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陈春玲;王文彤;徐红卫;曹泽毅

关键词:化疗, 生活质量, 精神变化, 心理干预
摘要:目的:为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精神心理变化、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化疗的80例患者.采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CC),进行闯卷式调查,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化疗使36%患者情绪变差,轻中度和重度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12%.能够影响患者的因素中包括:化疗的副反应,患者家属、社会、经济等支持.同时化疗对性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精神心理问题,化疗加重了不良影响,因此设计合理的精神心理干预将会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胰岛素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胰岛素调节创伤失血性体克病人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作用.方法:胰岛素组和非胰岛素组的PMN分别培养分为3h、6h、12h、18h、24h、36h,比较两组PMN的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胰岛素组的PMN的凋亡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组(P<0.05).结论:胰岛索促进了PMN以凋亡形式的死亡.

    作者:张焱焱;于大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结构性与功能性治疗相结合的现代医学新理念

    治疗是医学研究的根本和终目的,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1,2].从初的自然药物外用和内服到今天的药物化学合成,从简单的外伤包扎到今日的多器官联合异体移植,从简单的外科切开、切除包块治疗到当今的微创治疗,从简单的病理生理治疗到目前的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每前进一步都渗透着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由于历史发展和医生个体能力极限及医学科学发展需要的原因,医学已经逐渐细分成多门学科,这种发展促进了医学科学的极大发展,显著提高了医学的治疗水准.治疗学的进步离不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及认知层次的加深,随着疾病认知宏观和微观科学的发展与提高,人类治疗和祛除疾病的效果必将越来越优异,这一切的发展与进步是医学治疗学提高认知层次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医学发展的实际.医学发展到目前的水准,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作者:吕安林;张晶;李飞;杜娟娟;赵晓梅;王海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维正脊疗法对豚鼠气道炎性细胞和气道重塑的影响

    目的:探讨三维正脊疗法对豚鼠炎性细胞和气道重塑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豚鼠30只,雌雄不拘,按体重随机分为哮喘正脊组(10例)、哮喘组(10例)、空白对照组(10例).予1%卵蛋白雾化吸入诱发哮喘建立支气管哮喘模型,正脊组同时行三维正脊疗法.2周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并进行图像分析.结果:空白对照组及哮喘正脊组炎性细胞及气道重塑均不明显.而哮喘组则可见大量炎性细胞及气道壁增厚、平滑肌增生明显.结论:三维正脊疗法可减少气道黏膜中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气道重塑.

    作者:刘军;项良碧;陈语;韩文峰;曹燕;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救治急性呼吸衰竭老年患者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92岁.因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后昏迷而入院就诊.查体:体温36.0℃、脉搏108次/分、呼吸频率28次/分、血压135/65mmHg(1mmHg=0.133KPa),指尖血氧饱和度(SpO2)74%,颜面青紫,口唇紫绀,中度昏迷,双侧瞳孔直径约1.5mm,对光反射消失,呼吸浅促,三凹征明显,下颌式呼吸,双肺可闻及大量干、湿性哕音,心率108次/分,心律齐,腹部平软,肠鸣音略弱,双下肢轻度水肿.

    作者:杨丛丽;高耐芬;谢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桑叶黄酮和多糖对Ⅱ型糖尿病的影响

    目的:研究桑叶多糖和多糖对Ⅱ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胰岛素、TC、TG的影响.方:STZ制备糖尿病模型,测定桑叶多糖黄酮治疗糖尿病火鼠前后血清中的血糖、胰岛素、TC、TG的变化.结果:桑叶多糖和黄酮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胰岛素升高,TC、TG显著降低.结论:桑叶黄酮和多糖对糖尿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维持胰岛的结构完整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有关.

    作者:任丽平;李先佳;宗自卫;朱保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的肾损害

    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拮抗剂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和血管紧张素AT1受体阻断剂(angiotensin AT1 receptor blocker,ARB)两类.它们都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药物.ACEI能阻断血管AngⅡ生成,ARB能阻断AngⅡ与AT1受体结合,都能拮抗AngⅡ的致病作用,降低高血压并发挥肾脏保护效应[1,2].2003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及治疗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INC 7)将ACEI列为治疗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后、冠心病高危因素、糖尿病、慢性肾脏病、及预防脑卒中复发的推荐用药[3],2007年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诊疗指南指出,ACEI和ARB这两类药不仪能有效降低系统高血压,还能降低微量白蛋白尿和蛋白尿,延缓肾脏病进展[4].

    作者:谭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动态骨量及愈合时间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动态骨量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进行加压螺钉联合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65例,入选对象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接受了,康复干预治疗,同时进行跟骨定量超声(QUS)检查和骨折愈合时间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BUA、SOS和STI等指标无明显区别.与术前结果比较,早期干预组术后1和6个月时BUA、SOS和STI等指标略有下降,但无明显区别(P均>0.05),而对照组1和6个月BUA、SOS和STI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同时上述各指标也明显低于早期干预组同期检查结果(P均<0.01~0.05).早期干预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82±5.71)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8.50±7.26)周(t=2.075;P<0.05).结论:尽早开始康复干预治疗可明显减少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骨量丢失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张胜利;杨欣建;谢玲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DACI)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以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2006年至2007年收治的DACI病人68例,与同期收治的104例非镛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NDACI)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DACI组治愈28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死亡2例,均合并高血压病.NDACI组治愈6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死亡2例,两组治疗有效率DACI和NDAC1分别为82.86%和92.73%.结论: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OACI)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治疗以强调预防为主,控制血糖的同时要针对梗死形成的其他危险因素予以治疗.

