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清热养心颗粒的鉴别及其绿原酸含量测定

邹小娟;刘志辉;钱芳

关键词:清热养心颗粒, 鉴别, HPLC法, 绿原酸, 质量标准
摘要:目的:建立清热养心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6味组方药材进行鉴别,并用HPLC法对组方药材金银花所含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Supelco ODS-C18柱(4.6×250mm,5μm),柱温30℃,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8:92),检测波长327nm.结果:金银花、黄连、黄精、百合、山豆根、甘草6昧组方药材经薄层色谱被全部鉴识,各主斑点分离清晰,阴性无干扰;绿原酸对照品在0.01884μg~0.6008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加样回收率平均98.5%(n=6,KSD=0.8%).结论:上述定性及定量可用于清热养心颗粒质量控制.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舒洛地特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

    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2hrortic Kidney Disease,CKI)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多数临床循证研究均显示减少尿蛋白的水平,可以明显延缓CKD患者肾脏功能的下降,减少各种并发症和不良预后的发生,因此,降低尿蛋白水平已经是目前临床治疗CKD重要的目标之一.

    作者:程庆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舒降之、力平之对老年人高脂血症的调节作用

    目的:了解舒降之、力平之对老年人血脂的调节作用和耐受性.方法:将147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舒降之、力平之治疗8周.结果:舒降之降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例醇(LDL-C)作用分别为28.43%、24.09%,36.53%,力平之降TC、TG、LDL-C作用分别为17.62%、47.29%.21.18%,两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别为4.35%与22 22%.结论:舒降之能明显降低TC、LDL-C水平,对TG有一定的作用,而力平之则相反,能显著降低TG水平,明显升高HDLC.故对不同血脂水平的患者应用调脂药时应有侧重.老年人对两种调脂药均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全胜麟;屈晓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抗病毒药物的肾脏损害

    自1959年第一个核苷类药物碘苷(Idoxuridine,IDU)问世、并于1962年治疗疱疹性角膜炎取得成功以来,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到2002年底,临床应用的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已经达19种之多,成为目前艾滋病、疱疹、肝炎等病毒性疾病的首选药物[1,2],该类药物是天然核苷的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竞争性作用于RNA病毒的逆转录酶或DNA病毒的DNA聚合酶,嵌入正在合成的病毒DNA链中,终止DNA链的延长,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目前,在国内、外临床应用的抗病毒药物中,约50%以上是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已成为常用的抗病毒药物,自1984年首次发现该类药物在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导致急性肾脏损害以来,随着药物的日益广泛应用,有关核苷类抗病毒药物导致肾脏损害的病例报告也日益增多[2,3].

    作者:李文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黄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

    目的:观察大黄对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SAOPP)的疗效.方法:将68例SAOPP患者随机分为大黄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大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粉鼻饲,监测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胆碱酯酶(CHE)活性、C反应蚩白、白细胞计数、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阿托品用量、氯磷定用景、呼吸机相关件肺炎(VAP)发牛率、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大黄治疗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缩短(P<0.05)、机械通气时间缩短(P<0.01)、CHE活性升高(P<0.05或P<0.01)、C反应蛋白含量降低(P<0.05)、白细胞计数降低(P<0.05或P<0_01)、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或P<0.01)、阿托品用鬣减少(P<0.05)、氯磷定用培减少(P<0.01)、VAP发生率降低(P<0.05)、MODS的发生率降低(P<0.05),其死亡率亦有所下降.结论:大黄可改善SAOPP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肠道毒物排泄、减少解毒药物的用量,并且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及早撤离呼吸机、降低病情的严重程度、防治MODS.

    作者:杨芳;何震宇;康军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脂蛋白a及ApoA1/ApoB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B[ApoA1/ApoB]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台症、稳定型心绞痛息者的变化,以明确LP(a)、Apohl/ApoB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急性冠状动脉事件中的作用.方法:2007~2008年行选择性冠脉造影(CAG)的患者中,根据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随机选取急性冠脉综合症50例、稳定型心绞痛50例、正常对照50例,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多支病变组46例.分别测定这些患者的LP(a)、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ApoA1/ApoB的血浆浓度.结果:(1)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LP(a)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及正常对照组(P<0.05),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LP(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差异;(2)急性冠脉综合症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oA1/ApoB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急性冠脉综合症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poA1/ApoB水平差异无显著性:(3)急性冠脉综合症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LP(a)水平及ApoAl/ApoB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LP(a)、ApoA1/ApoB均为冠心病的预测因素,LP(a)与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关系更为密切,LP(a),ApoA1/ApoB与冠脉病变的范围无明短相关性.

