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诊患者的医患沟通

沈永宽

关键词:急诊患者, 医务人员, 急诊病人, 诊疗过程, 医院就诊, 相互理解, 相互沟通, 服务质量, 服务态度, 因素, 心理, 创伤, 冲突
摘要:急诊病人到医院就诊,医务人员为病人治病是一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在诊疗过程中,常常因为急诊病人的着急心理和一些不当的作为、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等原因相互之间产生误会、冲突等不快现象,特别是还有动手殴打医务人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医务人员造成严重的身心创伤,同时也给急诊病人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目的 探讨护理缺陷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 通过对医院经常发生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 结果 发生护理缺陷的原因有护士工作责任心;护理人员资历及工作经验等因素. 结论 通过对护理缺陷进行原因分析,从而吸取教训,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保证护理质量及住院患者的身心安全.

    作者:卢志文;刘海燕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11例以贫血就诊的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非造血系统疾病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贫血的关系,以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11例贫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 结果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主要影响人体代谢及多种系统的功能,常易引发贫血. 结论 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表现多样,应开阔思路减少误诊.结合临床表现进行必要的甲状腺功能检查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张琼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急性阑尾炎的B超诊断

    笔者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2例急性阑尾炎声像图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并重点讨论各型阑尾炎的声像图表现.

    作者:罗爱华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分析及干预

    抗菌药物问世以来,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有效地治疗各种不同种属的细菌感染性疾病,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致病菌的快速变异,抗菌药物广泛和普遍使用,导致原有致病菌产生耐药,原来有效的抗菌药物已经不能发挥抗菌作用控制感染,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和滥用,产生了很多不良反应,临床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不仅引发机体耐药性,使药物疗效减低,还给病人带来不良的后果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1].现将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分析如下:

    作者:李宝芝;王永霞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公英芍药汤治疗急性乳腺炎21例

    急性乳腺炎是发生于乳房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疾病,局部以红、肿、热、痛、触及浸润性硬块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疾病.我们采用公英芍药汤治疗急性乳腺炎21例,并与常规西医治疗23例对照,现报告于下.

    作者:应杏青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医源性胆管损伤7例临床分析

    笔者自1993~2007年共参与处理医源性胆管损伤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7例,其中女性5例,男性2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6岁,胆囊切除术6例,胃大部切除1例,术中发现4例,术后1周内发现3例.

    作者:吴亚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脊麻硬膜外麻醉的神经并发症

    脊麻与硬膜外麻醉的神经并发症是指因这类麻醉后引起脊髓、神经根(前根或后根)或周围神经干的损伤及脑脊液压力变化所产生的感觉与运动功能障碍.

    作者:左美娟;陶学有;戴阳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恶性腹膜间皮瘤术中术后出血死亡1例

    病例报告患者45岁,主因发现盆腔肿物2年,伴下腹痛20天于2007年5月12日入院.患者于两年前在笔者所在医院B超提示左附件畸胎瘤,10cm×9cm×9cm,无月经改变及不适.近20天自觉肿物增长伴下腹阵发坠痛、尿频而住院要求手术.

    作者:陈更越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经皮切吸术治疗颈椎盘突出症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经皮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经颈椎前外侧穿刺,通过微钳及旋切仪切吸出椎间盘髓核组织; 结果 做好病人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正确指导病人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结论 减少损伤及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作者:段亦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腹水疗效观察

    癌性胸腹水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不同的压迫症状,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消除或减少胸腹水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可以全身化疗赢得条件,艾迪注射液是从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等中药中精制提取而成的注射液,具有抗肿瘤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004年5月至2006年11月,本院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夏有星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症的护理体会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以后,在外力作用下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单独或连同髓核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髓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病症.此病95%生于L4~5或L5~S1椎间隙,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痛.臭氧消融术是治疗本病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笔者所在科自2006年8月至2007年4月有选择的对60例患者采取了臭氧消融术,根据不同的病情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孔祥芬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急诊患者的医患沟通

