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英;田淑华;姚敏;陈忱;田亚玲
糖尿病足主要是由于糖尿病的血管病变、神经病变引起下肢血液循环不足、缺血、溃疡、坏死甚至并发感染的一种足部病变,而感染则会使糖尿病加重,导致恶性循环,致使糖尿病患者截肢致残.临床表现有下肢麻木和疼痛、双足痛、温、触觉障碍,受伤后足部易破溃,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慢,容易形成坏疽,导致无法愈合而截肢致残.因此,必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消除足部隐患,降低截肢致残率.
作者:叶慧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气管切开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时建立可靠人工气道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神经内科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气管切开是一项有损伤的操作,气道开放,有伤口,易造成气道阻塞,肺不张,继发感染等合并症.护理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愈后及缩短带管时间,我科自2008年1月――2008年8月共护理了38例气管切开患者,现将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戴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为推进医院管理年活动和纠风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就医问题,我院从医用耗材购销管理入手,采取综合措施、四管齐下,规范购销行为,坚决遏制医用耗材购销领域中的不正之风.
作者:蔡基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研究胰岛素增敏剂马来酸罗格列酮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应用胰岛素增敏剂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30例. 结果 本组30例病人中,FBS、2hPBS、TG、TC、HbA1c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胰岛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马来酸罗格列酮可作为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减少胰岛素抵抗,保护β细胞的一线药物和药物联合治疗中的基础用药.
作者:廖明;罗和平;张清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介绍冲水法在救治重型或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颞叶钩回疝的作用.方法 笔者所在科2001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共收治59例重型及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有颞叶钩回疝继发脑干损伤患者,在开颅清除血肿后发现外侧裂血管发黑、无脑搏动、脑表面受压凹陷明显形成脑疝,不能自然复位,在尽量咬去颅底骨窗后,在棉片保护下,用脑压板轻轻抬起颞叶,显露小脑幕裂孔缘,在上抬颞叶的同时,用生理盐水反复向小脑幕裂孔缘冲洗,使颅腔内冲满生理盐水,让脑组织在浮力作用下,向上漂浮并借助冲水过程'中的冲刷作用,松动下疝的颞叶钩回,达到脑疝复位. 结果 恢复良好50例(84.74%),中残6例(10.16%),死亡3例(5.08%). 结论 冲水法复位颞叶钩回疝及时解除继发性脑干伤,明显降低了病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许有志;甘朝敏;祝正斌;张红强 刊期: 2008年第36期
呼吸机辅助呼吸已成为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引起呼吸衰竭的有效措施.呼吸机治疗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呼吸机的合理使用和各项护理措施的落实.现将我们在2003年3月至2004年12月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呼吸机的护理工作体会汇报如下:
作者:李湘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一直是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难点.笔者共收集我院11例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 结果 证明:选择性动脉造影结合术中美兰注射是目前肠血管畸形定性、定位诊断较理想的方法 ,外科手术是治疗小肠血管畸形出血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何子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我院自2002年6月至2008年8月间共诊治了36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的患儿,其中男性16例,女性20例,单眼22例,双眼14例,所有病例均行结膜囊分泌物涂片检查并证实有细胞内革兰氏阴性双球菌的存在,本组36例患儿中正常产者30例,剖腹产者6例.
作者:滑秀萍 刊期: 2008年第36期
口腔医学美容目前对外科、正畸、修复美容报告较多,而对颌面外伤早期处理中的美容方面报告较少.我科于2005年11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颌面外伤患者128例,在注意其功能恢复的同时,将美学应用于颌面外伤的早期处理.减少了各种疤痕和畸形,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崔英涛;姜立德;初桂艳;辛洪哲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与单纯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生存期和疾病进展时间的影响,近期疗效、毒性反应.方法 88例食管癌患者根据入选标准随机分组,43例行放疗+化疗组(放化组),45例行单纯化疗组(单化组).化疗应用紫杉醇175mg/m2,静脉点滴,d1;DDP 75mg/m2静脉点滴,d1;21d为1个周期.放疗从第一天开始,6MVX线或钴60γ线三野等中心照射,DT60~65Gy,30~33分次,6.0~6.5周. 结果 放化组与单化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32.6%、13%(χ2=4.63,P<0.05).1、2、3年局部控制率放化组分别为79%、65%、51%,单化组的分别是69%、49%、42%(χ2=3.12,P=0.056).1、2、3年生存率放化组分别是77%、58%、47%,单化组的分别是67%、42%、38%(χ2=2.27,P=0.132).放化组毒性反应大于单化组,化疗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骨髓抑制和乏力,但患者均能耐受. 结论 紫杉醇联合DDP化疗同步放疗可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患者毒性反应能耐受.