    作者:努尔巴哈提;王喜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30例误诊分析

    老年结核病近年有增加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改变往往不典型,故误诊率较高.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0例老年肺结核,在我院门诊及外院长时间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环孢素A治疗肾小球疾病的应用共识

    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为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形多肽,是从土壤霉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强效、选择性的免疫抑制剂.CsA广泛用于器官移植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其他肾脏疾病.与其它免疫抑制剂相比,CsA的特点是选择性地作用于T淋巴细胞,对骨髓中的各系细胞无影响.对部分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抵抗、依赖、甚至无效的肾病综合征患者,CsA仍可能有效.

    作者:环孢素A在肾内科应用专家协作组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结构性与功能性治疗相结合的现代医学新理念

    治疗是医学研究的根本和终目的,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1,2].从初的自然药物外用和内服到今天的药物化学合成,从简单的外伤包扎到今日的多器官联合异体移植,从简单的外科切开、切除包块治疗到当今的微创治疗,从简单的病理生理治疗到目前的分子生物学基因治疗,每前进一步都渗透着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由于历史发展和医生个体能力极限及医学科学发展需要的原因,医学已经逐渐细分成多门学科,这种发展促进了医学科学的极大发展,显著提高了医学的治疗水准.治疗学的进步离不开基础医学的发展和认知水平的逐渐提高及认知层次的加深,随着疾病认知宏观和微观科学的发展与提高,人类治疗和祛除疾病的效果必将越来越优异,这一切的发展与进步是医学治疗学提高认知层次的必然结果,也符合医学发展的实际.医学发展到目前的水准,如何进一步提高疗效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作者:吕安林;张晶;李飞;杜娟娟;赵晓梅;王海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情况诱因、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MI男性多见,发病急,临床表现典型,血管病变简单,死亡率低.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因和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酗酒、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是AMI相关危险因素,建议成烟,去除不良生活习性,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重视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于有遗传因素的高危人群做好预防监测,对预防青年人AMI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要十分重视药物肾损害(述评)

    在新药不断涌现、药物广泛应用的今天,必需十分重视药物副作用,其中包括肾损害.药物肾损害的发生率各家报道差异很大,有报道在医院获得性急性肾损害(AKI)病例中约占8%~60%[1];在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肾衰竭(ARF)病例中约占19%~25%[2];在慢性肾脏病(CKD)基础上发生ARF的病例中约占35%[3].尽管存在差异,但是从上面报道仍可看出,药物肾损害发生率并不低,所以必须充分重视.下面将作一讨论.

    作者:谌贻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奈普生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奈普生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及镇痛作用.方法:随机将病例分为两组,A组:肛塞袭普生栓1枚及口服米索前列醇片1片30min后行人工流产术50例.B组:宫颈采用直径为8mm的棉签浸湿2%丁卡因放置于进宫颈内口处5min后行人工流产术50例.结果:A组用药后宫颈扩张效果良好,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奈普生栓联合米索前列醇片在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有较好的扩张宫颈及镇痛作用,且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较低.

    作者:魏娜;许轶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74例高龄初产妇并发症及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02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期间分娩的74例年龄≥35岁高龄初产妇的并发症及分娩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并与随机抽样固期分娩的年龄≤34岁年轻初产妇74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高龄组)妊娠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窘迫、产后出血,5种片发症发尘率与对照组(年轻组)相比,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本文剖宫产率高达85.27%,顾产率9.02%,产钳助娩率8.11%.研究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及顺产率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产钳助产率两组间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初产妇高危因素多,母儿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应该避免高龄妊娠,并加强对高龄初产妇孕前、孕期的管理,积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同时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高群;王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后路减压植骨AF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36例观察

    目的:探讨使用AF钉内同定并后路减压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测量脊柱术前、术后侧位X线片,cobb's角、椎管狭窄指数及症状恢复程度,观察后路减压植骨AF钉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1~3年,36例除一例完全瘫痪未能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总有效率97.22%结论:后路减压植骨AF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洪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病毒抗体检测及意义

    目的:了解2005年10月~2006年3月我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主要病毒致病原.方法:对1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了台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131例患儿病毒检测抗体阳性.流感病毒抗体阳性68例(51.91%),呼吸道台胞病毒抗体27例(20.610%),副流感病毒抗体26例(19.85%),腺病毒抗体10例(7.63%).病毒抗体阳性类型不同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年龄和病情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流感病毒足毛细支气管炎的主要致病原.

