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翠娟;何翠玲;郑香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肺部感染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2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肺部感染发生率,痰培养结果、引起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20例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共60例;痰培养阳性共50例(革兰阴性杆菌26例、革兰阳性球菌15株、真菌9例)。肺部感染组患者年龄平均(60.56±12.40)岁、合并意识障碍38.33%、预防使用抗菌素66.67%、实施侵入性操作56.67%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44.23±15.80)岁、35.00%、35.00%、25.00%;白蛋白水平平均(32.87±2.98)g/L低于无肺部感染组的(35.97±2.44)g/L (P<0.05),是引起肺部感染相关因素。肺部感染患者住院时间平均(33.28±7.34)天,死亡率20.00%均高于同期无肺部感染患者(18.27±6.34)天,5.00%(P<0.05)。结论:神经外科患者合并肺部感染发生率高,其影响因素复杂,可延长住院时间及增加死亡率,应实施针对性预防措施减低肺部感染的发生。
作者:陆茸;贡换龙;马莹;尹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特殊部位子宫肌瘤患者共81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62例,无临床症状19例。进行手术治疗后,总体恢复良好。结论:早期发现、治疗,能够避免子宫肌瘤增大而增加手术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砚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ASTEMI)静脉溶栓药物的疗效及副反应的比较。方法:随机分组选用114例ASTEMI用重组链激酶(r-sk)及124例ASTEMI用尿激酶(UK)分别做全身静脉溶栓,比较疗效及副反应。结果:r-sk与UK在治疗ASTEMI的再通率分别为81.6%、69.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副反应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r-sk血管再通率高,是治疗ASTEMI有效安全的溶栓药物。
作者:王忠明;马艳艳;姜嫱芝;王淑萍;王东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11月所做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并从其中选出80例进入研究,其中麻醉方式为全麻的患者进入单纯全麻组40例,麻醉方式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进入复合麻醉组40例,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h、4h、8h、12h和24h的疼痛程度评分,重度痛发生率及术后患者的24h内的镇痛药物使用量。结果:复合麻醉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单纯全麻组(P<0.05),重度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组(P<0.01),镇痛药物使用量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组(P<0.01)。结论:胃癌根治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重度痛发生并减少镇痛药物用量。
作者:高翔;陈彪;吴丽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川穹嗪对于Aβ1-42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避暗实验、跳台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通过胞内钙影像测定胞内钙浓度变化。结果:避暗实验和跳台实验均表明,高中低剂量组的川穹嗪与模型组相比,能显著增加潜伏期,减少错误次数(P<0.05);胞内钙影像结果表明,在有钙或无钙外液两种情况下,川穹嗪均降低海马神经元胞内钙离子浓度。结论:川穹嗪可显著改善Aβ1-42致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川穹嗪降低胞内钙离子浓度,从而调节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可塑性和信号传递有关。
作者:付晖;肖建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4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降脂疗效及血脂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降脂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脂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TC、TG及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辛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降脂效果显著,全面改善各项血脂指标。
作者:张光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监测在冠心病(CHD)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105例CHD患者行DCG监测,观察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发作持续时间及ST段下降幅度,同时观察心肌缺血阀值(MIT)及变异性(IV)。结果:105例患者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63.8%(67/105),ST段缺血性改变902阵次,有症状心肌缺血检出率为36.2%(38/105),ST段缺血性改变282阵次,无症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作持续时间与ST段压低幅度无显著差异(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白天发作阵次高于夜间,但发作持续时间、ST段压低幅度及MIT变异性(IV)则低于夜间,不同时间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G监测能显著提高CHD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检出率。
作者:吴超凡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在颅脑外伤并发呼吸功能不全中的救治效果。方法:选择80例颅脑外伤合并呼吸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选择SIMV、A/C或PSV通气模式,根据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结果:80例经鼻气管插管一次成功,成功率100%,平均(2.01±0.28)min;操作中无骨折、鼻窦炎等不良反应发生,留管平均(8.45±3.45)d;发生肺部继发感染5例,声音嘶哑10例,鼻出血9例,导管不全阻5例,意外拔管4例;72例存活出院,死亡8例,抢救成功率90.00%。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气道抢救颅脑外伤的重要措施之一,具有简便、迅速、创伤小、可反复应用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贡换龙;陆茸;马莹;尹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免费修复低保老年人全口义齿的修复方法和修复效果,为改进全口义齿修复提供借鉴。方法:对58例低保老年患者全口义齿修复的做法和临床实际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全口义齿修复成功53例,占91.4%,5例失败,占8.6%。结论:对无牙低保老年人进行全口义齿修复时,必须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合理调整患者就医焦虑情绪,指导患者积极配合。
作者:杨柳;王力敏;李玉增;干春凤;沈银环;刘玉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多吉美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以来转移性肾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吉美治疗,实验组给予白细胞介素-2联合多吉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9.0%(8/42),完全缓解率为16.7%(7/42);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33.3%(14/42),完全缓解率为26.2%(11/42)。实验组有效率和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药联合应用没有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但两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依旧存在。结论:多吉美联合白细胞介素-2能够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的发生无减少,治疗过程应注意不良反应的治疗及预防,以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任;赵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选择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8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10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48.6%,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7.3%)和健康对照组(2.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7.3±15.5)大于自身抗体阴性组(38.1±14.9)(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中肝纤维化发生率(68.6%)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48.1%)(P<0.05)。但两组间性别构成和HCV R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治和病情评估。
