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肇庆地区慢性顽固性湿疹患者的过敏原特征及疗效观察

帅春海;陈洁华

关键词:慢性湿疹, 过敏原, 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自然界各种过敏原与慢性湿疹患者发病的关系,为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依据,并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学评价。方法采用深圳雷杜BIotray866全自动过敏原分析仪器对274例慢性湿疹患者进行过敏原的检测,在脱敏治疗后观察疗效,同时设立125例对照湿疹患者,不进行脱敏治疗只进行常规湿疹治疗。结果274例慢性湿疹患者的变应原检测阳性率达79.56%(218例);在阳性患者过敏原中粉尘螨46例阳性率高,其次为海鲜类,牛、羊、奶类,有的患者为多种过敏原过敏。对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后并远离其过敏原,跟踪1年后只有28例(12.84%)复发,相比于对照组72例(57.6%)复发,有明显疗效。结论对于慢性顽固性湿疹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应积极寻找病因,避免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相应的致病过敏原,能够有效帮助治疗和预防疾病,并明显降低复发率。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一期常规清创、外固定、术后换药及二期手术内固定及创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且两组患者均予以有效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创面修复以及骨折愈合良好,对照组有4例骨折延迟愈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缩短了住院时间及二期创面修复时间,减小了创面感染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有效护理后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较高。结论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技术治疗腓骨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的护理对手术质量及患者术后康复有利,提高了医生及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梁美珍;李嘉玲;梁晓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靶点分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称为老年性痴呆,为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常发于老年人中,且给生活带来巨大困扰。本文通过查阅近些年来国内外文献,对多靶点分子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进行综述,为今后开发新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提供依据与参考。

    作者:刘婧;付小梅;吴建华;黄潇;关志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肝癌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术前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肝细胞肝癌(HCC)肝切除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肝癌患者资料,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组)65例,术前未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对照组)65例。比较术后1、2、3年复发率及生存率变化,评价可切除肝癌术前选择性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作用。结果1、3年复发率两组无差异,2年复发率TACE组为31.2%,对照组为59.2%,TACE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年生存率TACE组为54.1%,对照组为32.3%,TACE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可切除肝癌术前严格掌握条件选择性TACE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作者:马陈升;刘凯忠;姚镇水;郭胜添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不同年龄段慢性浅表性胃炎患儿的胃镜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儿的不同年龄段胃镜特点与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70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高度疑诊慢性浅表性胃炎患儿,为进一步确诊慢性浅表性胃炎,全部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并在胃镜下观察胃肠黏膜的病理特征,根据不同年龄将患者分为三组,3~6岁为低龄组,7~10岁为中龄组,11~15岁为高龄组,比较三组患儿胃镜与病理特征。结果经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阳性率高达85.93%(232/270),胃肠溃疡病与过敏性紫癜的胃镜阳性率仅为4.44%(12/270)、8.52%(23/270),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胃镜阳性率显著高于胃肠溃疡病与过敏性紫癜(P均<0.05);在不同年龄段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阳性率显示为:低龄组<中龄组<高龄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反之,不同年龄段的胃肠过敏性紫癜胃镜阳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低龄组胃黏膜炎症、胃肠腺体萎缩与滤泡增生等病理特征也显著优于高龄组(P均>0.05)。结论不同年龄段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儿的胃镜特点与病理特征各异,胃镜检查在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远锋;覃安志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老年患者ERCP术的全方位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行内窥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探讨老年患者ERCP术的护理策略及意义。方法将采用ERCP术的64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质量得分和生存质量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ERCP 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以增加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可以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黄映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超声清创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超声清创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糖尿病足溃疡Wagner分级≤3级的患者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接受超声清创机冲洗创面,对照组则采用传统清创术进行反复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溃疡伤口的治疗效果、疼痛分值、愈合时间、创面缩小率及细菌平均数情况。结果实验组的疼痛分值、愈合时间、创面细菌平均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创面的治疗效果和缩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清创机清洗糖尿病足溃疡,可以有效清除创面病原体和异物,促进伤口愈合,缩短愈合天数,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陆巧葱;陆少颜;王明珠;侯香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腹腔镜下采用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对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对生殖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卵巢良性肿瘤患者127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79例)及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经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H、E2、FSH各指标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LH、E2、FSH各指标差异均显著(t=35.136,9.354,12.312,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LH、E2、FSH各指标差异均显著(t=28.651,16.357,4.137,P<0.05)。观察组治疗后LH、E2、FSH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316,13.168,9.662,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t分别为7.356,21.245,6.346,9.116,P<0.05)。观察组的AMH指数,基础窦卵泡数(AFC)及bFSH等指标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分别为6.337,7.365,5.134,P<0.05)。结论卵巢良性肿瘤剥除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可以较好的保留患者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作者:严红莲;邢彦君;卫凤英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个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分析泌尿外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并对个性化护理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应用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9.6%;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25%,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外科患者个性化护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其遵医行为的依从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而且对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缓解护患矛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黎淑君;黎晓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硝酸甘油与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硝酸甘油、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急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25例患者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25例患者应用硝普钠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用药30、60、120min后,实验组心率改善分别为(95.55±12.31)、(93.45±8.55)、(90.20±8.82)次/min,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验组急症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硝酸甘油是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可稳定血压,改善病情,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赵玮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PDCA干预对提高我院合理用药指标的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PDCA循环干预对我院合理用药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全样本法统计我院2012年5~6月(干预前)与2012年10~11月、2013年4~5月、2013年10~11月(干预后)我院的合理用药指标值,分析评价PDCA循环干预对我院合理用药指标的影响。结果我院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从干预前的39.70%降至干预后的2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100人·d)]从干预前的60.63降至干预后的4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百分率、住院用抗菌药物患者病原学检查百分率均达有关要求。结论 PDCA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干预临床用药能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陈翠卿;李建修;欧银燕;招宁;黄美婷;梁棣昌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比对与结果互认分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比对与结果互认分级。方法在实验室质量控制资料基础上,对几家二级以上医院常规检查项目进行质量检验、现场调查,对医院间检验结果互认进行分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同等级医院间可以开展检验结果互认,不同等级医院间不宜开展检验结果互认,确定检验结果互认的专业项目应以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做好检验质量的监督管理。结论做好现场调查和现场考核,加强实验室检验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的顺利完成。

