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绪焕
目的:研究宫腔镜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4月~2015年11月就诊的10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102例患者分为激光组和宫腔镜组。激光组采取激光方法治疗;宫腔镜组行宫腔镜电切治疗。比较:(1)慢性宫颈炎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2)复发率、创面感染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炎症因子hs-CRP、SOD、IL-6、TNF-α的差异。(4)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结果(1)宫腔镜组对比激光组慢性宫颈炎治愈率更高(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宫腔镜组对比激光组复发率、创面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炎症因子hs-CRP、SOD、IL-6、T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宫腔镜组对比激光组炎症因子hs-CRP、SOD、IL-6、TNF-α改善更显著(P<0.05)。(4)宫腔镜组对比激光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结论宫腔镜用于慢性宫颈炎治疗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减轻机体炎症水平,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且创伤小,操作简单,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创面感染,值得推广。
作者:陈美美;张幼红;魏苍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25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5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肺叶切除术,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动脉血氧分压及免疫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128例患者痰菌转阴率为75.78%,病灶吸收率91.4%,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47%;对照组128例患者痰菌转阴80例,转阴率62.5%,病灶吸收率79.69%,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4.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免疫指标等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行左氧氟沙星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相较于外科手术更能快速改善患者病灶,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比较辅助生殖技术受孕双胎与自然受孕双胎的产前超声筛查结果及胎儿的健康状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应用辅助生殖技术(ART)怀孕双胎90例孕妇设为观察组,及同期自然受孕双胎100例孕妇为参照组,收集产前超声检测得到的相关数据以及胎儿情况,对比分析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在羊水过多、脐带绕颈发生率、胎膜早破发生率、前置胎盘发生率、贫血发生率和产后出血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羊水量显著多于参照组,羊水过少、脐带附着位置变化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胎儿畸形率、死胎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双胎输血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在活婴数、先天畸形、平均胎龄、低体重儿必理、新生儿窒息比例等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胎儿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ART双胎受孕未增加围产期孕妇并发症发生风险,与自然受孕相比在羊水异常、脐带位置变化及双胎输血综合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蒋华景;郭津含;陈静;林丽璇;熊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检测血清胱抑素C和β2微球蛋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分组,A组为单纯糖尿病组,B组为早期肾病组,C组为临床肾病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BUN、SCr等水平。结果B组和C组CysC、β2-MG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1),C组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及B组,C组SCr及BUN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及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ysC水平与患者的病程、HbA1C、SBP、β2-MG、SCr、BUN、Malb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P<0.01);β2-MG与患者的病程、HbA1C、SBP、CysC、SCr、BUN、Malb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P<0.01)。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血清CysC及β2-MG就有显著升高,在辅助诊断方面优于BUN及SCr等传统指标。
作者:代广;王东海;陈强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实践提供一种药学监护模式,可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本文就临床药师通过对一例重症肺炎患者的抗感染药物治疗进行了监护,并及时跟踪了解患者病情变化,积极分析辅助检查结果,同时为患者抗感染治疗方案提供建议。因此临床药师可协同临床医师通过对重点案例的分析,优化治疗方案,实施药学监护,提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能力和药学服务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刘二平;章小燕;张克良;钱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结扎术(UAL)、子宫动脉栓塞术(UAE)及保守治疗对重症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产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治疗的重症产后出血62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子宫动脉结扎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卵泡刺激素水平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促黄体生成素,子宫动脉结扎术组高,保守治疗组低(P<0.05);保守治疗组雌二醇水平均高于手术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的恶露持续时间及分娩距第一次月经的时间短于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子宫动脉结扎术和动脉栓塞术是治疗产后出血特别是重症产后出血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汪文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分为同步放化疗组(A组,55例)与序贯放化疗组(B组,54例),A组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而B组采用序贯放化疗方案治疗。统计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估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利用Pearsonχ2检验和行×列表χ2检验等分析数据。结果A组的有效率、2年生存率和骨髓抑制的总发病率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治疗后出现明显变化(P<0.05),其中患者生活质量良好的构成比由治疗前的32.73%增加到58.18%。结论同步放化疗方案在局部晚期NSCLC中的疗效非常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同时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荐。
作者:冯梓贤;王晓亮;钟美霞;陈广杰;赵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昆明医科大学本科学生对《热带医学与热带病》课程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现状。方法2015年9月~12月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随机选取昆明医科大学2012级、2013级、2014级各专业选修热带医学的本科生共120例作为学习组,随机抽取同年级各专业未选修热带医学本科生共109例,作为对照组,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热带医学这门课程的知识掌握情况之间没有差异( P>0.05),学生在对热带病的处理态度和行为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查对象的热带医学知识需要加强,学生应该主动了解更多的热带医学知识,开设《热带医学与热带病》有实用性及必要性。
作者:罗夙医;严敏;李冰雪;宝福凯;柳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其价值。方法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对照组(30例,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穿刺抽吸治疗HICH,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凌兴飞;马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比较局晚期下咽癌术后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与放化疗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9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局晚期下咽癌患者59例,记录患者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采用术后联合放化疗治疗组和单纯放化疗治疗组的近期疗效、总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结果术后联合放化疗综合治疗与单纯放化疗治疗的近期疗效无统计学意义,但前者的3年总生存率显著大于后者,且前者的3年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后者。结论局晚期下咽癌患者行术后联合放化疗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放化疗。
