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透联合血灌治疗时间及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状态的影响

何莉芳

关键词:血液透析, 血流灌注, 护理, 糖尿病肾病, 微炎状态
摘要: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时间与护理措施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改善微炎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择肾内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HD组和HD+HP组,每组25例.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并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检测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IL-6、β2-MG和CRP水平,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①HD组三个治疗时间点IL-6、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HD+HP组治疗前与首次治疗后IL-6、CRP水平比较无差异,其余时间点IL-6、CRP水平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除HD组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比较无差异,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及减少微炎反应有作用,该治疗方式需长期(至少>3个月)规范进行才能起到明显降低微炎状态的作用.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长协同护理对肺炎患儿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家长协同护理对肺炎患儿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家长协同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0%(P<0.05).观察组干预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以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气促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长协同护理能有效降低肺炎患儿并发症,改善患儿肺功能,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有利于患儿预后.

    作者:张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青年住院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目的 调查中青年高血压住院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探讨服药依从性与高血压、甘油三酯、HCY、血尿酸及PWV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Morisky量表,采用便利抽样选取300例中青年住院高血压患者,并调查其服药依从性,运用单因素分析服药依从性与高血压、甘油三酯、HCY、血尿酸及PWV的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青年住院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为34%;服药不依从率为66%;多因素Logistic分析: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及高血压分层是住院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收缩压(148.5±16.39 vs 157.68±19.17);舒张压(89.71±13.35 vs 93.58±15.25)、甘油三酯(1.38±0.79 vs 1.68±1.27)、HCY(13.04±3.53 vs 15.36±6.91)、血尿酸(281.29±101.32 vs 343.11±114.43)及PWV(1699.8±346.14 vs 1795.1±395.39)、近3个月急诊次数(0.471±0.609 vs 0.773±1.46)、近3个月平均住院日(9.2±3.3 vs 10.4±4.2)及并发症种类(2.24±1.5 vs 2.95±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文化程度越高、工作状态越规律、高血压分层越高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越好;服药依从性佳的患者血压控制、相关临床生化指标调节较好且并发症种类及近3个月急诊次数和平均住院日较少.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中青年患者规律服药的健康宣教;提高中青年患者的服药依从率从而降低相关危险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作者:罗霰宇;应燕萍;滕艳娟;阮长山;王朋朋;高忠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优质护理在NCU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对比优质护理在NCU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方法 将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患有脑梗塞的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CU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脑梗塞患者采用针对性的优质护理手段,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病情的复原情况以及后期疾病的远期并发症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等.结果 两组患者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和护理之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肢体运动情况较治疗之前均有所改善,但患者住院期间的治疗效果包括出院之后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方面,观察组治疗效果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ICU脑梗塞临床护理当中,更加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范蓉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透联合血灌治疗时间及护理方式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治疗时间与护理措施在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改善微炎状态的效果.方法 选择肾内科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5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HD组和HD+HP组,每组25例.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后并实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检测治疗前、首次治疗后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IL-6、β2-MG和CRP水平,并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 ①HD组三个治疗时间点IL-6、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HD+HP组治疗前与首次治疗后IL-6、CRP水平比较无差异,其余时间点IL-6、CRP水平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除HD组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比较无差异,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对提高疗效及减少微炎反应有作用,该治疗方式需长期(至少>3个月)规范进行才能起到明显降低微炎状态的作用.

    作者:何莉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系统化护理对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在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给予系统化护理对患者临床并发症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68例老年Colles骨折患者,均为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在我院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并接受手术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依据将患者进行分组,术后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实行系统化护理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4.70%)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7.06%)相比明显较少;实验组患者在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64.71%);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化护理在老年Colles骨折患者术后起着关键性作用,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患者骨折处恢复速度,在临床护理应用上具有显著价值.

    作者:周慧珍;张雪琴;吴丽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专科护士培训实行网络教学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网络教学在我院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6个专业的专科培训护士11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联合采用网络教学模式,比较两组教学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理论知识掌握以及学习自觉性的提高率分别为80.00%(44/55)、69.09%(38/55)、87.27%(48/55)、89.09%(49/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学生考试成绩优秀率和良好率分别为23.64%(13/55)以及56.36%(31/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9%(5/55)以及36.36%(20/55);观察组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操作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网络教学模式应用于专科护士培训显著提高了培训护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习和操作成绩,提高了教学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夏丽彦;高雁;孟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五谷虫生物清创包治疗不同部位感染性创面的护理

    总结了15例应用五谷虫生物清创包治疗不同部位感染性创面的护理,包括创面评估、虫包的制定、治疗前后的注意事项、不同部位创面的个性化护理等,为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护理经验.

