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绩效管理在抗菌药物管理控制耐药菌流行的效果研究

黄玉萍

关键词:绩效管理, 耐药菌控制, 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针对抗菌药物使用绩效管理前后产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为研究对像,在2012年时对医院实行绩效管理制度,对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并与未实行任何管理方式的2011年进行对比,研究对比两组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医院感染情况与耐药菌株出现的情况。结果:2011年为实行任何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措施,在出院的1230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占92.81%的比例,大约有5.66%的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情况,而32%的患者出现了耐药的情况;2012年医院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实施了绩效管理方式,在15468例出院患者中,有49.99%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4.37%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出现耐药情况的患者占总比例的12.4%。结论:绩效管理的应用使得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下降到了4.37%,值得在医院进行推广。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LEEP刀联合明胶海绵及壳聚糖抗菌膜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LEEP刀联合明胶海绵及壳聚糖抗菌膜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我院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105例随机分组,均接受LEEP刀手术治疗。术后A组接受常规消炎止血治疗,B组接受明胶海绵及壳聚糖抗菌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性。结果:对比两组总有效率发现,B组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后阴道排液时间、出血时间发现,B组明显短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刀联合明胶海绵及壳聚糖抗菌膜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疗效确切,术后恢复快,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罗永芳;黄丽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对盐酸林可霉素跨膜转运的研究

    目的:探讨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对盐酸林可霉素跨膜转运的色谱情况。方法:HPDLF及MC3T3-E1细胞以盐酸林可霉素孵育后,超声破碎,色谱分析线性关系,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胞内药物浓度情况。结果:10μg/mL盐酸林可霉素细胞培养1、5、10 min胞内无药物存在,20μg/mL盐酸林可霉素细胞培养5、10 min胞内无药物存在。结论:HPDLF和MC3T3-E1细胞无盐酸林可霉素跨膜转运。

    作者:刘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对比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及复发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跃涛;谷丽新;王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扩张血管药物治疗60例心肌梗的效果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扩张血管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后,60例患者中,38例患者的临床效果为治愈,占总数的63.3%;12例患者为显效,占总数的20%;8例患者为有效,占总数的13.3%;2例患者为无效,占总数的3.3%,达到了96.6%的总有效率。结论:扩血管药物治疗心肌梗死患者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江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针灸学的发展,研究针灸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及机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针灸能改变机体的特异和非特异的免疫功能,对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均有明显的影响,在防治变态反应性疾病、抗感染、抗炎、防治感染性疾病和抗肿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以整体性和双向性为其规律和特点[1]。近年来,随着针灸治疗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接受,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国内外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认为针灸调节免疫作用主要是从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免疫应答等几个方面展开。其中,针灸调节免疫分子主要是针对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3个方面;调节免疫细胞则主要是针对白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NK细胞等方面进行研究[2]。现就针灸与免疫调节的研究成果和目前进展作以下综述。

    作者:李丽娜;焦志华;宗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3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脑膨出原因及其治疗结局。结果:本组31例患者经治疗,恢复良好4例(12.9%),中残6例(19.4%),重残5例(16.1%),死亡16例(51.6%),患者死亡率随GCS评分降低而增高,其中GCS评分为3~5分者死亡率显著高于6~8分及9~10分患者(P<0.05);31例患者脑膨出原因分别为弥漫性脑肿胀14例(45.2%),迟发性颅内血肿8例(25.8%),广泛性脑挫裂伤合并颅内多发血肿或严重脑水肿9例(29.0%)。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治疗较为复杂,治疗结局与术前GCS评分、脑膨出原因具有密切关系,但术前给予全面评估,术中积极配合其他治疗措施均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桂祥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肌致密化不全心脏彩色B超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我们通过深部研究探讨心脏组织肌肉致密化不全的心脏彩色B型超声的临床诊断和应用价值。方法:从2009至2011年间入住我院的心肌致密不全的22例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心慌、胸闷(胸痛)、胸闷气短,神疲乏力,动则尤剧,心悸怔忡,眠少多梦,口干少饮,或伴眩晕耳鸣。其中4例有双下肢轻至重度浮肿,入院后的诊断为扩张性心肌病6例,冠心病10例,6例待查,这些患者将出现不同类型心律失常的心图改变(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较常见)。将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Vivid6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机对患者进行二维、M型以及多角度和多方位、多切面地对心肌结构层次实时地心脏观察。结果:1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都证实均为左室受不同程度病变的累及,病变累及部位主要为:侧壁合并心尖部、侧壁中下段、心尖部、侧壁合并下壁,左房内径27~64mm,左室内径51~77mm,心肌厚度3.5~6.5mm。8例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另有6例合并轻度二尖瓣反流,8例合并严重的三尖瓣反流现象。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具有在无症状的早期萌发阶段就可发现心肌结构异常功能无明显异常的特征性病变,那些病变原因模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症状通常主诉为胸痛或早期心脏多普勒超声显示心脏增大的患者应采取紧急治疗措施,对那些致死性的恶性心律失常进行有针对性和预防性的干预,多能明显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限和生存质量。

