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兰松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护理对烧伤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将56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焦点解决护理。应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评定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感状态。结果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GSES 评分分别为(23.14±5.99)分和(21.54±5.85)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 GSES评分为(26.93±6.30)分,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 GSES 评分为(22.68±6.27)分,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焦点解决护理对提高烧伤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有较好效果,提高了烧伤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李晓敏;杜玉凤;冯金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 =30)和对照组(n =30)。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管理,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ESCA)评分、中文版 Herth 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评分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ESCA 评分、HHI 评分及 MUN-SH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全喉切除术后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及幸福度,从而提高延续护理效果。
作者:王兴君;李凤;严秋雁;黎伟卿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职业应激、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为从专业角度提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8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应激、成就动机和职业价值观的问卷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应激得分(10.69±6.22)分,成就动机得分(1.62±0.81)分,职业价值观得分(3.58±0.90)分,本科实习护生的职业应激与职业价值观呈显著负相关(P<0.01),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路径分析,职业应激既可直接作用于职业价值观,也可通过调节成就动机这个中介变量对职业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结论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应激、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密切,学校教育者和临床带教者可通过调节学生的职业应激,培养成就动机来提高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作者:张洁;刘春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全程全方位静脉通道管理在无痛肠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将全程全方位静脉通道管理前(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和实施后(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行无痛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各200例,按照实施前后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无痛肠镜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全方位静脉通道管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试验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检查耗时和静脉用药相关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患者对检查护理的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无痛肠镜检查的住院患者实施全程全方位静脉通道管理,能显著降低该类患者的焦虑程度、检查耗时和静脉用药相关性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该类检查病例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李春燕 刊期: 2016年第15期
本研究采用具有形状记忆的 SMPU M5560和普通 PAN 两种切片原料,按照不同比例配制一系列纺丝液,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出兼具形状记忆与一定强度的智能纤维。混合后的纤维强度比纯 SMPU 纤维的强度明显增加,利用 TG 和 DSC 对纤维进行测试,得到的纤维能够保持一定的耐热性及形状记忆功能。这种混合纤维在医疗服装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尹萌;刘岩;高挥崇;金自勇;张亚兰;俞施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分诊记录单对急诊脑卒中患者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名急诊科分诊护士,对120例非创伤性脑卒中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配到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使用传统分诊方法进行分诊,实验组使用脑卒中分诊记录单分诊,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应用急性脑卒中分诊记录单后分诊准确率、候诊时间及患者满意度较传统分诊方法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分诊记录单的使用可以帮助护士提高急诊脑卒中患者的分诊准确率、缩短候诊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万薇;邓秋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预警护理在小儿支原体感染肺炎中的辅助治疗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支原体感染肺炎患儿20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预警护理的方法,对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患儿家属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对照组(70.0%),对照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5.0%)明显高于观察组(13.0%),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进行预警护理,能提高患儿治愈的有效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需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预防术后并发症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出院前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神经系统并发症、腹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睡眠状态、躯体感觉、精神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以科学为实证,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能够减少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严明琦;康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了解 Mini-CEX(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我国护理专业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文献检索和实证研究,从 Mini-CEX 的概述、应用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Mini-CEX 应用于我国护理教学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护理同仁应编制国内护理版 Mini-CEX,以推动护理教学改革的步伐。
