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孙志华
一项由广东省中医院牵头,近20家医院共同参与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影响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式启动,这是国内首个关于植物来源单体化药注射剂用于ACS患者PCI治疗的大样本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预处理对ACS患者围PCI治疗期心肌损伤、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生命质量的影响等。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中医中药治疗AMI的临床实践中尚存问题,有关AMI的中医临床研究缺乏循证医学证据等多重因素令中医治疗措施难以进入有关现代AMI诊疗指南,因此加强中医药的基础及理论研究、明确药理作用,才能提高中药治疗效果。丹参酮ⅡA磺酸钠前期研究结果显示,该药具有良好的抗炎、调脂、清除自由基、防止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按照循证医学和药物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的要求,这项研究将为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提供循证依据,为从事心血管病的医务人员提供更规范的治疗策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效果和佳方案。方法:选择2010年8月~2012年10月我院择期进行上肢手术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I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II组给予0.5%罗哌卡因,对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差异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II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0.375%罗哌卡因进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更好,且安全性高。
作者:苏鹏涛;杨华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4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增敏组(放射治疗+CMNa)20例,对照组(单纯放疗)20例,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和剂量相同。对照组病例进行常规放疗治疗,增敏组采取常规放疗同时使用CMNa。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增敏组治疗结束时鼻咽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的完全消退率(CR率)或部分消退率(PR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增敏组鼻咽原发灶和颈部淋巴结达到CR和PR时所需要的放疗剂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MNa合并放疗治疗鼻咽癌有增敏作用,可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陆小军;张晶晶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活血及利水中药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和PAR-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组和利水组,每组40只,采用免疫组法测定AQP4和PAR-1蛋白表达。结果:APQ4和PAR-1表达假手术组较低,模型组表达1d明显提高,3d为高点,5d仍具有较高水平;活血组和利水组大鼠各时间点PAR-1表达与模型组相比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4和PAR-1蛋白表达具有显著性正相关性。结论:活血及利水中药能改善脑出血大鼠脑组织水肿。
作者:曾侠林;艾华;张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对髌骨骨折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92例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的4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的5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分别为(45.2±6.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49.7±5.8)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时观察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为(7.2±1.4)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3.8±2.0)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6.0%,对照组为11.9%,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心拉力螺钉联合钢丝张力带对髌骨骨折的治疗作用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优良率,并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状况,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王众;吴亚乐;李骥;廖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变化,并分析其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之间收录的11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并按照其体重分为观察1组(非肥胖)和观察2组(肥胖),并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的12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并按照其体重分为对照1组(非肥胖)和对照2组(肥胖),分别测定4组血清中游离脂肪酸的水平变化。结果:通过游离脂肪酸的含量测定分析,观察1组和观察2组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比较无明显的差异,但是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游离脂肪酸的水平与BMI、腰围、TC、LDL-C和总睾酮呈现正相关性,与HDL-C和M120-180呈现负相关性。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的高于正常人,并且含量与患者的BMI、腰围、TC、LDL-C和总睾酮呈现正相关性,而与HDL-C和M120-180呈现负相关性。
作者:郭媛;陈晖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联合检测在病情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检测9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轻度:30例,中度:28例,重度:32例)和3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CRP和乳酸脱氢酶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和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和乳酸脱氢酶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而轻、中度患者两种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CRP和乳酸脱氢酶是急性颅脑损伤的敏感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胡晓敏;刘坤;谭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银汞合金、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体Dyract治疗老年人楔状缺损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本院牙科的65例老年楔状缺损患者共计430颗患牙,分别使用银汞合金、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和复合体Dyract进行修复,6个月及12个月后进行随访和复查,使用改良型USPHS评价体系对楔状缺损修复的效果进行评价,并分析修复失败的原因。结果:修复后6个月,三组患者的成功率有显著的差异(χ2=13.323,P=0.001),但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并无明显的差异(χ2=0.360,P=0.548);12个月后再进行随访发现,三组患者的成功率仍有显著的差异(χ2=18.814,P<0.001),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χ2=5.202,P=0.023);三组患者固位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χ2=30.795,P<0.001),但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差异不明显(χ2=0.005,P=0.942);边缘密合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82.142,P<0.001),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与复合体Dyract组之间差异不显著(χ2=2.225,P=0.329);边缘着色方面三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χ2=39.799,P<0.001),而光固化玻璃离子水门汀组的边缘着色问题也明显高于复合体Dyract组(χ2=9.728,P=0.008);表面形态缺损方面三组则并无明显的差异(χ2=4.867,P=0.301);结论:复合体Dyract是修复老年人楔状缺损的较理想材料。