作者:吴阳;余红民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13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占65例,其中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的健康教育护理,将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妇护理前的焦虑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母乳喂养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具有优势,且焦虑评分较对照组更低,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93.85%)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产妇在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焦虑情绪,缩短产妇的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及母乳喂养时间,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率。
作者:江海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Survivin 在子宫肌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ELISA 法检测2015年6~10月在我院因子宫肌瘤而行子宫切除的患者40例,对子宫肌瘤组织及其周边肌肉组织中Survivin 蛋白含量进行监测对比。结果 Survivin 在子宫肌瘤瘤体组织中的含量是(310.78±25.93)ng/L,在瘤旁肌肉组织含量是(186.09±23.31)ng/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356,P <0.01);Survivin 在单发子宫肌瘤瘤体组织含量是(312.54±28.78)ng/L,多发子宫肌瘤瘤体组织中含量(309.60±24.42)ng/L,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t=1.0213,P >0.05)。结论凋亡调节因子Survivin 与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徐国荣;叶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习惯逆转训练治疗抽动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抽动症患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进行习惯逆转训练的行为治疗,对照组使用可乐定透皮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GTSS评分、TESS评分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痊愈率为38.0%,有效率达9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治疗后的第12、24周末YGTSS评分、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经典药物可乐定为对照,习惯逆转训练治疗抽动障碍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健萍;袁海超;黄国强;卢燕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模式下社区护理服务的开展及效果。方法2014年7月~2015年12月,选取该阶段内社区康复医疗中心收治的100例居家养老的老年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10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社区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综合性社区护理服务。比较两组老年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睡眠质量指数。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干预后的健康行为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但观察组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指数较对照组更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居家养老模式下,对社区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性的社区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行为,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心理状态。
作者:吴艺;邓仁丽;张丽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年之约:到2015年实现“人人享受生殖健康”的全球共同奋斗目标,提出“分娩镇痛,人人有权享受”的口号。2015年已挥手告别,但我国大多数产房产痛仍在延续,让临产孕妇在期待中夹杂忧惧。
作者:费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温胆安神汤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脑卒中治疗,并为患者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治疗。给予对照组氟西汀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温胆安神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不良反应率为20.0%,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氟西汀的基础上,采用温胆安神汤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抑郁状态,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王兰恩;付敏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原因及减少复发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且术后诊断为复发性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31例实施鼻侧切术,观察组患者31例实施鼻内镜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9.4%)明显低于对照组(45.2%),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27.5±10.9)mL明显少于对照组(198.6±24.7)mL,观察组患者(6.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病灶切除不彻底是术后复发的根本因素,大多数术后复发实际上是术后肿瘤的残留。术前进行全面的检查及评估,明确肿瘤病变部位及侵犯范围,制定合适手术方案,术后定期换药及随访是减少肿瘤复发的关键。
作者:周义兵;陶跃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患者16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84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84例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于治疗前后行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VAS评分,并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预后。结果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增加(P<0.05)。两组NIHSS评分、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VAS评分、血流动力学指标(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稠度、纤维蛋白原)、并发症发生率、疾病进展率、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脑梗死的疗效显著。患者临床指标、神经功能改善明显,预后较好。
作者:林秋利;欧阳慧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胸腔镜在食管癌手术中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对18例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联合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先采取左侧卧位,胸腔镜下引导下完成食管的游离和相应淋巴结的清扫,胸部操作完成后,更改为平卧位,利用腹腔镜完成腹部胃的游离,剑突下小切口完成管状胃的制作,再将管状胃从食管裂孔拉至颈部与颈段食管吻合,胃造瘘以吸除胃内容物、空肠造瘘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无中转开胸,总手术时间190~395min,平均280min;术中无大出血,总出血量100~300mL,住院期间1例患者死亡。术后有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乳糜胸,l例于术后第4天发生颈部吻合口漏,1例出现胸腔瘘。结论胸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食道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戈;张献;李威;刘金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切片系统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通过在同一年级随机分成的两组学生分别采用传统切片和数字化切片辅以传统切片进行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比较分析两组学生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并对两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数字化切片辅以传统切片教学组学生的实验报告成绩、实验考试成绩明显高于传统切片教学组,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阅读切片的容易度、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师生互动均高于传统切片教学组,两组间的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数字化切片的使用为教学工作提供了有效工具,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有助于推动口腔医学的数字化改革和信息化进程。
作者:宋洋;刘希;吴巍;黄相道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