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灿林;张志广;廖尚宇;廖富彪;陈章瑜;陈志勇;梁家志
目的:对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入住我院的资料完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采取非药物治疗措施,对照组口服贝那普利,观察组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2个月后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BP、DBP的变化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24 h ABPVs、24 hABPVd 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SBP、DBP水平均分别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治疗后SBP(120.28±20.22)mm Hg,DBP(83.20±11.23)mm Hg,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的SBP、DB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的24h ABPVs、24h ABPVd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提高,降压效果显著,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有效协助降压,维持血压稳定,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雪玲;邢光;李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两种手术方法的特点。方法该院78例不稳定型盆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4例应用小切口中空螺钉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组(A组),44例应用改良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组(B组)。结果 A组和B组优良率均为100%,手术不良反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和C臂照射次数小于B组(P<0.05),而B组出血量和切口长度大于A组( P<0.05)。结论改良Stoppa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不稳定盆骨骨折,应用范围较广。小切口中空螺钉内固定手术中软组织创伤更小,但适用范围较窄,且放射损伤较重。
作者:肖建斌;李世平;刘经宝;严越茂;肖建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比较局晚期下咽癌术后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与放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9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局晚期下咽癌患者59例,记录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采用术后联合放化疗治疗组和单纯放化疗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总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术后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与单纯放化疗治疗的近期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的3年总生存率显著大于后者,且前者的3年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结论局晚期下咽癌患者行术后联合放化疗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化疗。
作者:吴阳;余红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充足的医疗保险可以使医疗服务更高效,但是目前很多澳门居民仍然尚未获得足够的医疗保险保障。要同时达到医疗覆盖率高、服务质量佳和筹资机制公平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的,但是医疗保险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些基本目标。如果政府没有一个符合国际标准的、成熟的私人医疗保险市场,那么医疗卫生系统就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提升全民健康保险普及化、发展风险分担机制、推动私人医疗保险。澳门要实现全民的公平医疗,就要在医疗卫生政策中采用公共筹资和私人筹资相结合的方式。
作者:刘仲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早期糖尿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纯尿糖、单纯尿微量白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联合尿糖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患者进行诊断,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方法在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中诊断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同时以病理诊断为标准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糖尿病患者)和B组(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患者),比较两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尿糖水平及阳性率。结果300例糖尿病患者经病理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损伤67例,发病率为22.33%。单纯尿微量白蛋白在早期肾损伤中诊断灵敏度为46.27%,特异度为95.28%,阳性预测值为73.81%,阴性预测值为86.05%。单纯尿糖检测在早期肾损伤中诊断灵敏度为56.72%,特异度为93.99%,阳性预测值为73.08%,阴性预测值为88.31%。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测早期肾损伤中诊断灵敏度为86.57%,特异度为91.42%,阳性预测值为74.36%,阴性预测值为91.42%。A组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水平均低于B组[(15.4±5.4)mg/L vs(25.8±7.1)mg/L,(2.3±0.6)mmol/L vs(3.7±0.9)mmol/L,P<0.05]。结论尿微量白蛋白与尿糖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诊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临床诊断早期糖尿病肾损伤有效指标。
作者:陈昌达;李就文;朱耀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体检调查,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进行对照分析,为防治及医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7月~2016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004人完整资料,根据是否患有NAFLD,将患者分为病例组295例与对照组709例两组。采用问卷调查与健康体检两部分收集调查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既往病史等一般特征及NAFLD临床诊断。对比分析两组研究对象BMI、收缩压、舒张压、PBG、TG、TC、ALT与UA水平。结果在1004例研究对象中,共检出NAFLD 295人,其发生率为29.38%。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PBG、TG、TC、ALT与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NAFLD为应变量,性别、年龄、BMI、空腹血糖、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脂肪肝危险因素依次为甘油三酯、胆固醇、空腹血糖、BMI、舒张压、ALT、年龄和男性。结论烟台地区NAFLD患病率较高,高脂血症、超重及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丙氨酸转氨酶、年龄、男性等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体重,适当锻炼,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的控制,可积极预防NAFLD的发生。
作者:刘书芳;朱晓晶;于翠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相同类型不同来源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药物对躁狂症的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经鉴定为躁狂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国产治疗组和进口治疗组。国产治疗组均采用国产药物,进口组均采用进口喹硫平和丙戊酸钠,两组患者治疗前均严格进行机体不良反应排查,治疗1个月,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躁狂量表(BRMS)、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的评比结果,对不同来源的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狂躁患者的治疗前后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狂躁量表BRMS分析及MOAS行为评分分析,结果有效证实进口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治疗组,然而两组患者进行TESS不良反应评分中,进口治疗组优于国产治疗组,但是两组患者在接受喹硫平与丙戊酸钠治疗期间均伴有不良反应;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中,相同类型不同来源条件下国产治疗组对狂躁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进口治疗组患者(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发生不良反应而进口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数量显著低于国产治疗组患者(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躁狂症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躁狂症患者的症状,优化其躁狂行为。在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中,相同类型不同来源条件下国产治疗组对狂躁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低于进口治疗组患者。因此未来我国对躁狂症药物开发中仍需要进行细致化研究,同时对药物不良反应的降低进行深入的研究,才可以有效降低躁狂症的发生。
作者:陈绪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药房中药饮片流通中风险因素。方法借助鱼骨图从人(班组长、上药工、调剂员、复核员)、机(机器)、环(配方间、二级库)、法(养护措施)、料(中药饮片)五个方面深入查找引发饮片质量问题的风险因素。结果2012年1月~2015年12月发生饮片质量问题212件,其中霉变、虫蛀、含水量大合计占比66.5%;4、12月份季节交替及7月份霉雨季节饮片发生质量问题件数明显增多。通过鱼骨图,归纳要因入下:(1)不了解饮片特性;(2)未做到“先进先出”;(3)温湿度读取不方便;(4)部分品种配备药斗数太多;(5)药斗储药量太大;(6)未采用正确养护方法;(7)未建立梅雨季养护制度;(8)不合格饮片未及时处理;(9)饮片破碎后变质。结论通过控制药房中药饮片流通中风险因素,有助于降低问题饮片发生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丽;曾白林;黄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实践提供一种药学监护模式,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本文就临床药师通过对一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治疗进行了监护,并及时跟踪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积极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同时为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建议。