作者:吴金龙;杨长领;兰跃强;闫清华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评价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2005年8月至2008年6月,分别经桡动脉(12例)和股动脉(8例)途径完成20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的PCI,并观察不同入路介入治疗左主干病变的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造影剂用量、术后并发症以及临床随诊期间发生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情况. 结果 12例选择经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仅1例患者因术中出现桡动脉痉挛而改为股动脉途径,桡动脉介入治疗的手术成功率为91.1%,两组患者完成手术的操作时间(60.1±16)min比(57.8±21.2)min和造影剂(208±35)ml比(201±32)ml,无明显差异,但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患者严重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0,明显低于股动脉介入治疗患者(3.1%).临床随访6个月,无1例死亡,随访期间总MACE发生率桡动脉组为2.3%,股动脉组患者为3.6%,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相比于股动脉途径经桡动脉途径PCI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具有同样的临床效果,而且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股动脉途径的介入治疗.
作者:郭朝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部分,肾动脉狭窄是引起老年人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子.引起肾动脉狭窄的病因很多,其中以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为常见,约占70%~80%.现将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6例ARAS分析如下.
作者:周华三;李媛 刊期: 2008年第36期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科室,它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技术水平.手术室环境、安全、物品的保证以及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和患者安危.搞好手术室管理是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婷慧 刊期: 2008年第36期
正常人的颅脑是由脑组织、脑脊液、血液这三种基本上不可压缩的成分组成,其中任何占位和任何一种成分的增加都可导致颅内高压.颅内压增高是神经外科常见临床病理征,是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和脑炎等共同征象.
作者:于桂英;田淑华;姚敏;陈忱;田亚玲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非造血系统疾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贫血的关系,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11例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影响人体代谢及多种系统的功能,常易引发贫血. 结论 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多样,应开阔思路减少误诊.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张琼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值得重视的,由于存在着代谢紊乱以及并存其它疾病,此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若有疏漏或处理不当将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率,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而围手术期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控制血糖.我科自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口腔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的患者40例,现总结经验如下.
作者:李天中;张会利;史春波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通过对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急诊症状进行分析,提高对其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 对终诊断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的4例患者的急诊症状、辅助检查 结果 进行分析和总结. 结果 3例首发症状是剧烈胸痛,胸闷、头昏1例,胸闷伴肢体麻木1例,伴血压下降2例,肩背部酸痛1例,3例行螺旋CT检查者均发现明显影像学改变,1例超声心动图检查见有临床意义的改变.4例心肌酶谱检查均无异常. 结论 本病表现多种多样,提高认识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作者:朱发有;张满良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疗法.随着化学、电子、生物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务工作者的努力,透析技术日益完善,使越来越多的患者生命得以挽救,生存期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不仅仅满足护理技术服务,同时希望护理人员为其提供健康教育知识.为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是社会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是护理模式转变所必需的,良好的健康教育大大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适应现状、稳定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作者:张丽;吴凤兰 刊期: 2008年第3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11~15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对240例妊娠11~15周终止妊娠的效果和副作用,并与传统方法 终止11~15周妊娠的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观察组宫腔操作时间(5.20±1.20)min明显少于对照组(14.00±3.30)min,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52.00±15.60)ml明显少于对照组(77±22.30)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成熟:观察组,显效率(97.16%)明显高于对照组(1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刮出组织物量,观察组(26.00±10.48)g明显少于对照组(56.00±42.25)g(P<0.0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发症:观察组无,对照组17例. 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妊娠11~15周是一种安全、有效、痛苦小、并发症少的方法 .
作者:赵明琼;肖先述 刊期: 2008年第36期
胃瘫(PGS)是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在7%~41%之间.且多数报道PGS位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首位[1].PGS与其他并发症(出血、感染、胰瘘)相比,虽不至于危急生命,但对患者来说却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医疗费用和痛苦.因此,正确护理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7例胃瘫的护理体会,现总结如下:
作者:金丽珠 刊期: 2008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