列醇、地西泮联合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术中镇痛效果好,宫颈松弛好,手术易操作,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张翠萍 刊期: 2009年第36期
通过对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患儿依从性问题的探讨,更加保证了治疗效果,提高治愈率.本组采用48例婴幼儿哮喘患者,精心观察其依从性及对策.提高了患儿家长对雾化吸入治疗的认识程度,喘息缓解,达到预期效果.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婴幼儿哮喘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直达病灶、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小等优点,但婴幼儿不能主动配合治疗,要获得良好的雾化效果,护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作者:宫春凤;高锦萍 刊期: 2009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血压的发病机制、治疗药物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1例慢性低血压患者应用维生素B1和甲钴胺肌肉注射,并加服参松养心胶囊,观察治疗4~8周后的血压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31例慢性低血压患者都有不同血压程度升高,有效率达91%,随访6个月至1年,血压都相对稳定.结论 维生素B1和甲钴胺联合参松养心胶囊能有效的升高血压,改善症状.
作者:朱林章 刊期: 2009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