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周艳红

关键词:社区干预, 高血压患者, 治疗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治疗高血压的依从性。方法:选自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社区里面健康存档的高血压患者,从其中选出自愿者80位,随机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来治疗40位高血压患者,治疗组采用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采用在基础护理上进行社区干预,其中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方法治疗40位高血压患者,制定一定的治疗周期,治疗期过后,将2组高血压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由数据可知,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在基础护理上进行社区干预治疗高血压患者,显效25例,占该组临床数的62.5%,有效1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0%,无效3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7.5%。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来治疗40位高血压患者,显效15例,占该组临床数的37.5%,有效13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2.5%,无效1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0%,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结论: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治疗有保育要求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有保育要求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患者一侧附件切除、一侧附件加对策卵巢活检、一侧附件加大网膜切除及阑尾切除等手术治疗,然后给予所有患者2~6个静脉化疗,化疗方案为PVB方案和PEB方案。结果:50例患者均存活下来,均具有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均没有复发。30例患者怀孕生子,胎儿均健康。结论: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手术之后运用PVB和PEB化疗方案进行化疗能够将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生育功能良好保留下来,并保证患者良好的预后。

    作者:陈兰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探究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将同时期收治的120例非缺血性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颅多普勒检测颅内血管狭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颈动脉超声检查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具有比较好的检查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作者:王京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急性颈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脊髓损伤后低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8月~2011年7月共收治急性脊髓损伤患者45例,排除肾病,糖尿病以及合并颅脑损伤后共37例(其中完全性损伤8例,不完全性损伤29例)。以入院后常规血生化检查,复查两次血钠小于130mmol/L和24h尿量记录大于3000ml者为标准,随机分A组27例依照颅脑外伤后低体液容量型低钠血症(CSWS)治疗方法给予纠正补钠;B组10例依照颅脑外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治疗方法给予限水补钠。结果:A组26例经7~12天(平均8.2天)治疗血钠平均恢复至138(135~142)mmol/l,1例自动要求出院;B组8例经12~21天(平均12.4天)治疗血钠平均恢复至136(135~138)mmol/l,2例自动要求出院。结论:低钠血症是急性颈脊髓损伤常见的并发症,经回顾分析其发生机制,临床上主要为脑盐耗综合征(CSWS),所以在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时,可按照低体液容量型低钠血症进行及时治疗。

    作者:姚福东;刘夏君;习羽;左春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田七口服液对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和FGF-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田七口服液对SD大鼠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表达的影响,探讨田七口服液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3月龄SD大鼠120只,造成右桡骨骨折后,随机分为田七口服液,阳性药物对照组(接骨七厘片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在实验的第3天、7天、14天、21天时,测量骨痂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2和FGF-2表达的变化。结果:田七口服液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在骨折后14d BMP-2的表达达到峰值,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田七口服液组在骨折后7d FGF-2的表达达到峰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田七口服液能增加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在骨愈合早期上调BMP-2和FGF-2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阮肇海;刘思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核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修复治疗的120例患者(120颗患牙)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60例,实验组患牙给予纤维桩修复,对照组患牙给予传统铸造金属桩核修复,观察随访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桩核冠脱落、桩核折断、根折、牙龈炎症等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桩在修复大面积牙体缺损的预后如桩核冠脱落、桩核折断、根折等方面明显优于铸造金属桩,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果立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多发结石疗效

    目的:以开放性手术为对照,探讨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多发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泌尿外科病房孤立肾并发多发结石患者随机分组,研究组29例应用超声引导下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对照组29例应用开放式取石手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取净率、术后2个月排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与术前比较、术后2个月与术前比较血肌酐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阶段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孤立肾多发结石具有创伤小、手术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结石取净率和排净率高,手术疗效好,安全性高,适合于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超;钱叶勇;柏宏伟;常京元;韩梦霞;李纲;许小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病毒性肝炎导致患者肝衰竭死亡的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研究病毒性肝炎导致患者肝衰竭死亡的临床原因。方法:选取2000年~2013年间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肝炎导致肝衰竭死亡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造成其死亡的临床原因。结果:肝硬化、肝炎病毒和高并发症会导致患者预后变差,死亡率升高。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早期要做好抗病毒治疗,严格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积极改善预后,以降低其死亡率。

