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奈达铂对照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比较分析

王德林;曹玉娟;杜芳;郝龙英;曹凤

关键词:奈达, 顺铂, 吉西他滨,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并探讨奈达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GN)与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GP)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前瞻性分组比较经组织学证实的6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GN组32例:吉西他滨+奈达铂,1/3周×2~6周期;GP组30例:吉西他滨+顺铂,1/3周×2~6周期。结果:GN组总有效率37.0%,肿瘤控制率59.3%,中位疾病进展期5.1个月,1年生存率40.7%,其疗效与GP组接近并未显示统计学差异(P>0.05),但GN组在血红蛋白下降、Ⅱ°以上恶心/呕吐及体力下降三项毒副反应方面低于GP组发生率,两组之间毒性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GN方案疗效与GP方案疗效相近,但GN方案毒性低、耐受性好,值得推荐作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方案。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PTEN、cyclinE在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息肉中表达情况及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PTEN、cyclinE在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息肉中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入选2009年12月~2012年7月在我就诊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72例作为观察组,并入选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绝经前妇女7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人群子宫内膜PTEN、cyclinE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PTEN、cyclinE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7%、19.2%与观察组患者26.4%、65.3%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R<0.05)。分析显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PTEN、cyclinE表达存在明显的负相关,r=-0.423(R<0.05)。结论: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中cyclinE表达明显增加,PTEN表达显著减少,二者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作者:周冰侠;王杏芹;张素萍;闫利红;袁琳;张建杰;殷明;王小娟;郭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黄体酮剂量与早孕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保胎治疗的早孕(6~12周)先兆流产的患者120例(均为自然受孕,首次妊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40例,每例患者治疗前均做B超证实为“早孕活胎”,并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孕酮(P)水平和血清β-HCG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黄体酮2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停药;B组:黄体酮4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后减量为20mg/日肌注,一周后停药;C组:黄体酮6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后减量为40mg/日,一周后减为20mg/日肌注一周停药。三组患者停药后再次出现流产征兆者仍应用原方案治疗。结果:(1)三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性。(2)黄体酮所导致的副作用以C组高,A组低。(3)三组保胎成功者均已顺利生产,其新生儿均未见明显畸形。(4)C组保胎失败的患者中,稽留流产的发生率高。结论:早孕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结局与黄体酮的使用剂量无直接相关性,而大剂量黄体酮使用后稽留流产发生率增高。

    作者:韦佩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治疗高血压的依从性。方法:选自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在我社区里面健康存档的高血压患者,从其中选出自愿者80位,随机分成2组,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位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来治疗40位高血压患者,治疗组采用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采用在基础护理上进行社区干预,其中包括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干预方法治疗40位高血压患者,制定一定的治疗周期,治疗期过后,将2组高血压患者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由数据可知,治疗组的患者采用在基础护理上进行社区干预治疗高血压患者,显效25例,占该组临床数的62.5%,有效1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0%,无效3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7.5%。治疗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来治疗40位高血压患者,显效15例,占该组临床数的37.5%,有效13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2.5%,无效1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30%,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结论:社区高血压群组干预对患者治疗高血压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氟维司群在男性乳腺癌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氟维司群在治疗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乳腺外科术后接受氟维司群治疗的3例男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氟维司群治疗均有效,1例截止随访时间2013年3月仍存活,2例死亡。3例患者中2例应用氟维司群出现不良反应(乏力、潮热、瘙痒)。3例患者中2例ER、PR表达呈阳性,1例呈阴性,ER、PR阳性者在TTP、OS上要优于ER、PR阴性者。结论:氟维司群可以作为治疗以ER高表达为主要特征的男性乳腺癌的新型内分泌治疗手段,安全性高且耐受性好。

    作者:朱雯;张晓琳;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与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产褥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产妇的高危因素,支原体属及细菌培养的阳性率。结果:132例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产妇中,无高危因素40例(30.3%),有1种高危因素11例(8.3%),有2种高危因素31例(23.5%),有3种高危因素33例(25.0%),有4种高危因素17例(12.9%);91例支原体属培养结果阳性,阳性率为68.9%,其中解尿脲支原体感染阳性37例,占40.7%,人支原体感染阳性54例,占59.3%;41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阳性率31.1%,细菌培养中以表皮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为主。结论: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产妇行剖宫产后易并发产褥感染,应加强孕前阴道部炎症疾病的检查与治疗,减少怀孕期间的药物治疗,加强怀孕期间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工作,尽早清除产褥感染的各种高危因素,进而明显降低产褥感染的发病率。