    作者:杨宝军;李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抗CCP和抗RA33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环瓜氨酸多肽(CCP)抗体和KA33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RA患者、25侧未分化关节炎患者、29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CCP抗体、KA33抗体,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CRP、类风湿因子(RF)、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魏氏法检测红细胞沉降率(ESR),观察各指标对RA的诊断及治疗价值.结果:RA患者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以及RF的敏感性分别为63.8%、44、7%和93.6‰特异性为93.1%、89.6%和68.9%;两种抗体对末分化关节炎诊断为RA的确诊率为63.6%、55.6%.CKP与ESK有良好的相关性,与ASO一起可作为KA患者病情监控的指标.结论:CCP抗体、RA33抗体有助于RA的诊断及早期诊断,_嗬各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RA诊断、鉴别诊断、治疗观察、病情估计和判断预后均有熏要意义.

    作者:王丽萍;韩丙遵;王洪英;赵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浅谈医疗卫生单位合同档案的管理

    实施<合同法>,是市场经济法制的必然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合同法>,建立和管理合同档案,应引起医院档案工作者的重视.现就医院合同档案的特点与管理谈点粗浅看法.

    作者:唐怡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纳络酮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NLX)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我们在两年内对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70例),对两组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和痊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发现NLX治疗组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纳络酮可有效降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邵连彬;郑磊;高欣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痛胃镜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用小剂量丙泊酚在屎毒症患者行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无痛胃镜,对照组行常规胃镜:分别观察记录检查前、插管时、检查2分钟时及检查后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检查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检查效果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HP,SBP,SP02,RR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中采用小剂量丙泊酚的无痛胃镜更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稳定及检查效果更佳.

    作者:曹丽玲;黄南明;黄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支气管哮喘病人三维正脊治疗前后血清TNF-a、GM-OSF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病人三维正脊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TNF-a)、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60名,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正脊组、模型组(各30名),另选取30名健康成人作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入院后及正脊治疗后10天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血清TNF-a、GM-CSF含量.结果:治疗前支气管哮喘病人血清TNF-a、GM-CS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经三维正脊仪治疗10d后二者水平与正常人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维正脊治疗对支气管哮喘病人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检测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a、GM-CSF水平的变化对了解病情及预后观察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军;项良碧;陈语;韩丈峰;曹燕;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直接冠脉支架与球囊扩张后支架临床结果比较

    目的:本研究对直接支架植入(DS)与球囊预扩张支架植入(BA+S)的手术及长期临床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方法;从2000年2月至2001年12月,对155例有选择的血管病变进行非随机分组,Ds组82例,BA+S组73例.结果:非球囊预扩张直接支架植入成功率96.6%,3.4%的血管病变需要球囊预扩张再植入支架.两组手术成功率均为100%,无一例支架脱位或丢失.住院期间术后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术后两组平均随访时间均为8±3月.DS组与BA+S组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及4.9%(P>0.05),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操作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DS组比BA+S组明显缩短,分别为52 13分钟及59 15分钟(P<0.01)及9.5 4.3分钟及11.8 4.7分钟(P<0.01):造影剂用量DS组比BA+S组明显减少,分别为182 35ml及205 41ml,P<0.01.结论:对某些有选择的血管病变直接支架植入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支架植入方法相比.直接支架植入可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手术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住院及长期随访结果表明术后两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姬兰云;王向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分析

    目的:为了解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精神心理变化、生活质量、以及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化疗的80例患者.采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调查表(QLQ-CCC),进行闯卷式调查,比较化疗前后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化疗使36%患者情绪变差,轻中度和重度的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42%和12%.能够影响患者的因素中包括:化疗的副反应,患者家属、社会、经济等支持.同时化疗对性生活和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结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精神心理问题,化疗加重了不良影响,因此设计合理的精神心理干预将会有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春玲;王文彤;徐红卫;曹泽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30例误诊分析

    老年结核病近年有增加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改变往往不典型,故误诊率较高.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0例老年肺结核,在我院门诊及外院长时间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分析

    目的: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计数,对102例不同中医证型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检铡CD3+、CD4+、CD8+百分比.结果:UC活动期CD4+增多,CD8+减少,CD4+/CD8+比值增高,CD3+正常;UC缓解期,CD3+、CD4+、CD8+及CD4+/CD8+比值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CD4+/CD8+比值增高者占总人数的32.3%;CD4+/CD8+比值降低者约占总人数的26.4%;CD4+/CD8+比值正常者约占总人数的22.6%.结论:UC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存在异质性,其具体机制有待更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朱玉欣;常丽丽;张淑梅;李光耀;张志红;张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评价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LPHP治疗老年眩骨近端骨折33例,根据Neer分类:二部分骨折10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7例.结果:平均随访13 2个月(6~21个月),33例患者全部骨性愈合,无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或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清况发生,按Neer评分标准,优良率为84.8%.结论:LPHP有高度的稳定性,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尤其对老年人伴有骨质疏松的骨折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肖士鹏;刘峰;李士春;云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挫伤性青光眼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目的:探讨外伤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9例发生青光眼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后情况.结果:前房积血多见占17.95%;炎症粘连性青光眼占5.13%晶状体与玻璃体异位性青光眼占12.80%,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占17.95%.结论:(1)前房出血是挫伤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2)手术时机是影响治疗的重要因素,不同原因的眼挫伤所继发的青光眼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法.

    作者:尹正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75例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态调查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为今后的治疗、减轻患者痛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定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1:1的病例对照调查.结果:病例组5CL-90各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惧、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其累积分病例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20%的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焦虑症状,轻、中、重度分别占14%、5%、1%.33%存在抑郁症状.轻、中、重度分别占16%、10%、7%,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等一系列不良的心理问题,患者病后的生活质量在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方面均明显降低.因此,应注重对患者进行疾病治疗和心理辅导.

    作者:刘纪红;李际君;毛晓红;张文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