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瑜琪;王金荣;王智耀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急性痛风第一跖趾关节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急性痛风第一跖趾关节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对照组用秋水仙碱、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尿酸浓度均有所下降,且均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治疗急性痛风第一跖趾关节痛疗效优于西药治疗,且创伤小,流血少,不留瘢痕,无任何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陈晓英;李明波;杨强;陈弘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2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38例,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15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心理干预护理,观察两组SAS、SDS、PQSI评分量表及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第1天及出院时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出院时PQSI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PSQI评分逐渐下降,且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满意度术后第1天及出院时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消除宫外孕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住院过程中睡眠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林志霞;王燕婷;刘妙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心气虚证动物模型在中医研究心血管疾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心气虚证实验研究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各种心气虚证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主要包括模拟中医传统病因和模拟西医病因病理制作心气虚证动物模型及其他造模方法复制心气虚证动物模型.
作者:王艳梅;董浩然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肿瘤标记物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与糖类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卵巢癌患者为观察组,10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100例不同分期卵巢癌患者及100例健康对照组患者的血清HE4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定量分析法(ECLIA)检测CA125水平,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究两标志物单项或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HE4 与CA125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E4与CA125 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显示其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8%、93%和91%,均高于血清HE4(81%、81%、82%)与CA125(73%、83%、83%)的单项检测.结论 血清HE4 与CA125 联合检测对卵巢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卵巢癌的诊断效能,对卵巢癌的早鉴别、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吴红娟;戴云先;刘广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acute aortic syndrome, AAS)包括三种致命性的主动脉疾病——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主动脉壁内血肿(intramural aortic hematoma, IMH)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enetrating aortic ulcer,PAU)三者共同病理特征为主动脉壁的完整均一性遭到破坏.其中常见的是主动脉夹层(62%~88%),壁内血肿次之(10%~30%).
作者:苏暄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钢丝硬膜外导管在剖宫产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20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A组100例置入聚氯乙烯导管,B组100例置入钢丝导管.记录硬膜外置管是否顺畅,置管时异感,误入血管,注药困难及拔管是否困难.结果 A组置管时发生异感24例,误入血管37例,注药困难11例,置管不畅10例,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钢丝导管可降低剖宫产麻醉硬膜外腔血管及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能提供满意的麻醉效果.
作者:唐智;林兰香;叶强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术在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120例超声引导下的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的活检结果,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作对比,以取得组织所提供的肯定病理诊断或术后病理为终诊断标准. 结果 120例患者中,116例所取出目标组织能做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穿刺确诊率为96.7%.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对诊断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为98%、96%、97%,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相应指标分别为81%、90%、87%,灵敏度、准确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可显著提高淋巴结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且微创并发症低,可作为临床诊断颈部及锁骨上窝淋巴结病变的首选方法.
作者:李萍;孟祥启;袁涛;方海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MRI在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临床随访或手术证实的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的临床和MRI资料.结果 MRI表现为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处骨块撕脱并分离,撕脱处可见裂隙及细小骨块游离,周围骨质水肿信号影,均伴后交叉韧带不同程度损伤.MRI还清晰显示了膝关节其他损伤及异常.经手术治疗者,与手术结果相比较,本组MRI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 MRI在诊断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应用.
作者:崔智慧;丁长青;史志卫;刘德海;余磊;王文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分析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支持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1日~2014年6月1日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共计96例进行本项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按照营养支持方式不同将9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术后运用传统方法给予鼻饲,观察组患者联合肠外和肠内序贯营养.分别观察术后7d、14d、21d三个时间段患者各项机能恢复情况.记录分析两组术后患者体重、血清白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及总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对比分析昏迷程度,并记录患者的GCS分值.患者术后病死情况,是否有肺部感染、褥疮症状发生,并进行相关病例数的记录.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7d后,TLC浓度高于对照组,治疗14d的ALB、Hb和TLC均高于对照组,治疗21d后T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值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在病死例数、肺部感染例数和褥疮例数三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7d、14d和21d之后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有利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可改善患者康复情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重视应用.
作者:彭俊隆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波谱分析联合脑灌注成像在昏迷患者苏醒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昏迷患者及10例正常人采用磁共振波谱分析,对其脑干及丘脑进行NAA/Cr检测,同时进行脑灌注成像,结合临床表现(GCS评分,有无瘫痪,有无癫痫等),对昏迷患者的能否苏醒进行评估.结果 11例昏迷患者NAA/Cr较正常人明显降低(P<0.05),脑干灌注较差,预后为植物生存或死亡,9例NAA/Cr与正常人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脑干灌注无异常,预后为清醒.结论 磁共振波谱分析联合脑灌注成像能够分析脑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反映组织的血液灌注情况,在对昏迷患者苏醒评估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黄敏东;邹剑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及生活水平,本文总结了近些年国内外学者关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方法的探索,并分析总结,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提供借鉴.
