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张宏

关键词:青年人,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情况诱因、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MI男性多见,发病急,临床表现典型,血管病变简单,死亡率低.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因和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酗酒、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是AMI相关危险因素,建议成烟,去除不良生活习性,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重视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于有遗传因素的高危人群做好预防监测,对预防青年人AMI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相关文献
  • 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青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情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56例45岁以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情况诱因、危险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MI男性多见,发病急,临床表现典型,血管病变简单,死亡率低.发病前均有明显诱因和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酗酒、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是AMI相关危险因素,建议成烟,去除不良生活习性,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膳食,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重视健康体检,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对于有遗传因素的高危人群做好预防监测,对预防青年人AMI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74例高龄初产妇并发症及分娩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对清华大学玉泉医院2002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期间分娩的74例年龄≥35岁高龄初产妇的并发症及分娩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并与随机抽样固期分娩的年龄≤34岁年轻初产妇74例(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研究组(高龄组)妊娠期并发症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病、妊娠期糖尿病、低出生体重儿、胎儿窘迫、产后出血,5种片发症发尘率与对照组(年轻组)相比,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本文剖宫产率高达85.27%,顾产率9.02%,产钳助娩率8.11%.研究组和对照组剖宫产率及顺产率均P<0.01,有显著性差异;产钳助产率两组间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初产妇高危因素多,母儿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应该避免高龄妊娠,并加强对高龄初产妇孕前、孕期的管理,积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同时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

    作者:高群;王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动态骨量及愈合时间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动态骨量及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进行加压螺钉联合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65例,入选对象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接受了,康复干预治疗,同时进行跟骨定量超声(QUS)检查和骨折愈合时间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BUA、SOS和STI等指标无明显区别.与术前结果比较,早期干预组术后1和6个月时BUA、SOS和STI等指标略有下降,但无明显区别(P均>0.05),而对照组1和6个月BUA、SOS和STI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手术前,同时上述各指标也明显低于早期干预组同期检查结果(P均<0.01~0.05).早期干预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6.82±5.71)周,明显短于对照组(18.50±7.26)周(t=2.075;P<0.05).结论:尽早开始康复干预治疗可明显减少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骨量丢失及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张胜利;杨欣建;谢玲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足的防治及护理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因糖尿病致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治疗难度大,若处理不当,常导致活动能力丧失、致残或致死的后果.因此,早期预防,积极治疗,精心护理至关重要,现报道如下.

    作者:鹿文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年肺结核30例误诊分析

    老年结核病近年有增加趋势.由于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改变往往不典型,故误诊率较高.我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0例老年肺结核,在我院门诊及外院长时间误诊,现将误诊原因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树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静脉滴注清开灵引起过敏性反应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73岁,因冠脉搭桥术后左侧肢体无力20天就诊入院,诊断为脑梗死、梗塞后出血、肺内感染、冠脉搭桥术后、二尖瓣置换术后、2级高血压.查体:体温37.8℃、脉搏72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60/100mmHg,头部CT示脑梗死,梗塞后出血;心电图示:窦性心率,ST-T段呈缺血性改变;肺CT示双侧肺内炎症.按照病因给予对症治疗,用5%葡萄糖200ml加清开灵30ml静脉点滴,速度控制在30~40滴/min,约1h后患者诉畏冷、寒战,随之出现端坐呼吸、呼吸困难、颜面苍白,气喘、寒战仍持续存在;考虑为过敏性反应,立即停用该组药物,更换输液管,同时低流量吸氧,盐酸异丙嗪25mg皮下注射及复方巴比妥2mg肌肉注射,100ml葡萄糖加0.25mg喘定静脉点滴,约10min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但仍寒站,1h后寒战逐渐缓解,体温升高至39.6℃,约1h后体温下降至37.8℃.第二天停用清开灵后,患者未出现上述症状,住院24d痊愈出院,无任何并发症.

    作者:安丽荣;郭艳芹;杨晓帆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诊危重症感染2例报告

    1 病例资料急诊危重症并发感染是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由于缺乏病原学快速诊断手段,正确的初始抗生素经验治疗至关重要.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并防止产生细菌耐药性.急诊对危重症感染的治疗在初期阶段就使用广谱抗生素已形成国际性共识,即降阶梯治疗策略[1].

    作者:张伟;史功;窦京运;周冀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并呼吸衰竭的研究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通气(BIPAP)治疗重叠综合征(OS)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85例O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BIPAP治疗+常规临床治疗(药物+氧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比较入院时和治疗后两组间多导睡眠图仪(PSG)和动脉血气(PH、PaO2、PaCO2)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SG和动脉血气(PH、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对OS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叶宁;赵志华;杨霞;李琳;张瑞霞;李耀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无痛胃镜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用小剂量丙泊酚在屎毒症患者行无痛胃镜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100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行无痛胃镜,对照组行常规胃镜:分别观察记录检查前、插管时、检查2分钟时及检查后的收缩压(S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检查效果及肾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检查效果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HP,SBP,SP02,RR用药前后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尿毒症患者中采用小剂量丙泊酚的无痛胃镜更有利于呼吸循环的稳定及检查效果更佳.

    作者:曹丽玲;黄南明;黄敏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环孢素A治疗肾小球疾病的应用共识

    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为11个氨基酸组成的环形多肽,是从土壤霉菌中分离出来的一种强效、选择性的免疫抑制剂.CsA广泛用于器官移植及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近年来已被用于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和其他肾脏疾病.与其它免疫抑制剂相比,CsA的特点是选择性地作用于T淋巴细胞,对骨髓中的各系细胞无影响.对部分传统免疫抑制治疗抵抗、依赖、甚至无效的肾病综合征患者,CsA仍可能有效.

