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娜;焦志华;宗蕾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氟维司群在治疗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乳腺外科术后接受氟维司群治疗的3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氟维司群治疗均有效,1例截止随访时间2013年3月仍存活,2例死亡。3例患者中2例应用氟维司群出现不良反应(乏力、潮热、瘙痒)。3例患者中2例ER、PR表达呈阳性,1例呈阴性,ER、PR阳性者在TTP、OS上要优于ER、PR阴性者。结论:氟维司群可以作为治疗以ER高表达为主要特征的男性乳腺癌的新型内分泌治疗手段,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
作者:朱雯;张晓琳;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NBNA)在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06例脑损伤新生儿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出生后1周及4周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的早期神经学评分改善明显,两组新生儿出生1周时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新生儿在出生4周时的新生儿评分已无统计学差异,且在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上数据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学评分可以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较好的评估,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起到较为有效的康复作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就双心医学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提出:心理疾病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即不被人们所认识,它往往以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就诊于心内科,特别是当人们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时常常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关于心血管疾病合并精神心理问题即所谓“共病”的新资料表明,心血管门诊患者中发生率为15%~30%,住院心血管患者中发生率更高,尤其是对于因心脏急症住院的患者共病的发生率可达60%~75%。没有心血管疾病而以疑似“心血管症状”就诊的“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在门诊也很常见,其根本原因可能是焦虑、抑郁或躯体化障碍,患者通常将躯体不适归咎于躯体疾病,并以此向各科求助。一般认为这是个体对心理社会应激的一种独特的反应形式。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门诊就诊的患者中,以心慌、头晕、胸闷为主要症状患者中存在焦虑、抑郁者占40%、50%左右。”目前许多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在排除了继发性高血压后,用4~5种高血压的药物仍然不能控制血压。但实际上没有紧张,没有烦恼,就没有治不了的高血压。心理心脏病学的治疗首先要:(1)改变生活习惯,矫正A型行为;(2)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行为干预,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通过观察记录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中不同病理分级、不同程度水肿、有无侵袭行为以及复发情况下的表达情况,分析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诊断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膜瘤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钙黏附素在脑膜瘤中不同病理分级、不同程度水肿、有无侵袭行为以及复发情况下的表达情况。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E-钙黏附素表达明显的部位是胞膜和胞浆。所有患者中E-钙黏附阴性表达的有24例。E-钙黏附素的表达与脑膜瘤分级有关,脑膜瘤级数越高,其阴性表达率增加;E-钙黏附素的表达与水肿程度有关,水肿越严重的患者其阴性表达率越高。E-钙黏附素的表达非浸润组和浸润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复发组与非复发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钙黏附素的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有一定相关性,可以反映不同程度的水肿、侵袭行为以及复发情况。
作者:杨武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分析并探讨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GN)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G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前瞻性分组比较经组织学证实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GN组32例:吉西他滨+奈达铂,1/3周×2~6周期;GP组30例:吉西他滨+顺铂,1/3周×2~6周期。结果:GN组总有效率37.0%,肿瘤控制率59.3%,中位疾病进展期5.1个月,1年生存率40.7%,其疗效与GP组接近并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但GN组在血红蛋白下降、Ⅱ°以上恶心/呕吐及体力下降三项毒副反应方面低于GP组发生率,两组之间毒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GN方案疗效与GP方案疗效相近,但GN方案毒性低、耐受性好,值得推荐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方案。
作者:王德林;曹玉娟;杜芳;郝龙英;曹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有保育要求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患者一侧附件切除、一侧附件加对策卵巢活检、一侧附件加大网膜切除及阑尾切除等手术治疗,然后给予所有患者2~6个静脉化疗,化疗方案为PVB方案和PEB方案。结果:50例患者均存活下来,均具有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均没有复发。30例患者怀孕生子,胎儿均健康。结论: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手术之后运用PVB和PEB化疗方案进行化疗能够将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生育功能良好保留下来,并保证患者良好的预后。
作者:陈兰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60例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药物治疗组)30例和观察组(血管内支架治疗组)30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经皮氧分压和踝-肱指数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管内支架治疗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效果良好。
作者:高继东;王晓军;郑明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不同分娩方式与其妊娠结局的关联。方法:将2009年3月~2013年3月我院产科收治的双胎妊娠孕妇80例随机均分为2组,各40例,其中一组行剖宫产,另一组行阴道产,观察比较两种分娩方式的妊娠结局。结果:(1)两种分娩方式孕妇产后出血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剖宫产组孕周≥37周有29例(72.5%),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组17例,42.5%(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在2500g以上的有26例(65.0%),明显高出阴道分娩组(15例,37.5%)(P<0.05)。(2)两种分娩方式的第一胎儿发生窒息的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第二胎儿中阴道分娩组窒息率达到27.5%,剖宫产组为7.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胎儿分娩出生间隔时间>15min时第二例胎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15min出生者(P<0.05),在阴道分娩组第二胎儿中尤为显著。结论:对于双胎妊娠孕妇,结合孕妇及胎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适宜的分娩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作者:陈丽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评价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创伤性血气胸的可行性。方法:63例创伤性血气胸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VATS组(33例)和开胸手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胸管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及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5天血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与开胸手术组比较,VATS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止痛药用量小、胸管引流量少、引流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短(P<0.01、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CRP水平均显著升高,以术后第1天达到高峰,第3天及第5天逐渐下降,但VATS组各时间点血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胸手术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ATS治疗创伤性血气胸能达到与开胸手术一样的效果,但采用VATS治疗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孙振宇;孟祥宽;范伟;尹行;叶广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理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改变。