    急诊病人到医院就诊,医务人员为病人治病是一种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过程.在诊疗过程中,常常因为急诊病人的着急心理和一些不当的作为、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等原因相互之间产生误会、冲突等不快现象,特别是还有动手殴打医务人员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医务人员造成严重的身心创伤,同时也给急诊病人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

    作者:沈永宽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用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对64例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相关指标比较. 结果 经治疗后,患者在控制血压、改善肾功能、提高尿内生肌酐清除率方面有明显疗效. 结论 依那普利联合非洛地平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高血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钱秀琴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浅谈急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已发展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而健康教育作为护理模式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护士抓住有力时机及时间对在留院观察期间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患沟通,实施健康教育,是有效治疗的前提和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同时也可促进护患间的相互理解,可使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一般知识及康复保健知识,从而提高留观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和患者及家属的满意义.现将留观患者健康教育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红;胡冬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35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黄芪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和能量合剂. 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临床疗效,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保护受病毒感染的心肌,清除自由基,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一种有效措施,其应用方便,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玲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手术室护理管理

    手术室是患者接受手术治疗诊断及抢救的重要科室,它直接反映了一所医院管理的水平,直接影响医院的技术水平.手术室环境、安全、物品的保证以及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和患者安危.搞好手术室管理是确保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刘婷慧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实验性吸烟大鼠支气管肺组织中激活蛋白-1与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表达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不同吸烟时间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和激活蛋白-1(AP-1)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二者的相关性,探讨激活蛋白-1(AP-1)在吸烟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中的作用.方法 自制大鼠实验性被动吸烟装置,建立吸烟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动物模型,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不吸烟组、吸烟1月组、吸烟2月组、吸烟3月组,每组各10只.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原位杂交半定量技术检测支气管上皮细胞Cu-Zn SOD和AP-1(c-fos和c-jun)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 吸烟3月组大鼠出现了肺气肿的病理改变.吸烟各组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c-fos、c-ju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不吸烟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吸烟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吸烟各组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Cu-Zn SOD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水平均较不吸烟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2月组较1月组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3月组和2月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大鼠支气管上皮细胞中c-fos和c-jun二者的表达逐渐增高,并且呈正相关,Cu-Zn SOD在吸烟1月和2月时表达较高,在吸烟3月时略有下降.提示AP-1在吸烟所致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成建德;许建英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真菌与慢性鼻-鼻窦炎关系的探讨

    目的 探讨真菌变应原在慢性鼻-鼻窦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30例,对照组为同期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检测患者血清TIgE、血清SIgE、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及吸入物过筛试验. 结果 实验组血清TIgE、SIgE、ECP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在慢性鼻-鼻窦炎中嗜酸粒细胞处于活化状态,嗜酸粒细胞活化促进了病变的迁延与发展;慢性鼻-鼻窦炎变应原以户尘螨、粉尘螨、北艾、葎草为主,真菌变应原检出较少.

    作者:宋子龙;张丹梅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左旋多巴治疗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左旋多巴对弱视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近五年来我院和山西省眼科医院新诊断为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48例(96眼),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左旋多巴+配戴眼镜治疗,对照组仅配戴眼镜,3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变化. 结果 治疗组视力改善效果优于观察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左旋多巴对于初诊为中度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孙文翠;梁剑蓉;郭海梅;都向锋;田金叶 刊期: 2008年第36期

  • 吻合血管胫前肌皮骨膜瓣移植喉下咽癌术后咽瘘修复术

    目的 探讨喉癌术后咽瘘发生的原因,并介绍新的咽瘘治疗方法 .方法 对1988~2005年间遇到的喉癌手术后8例咽瘘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一种新术式进行治疗. 结果 喉癌术后咽瘘发生率为5.6%.带血管组织瓣移植修复效果显著85%. 结论 全身情况的影响、局部感染、术前放疗、手术切除肿瘤范围大等是导致咽瘘的原因;把握好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是预防和治疗咽瘘的关键.吻合血管复合组织瓣可有效提高咽瘘修复成功率.

    作者:陈红 刊期: 2008年第3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