    作者:覃舒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独一味胶囊治疗肩关节损伤65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独一味胶囊治疗肩关节损伤的疗效。方法:65例肩关节损伤患者,男42例,女23例,年龄32~55岁。独一味胶囊,口服每次1.5g,每日三次。治疗期间短期患肩三角巾悬吊制动,24小时内间断性冰袋冷敷20分钟/2~3小时,次日停用改为热敷,固定期间不限制腕、手活动。二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关节疼痛明显减轻,综合功能、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疼痛明显减轻:总有效率94.3%。综合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0.6%,活动度改善:总有效率为86.8%。结论:独一味胶囊治疗肩关节损伤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有利于进行康复训练从而达到提高综合功能的目的,可以应用其治疗肩关节疾患。

    作者:张洪涛;朱鹤飞;王春晓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建立“双心医学”三级干预体系

    人类寿命的延长,部分患者发生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等)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病因和并发症,不及时干预,会发展成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疾病的康复及社会的安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预期寿命。关注双心医学(心理心脏病学)已经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类合并心理疾患的现象在医院各个科室都有(如妇产科的产后忧郁症),严重者发生医患纠纷,甚至是恶行伤医事件。其中不乏合并罹患心理疾患的案例,胡大一教授早在十几年前就注意到心理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在我国率先提出“双心医学”理论,呼吁所有专科医师都应该具备甄别和评估患者心理疾患的能力,并在临床中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和自我医疗风险的防护。建立双心医学的三级干预体系,即三道防线:分别为:第一道防线--社区医院。第二道防线--基层医院的大内科。第三道防线--三级甲医院的心内科为主体。有前两道防线的筛查,利用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的优势,解决疑难病例,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节省了财政支出。同时又解决了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缓解医患矛盾的关键措施之一。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是全国先建立双心门诊的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矛盾的产生。为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4年4月10日在北京举办《医疗风险管理与双心医学发展》培训班,数百名基层医院的专科医师参加培训班,陈红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oflex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0例在我院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择同期30例在我院采用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法)治疗的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JOA评分和术后好转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oflex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术后JOA评分和术后好转率较PLIF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够有效减小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并且获得较好的术后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祖耀;王长涛;吴吉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干预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评价临床药师干预在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间行结直肠手术患者120例列入对照组,未实施临床药师干预用药;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间患者120例列入研究组,实施临床药师干预用药。调取所有受试者病例资料分析用药品种和用药合理性情况,并行两组间比较。结果:研究组经临床药师干预后,氨基糖苷类单用或联合用药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氟喹诺酮类用药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研究组不再使用,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干预前用药时间(术前、术后)不合适的比例较高,干预后即明显降低(P<0.01),药物品种选择不当、换用药品无明确依据、药品联用不适宜、和给药途径不适宜等指标干预后也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结直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在临床药师的指导干预下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有利于更好的执行相关文件的要求,有效提高抗菌药用药合理性,减少滥用,具有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袁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6月~2012年7月收治的125例再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所发生的卒中类型将所有患者分成缺血组(92例)及出血组(33例),再将缺血组患者根据梗死部位分为前循环组(68例)与后循环组(24例)。对比分析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找出缺血性脑卒中后再发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发卒中时高龄(β=1.623, OR=5.068,95%CI1.652-15.551, P<0.05),合并高脂血症(β=1.479, OR=4.389,95%CI2.219-8.681, P<0.05)是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次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房颤(β=1.426, OR=4.162,95%CI1.878-9.224, P<0.05)是首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后循环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与合并高脂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房颤的患者易发生后循环梗死,临床医师应基于此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作者:陈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神经学评分在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NBNA)在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06例脑损伤新生儿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出生后1周及4周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的早期神经学评分改善明显,两组新生儿出生1周时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新生儿在出生4周时的新生儿评分已无统计学差异,且在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上数据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学评分可以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较好的评估,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起到较为有效的康复作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硒酵母辅助优甲乐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硒酵母辅助优甲乐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及硒酵母辅助优甲乐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F3、F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S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组患者(P<0.05)。结论:硒酵母辅助优甲乐可以有效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病情。