    作者:孙晓红;尹安春;李连红;王妮;潘琳;朱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标准化宣教处方对血管瘤患儿院外服用普萘洛尔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 探讨标准化宣教处方对提高血管瘤患儿院外服用普萘洛尔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对入院行口服普萘洛尔治疗的血管瘤患儿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标准化宣教处方进行宣教,出院15 d后行电话随访,比较两组患儿服药依从性及监测效果.结果 两组依从性及心率、血糖、血压、大便的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喂药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标准化宣教处方可提高血管瘤患儿服用普萘洛尔期间不良反应观察的依从性,从而起到保护患儿健康成长的作用.

    作者:李建新;魏荣;牛新华;蒋黎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

    目的 探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多元化策略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入职的62名护士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入职的78名护士为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培训方法和多元化策略进行培训,比较两组新护士核心能力、科室满意度、个人满意度及离职率.结果 观察组护士业务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管理能力及学习能力等考核成绩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士科室满意度、个人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士离职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多元化策略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新护士尽快适应工作环境和达到岗位要求,提高新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降低护理人员的流失率.

    作者:石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胸外科、泌尿科2015年4~11月全身麻醉术后患者580例进行MEWS评分,根据分值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580例术后患者中,入住普通病房的313例,入住抢救室的216例,转入ICU的51例.结论 MEWS评分分值越高、术后患者的病情越危重,病死率也越高.

    作者:谢琼;崔凤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置管无缝线固定方法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无缝线固定方法在肿瘤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科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行锁骨下静脉置管术肿瘤化疗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14例和实验组126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病程、置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置管时穿刺部位予4#(2-0 USP 3 Metric)蚕丝线缝合加3M无菌透明敷料(9546HP)固定,实验组置管时穿刺部位不缝合,只用3M无菌透明敷料(9546HP)加无纺布敷料﹝优韧宁粘贴型敷料10 cm×10 cm(法国优格)﹞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与不适感、导管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出、皮肤破损、敷料松脱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换敷料次数及费用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比较对照组在疼痛与不适感、导管感染、皮肤破损等并发症发生率和更换敷料的次数及费用方面明显降低(P<0.05).结论 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化疗时予无缝线固定方法可避免穿刺时缝合、置管后缝线牵拉与拔管时拆线的痛苦,减轻了不适感,减少了皮肤破损和导管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了更换敷料次数和费用.两组患者的导管脱出发生率、导管堵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无缝线固定方法是一种简便、安全、经济、并发症少的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固定方法.

    作者:易小林;朱卉娟;韩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青少年外伤性截瘫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青少年外伤性截瘫的心理护理模式.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及课题合作医院(台山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青少年截瘫患者共76例,年龄12~35岁.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心理干预组及常规护理组各38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况,记录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方式包括门诊、电话随访.随访时间18~60个月,平均36个月.结果 心理干预小组在接受心理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状况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心理护理的青少年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分SSRS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结论 青少年截瘫患者住院期间护士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

    作者:聂翠霞;伍娉娉;易利人;贺秧青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APS护士对自控镇痛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疼痛服务组织(Acute Pain Service,APS)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对自控镇痛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找出APS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问题,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术后自控镇痛患者(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满意度调查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改进措施,比较采取措施前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结果.结果 2013年的1320份满意度调查表中,满意度不达标184例(占13.9%),其中因服务态度导致不满28例,占2.1%;健康宣教导致不满31例,占2.3%;设备故障导致不满占28例,占2.1%;镇痛效果及其他方面导致不满97例,占7.3%.2014年的1320份满意度调查表中,满意度不达标95例(占7.3%),其中因服务态度导致不满26例,占2.0%;健康宣教导致不满21例,占1.6%;设备故障导致不满占19例,占1.4%;镇痛效果及其他方面导致不满29例,占2.2%.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实施前患者的每月满意度低于实施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PS护士对术后自控镇痛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患者满意度调查的问题及时反馈、分析和改进,有利于提高自控镇痛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作者:王鼎;余遥;汪晖;张咸伟;祝金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双诱导联合蒽环类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亚砷酸(As2O3)联合蒽环类药物(ATC)诱导化疗和巩固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不良反应和护理.对16例初诊APL病人ATRA 25~40 mg/m2联合AS2 O310 mg/d进行双诱导,达完全缓解(CR)以后,给予联合化疗:去甲氧柔红霉素每天10 mg/m2或柔红霉素每天45 mg/m2,第1~3天;阿糖胞苷每天100 mg/m2,第1~7天,交替序贯巩固维持治疗3~4周期,总治疗时间1.5~2年.由于疾病本身和化疗药物特殊的毒副作用,大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经密切观察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和护理后症状缓解.16例患者中,15例治疗后达到CR,CR率93.7%,1例因早期并发脑出血而死亡.ATRA和As2 O3双诱导联合ATC化疗治疗初治APL,疗效可靠,毒性反应小.针对其不良反应进行护理干预,同时加强健康指导,以保证化疗的顺利完成.