    作者:许婷;许建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盐酸左布比卡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分析盐酸左布比卡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在下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下腹部手术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照随机的方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在采取盐酸左布比卡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盐酸左布比卡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点法与一点法两组患者手术的麻醉剂量及术后硬膜外镇痛评分。结果:盐酸左布比卡两点法硬膜外的麻醉剂量比一点法的麻醉剂量少,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盐酸左布比卡两点法术后镇痛效果优于一点法,两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左布比卡两点法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下腹部手术,可避免盐酸左布比卡一点法腰硬联合麻醉穿刺的风险,用药安全度得到提高,盐酸左布比卡中毒的风险明显降低,术后镇痛质量明显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苏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鼻内镜下等离子手术治疗3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到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3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根据Krouse分级,其中I和II级患者单纯采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III级患者首先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将瘤体主体部分切除,在此基础上再对重要的瘤体累及部位行骨膜下切除。结果:手术时间在15~80 min,中位数手术时间为(40.6±7.3)min。I级和II级病变患者出血量为5~40 ml,III级病变患者为70~230ml,中位数出血量为(87.4±12.6)ml。所有患者术后疼痛轻微,鼻腔通气状况良好,于术后2~3d出院。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3个月后见术腔全部上皮化,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并连续随访半年无一例复发。结论:通过对NIP患者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手术治疗的疗效显著,具有手术野清晰,创伤性小,患者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NIP的良好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温海涛;丁岩;关荣春;刘灿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绩效管理在抗菌药物管理控制耐药菌流行的效果研究

    目的:针对抗菌药物使用绩效管理前后产生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为研究对像,在2012年时对医院实行绩效管理制度,对医院的抗菌药物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并与未实行任何管理方式的2011年进行对比,研究对比两组出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医院感染情况与耐药菌株出现的情况。结果:2011年为实行任何抗菌药物管理的有效措施,在出院的12304例患者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占92.81%的比例,大约有5.66%的患者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情况,而32%的患者出现了耐药的情况;2012年医院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实施了绩效管理方式,在15468例出院患者中,有49.99%的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4.37%的患者出现医院感染,出现耐药情况的患者占总比例的12.4%。结论:绩效管理的应用使得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下降到了4.37%,值得在医院进行推广。

    作者:黄玉萍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早孕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黄体酮剂量与早孕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保胎治疗的早孕(6~12周)先兆流产的患者120例(均为自然受孕,首次妊娠),随机分成三组,每组各40例,每例患者治疗前均做B超证实为“早孕活胎”,并应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孕酮(P)水平和血清β-HCG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黄体酮2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停药;B组:黄体酮4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后减量为20mg/日肌注,一周后停药;C组:黄体酮60mg/日肌注至症状消失后减量为40mg/日,一周后减为20mg/日肌注一周停药。三组患者停药后再次出现流产征兆者仍应用原方案治疗。结果:(1)三组妊娠结局无明显差异性。(2)黄体酮所导致的副作用以C组高,A组低。(3)三组保胎成功者均已顺利生产,其新生儿均未见明显畸形。(4)C组保胎失败的患者中,稽留流产的发生率高。结论:早孕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结局与黄体酮的使用剂量无直接相关性,而大剂量黄体酮使用后稽留流产发生率增高。