作者:安凤英;宫建美;赵佳梅;孟宏伟(综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快速抚摸法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效果,为改善患者预后积累经验。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及呼吸内科2015年11月至2016年1月接收的200例需静脉穿刺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拍打法;观察组采用快速抚摸法。比较两组患者静脉充盈度、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外渗或脱针、穿刺部位肿胀的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以及静脉穿刺时穿刺部位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充盈度及穿刺部位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7.0%、满意度为96.0%、输液外渗或脱针发生率为1.0%、穿刺部位肿胀发生率为3.0%,对照组分别为88.0%、78.0%、9.0%、11.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抚摸法有助于提高静脉充盈度,进而增加一次穿刺成功率,避免渗漏、肿胀等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义华;向开诚;张贵清;袁代莉;张丽玲;张秀;白忠玲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调查供应室护士职业认同与职业倦怠状况,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职业认同感问卷和职业倦怠量表对60名供应室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供应室护士职业认同感总分为(88.85±12.51)分,处于低水平,情感耗竭维度、去人格化维度、低成就感维度得分分别为(24.55±4.45)分、(8.04±1.37)分、(30.55±3.46)分,为中度倦怠。相关分析显示,职业认同感与职业倦怠具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供应室护士职业认同感水平较低,职业倦怠感程度较高,职业认同是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和预测因子。
作者:谢景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用于特需病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特需病房住院的3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患者需求按照舒适护理模式给予相应护理,同时随机选取240例在普通病房住院的接受传统护理的临床患者作为对照,护理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护理临床效果。结果对病房环境、睡眠安静、饮食、医护人员护理态度、护理技巧和整体护理质量的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普遍较满意,同对照组患者家属满意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用于特需病房患者提高了护理质量,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根因分析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心内科住院患者168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同科室住院患者1835例作为研究组,实施根因分析管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归纳比较。结果研究组感染率(3.0%)明显低于对照组(19.7%)(P<0.05),且管理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部位构成比、细菌检出阳性率与对照需相比均降低(均 P<0.05)。结论根因分析管理子心内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感染率,针对感染原因分析后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有利于从源头杜绝感染,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刘亚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紫外线及自然通风消毒改善呼吸科病房空气质量的效果,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呼吸内科4个病房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比较三种消毒方式有效消毒后,病房空气细菌总数。结果消毒前,各组空气细菌总数无统计学差异,消毒后,不同消毒方式各时间点空气细菌总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空气消毒机组及紫外线组空气消毒质量明显优于自然通风组,但空气消毒机组与紫外线组间,消毒后各时间点空气细菌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能有效改善病房空气质量,运用效果优于自然通风消毒,运用环境优于紫外线消毒,不仅安全可靠,而且使用灵活,不影响各项医疗操作,更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赵涛;戴永明;吴鹏飞;杨文广;李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术前影音访视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6月收治的普外科手术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采用影音材料协助术前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手术配合度以及生理应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目的、术前准备、麻醉方法、手术方式等健康知识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手术配合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的空腹血糖、皮质醇、心率、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影音访视更能提高普外科患者对手术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手术的配合度,减轻生理应激,确保手术安全。
作者:孙青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应用 FMEA 模式分析对提高心内科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效果。方法运用 FMEA模式,寻找心内科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 RPN 值;风险优先排序;针对3项主要风险因素,制定改进方案,并追踪改良效果。选择应用FMEA 模式前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应用 FMEA 模式后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两组出入量记录的失误率及风险优先值(RPN)进行比较。结果实施 FMEA 模式后出入量记录失误率由26.67%降至6.67%,试验组3项潜在失效模式的 RPN 值也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将 FMEA 应用于心内科出入量风险管理,前瞻性地查找出入量记录流程上的不足,制定并采取改良措施,能有效降低出入量记录的失误率。
作者:赵经营;张广清;陈笑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 ROY 适应模式护理对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 ROY 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OY 适应模式护理能有效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肺康复干预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ODE 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013年在本院呼吸内科出院的稳定期 COPD 患者29例,采用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入组前进行 BODE (B 体质指数、O 气流阻塞程度、D 呼吸困难严重程度、E 运动耐力)基数评估,给予集束化肺康复干预措施,包括患者评估、下肢运动训练、呼吸肌力量训练、健康宣教、心理和行为干预、营养支持指导,6个月后再进行生 BODE指数检测。结果 BODE 指数从(6.72±2.29)下降至(5.48±2.47)(P<0.01)。结论集束化肺康复干预策略能降低患者 BODE 指数。
作者:潘建芬;史卫林;俞翔;叶洁;蒋淑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两用三型医疗废物桶是否能有效预防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危害,规范医疗废物分类管理,避免环境的污染,保障医疗安全。方法自行设计制作的两用三型医疗废物桶,以黄色硬塑料为主体原料,既能放到治疗室或处置间作为分类暂存使用,也可作为收集运送医疗废物收集车使用;三型是指这种医疗废物桶有大、中、小三种型号,根据实际使用及临床科室医疗废物产生量的多少选用适宜的医疗废物桶。结果自行研制的两用三型医疗废物桶有移动、手拉、固定、脚踏等多项功能;有大、中、小三种型号,实用性强;两用三型医疗废物桶两外桶加盖,能严紧地封住内桶,每桶底部有脚踏板,使用方便,避免污染;该桶是塑料材料制成,耐腐蚀,便于清洗消毒。结论自行设计制作的两用三型医疗废物桶,取材简单,费用低廉,多项功能,符合医疗废物分类管理要求;密封程度好,避免污染;移动方便,易于擦洗消毒,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晓培 刊期: 2016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老年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60例,于行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心理干预组采用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宣教。评估患者对医护治疗的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满意度调查表测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 VAS 评分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腰背部疼痛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心理干预组 SAS 和 SDS 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心理干预组为100%,而对照组满意率为86.72%(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手术效果,同时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笑 刊期: 2016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