    作者:胡兰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跃涛;谷丽新;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67例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调查与焦虑抑郁相关性分析

    目的:通过调查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况,分析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67例偏头痛患者分别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调查,分析偏头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167例偏头痛患者中出现睡眠质量问题者101例(60.48%),其中MO型患者89例(60.54%),MA型12例(60.00%),不同类型偏头痛患者出现睡眠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QI>5分的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为73.%(94/101),PSQI≤5分者焦虑抑郁发生率为43.94%(29/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DS≥8分患者的PSQI评分均明显高于HADS<8分者(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偏头痛患者的PSQI评分与HADS评分呈显著的正相关(r=0.876,P=0.007)。结论:偏头痛患者普遍具有睡眠质量差的现象,且患者的睡眠质量与焦虑抑郁评分成正相关,临床在治疗偏头痛患者时需考虑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适当给以药物治疗。

    作者:夏桂枝;张宗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应用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对症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口服。持续用药1年后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NYHA心功能分级情况。结果:治疗后改善情况如表1所示,研究组患者LVEF和LVEDV极明显高于对照组,LVMVI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V级0例明显少于对照组5例,I级12例明显多于对照组3例(P<0.05);用药过程中研究组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预后。

    作者:舒会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在无痛人流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行无痛人流手术的1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为A组和B组,A组孕妇术前不使用任何促宫颈成熟的药物及方法;B组孕妇术前1~2h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2mg,比较两组孕妇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效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缩痛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孕妇镇痛效果、宫颈扩张效果和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宫缩痛均明显少于A组孕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术前1~2h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能够明显减少孕妇术后宫缩痛的出现,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安全高效和简便易行等特点,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德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茵陈蒿汤联合饮食控制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茵陈蒿汤联合饮食控制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70例患者采用茵陈蒿汤联合饮食控制进行治疗,对照组70例患者采用饮食调整联合甘草酸二胺还原型谷胱甘肽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给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相比,前者显著优于后者,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前者的肝功能等指标较后者显著好转,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陈蒿汤联合饮食控制治疗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疗效明显,对预后恢复较为有利,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卢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减少吸入性肺炎的研究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减少吸入性肺炎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3月到2013年3月接收的16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68/80,85.1%)高于对照组(60/80,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吸入性肺炎31例,占38.7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9例,占1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有效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肺炎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

    作者:杨利娟;胡云静;张美娜;马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生殖道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关系,以供临床工作参考。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3年4月我院胎膜早破孕妇58例作为观察组,同期足月妊娠孕妇60例为对照组,均取宫颈分泌物进行致病微生物检查,对比两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性。结果:引起胎膜早破孕妇生殖道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以支原体、衣原体等较为多见。对比两组生殖道感染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密切相关,可对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重视对妊娠期孕妇进行筛查和防治措施。

    作者:汤礼宾;章志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神经学评分在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NBNA)在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06例脑损伤新生儿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出生后1周及4周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的早期神经学评分改善明显,两组新生儿出生1周时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新生儿在出生4周时的新生儿评分已无统计学差异,且在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上数据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学评分可以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较好的评估,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起到较为有效的康复作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经颅多普勒与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测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探究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将这些患者作为观察组;再将同时期收治的120例非缺血性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检测方法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颅多普勒检测颅内血管狭窄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颈动脉超声检查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缺血性脑血管患者采用颅多普勒和颈动脉超声联合检测具有比较好的检查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