方法:选取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105例,以及同期行健康体检者100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其血BNP、CA125以及hs-CRP水平进行检测,观察组患者实施相应治疗后再次检测其血BNP、CA125以及hs-CRP水平。并对两组受试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时BNP、CA125、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经过治疗BNP、CA125、hs-CRP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通过对老年患者行BNP、CA125、hs-CRP水平检测,有利于协助医生对舒张性心力衰竭进行诊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以期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亚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半夏和不同炮制品里总游离有机酸含量,并加以对比和分析。方法:使用电位反滴定法,我们选择的对照物为琥珀酸,用来测定炮制品和生品中包含的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结果:依据测定结果我们可以判断,三批中的生品以及清半夏和姜半夏中游离有机酸含量,相较于生品而言姜半夏与清半夏中游离有机酸含量有明显上升趋势,其有95.2%的加样回收率,相对标准偏差(RSD)。结论:通过本文的探讨比较,使用电位反滴定法比较简便且结果准确,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游离有机酸测定的方法,用于测定半夏和其炮制品清半夏与姜半夏里游离有机酸。
作者:骆霞;黄开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于我院诊治的晚期胃癌患者86例,按其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并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51.16%明显高于对照组41.8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评分(4.01±3.15)明显低于对照组(6.83±3.28),且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53%、骨髓抑制发生率46.5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69.77%、60.47%,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行为改善率58.14%、体重变化阳性率30.2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相应指标44.19%、13.9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能够提高近期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癌性疼痛,减少毒副反应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迎丽;王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化血清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 GA)在糖尿病(D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初步诊断DM患者250例,用酶法(GA-L)检测血清GA,根据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把受试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血糖调节受损组(IGR)和糖尿病组(DM),NGT和IGR组并称为非糖尿病组(non-DM)。用ROC曲线分析GA、空腹血糖(FPG)诊断DM的能力。结果DM组患者GA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将GA的鉴别切点定17.5%时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达到73.2%和99.12%。与7.0mmol/LFPG的诊断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A与FPG联合检测可增加DM的诊断能力。
作者:张崇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跃涛;谷丽新;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对2010年8月~2012年8月在我科室住院的260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分析,找出其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研究组重残率11.67%(7/60),死亡率21.67%(13/60);对照组重残率2.50%(5/200),死亡率8.50%(17/60)。研究组重残率和死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4.44)、GCS评分<5分(OR=4.26)、脱水药过量使用(OR=3.39)、合并感染(OR=3.16)、合并糖尿病史(OR=2.66)和合并低血压休克(OR=5.81)是PTC发生的危险因素。活血药使用(OR=0.23)是保护因素。结论:重型、特重型颅脑并发外伤性脑梗死会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对有并发PTC风险的患者应对密切观察,及时行影像学检查早期诊断,合理使用脱水药和活血药,降低患者并发PTC的风险。
作者:李艾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产妇的高危因素,支原体属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132例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产妇中,无高危因素40例(30.3%),有1种高危因素11例(8.3%),有2种高危因素31例(23.5%),有3种高危因素33例(25.0%),有4种高危因素17例(12.9%);91例支原体属培养结果阳性,阳性率为68.9%,其中解尿脲支原体感染阳性37例,占40.7%,人支原体感染阳性54例,占59.3%;41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阳性率31.1%,细菌培养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产妇行剖宫产后易并发产褥感染,应加强孕前阴道部炎症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减少怀孕期间的药物治疗,加强怀孕期间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尽早清除产褥感染的各种高危因素,进而明显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胡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硒酵母辅助优甲乐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及硒酵母辅助优甲乐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F3、F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S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组患者(P<0.05)。结论:硒酵母辅助优甲乐可以有效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病情。
作者:朱文;宋晓敏;王博;张玄娥;顾蕾;林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胸椎小关节紊乱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对98例不明原因引起胸背痛的患者分别进行X线平片和CT检查,重点观察胸椎三种小关节间隙改变情况、局部硬化情况和周围软组织变化情况。找出胸背痛的真正原因。同时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优势。结果:98例患者有88例因胸椎小关节紊乱引起,CT对小关节间隙改变和局部硬化情况检查率为100%,X线平片因经验和误差造成检查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能检查出周围软组织病变,但X线平片无法完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胸背痛患者并无胸椎小关节病变,而是由于其他系统疾病诱发。结论:16排CT在胸椎小关节紊乱诊断中具有高检测率,对软组织病变检查优于X线平片。
作者:谭承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比较液基细胞学和传统的病理学在宫颈病变的检查结果中所体现的优势和准确度。方法:以在我院进行普查和住院的妇女262例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液基细胞学和病理学的检测,比较两者的检出率和符合率。结果:TCT在针对LSIL和HSIL的检出率要高于病理学检出率,同时符合率也高于病理学检测的符合率,但两者在对宫颈癌的检测上均达到了100%的符合率。通过TCT异常结果阳性率的检测发现,宫颈病变的异常结果阳性率在26~35岁高,并且阳性率呈现一种年轻化的趋势。结论:TCT在妇科宫颈病变和宫颈癌前病变的检测上具有非常高的检测率,符合率高,可为临床提供高效的检测价值。
作者:王开昕;王晶;雷立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发周围型肺孤立性小结节的诊断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在2009年01月到2013年01月收治的112例原发周围型肺孤立性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原发周围型肺孤立性小结节患者中,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肺腺癌患者占40例,肺泡细胞癌患者占8例,鳞癌患者占10例,肺错构瘤患者占6例,肺炎性假瘤患者占26例,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占8例,肺结核结节患者占10例,肺曲霉菌球患者占4例。结论:原发周围型肺孤立性小结节临床诊断常用的方法就是胸部CT检查,尽快给予患者手术治疗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雷 刊期: 201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