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利用微信平台为全喉切除术后患者提供出院后延续护理的效果分析

王兴君;李凤;严秋雁;黎伟卿

关键词:微信, 延续护理, 全喉切除术, 自我护理能力
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对全喉切除术后患者延续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全喉切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 =30)和对照组(n =30)。对照组给予常规延续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延续护理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管理,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ESCA)评分、中文版 Herth 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I)评分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scale of happiness,MUNSH)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 ESCA 评分、HHI 评分及 MUN-SH 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微信平台开展全喉切除术后延续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希望水平及幸福度,从而提高延续护理效果。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区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现状及对策

    本文主要对城市社区随迁老人城市融入现状进行综述。重点对融入困境及对策进行探讨,为随迁老人城市融入困境提出相应对策,为今后深入探讨与解决随迁老人城市融入提供对策和参考依据,终达到提升社区随迁老人的生活与健康水平。

    作者:肖桂华;张先庚;王红艳;曹冰;梁小利(综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慢性乙肝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采用循证护理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自我护理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在自我概念、自我责任、自我护理技能等自护能力评分方面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躯体疼痛、精力、情感职能、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带病期间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宋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多功能空气消毒机改善病房空气质量的应用分析

    目的:研究多功能空气消毒机、紫外线及自然通风消毒改善呼吸科病房空气质量的效果,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呼吸内科4个病房为研究对象,分为4组,比较三种消毒方式有效消毒后,病房空气细菌总数。结果消毒前,各组空气细菌总数无统计学差异,消毒后,不同消毒方式各时间点空气细菌总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空气消毒机组及紫外线组空气消毒质量明显优于自然通风组,但空气消毒机组与紫外线组间,消毒后各时间点空气细菌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功能空气消毒机能有效改善病房空气质量,运用效果优于自然通风消毒,运用环境优于紫外线消毒,不仅安全可靠,而且使用灵活,不影响各项医疗操作,更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作者:赵涛;戴永明;吴鹏飞;杨文广;李萍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微信群在护生临床实习中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目的:了解目前临床教学医院护理教学老师应用微信群对实习护生辅助临床教学的现状。方法对153名在北京协和医院进行为期10个月生产实习的应届护生使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轮转病房中教学老师使用微信群辅助临床教学的病房平均为(2.94±1.49)个(0~8),占平均轮转病房40.89%。使用微信群功能排名高的为教学老师在群内下发通知,发挥作用大的为能够及时传递听课通知、排班信息等。结论临床护理教学借用信息化手段不足,而使用微信群有利于实习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

    作者:刘霞;田小娟;薄海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应激、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在实习期间职业应激、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为从专业角度提高护生的职业价值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8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职业应激、成就动机和职业价值观的问卷调查。结果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应激得分(10.69±6.22)分,成就动机得分(1.62±0.81)分,职业价值观得分(3.58±0.90)分,本科实习护生的职业应激与职业价值观呈显著负相关(P<0.01),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呈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路径分析,职业应激既可直接作用于职业价值观,也可通过调节成就动机这个中介变量对职业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结论本科实习护生职业应激、成就动机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密切,学校教育者和临床带教者可通过调节学生的职业应激,培养成就动机来提高学生的职业价值观。

    作者:张洁;刘春娥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集束化肺康复干预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ODE指数的影响

    目的:探讨集束化肺康复干预策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ODE 指数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2013年在本院呼吸内科出院的稳定期 COPD 患者29例,采用自身实验前后对照设计,入组前进行 BODE (B 体质指数、O 气流阻塞程度、D 呼吸困难严重程度、E 运动耐力)基数评估,给予集束化肺康复干预措施,包括患者评估、下肢运动训练、呼吸肌力量训练、健康宣教、心理和行为干预、营养支持指导,6个月后再进行生 BODE指数检测。结果 BODE 指数从(6.72±2.29)下降至(5.48±2.47)(P<0.01)。结论集束化肺康复干预策略能降低患者 BODE 指数。

    作者:潘建芬;史卫林;俞翔;叶洁;蒋淑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老年患者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老年人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60例,于行微创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心理干预组采用在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术前宣教。评估患者对医护治疗的依从性。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满意度调查表测评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 VAS 评分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腰背部疼痛情况。结果心理干预组对治疗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心理干预组 SAS 和 SDS 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心理干预组为100%,而对照组满意率为86.72%(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积极性,提高手术效果,同时可降低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笑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急诊护理路径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的抢救效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及预后。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室时间、溶栓开始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溶栓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院内心肌梗死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预后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能够提高心肌梗死静脉抢救效果,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作者:田兰松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ROY 适应模式护理对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探讨 ROY 适应模式护理对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给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间应用 ROY 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 SAS、SDS、VAS 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OY 适应模式护理能有效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术后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赵辉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目的:探究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的并发症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结果观察组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终末期肝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器官移植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术后予以精细化护理后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周勇霞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规避体外循环手术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需进行体外循环手术的心脏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为预防术后并发症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出院前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神经系统并发症、腹部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前在睡眠状态、躯体感觉、精神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以科学为实证,结合临床护理经验能够减少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严明琦;康磊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应用 FMEA 模式提高心内科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 FMEA 模式分析对提高心内科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效果。方法运用 FMEA模式,寻找心内科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 RPN 值;风险优先排序;针对3项主要风险因素,制定改进方案,并追踪改良效果。选择应用FMEA 模式前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应用 FMEA 模式后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两组出入量记录的失误率及风险优先值(RPN)进行比较。结果实施 FMEA 模式后出入量记录失误率由26.67%降至6.67%,试验组3项潜在失效模式的 RPN 值也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将 FMEA 应用于心内科出入量风险管理,前瞻性地查找出入量记录流程上的不足,制定并采取改良措施,能有效降低出入量记录的失误率。