    作者:孔兴美;叶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肛周给药护理在肛周疾病结扎切除术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肛周给药护理在肛周疾病结扎切除手术术后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3年8月经肛周结扎切除手术治疗的肛周疾病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护理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护理组患者术后给予痔瘘熏洗剂熏洗肛周及坐浴,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高锰酸钾溶液熏洗肛周及坐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排尿及创口愈合情况和尿潴留发生率.结果 护理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创口愈合时间(15.34 d)明显低于对照组(22.63 d)(P<0.05);护理组患者治愈率(92.18%)明显高于对照组(84.06%)(P<0.05);护理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7.35%)明显低于对照组(13.04%)(P<0.05).结论 肛周给药护理能有效降低肛周疾病结扎切除手术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创口愈合时间,提高肛周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

    作者:廖志平;叶红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超快通道在小儿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护理经验探讨

    目的 探讨超快通道心脏手术术后早期护理经验.方法 对86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患儿护理,年龄43 d~12岁(平均2.5岁),体重4.7~49 kg,(平均11.7 kg),其中室间隔缺损61例,房间隔缺损14例,心内型肺静脉异位引流2例,肺动脉瓣狭窄2例,左室流出道狭窄2例,法洛四联症2例,三尖瓣下移畸形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至瓣膜穿孔),三尖瓣闭锁1例(行TCPC矫治术).术前患儿均无呼吸道感染,无其他脏器并发症.术后入CICU,常规予1~3 L/min鼻导管吸氧,心电监护、监测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肛温、外周血氧饱和度,予右美托咪啶静脉维持,测动脉血气分析,维持电解质在正常范围;备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气管插管用物、新斯的明、纳洛酮、升温仪器.结果 除1例患儿因呼吸暂停、血氧饱和度下降,采取CPAP给氧30 min后呼吸、血氧饱和度恢复外,其余病例均呼吸、循环平稳.结论 超快通道心脏手术在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减少气管插管脱管率及改善患儿的舒适度方面较传统心脏手术有较大优势,超快通道心脏术后并发症包括: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心跳、呼吸骤停、低体温等,本科室针对以上并发症制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与流程.

    作者:李秀红;潘晓兰;高乐;刘燃;李红卫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泡沫敷料加凝胶垫对恶性肿瘤患者压疮的影响

    目的 观察泡沫敷料加凝胶垫在恶性肿瘤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近两年本科住院的120例恶性肿瘤的压疮高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凝胶垫垫于患者压疮易发部位;观察组采用泡沫敷料和凝胶垫垫于患者压疮易发部位.并在应用后2天、7天、半月、一月对患者进行压疮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舒适感和支撑点皮肤受压状态(包括皮肤压痕、红斑、破损等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2例发生压疮,对照组8例发生压疮,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及不舒适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泡沫敷料加凝胶垫能够有效减少了恶性肿瘤患者压疮的发生.

    作者:王咏梅;李华珍;黄丽霞;罗冬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评估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在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短期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筛选符合条件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围术期及康复性护理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对患者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肿胀情况、VAS疼痛评分、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未见明显差异(x2=0.21,P>0.05),但治疗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VAS疼痛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2 d vs.13.5 d,P=0.0004).结论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能够有效缓解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术后下肢肿胀、局部疼痛等一些并发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苏叶;张翠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知信行管理模式对儿童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知信行管理模式在提高儿童医院急诊科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急诊科65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为了提高手卫生的质量,对该组医护人员实施知信行管理,从知识、信念、行为三个方面强化手卫生的管理,比较管理前后该组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手卫生健康知识得分以及手卫生质量的情况.结果 知信行管理后,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前后、无菌操作前、体液暴露后等洗手率高于管理前,医护人员洗手符合程序规范、使用消毒液的情况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和护士的手卫生健康知识得分高于管理前,手卫生消毒合格率、洗手时间≧15 s、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均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信行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儿科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改善手卫生质量.

    作者:肖志田;刘芙蓉;曾细秋;钟春梅;付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预见性护理对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和观察预见性护理对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例=32)和对照组(例=32),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50%,而观察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6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护理的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上,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应用于PICC置管具有现实意义,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