    作者:王亚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OMI患者PAI-1、AT-Ⅲ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抗凝血酶-Ⅲ(AT-Ⅲ)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岸度(IMT)的关系.方法:共入选56例OMI患者,采用B-型超声诊断仪检查颈动脉IMT,同时检测AT-Ⅲ、PAI-1水平.以颈动脉IMT作因变量,AT-Ⅲ,PAI-1,血浆纤维蛋白原(FBN)等13个变量作为自变量,采用逐步筛选法进行多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PAI-1等7个变量进入方程:IMT=-0.5431+0.0438FBN+0.0831PAI-1+0.0024SBp+0.0023Age+0.1725LDL-0.1256HDL+0.3733Apo-B.提示:PAI-1与颈动脉IMT正相关,是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AT-Ⅲ未进入回归方程,表明其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2、对PAI-1、AT-Ⅲ与颈动脉IMT的关系分别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其结果分别为:IMT=-0.2039+0.5343PAI-1,r=08221,P<0.0001;IMT=0.8538+0.0006AT-Ⅲ,r=0.1095,P=0.4215.此结果亦表明:PAI-1水平与IMT呈正相关;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结论:老年OMI患者病情稳定时,PAI-1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是颈动脉TMT增厚的危险因素;AT-Ⅲ与颈动脉IMT增厚无相关.

    作者:杜荣品;刘惠良;陈淑霞;张至;薛华;吕妍琨;陈华;谷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中无肝素抗凝技术的应用

    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是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中常使用的一种治疗方式.它是采用中心静脉(股静脉,颈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留置单针双腔导管建立血管通路,应用血泵驱动进行体外循环通过一个高通量血液滤过器清除体内大、中及小分子物质、水分及电解质.主要适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低血压、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需要补充液体时,以及急性肺水肿、心力衰竭和少尿患者输入大量液体,如深静脉营养等[1].由于接受CVVH的很多患者有出血倾向或已存在出血现象,选择恰当的抗凝方法成为治疗的关键.我们在CVVH中为大部分病人采用了无肝素抗凝的方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永福;姚美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纳络酮在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为了探讨早期应用纳络酮(NLX)在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我们在两年内对收治的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70例),对两组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和痊愈率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发现NLX治疗组病人的死亡率、伤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纳络酮可有效降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邵连彬;郑磊;高欣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意外伤害导致26例儿童颅脑创伤的抢救与护理

    目的:探讨各种意外伤害引起儿奄颅腑创伤的抢救与护理.方法:通过儿童颅脑创伤入院时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防止脑疝的发生以及入院时患儿脑疝的抢救、紧急手术的准备等.术后严密脱察患儿GCS评分情况,准确判断病情变化,保证头部引流通畅,妥善固定,做好饮食护理,并做好出院患儿及家属的健埭教育和指导.结果:本组有9例入院时有脑疝形成,准确判断病情、紧急手术、抢救治疗和护理,均瘴愈出院,1例重型颅脑创伤入院时已有脑疝,由于伤情过重经抢救无效死亡.另一例颅脑贯通伤术后迟发性血肿,经再次手术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4例患儿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对意外伤害引起儿童颅脑创伤并发脑疝,迟发血肿等能准确判断,及时做出紧急的急救与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

    作者:徐微微;林家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DACI)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以采取相应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保定市脑血管病医院2006年至2007年收治的DACI病人68例,与同期收治的104例非镛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NDACI)的临床资料作对比分析.结果:DACI组治愈28例.好转32例,无效6例,死亡2例,均合并高血压病.NDACI组治愈62例,好转19例,无效6例,死亡2例,两组治疗有效率DACI和NDAC1分别为82.86%和92.73%.结论:2型糖尿病性急性脑梗死(OACI)有其特殊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治疗以强调预防为主,控制血糖的同时要针对梗死形成的其他危险因素予以治疗.

    作者:杨宝军;李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挫伤性青光眼的相关因素及治疗

    目的:探讨外伤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分析39例发生青光眼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治疗后情况.结果:前房积血多见占17.95%;炎症粘连性青光眼占5.13%晶状体与玻璃体异位性青光眼占12.80%,房角后退性青光眼占17.95%.结论:(1)前房出血是挫伤后发生继发性青光眼的主要原因.(2)手术时机是影响治疗的重要因素,不同原因的眼挫伤所继发的青光眼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方法.

    作者:尹正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