    作者:赵经营;张广清;陈笑银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康复护理及营养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及营养干预预防乳腺癌术后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康复护理及营养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及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屈、肩关节后伸、肩关节外展、肩内收)得到明显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营养不良发生率分别为1.67%、1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命质量(FACT-B)各因子得分及总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康复护理及营养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肩关节活动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林文霞;谭建兰;符鸿飞;林翠霞;廖海燕;郑太娇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的研究进展

    从护理软技能的定义、特征成分、测评量表、提高护生护理软技能的必要性、培养护生护理软技能的作用、影响护生护理软技能的因素、培养护生护理软技能的主要措施等方面综述了护生护理软技能培养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更好地培养护生护理软技能提供依据。

    作者:庄丽娟;梁桂仙(综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Mini-CEX 在国内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了解 Mini-CEX(Mini-Clinical Evaluation Exercise,Mini-CEX)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为我国护理专业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文献检索和实证研究,从 Mini-CEX 的概述、应用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 Mini-CEX 应用于我国护理教学中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护理同仁应编制国内护理版 Mini-CEX,以推动护理教学改革的步伐。

    作者:安凤英;宫建美;赵佳梅;孟宏伟(综述)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根因分析管理在心内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心内科患者医院感染管理中采用根因分析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心内科住院患者1682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同科室住院患者1835例作为研究组,实施根因分析管理;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归纳比较。结果研究组感染率(3.0%)明显低于对照组(19.7%)(P<0.05),且管理质量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部位构成比、细菌检出阳性率与对照需相比均降低(均 P<0.05)。结论根因分析管理子心内科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可有效降低感染率,针对感染原因分析后进行统一规划管理,有利于从源头杜绝感染,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作者:刘亚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密闭式吸痰管在预防儿童肺不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患儿使用密闭式吸痰管预防患儿肺不张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3月深圳市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411例有创机械通气患儿病例。结果在411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出现肺不张有88例,使用密闭式吸痰管的127例,其中在使用密闭式吸痰管过程中未出现肺不张的有8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45例肺不张患者中,在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后肺不张得到改善的有28例。结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密闭式吸痰管是有效预防肺不张的重要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黄雀兰;周敏;何颜霞;付坤会;徐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互动达标护理对白血病 PICC 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互动达标护理对白血病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自护能力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8例白血病化疗留置 PICC 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68例及对照组(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60例,观察组化疗期间应用互动达标护理,对照组化疗期间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护能力、PICC 相关知识掌握率、PICC 并发症发生率、导管滑脱及满意率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水平及自护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PICC 相关知识掌握率、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PICC 导管滑脱率、导管堵塞、护理纠纷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动达标护理可提高白血病 PICC 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 PICC导管管理能力,降低 PICC 并发症及滑脱率,延长 PICC 留置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

    作者:梁晓晴;梁焕兰;陈丽斐;林璐;罗火珍;何月萍;林小峯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中心静脉导管(CVC)置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寻找正确的解决方法,提高患者 CVC 使用率。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我科612例 CVC 置管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原因,总结归纳,制定应对措施。结果 CVC 非计划性拔管主要与患者自身因素、导管内形成血栓因素、导管固定不当因素、导管相关性感染因素有关。结论 CVC 置管后的导管维护非常重要,应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对患者实施个体化导管护理,可以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

    作者:李志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阶梯法放气松放气囊止血带在股骨下段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阶梯法放气松放气囊止血带在股骨下段手术中的应用。方法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选取本院收治的股骨下段骨折行切开复位手术的患者8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气囊止血带机器自身设定进行一次性放气,而实验组则根据血流恢复情况采用阶梯法放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止血带放松后30 min 内血压、心率、绑止血带部分和周围皮肤受压情况及手术部位渗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松止血带1 min 时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与松止血带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而对照组松止血带1 min 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显著低于松止血带前及实验组(均 P<0.05)。实验组松止血带5 min、10 min、30 min 其渗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 P<0.05)。实验组松止血带5 min、10 min、30 min 止血带部位及周围皮肤受压程度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在股骨下段骨折切开复位手术中对气囊止血带应用阶梯法放气能有效避免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不良反应及减少止血带对皮肤的损伤作用,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萍;沈冬梅;陈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