    作者:环孢素A在肾内科应用专家协作组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胰岛素对创伤失血性休克病人中性粒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胰岛素调节创伤失血性体克病人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的作用.方法:胰岛素组和非胰岛素组的PMN分别培养分为3h、6h、12h、18h、24h、36h,比较两组PMN的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胰岛素组的PMN的凋亡率显著高于非胰岛素组(P<0.05).结论:胰岛索促进了PMN以凋亡形式的死亡.

    作者:张焱焱;于大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我院2006年8月~2008年2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经验教训;方法;回顾分析40例胆囊特点、手术方法、术后恢复情况、中转开腹原因及预后:结果:全组病例无手术后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中转开腹2例,占全组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般来讲是安全可靠,但术中医源性损伤时有发生的可能,且其发生率仍高于传统开腹手术,随着术者熟练程度的提高,后期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原来为相对禁忌症者,也可为较好的适应症.

    作者:崔光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非甾体抗炎药肾损害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yclooxygenase,COX),减少前列腺素(PG)的产生而发挥作用,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因此,在发热、疼痛以及风湿性疾病等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周福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古巴医疗体制的成就带来的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 医疗体制的成功经验遭受美国封锁制裁40余年的古巴,坚持自力更生的道路,形成自己独特的医疗卫生体制,在2006年WHO统计的数据中,作为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在主要的全民卫生保健体制上超越了美国(图1).古巴人人享有医疗保险,而美围目前尚有4 000万人没有医疗保险.这个相对贫穷的国家,却有着全世界完备、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医疗制度,并取得举世瞻目的成就,包括传染病控制,减少婴儿死亡率,建立研究和生物技术产业,控制慢性疾病等方面.

    作者:尹荣秀;胡大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26例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糖尿病骨折病人围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对26例糖尿病骨折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前做好健康评估,心理护理,重点加强血糖监测,饮食控制.早期指导功能锻炼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26例患者中23例伤口一期愈合,3例二期愈合,随访无一例护理并发症.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有效的血糖监测,是保证糖尿病骨折患者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郭玲;马玲;单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低流量紧闭循环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低流量紧闭循环麻醉用于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的可行性.方法:400例婴幼儿唇腭裂修复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Y羟丁酸钠+氯胺酮麻醉(Ⅱ组),低流量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每组200例.Ⅰ组诱导方法:静注氯胺酮2mg/kg,Y-羟丁酸钠,80mg/kg,充分表麻后插管,术中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维持间断追加氧胺酮、Y-羟丁酸钠、Ⅱ组诱导方法:静注氯胺酮2 mg/kg,芬太尼3 ng/kg,阿曲库铵0.5 mg/kg后插管术中控制呼吸,麻醉维持间断追加肌松剂,小剂量芬太尼,术中新鲜氧流量设定为0.5L/min,术中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及PET CO2,记录插管成功即刻及拔管时忠儿MAP、HR、SPO2,观察术毕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拔管后有无呛咳、喉头水肿、喉痉挛等并发症.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插管后.FIR、Bp明显低于Ⅰ组,spo211组高于Ⅰ组.术毕拔管时及完全清醒时间Ⅰ组显著延长,Ⅰ组术毕拔管后并发症明显高于Ⅱ组.结论:低流量紧闭循环式麻醉用于厝腭裂修复术安全可靠,较传统麻醉方法具有术中麻醉平稳,清醒迅速,术毕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吴耀华;周锋;张文圣;黎军;胡义勇;陈平;金晓英;刘正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24小时pH监测的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客观评价注射用兰索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时对胃酸的抑制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盲法、阳性药物、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结果:从2005年10月至2005年12月共有35例患者入组,经监测结果:两组pH监测总时间、pH上升至4的时间、pH上升至6的时间、pH上升>4的时间所占百分比、pH上升>6的时间所占百分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兰索拉唑用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胃酸抑制是有效面安全药物.

    作者:李晓昕;张宜山;张振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

    牙髓作为一种疏松结缔组织,所含的细胞、血管和神经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与其他疏松结缔组织的反应基本一样.但牙髓有其自身的特点:①被坚硬的牙本质壁包围;②基质富含纤维具有粘性;③无有效的侧支血液循环.这些特点决定牙髓的感染途径主要为暴露的牙本质小管,牙髓暴露;牙周袋途径和血源感染.龋病是引起牙髓感染常见的原因.当细菌侵入牙本质距牙髓<1.1mm(包括修复性牙本质)时,牙髓可出现轻度的炎症;当细菌距牙髓<0.5mm时牙髓可发生明显的炎症;在牙本质的厚度<0.2mm时,牙髓内方可找到细菌.

    作者:曹丽芳;杜占军;郭月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探讨成本导向定价法在营利性医院收费项目定价中的应用

    我国医疗机构的改革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十分关键的时刻,一方面,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府政策,另一方面,要依靠市场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源,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通过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筹资的办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1],因此营利性医院的存在成为必然.

    作者:李桂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急诊科护士心理健康因素与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模式的转变,急救工作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各类突发急危事件决定了急救工作的高强度和高压力性,各种各样的压力源,都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影响护理工作,及急救工作质量,本文就急诊科护士的心理状总况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问题作一综述.

    作者:郜旭霞;华晓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中国医药导刊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