    作者:朱文;宋晓敏;王博;张玄娥;顾蕾;林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动态增强MRI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3月~2013年6月拟诊为乳腺疾病的患者53例,共62个乳腺病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病灶MRI动态增强达峰时间、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及病灶形态特点各项指标在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中的诊断价值。结果:62例乳腺病灶经病理证实良性者24例,恶性者38例。上述各项指标在乳腺良恶性病灶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以病灶MRI动态增强形态特征、达峰时间、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分别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6.84%、87.50%、87.10%,97.37%、83.33%、91.94%与92.30%、77.80%、87.10%;联合应用病灶MRI动态增强形态特征、达峰时间以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类型作为乳腺癌诊断标准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7.37%、100.00%、98.39%。结论:动态增强MR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联合应用动态增强MRI多项诊断指标对乳腺恶性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作者:张志军;赵艳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针灸学的发展,研究针灸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机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针灸能改变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均有明显的影响,在防治变态反应性疾病、抗感染、抗炎、防治感染性疾病和抗肿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以整体性和双向性为其规律和特点[1]。近年来,随着针灸治疗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接受,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国内外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认为针灸调节免疫作用主要是从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等几个方面展开。其中,针灸调节免疫分子主要是针对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3个方面;调节免疫细胞则主要是针对白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等方面进行研究[2]。现就针灸与免疫调节的研究成果和目前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李丽娜;焦志华;宗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16例大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率分析

    目的:探讨大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和分析了116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方法研究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结果:116例大肠癌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好发部位为直肠,肿瘤形态以溃疡型多见,病理组织学以腺癌常见,肿瘤分期以中期为主,半数以上的肿瘤直径小于5cm,5年生存率为68%,肿瘤的分期、大小及局部淋巴结转移等是影响大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大肠癌早期手术根治后5年生存率较高,影响其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是肿瘤的分期、大小及局部淋巴结转移。

    作者:杨天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BNP和cTnI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通过比较脓毒症患者脑钠肽(BNP)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探讨其在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共入选53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入院后24h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患者分为29例LVEF>40%组和24例LVEF≤40%组,检测患者BNP和cTnI水平,记录APACHEⅡ评分,并进行比较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BNP、cTnI与APACHEⅡ评分相关性,BNP、cTnI与LVEF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BNP和cTnI均升高,LVEF≤40%组BNP明显高于LVEF>4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BNP和cTnI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cTnI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r=0.43, P<0.05;r=0.39, P<0.05)。BNP与LVEF呈负相关(-r=0.31, P<0.05),cTnI与LVEF无显著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心肌功能障碍患者BNP和cTnI水明显升高,且BNP和cTnI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作者:郭健;汤瑾;夏一春;周雄根;钱风华;赵雷;钱义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行无痛人流手术的1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A组和B组,A组孕妇术前不使用任何促宫颈成熟的药物及方法;B组孕妇术前1~2h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比较两组孕妇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效果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缩痛均明显少于A组孕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1~2h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能够明显减少孕妇术后宫缩痛的出现,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安全高效和简便易行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德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甘露聚糖肽联合NP方案化学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观察甘露聚糖肽联合NP方案化学治疗(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经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诊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Ⅲ~Ⅳ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甘露聚糖肽+长春瑞滨(NVB)+顺铂(DDP),NVB:25mg/m2 dL,8;DDP 80 mg/m2,d1~3,同时水化,28d为1周期,甘露聚糖肽10mg+5%GS 250 ml静滴,14 d为1周期。对照组仅用NP方案化疗,其用法用量与实验组相同。结果:(1)生存率: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6个月的生存率P>0.05,但甘露聚糖肽组有趋势显示较优;1年生存率分别为47.83%和38.83,2年生存率分别为20.30%和14.46%,均有显著差异(P<0.05)。(2)免疫学指标:治疗结束后,实验组与对照组CD3+,CD4+,CD4+/CD8+水平具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极显著升高了化疗引起的外周WBC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P<0.001)。(3)不良反应: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了化疗药物导致恶心、呕吐(发生率18.5%比35%)和血小板下降(发生率1.1%比9.8%)等不良反应(P<0.05)。结论:甘露聚糖肽联合NP方案,1年期以上生存率、各项免疫指标显著优于仅适用NP方案组,并显著增加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减轻了化疗药物导致的恶心呕吐、血小板降低等不良反应。

    作者:王之彝;谢启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