    作者:韦佩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田七口服液对SD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BMP-2和FGF-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田七口服液对SD大鼠桡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表达的影响,探讨田七口服液促进骨折愈合的机制。方法:3月龄SD大鼠120只,造成右桡骨骨折后,随机分为田七口服液,阳性药物对照组(接骨七厘片组)、阴性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分别在实验的第3天、7天、14天、21天时,测量骨痂厚度,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MP-2和FGF-2表达的变化。结果:田七口服液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在骨折后14d BMP-2的表达达到峰值,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田七口服液组在骨折后7d FGF-2的表达达到峰值,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田七口服液能增加大鼠骨折端骨痂厚度,在骨愈合早期上调BMP-2和FGF-2的表达,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阮肇海;刘思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垂体后叶素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的药效评估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12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治疗+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加+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6.67%),且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例患者出现了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1.7%)。结论:垂体后叶素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大咯血具有较佳的疗效,其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桂菊;李玉亮;孙正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分析

    急性重症胰腺炎是一种死亡率高,并发症多,治疗困难的外科急腹症,其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的损害。随着抗生素及抑酶药的发展,对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临床上也出现了较大的改观,综合分析2008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的25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进一步讨论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更合理治疗选择及预后相关因素。

    作者:安尼瓦尔;牛新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Coflex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30例在我院采用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的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选择同期30例在我院采用经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法)治疗的患者,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JOA评分和术后好转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oflex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P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术后JOA评分和术后好转率较PLIF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flex组术后JOA评分与术前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flex棘突间动力内固定装置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能够有效减小手术过程中的创伤,并且获得较好的术后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祖耀;王长涛;吴吉悦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早期神经学评分在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新生儿神经学评分(NBNA)在脑损伤新生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0月来我院就诊治疗的106例脑损伤新生儿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同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进行出生后1周及4周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的早期神经学评分改善明显,两组新生儿出生1周时的早期神经学评分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新生儿在出生4周时的新生儿评分已无统计学差异,且在大运动发育时间和姿势反射建立时间上数据差异基本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学评分可以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较好的评估,从而进行早期干预,对新生儿脑损伤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起到较为有效的康复作用。

    作者:冯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ITP患者雷公藤内酯醇对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中雷公藤内酯醇的应用对浆细胞样树突细胞功能及成熟的影响情况。方法:截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月共60例ITP患者,按病情情况分为ITP初期组(28例)及ITP完全缓解组(32例),并选取同期体检正常人群(30例),对比各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差异性。结果:初治组与缓解组在加入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中,IFN-α、IL-6、TNF-α、CD11C、CD80、CD86水平在高浓度均较低浓度组水平降低(P<0.05),初治组对比缓解组及正常组水平升高(P<0.05)。结论:对pDC向mDC的转化过程中雷公藤内酯醇存在减少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但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安婕;唐雯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手术治疗有保育要求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有保育要求的卵巢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患者一侧附件切除、一侧附件加对策卵巢活检、一侧附件加大网膜切除及阑尾切除等手术治疗,然后给予所有患者2~6个静脉化疗,化疗方案为PVB方案和PEB方案。结果:50例患者均存活下来,均具有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均没有复发。30例患者怀孕生子,胎儿均健康。结论: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手术治疗,手术之后运用PVB和PEB化疗方案进行化疗能够将卵巢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生育功能良好保留下来,并保证患者良好的预后。

    作者:陈兰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髓内钉固定植骨与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疗效比较

    目的:分析髓内钉固定植骨与钢板内固定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收治的胫骨骨不连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使用髓内钉固定植骨的观察组与使用钢板内固定植骨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平均手术时间、住院及愈合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关节功能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髓内钉固定植骨治疗胫骨骨不连可以取得更佳的临床效果,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鸿图;孙亚玲;田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卵巢癌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压力状况及干预对策探讨

    目的:调查卵巢癌患者家庭主要照顾者压力状况及探讨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调查我院肿瘤科住院的153例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评价照顾者压力指标(CSI)。结果:卵巢癌主要照顾者存在睡眠被打乱压力占93.5%、出现身体疲惫者占92.2%;有经济方面压力的照顾者占89.5%;情绪改变的照顾者高达96.7%、感到筋疲力尽、焦头烂额的照顾者占90.8%。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压力与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照顾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需要承担医疗费用密切相关(P<0.01)。结论:卵巢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存在较大压力负荷。因此,对患者家庭照顾者应采取相应的心理教育干预和技能训练干预。

    作者:朱成芬 刊期: 2014年第04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