作者:程汇;王红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HPV在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中的含量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分为宫颈炎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检测HPV阳性例数、含量及HPV阳性患者中HPV DNA亚型的构成情况。结果:HPV阳性例数和含量均呈现宫颈炎组<宫颈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HPV阳性患者中HPV-DNA-16阳性率80.68%、HPV-DNA-18阳性率71.59%。结论:高危HPV DNA类型检测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金爱红;周霞平;周凤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多吉美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转移性肾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9年以来转移性肾癌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多吉美治疗,实验组给予白细胞介素-2联合多吉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19.0%(8/42),完全缓解率为16.7%(7/42);实验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33.3%(14/42),完全缓解率为26.2%(11/42)。实验组有效率和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药联合应用没有新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发生,但两药的常见不良反应依旧存在。结论:多吉美联合白细胞介素-2能够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但不良反应的发生无减少,治疗过程应注意不良反应的治疗及预防,以提高转移性肾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任;赵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老年人痰液细菌培养及耐药性情况,将科学合理的依据提供给诊断、治疗临床疾病和运用抗菌药物方面,从而促进临床疗效的显著提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患者的痰夜标本的痰夜培养和耐药结果资料。结果:老年人痰液细菌培养结果表明,耐药率高的为铜绿假单胞杆菌,其次为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在痰液耐药性方面,耐药率高的为青霉素类,其次为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等。结论:临床有效检测致病菌的耐药性并将其向临床医务工作人员通报有利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对临床用药进行有效的指导。
作者:杨安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对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退热、退疹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在退热、退疹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有协同作用,安全有效。
作者:王淑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相关的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25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例资料,同期选择120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总结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排痰不畅及误吸、侵入性操作、意识障碍、激素和抗生素长期使用、营养不良和患有肺部原发病均为引起神经外科NCU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主要危险因素采取各项有效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神经外科NCU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慧;吴琼娅;黄琴;向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特殊部位子宫肌瘤的发病原因、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特殊部位子宫肌瘤患者共81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患者中伴有子宫肌瘤相关症状者62例,无临床症状19例。进行手术治疗后,总体恢复良好。结论:早期发现、治疗,能够避免子宫肌瘤增大而增加手术难度及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罗砚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慢性肾脏病(CKD)是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包括各种原发性肾小球、肾小管、肾血管性疾病及继发于高血压、糖尿病、代谢性疾病等的肾脏病的临床统称,已成为广受关注的焦点。据统计,目前美国约有8百万CKD患者[1],欧洲人群肾脏病的发病率则更高[2]。我国近10年也有相关研究,“中国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群中CKD患病率为10.83%[3]。CKD已被认为是心血管事件的高危因素,近些年关于他汀类药在CKD及心血管事件中的作用受到重视。本文将对血脂异常的CKD患者他汀类药物应用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赵森;秦明照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患者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两种方法比较脑梗死后出血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到2011年收治的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患者32例,对32例患者均采用CT和MRI检测脑内梗塞灶的数量,部位以及大小,MRI和CT均进行头部横断面扫描,厚度均为8mm,并进行拍照观察,每个截面10~12张影像,后综合进行分析诊断。结果:MRI对于脑基底层和脑干等部位的检查更敏感,MRI检测出的脑梗死后出血性的例数也多余CT,MRI检测出25例脑梗死后出血转变的患者,占到78.1%,远远多于CT诊断患有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7例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样的患者,两种手段检测出的病灶、形态均有差异,但MRI成像更易观察。结论:临床上MRI对脑梗死后出血转变的诊断价值远高于CT。
作者:寻正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胃肠道肿瘤手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胃肠道肿瘤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生长抑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胃肠减压量和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生长抑素治疗胃肠道肿瘤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可以有效帮助腹腔炎症消退,促进胃肠动力恢复。
作者:刘凯东;张乐;白月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肝肾微粒体抗体,选择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80例健康人分别作为对照组。结果:105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48.6%,显著高于慢性乙肝组(7.3%)和健康对照组(2.5%)。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47.3±15.5)大于自身抗体阴性组(38.1±14.9)(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中肝纤维化发生率(68.6%)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48.1%)(P<0.05)。但两组间性别构成和HCV R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有助于慢性丙型肝炎的诊治和病情评估。
作者:王方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方法:根据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将SAP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对照组27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之间平均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预防性抗生素应用对于SAP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及病死率。
作者:李鸿;姚晶;罗德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2月27~2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CFDA)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药品监管工作会议上,研究部署了2014年药品监管重点任务。CFDA张勇局长出席会议并从七个方面对进一步做好药品监管工作强调了明确要求:(1)要充分认识药品监管工作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维护药品安全的使命感、责任感。(2)要时刻保持忧患意识、强化底线思维,聚焦重点难点化解风险隐患。(3)要坚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稳步构建保障药品安全的长效机制。(4)要清醒认识药品监管工作的复杂性,着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药品监管队伍。(5)要正确理解监管和服务的关系,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6)要主动适应药品监管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能力。(7)要加强组织领导,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吴浈副局长提出5点明确要求:(1)各地要按照总局部署的重点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继续围绕非法中药提取物、化工原料生产药品制剂、非法包材和辅料、网上违法售药、中药材市场等突出问题,开展打击整治工作。(2)在监管工作中,要克服畏难情绪,坚定信心,要积极主动,敢于出击、敢于坚持、敢于担当。(3)要针对本地区特点,明确工作重点,不放过任何案件线索,紧抓不放、一查到底、坚决查实、处理到位。(4)要抓住《药品管理法》修订契机,针对药品监管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度缺陷,着力开展药品监管制度研究,积极主动地提出修订意见和建议。(5)要加大宣传力度,坚决曝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舆论引导,逐步占领社会舆论阵地,树立全系统监管为民,科学、公正、权威的形象。
作者:黄宏星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