因此临床药师可协同临床医师通过对重点案例的分析,优化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提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能力和药学服务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二平;章小燕;张克良;钱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锁定髓内针与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35例采用锁定髓内针系统治疗为A组,33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治疗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早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VAS评分,随访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髓内针系统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术后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树伟;崔光辉;赵幸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A组,55例)与序贯放化疗组(B组,54例),A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而B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案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利用Pearsonχ2检验和行×列表χ2检验等分析数据。结果A组的有效率、2年生存率和骨髓抑制的总发病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后出现明显变化(P<0.05),其中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构成比由治疗前的32.73%增加到58.18%。结论同步放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NSCLC中的疗效非常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同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冯梓贤;王晓亮;钟美霞;陈广杰;赵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2例,行免疫吸附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实施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给予患者狼疮活动指数和健康状况评定量表评价,比较两组检测指标改善情况、住院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IgA、IgG、IgM、抗ds-DNA、抗核抗体滴度、狼疮活动指数降低。两组C3、C4、生理功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增加。观察组IgA、IgG、IgM、抗ds-DNA、抗核抗体滴度、狼疮活动指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3、C4、生理功能评分、精神健康评分、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疫吸附治疗重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显著,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姜志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技术(DCO)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我院收取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103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2)。观察组行DCO治疗,对照组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不同组别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总量、手术总时长、体温恢复时长以及骨痂所用时间四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康复优良率达到8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7%(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IB值明显低于对照组,APTT值、TT值和PT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2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8%(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技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可以提高患者的凝血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刘晓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习惯逆转训练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抽动症患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进行习惯逆转训练的行为治疗,对照组使用可乐定透皮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GTSS评分、TESS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痊愈率为38.0%,有效率达9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后的第12、24周末YGTS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典药物可乐定为对照,习惯逆转训练治疗抽动障碍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健萍;袁海超;黄国强;卢燕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改良的PBL教学法在骨外科专业临床理论与临床见习应用的主要作用。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3年度来我科见习的100例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以及七年制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的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见习代教。学期结束进行理论考试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教学效果,并对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学期结束考试中,实验组总成绩为(82.24±4.5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35±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基础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学生的病案分析成绩为(48.04±4.8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34.45±3.5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满意度96%,明显高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的PBL教学法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尽可能地利用临床思维思考与解决临床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作者:付海亮;付国枢;王强;杜大江;马志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切片系统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在同一年级随机分成的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切片和数字化切片辅以传统切片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并对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数字化切片辅以传统切片教学组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切片教学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阅读切片的容易度、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师生互动均高于传统切片教学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数字化切片的使用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有效工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有助于推动口腔医学的数字化改革和信息化进程。
作者:宋洋;刘希;吴巍;黄相道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对照组(30例,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HIC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兴飞;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宫腔镜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就诊的10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102例患者分为激光组和宫腔镜组。激光组采取激光方法治疗;宫腔镜组行宫腔镜电切治疗。比较:(1)慢性宫颈炎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2)复发率、创面感染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炎症因子hs-CRP、SOD、IL-6、TNF-α的差异。(4)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1)宫腔镜组对比激光组慢性宫颈炎治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镜组对比激光组复发率、创面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炎症因子hs-CRP、SOD、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宫腔镜组对比激光组炎症因子hs-CRP、SOD、IL-6、TNF-α改善更显著(P<0.05)。(4)宫腔镜组对比激光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结论宫腔镜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水平,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且创伤小,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创面感染,值得推广。
作者:陈美美;张幼红;魏苍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基本不采取护理措施,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自我血糖监测依从性。结果干预组患者血糖监测意义知晓率、血糖监测目标达标率、血糖监测记录率、血糖仪正确使用率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且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鹿丙荣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产前超声筛查结果及胎儿的健康状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应用辅助生殖技术(ART)怀孕双胎90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及同期自然受孕双胎100例孕妇为参照组,收集产前超声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以及胎儿情况,对比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在羊水过多、脐带绕颈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前置胎盘发生率、贫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羊水量显著多于参照组,羊水过少、脐带附着位置变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胎儿畸形率、死胎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双胎输血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在活婴数、先天畸形、平均胎龄、低体重儿必理、新生儿窒息比例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胎儿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ART双胎受孕未增加围产期孕妇并发症发生风险,与自然受孕相比在羊水异常、脐带位置变化及双胎输血综合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蒋华景;郭津含;陈静;林丽璇;熊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