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青
目的 探讨规范化护理流程在ICU患者动脉血采集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危重患者830例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5~11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5年12月~2016年5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实施,实验组应用动脉血采集的规范化护理流程,比较2组潜在的护理风险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评价其效果.结果 实验组潜在的护理风险发生率、并发症(皮下血肿、瘀斑、局部硬结等)的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可以有效降低危重患者动脉血采集潜在的护理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方雅琳;伍丽婵;易慧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肛周脓肿并发瘘管患者中实施基于精细化护理理念的全过程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肛周脓肿并发瘘管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基于精细化护理理念下的全过程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情感功能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肛周脓肿并发瘘管患者行基于精细化护理理念下的全过程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作者:马绮文;钟书凌;栾晓军;陈劲松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骨伤科护理门诊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自我效能、康复训练依从性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4~9月收治该院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通过骨伤科护理门诊实施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自我效能评分、康复训练依从性评分、Barthel 指数、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骨伤科专科护理门诊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疾病管理自我效能和康复训练依从性,进而产生较为理想的康复效果,可作为髋关节置换术病例康复期健康管理的有效途径.
作者:严洁敏;董丽娟;龙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比较常规乳腺癌保乳术与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精神心理健康的差别,旨在探讨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身心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因素.方法 对该院乳腺甲状腺外科2010年5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乳腺癌患者,分为射频组(87例)和保乳组(1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肿瘤组织病理数据,采用自我形象量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术后外形满意度调查表等进行问卷调查,总结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肿瘤病理学数据及肿瘤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我形象得分总分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在功能受限性和患臂关注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疾病易感性、身体羞耻感、身体关注度和透视度,两组患者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功能维度中的性功能、症状维度中的对脱发担忧两个维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六个维度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外形满意度方面,在术后对双侧乳房形状、乳房大小和术后疤痕等满意度方面,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在术后乳头乳晕位置和形状方面两组间满意度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后行保乳术患者有着更好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卫生健康水平,其在自我形象评价、生活质量、术后外形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单纯保乳术患者.
作者:黄晓群;胡会英;刘巧刿;王玲;胡金定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住院精神病患者8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为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组(研究组)和传统护理观察和护理报告组(对照组),每组400例.对两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情况、严重程度、所致损失程度及预测准确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平均每例发生次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暴力攻击行为1级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级、4级、5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2级比例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暴力攻击行为所致损失程度>50元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预测准确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护理评估和预警机制的实施效果较好.从护理管理角度来说,其能够对护理操作进行科学规范,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及护理风险的降低,值得推广.
作者:余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模式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2014年4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骨科就诊的腰椎间盘源性疼痛保守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入选3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患者15例,其中实验组在对患者施以脊柱核心稳定训练的基础上再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对照组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依据腰痛,功能障碍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采用腰痛JOA评分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评价后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不同方式护理后,出院时、出院后4、8、12周,两组患者Oswestry 评分均有所降低,ADL评分均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Oswestry 评分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ADL评分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腰痛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何莉;么丽芬;刘元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临床病症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行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的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其临床病症与应激反应状况.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循证护理后的FEV1、FVC、FEV1/ FVC和MMF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PaCO2、PaO2、PaO2/FiO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PaCO2为(50.02±6.02)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7.23±5.54)mmHg,PaO2为(78.21±6.13)mmHg、PaO2/FiO2为(413.65±71.31)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护理前的E、NE、IL-6、CO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E、NE、IL-6、COR水平在护理后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病症,改善应激反应,改善肺功能与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机体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穆清华;张永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了解宫颈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探讨影响其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为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手术后组织病理确诊为FIGO Ⅰ、Ⅱ期的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7日、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共3次),使用人口学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CES-D抑郁自评量表、POMS-SF焦虑自评量表及癌症治疗功能问卷(FACT-G)等对宫颈癌患者及同期住院良性肿瘤(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宫颈癌患者与子宫肌瘤患者在社会人口学调查表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在术前、术后第7日、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的PSQI总分、CES-D抑郁、POMS-SF焦虑以及FACT-G评分等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子宫肌瘤组患者相比,宫颈癌患者在手术前、术后第7日和术后第1个月随访时的PSQI总分、CES-D抑郁和POMS-SF焦虑评分均较高,但FACT-G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子宫肌瘤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婚姻状况、教育水平、工作状态、家庭经济状况、医疗付费方式、疾病诊断与分期、疼痛评分、抑郁、焦虑、生活质量等与宫颈癌患者睡眠障碍明显相关.结论 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术前和术后早期各时段睡眠质量低于良性肿瘤患者,且宫颈癌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也较高.睡眠障碍不仅导致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而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晶;周莹莹;曹蓉;杨慧敏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评价在岗前培训中运用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对精神科新护士焦虑情绪和自我和谐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新招聘的护士48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将Peplau人际关系模式的四个阶段,移植到精神科岗前培训的新护士带教关系中,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两组对比,评价两组带教模式的效果差异.结果 研究组焦虑情绪得到较明显的改善,能较顺利地独自工作,自我和谐度及灵活性较高,沟通能力增强,而对照组则前后基本无变化.结论 在岗前培训中运用Peplau人际关系模式,可有效缓解精神科新护士的焦虑情绪,增强自信心、和谐度及工作和沟通的灵活性,对以后的护理工作和良好的护患关系的维护打下基础.