作者:朱晓亮;曹烨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析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对于患者麻醉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的86例外科需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联合组43例患者,行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方法,常规组43例患者,行单纯瑞芬太尼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MMSE评分以及基本生命状态等.结果 联合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术前24h的MMSE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72、48h、以及1周,联合组患者的MMS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1周,联合组患者的MMSE评分更趋于术前状态.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以及语言应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相对于单纯使用瑞芬太尼的麻醉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使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生命体征,拔管时间更短,苏醒更快.
作者:余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围术期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镇痛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腰硬联合阻滞下行腹部手术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腰硬联合阻滞,治疗组蛛网膜下腔给予舒芬太尼5μg+1.5mg罗哌卡因2.5mL,对照组蛛网膜下腔给罗哌卡因3mg,观察两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及镇静效果.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及镇静Ramsay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应用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强度大,对患者全麻诱导应激反应的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起效时间快、镇痛时间长等优点,应该作为一种较好的镇痛方法应用于临床中.
作者:周骞;刘华;吕东森;刘焕结;罗芬;袁承城;康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引起,经由蚊虫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散在输入我国,并曾小规模爆发流行.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大多数地区拥有基孔肯雅热爆发流行的条件,而应对基孔肯雅热爆发的防控能力如何尚无报道.本文就国内应对基孔肯雅的防控对策及媒介监控现况做一概述,为防控其在我国的突然爆发和流行提供参考.
作者:朱自伟;徐翠平;冯时;宝福凯;柳爱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针对现有二羟丙茶碱工艺方法收率低,副产物较多,对环保产生较大压力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制备二羟丙茶碱的新工艺.方法 采用有机相代替水相反应,并采用弱碱性盐类作为催化剂,生成二羟丙茶碱.结果 确定了生产二羟丙茶碱的佳反应条件为DMF/无水碳酸钾体系,茶碱:氯丙醇=1:1.2,氯丙醇滴加30min,二羟丙茶碱收率由原工艺的66%提高到82%,减少副产物产生.结论 该新工艺提高了二羟丙茶碱的收率,减少副产物残留,具有很好的工业化前景.
作者:田玉妙;谢丽莎;刘晖;周英壮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综述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表明近五年来,从单穴、双穴、多穴穴位注射和穴位注射配合针刺、艾灸、针刀、中药、关节腔内注药及各种现代物理治疗联合应用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发挥穴位注射针刺与药物的双重作用,具有操作简便、用药量小、成本低廉,副作用少,患者痛苦少的特点,疗效确切、可靠,配合其他非手术的中医外治疗法,其协同作用更能提高疗效,并对穴位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作者:朱瑜琪;王金荣;王智耀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基于问题学习(PBL)结合基于病例学习(CBS)教学模式在妇产科临床见习课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徐州医学院2014年四年级的4个班(162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两个班),实验组采用PBL+CBS授课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查房式授课模式,课后进行考试,考试成绩用t-test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BL+CBS授课组的考试成绩平均为87.01分,对照组为75.89分,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CBS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以及自学创新的能力,以临床常见病例为主题,设置临床问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妇产科疾病有了快速的、直观的、立体的认识,教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查房式教学,值得推广.
作者:林小满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评价早期糖尿病患者左心室亚临床损伤的价值.方法 选择血糖控制良好且无糖尿病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41例为糖尿病组,排除合并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的患者,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9例作为对照.留取三维左心室全容积图像,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左心室三维纵向应变(GLS)、三维面积应变(GAS)、三维圆周应变(GCS)和三维径向应变(GRS),比较两组上述参数,分析左心室三维应变指标与HbA1c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糖尿病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心室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GCS|和GR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GLS|、|GA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GLS| (r=-0.633,P<0.05)、|GAS| (r=-0.451,P<0.05)与HbA1c呈线性负相关.结论 糖尿病早期即显示左心室收缩功能受损,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可以敏感的检出这种亚临床改变.
作者:仇萍;姚丙南;解婷婷;韩世琴;李建新;徐鹏;吉越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评价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方法在减少治疗下肢静脉过程中的隐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80例接受腔内激光联合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对照组180例只接受腔内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隐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90.0%,总有效率98.89%,对照组治愈率85.56%,总有效率97.2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天,3个月,6个月,24个月时的隐静脉损伤率均显著低于同期的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腔内激光联合泡沫硬化剂方法可明显减少治疗下肢静脉手术过程中的隐神经损伤.
作者:李福山;李晓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I-RADS)联合超声弹性成像(UE)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160个结节),给予常规超声及UE检查,并经病理证实.比较TI-RADS与UE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病理结果示,160个甲状腺结节中有良性122个,恶性38个.UE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TI-RAD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I-RADS联合UE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则明显高于单一UE及TI-RADS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I-RADS、UE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作用,但以UE的诊断价值更高,而联合应用两种方法可提高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性.
作者:彭瑞芳;杨韵贤;郑苑君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