作者:王方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急性进展的正常颅压脑积水(NPH)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至2013年6月间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例表现为急性进展NPH患者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57~74岁,平均65.3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脑积水,6例被诊断为NPH,2例治疗过程中诊断为NPH。患者入院前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其中6例放置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2例放置可调压分流管。分析诊断其要点及治疗经过。结果:8例急性进展NPH患者,行全麻下分流管调整术治疗,均成功救治,术后随访3~30月,患者症状均获得改善,7例患者恢复正常,1例患者出院时候偶有尿失禁,随访3月后恢复正常。结论:急性进展的NPH患者,分流管调整到低压力症状缓解不理想,行脑脊液分流装置调整术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作者:李雄;赵奇煌;李锦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伴有焦虑抑郁的冠状动脉慢血流(CSF)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80例CSF患者,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阳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的治疗及护理。出院时再次行SAS和SDS测定,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改善CS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刘颖;马博聪;张红斌;赵明;杨春洁;高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增敏组(放射治疗+CMNa)20例,对照组(单纯放疗)20例,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和剂量相同。对照组病例进行常规放疗治疗,增敏组采取常规放疗同时使用CMNa。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增敏组治疗结束时鼻咽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的完全消退率(CR率)或部分消退率(PR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增敏组鼻咽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达到CR和PR时所需要的放疗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MNa合并放疗治疗鼻咽癌有增敏作用,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陆小军;张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原因及手术适应证,降低产科子宫切除术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子宫切除术治疗产科出血病例资料。结果:产科子宫切除术占分娩总数0.58%,其中剖宫产子宫切除占剖宫产手术的0.28%,阴道分娩子宫切除占阴道分娩的0.017%,胎盘因素是子宫切除的首要原因。结论:产科子宫切除术是挽救产妇生命的有效措施,但要从严掌握手术指征,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胎盘因素孕产妇应警惕产后子宫出血。降低剖宫产率有利于防止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发生。
作者:李岚;刘彤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甘露聚糖肽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P方案化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露聚糖肽注射液,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并随访2年。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趋势上高于对照组,两组近期疗效相近。但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率、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N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能有效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庄凌云;梅林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浓度在预测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的作用。方法:入选临床冠心病患者150例,其中,冠状动脉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10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50例。分为不稳定斑块组(A组)56例和稳定斑块组(B组)44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 C组)5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三组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浓度,用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评价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冠状动脉斑块的形态、特征、稳定性,相关性分析评价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浓度与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的关系。结果:A组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浓度显著高于B组及C组(均P<0.05),IVUS显示A组病变血管的偏心指数、重构指数、斑块面积脂核大小(P均<0.05)、斑块负荷(P<0.01)均明显大于B组,纤维帽厚度(P<0.01)及管腔面积(P<0.05)明显小于B组,血清PAPP-A水平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386, P<0.01),与偏心指数(r=0.251,P<0.05)、重构指数(r=0.287,P<0.05)、脂核大小(r=0.310,P<0.05)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与IVUS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稳定性的指标成显著性相关,可作为评价冠状动脉临界病变斑块易损性的血液学指标。
作者:费玲;张军;王长厚;付金国;马晓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恶性肿瘤患者发热治疗中血必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诊断为恶性肿瘤伴发热患者130例,按其诊治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芬必得口服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血必净注射液静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显效37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治疗显效23例、有效22例、无效20例,治疗有效率为69.23%,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5.38%明显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8%,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在恶性肿瘤患者发热治疗中,血必净临床治疗疗效确切、显著,不良反应少,退热效果稳定。
作者:钱美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与常规治疗药物对比,观察奥拉西坦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110例临床确诊为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应用胞二磷胆碱钠1.0g,,静点,每日1次,红花注射液100mg静点,1/日,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拉西坦注射液,4.0g,静点,每日1次,疗效均为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显著高于对照组72.5%,P<0.01。结论:奥拉西坦联合红花注射液具有活化脑细胞、改善脑供血,促进智力和瘫痪肢体恢复功效。
作者:王辉;韩玉明;张笑雨;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月27~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CFDA)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研究部署了2014年药品监管重点任务。CFDA张勇局长出席会议并从七个方面对进一步做好药品监管工作强调了明确要求:(1)要充分认识药品监管工作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维护药品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2)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聚焦重点难点化解风险隐患。(3)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稳步构建保障药品安全的长效机制。(4)要清醒认识药品监管工作的复杂性,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药品监管队伍。(5)要正确理解监管和服务的关系,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6)要主动适应药品监管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7)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吴浈副局长提出5点明确要求:(1)各地要按照总局部署的重点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继续围绕非法中药提取物、化工原料生产药品制剂、非法包材和辅料、网上违法售药、中药材市场等突出问题,开展打击整治工作。(2)在监管工作中,要克服畏难情绪,坚定信心,要积极主动,敢于出击、敢于坚持、敢于担当。(3)要针对本地区特点,明确工作重点,不放过任何案件线索,紧抓不放、一查到底、坚决查实、处理到位。(4)要抓住《药品管理法》修订契机,针对药品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度缺陷,着力开展药品监管制度研究,积极主动地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5)要加大宣传力度,坚决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舆论引导,逐步占领社会舆论阵地,树立全系统监管为民,科学、公正、权威的形象。
作者:黄宏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