作者:温萌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手术室开展PDCA活动在缩短腔镜接台手术衔接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PDCA活动小组,选定缩短接台手术衔接时间为活动主题,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本院接台手术管理方法进行改进,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PDCA循环,腔镜接台手术衔接时间比之前缩短了18 min.结论 应用PDCA对腔镜接台手术进行科学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为医院及科室节约成本,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医护人员的拖班时间缩短,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黄彦;梁业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延伸护理对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12月该院收治的癌症化疗患者160例,随机分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延伸护理,主要观察指标为化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化疗依从性率为95.00%,对照组为78.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优良率为90.00%,对照组为61.2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伸护理可显著提高癌症患者化疗依从性,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鞠秀波;徐蕾;黄大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乳腺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4年6~12月收治该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2015年1~7月收治该科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14,P=0.048).结论 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孙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四全延续照护模式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四全延续照护法实施前(2015年1~6月)和实施后(2015年7~12月)收治于该院的肝癌手术患者各51例为研究对象,实施前后病例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延续护理,实验组接受四全延续照护模式干预,对两组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肝癌术后患者干预后的自护能力评分、幸福感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体能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四全延续照护模式能够显著提高肝癌术后患者的自护能力、幸福感及生活质量,改善其体能状况.
作者:魏碧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操作不接触隔离技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查阅文献,制定规范的不接触隔离技术护理培训教材,对肿瘤专科手术室护士进行肿瘤手术护理操作培训,并运用到手术实践中.结果 经过规范化培训后的手术室护士在肿瘤手术操作中,能将不接触隔离技术操作自觉地运用到每一步护理配合中,医护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手术室护士规范化不接触隔离技术护理培训,是确保肿瘤手术操作正确实施和防止癌细胞种植转移的必要条件.
作者:刘莉;裴宇权;吴秀红;郭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脱垂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30例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干预,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出院前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总分为(12.59±0.75)分,高于对照组的(9.78±0.81)分,下腹坠痛感、尿路症状、排便情况、术后排尿情况和情绪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51±8.19)分,高于对照组的(91.72±7.34)分,研究组患者护理服务态度、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责任心、及时性、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心理护理、院内感染及出院指导等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应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子宫脱垂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水平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美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胆石症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c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的引入和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行ERCP术胆石症患者100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集束化护理管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翁维华;郭华;蒋小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探讨其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1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将患者资料填写到自行设计的《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调查表》中,分析不同糖化血红蛋白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 糖化血红蛋白高的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为11.52%.常见的感染部位是泌尿道,占34.11%,其次为下呼吸道感染和上呼吸道感染,均占28.24%.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占全部病原菌的65.71%,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周海侠;吴晓慧;王书会;阎田园;蒲欣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干预用于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化疗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该科颈胸部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盲穿法行PICC置管,干预组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对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为58例(96.7%),置管成功率为98.3%,对照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为47例(78.3%),置管成功率为83.3%,干预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有3例(5.0%)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12例(20.0%)发生并发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穿刺置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化疗患者穿刺成功率,配合相应的临床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韦秀红;周兰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提高临床护士科研能力的方法与途径.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对临床护士开展与理论相结合的科研培训班,系统学习并在实践中应用科研相关知识,采用自评量表收集培训前后护士科研能力的得分情况,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秩和检验对培训前后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培训后护士的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得分均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 基于实践的护理科研培训班可提高临床护士的科研知识水平.
作者:曹铭英;杨婵娟;吴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消毒供应中心(CSSD)满意度及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12月实施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前作为对照组,2015年6~12月实施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后作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绩效方案实施方法对满意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影响.结果 实行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后,临床科室对CSSD工作和CSSD员工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提高(P<0.05);且工作质量明显优于未实施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前(P<0.01).结论 条形码信息追溯系统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为一套操作简便、高效便捷、客观准确、完善的CSSD绩效考核体系,使CSSD员工的绩效考核更加客观准确、科学简便,可以有效提高工作质量、满意度及工作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叶丽玲;蔡伟英;李映霞;张涛;彭伟谦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