    作者:王京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建立“双心医学”三级干预体系

    人类寿命的延长,部分患者发生精神心理问题(焦虑、抑郁等)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病因和并发症,不及时干预,会发展成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严重的影响到人们的健康、疾病的康复及社会的安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预期寿命。关注双心医学(心理心脏病学)已经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这类合并心理疾患的现象在医院各个科室都有(如妇产科的产后忧郁症),严重者发生医患纠纷,甚至是恶行伤医事件。其中不乏合并罹患心理疾患的案例,胡大一教授早在十几年前就注意到心理疾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在我国率先提出“双心医学”理论,呼吁所有专科医师都应该具备甄别和评估患者心理疾患的能力,并在临床中做好患者的心理干预和自我医疗风险的防护。建立双心医学的三级干预体系,即三道防线:分别为:第一道防线--社区医院。第二道防线--基层医院的大内科。第三道防线--三级甲医院的心内科为主体。有前两道防线的筛查,利用三甲医院医疗资源的优势,解决疑难病例,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节省了财政支出。同时又解决了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缓解医患矛盾的关键措施之一。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是全国先建立双心门诊的医院,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也注重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从而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患矛盾的产生。为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于2014年4月10日在北京举办《医疗风险管理与双心医学发展》培训班,数百名基层医院的专科医师参加培训班,陈红副院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硒酵母辅助优甲乐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硒酵母辅助优甲乐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6例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及硒酵母辅助优甲乐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血清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F3、F4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S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的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组患者(P<0.05)。结论:硒酵母辅助优甲乐可以有效改善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的病情。

    作者:朱文;宋晓敏;王博;张玄娥;顾蕾;林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帕金森病(PD)患者的睡眠障碍的临床特征、评价其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本文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 PDSS)、爱泼沃斯嗜睡量表(ESS)以及与之相关的调查量表对60例帕金森病(PD)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组的睡眠情况及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PDSS总评分,帕金森病(PD)组(113.00±14.96)明显低于对照组(130.79±11.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帕金森病(PD)组患者的睡眠障碍主要有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睡眠中烦躁、夜尿症、肢体痉挛性疼痛、震颤、恶梦、早醒、幻觉及其日间过度思睡等临床特征。结论:帕金森病(PD)患者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具有明显的睡眠障碍,应该对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田治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DNA、肝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并探讨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与HBV-DNA、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入院检查的127例HBsAg阳性的HBV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感染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血清学标志物检测采用ELISA法,HBV-DNA定量测定采用荧光定量PCR法,肝功能检查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果:HBV感染者HBsAg阳性的血清学标志物少见模式具有多样性。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模式的出现概率大,为52.8%。HBsAg阳性与抗-HBs阳性相伴出现者有111例,占87.4%。127例HBV感染者的HBV-DNA检测总阳性率为50.4%,肝功能总异常率为43.3%。HBeAg阳性组的HBV-DNA检测阳性率、HBV-DNA平均含量、肝功能总异常率均高于HBeAg阴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见模式的研究在HBV感染的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使用价值,能够辅助临床观察,协助临床初筛,指导早期对症治疗。

    作者:黄国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手术治疗3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根据Krouse分级,其中I和II级患者单纯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III级患者首先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将瘤体主体部分切除,在此基础上再对重要的瘤体累及部位行骨膜下切除。结果:手术时间在15~80 min,中位数手术时间为(40.6±7.3)min。I级和II级病变患者出血量为5~40 ml,III级病变患者为70~230ml,中位数出血量为(87.4±12.6)ml。所有患者术后疼痛轻微,鼻腔通气状况良好,于术后2~3d出院。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3个月后见术腔全部上皮化,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并连续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通过对NIP患者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手术野清晰,创伤性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NIP的良好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温海涛;丁岩;关荣春;刘灿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原发纵膈性B细胞型淋巴瘤的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原发纵膈性B细胞型淋巴瘤的佳治疗方案。方法:R-CHOP组予6疗程R-CHOP(美罗华+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后评估疗效选择是否放疗,DA-EPOCH-R组予6疗程DA-EPOCH-R(美罗华+依托泊甙+多柔比星+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强的松)方案后评估疗效选择是否放疗。结果:R-CHOP组患者73%接受放疗,48个月的EFS为78%,DA-EPOCH-R组7.7%接受放疗,48个月的EFS为95%(P值均<0.05)。结论:DA-EPOCH-R方案对多数PMBL患者来说排除了放疗的需要,继而减少了放疗的长期毒性。

    作者:杨晨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