    作者:邓庆丰;杨庆文;魏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状况。方法随机选择青浦区徐泾镇4个居委会29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腹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5例高血压患者中,TC升高占9.8%,TG升高占7.8%,LDL-C升高占7.8%,HDL-C下降占9.5%;血脂边缘异常的患者占很大比例,其中TC边缘升高25.8%,TG边缘升高11.9%,LDL-C边缘升高占22.0%。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中,血脂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中血脂升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脂代谢边缘升高的患者比例更高,因此,我们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强调降压的同时必须重视血脂管理。

    作者:曹艳红;汪彩兰;顾章明;顾志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

    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21世纪临床重要致病菌之一。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复杂,尤其是XDRAB和PDRAB,常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临床上治疗较困难,而且病死率高。目前重要的是要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轻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控制耐药菌株的传播,同时监测各个地区间细菌的耐药性分析指导经验性治疗用药,对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做进一步深入研究。此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临床治疗策略及新研究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张鹏;周燕斌;黄炎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改良雷火神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改良雷火神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改良雷火神针治疗,对照组21例采用传统的雷火灸。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0%和96.0%,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1.9%和95.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意义(P>0.05)。结论改良雷火神针治疗过敏性鼻炎,经济实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炳炎;薛爱国;周光辉;李建强;阮波;徐力康;袁敏玲;黎少文;李红儿;赖丽钧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助孕方法分析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助孕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花都区妇幼保健院经治的98例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而不孕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每位患者发生不孕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如调整生活方式、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生殖。结果在本组98例不孕患者中,经过治疗成功妊娠的患者91例,治疗有效率为92.86%。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取的调整生活方式、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生殖等治疗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正常妊娠。

    作者:姚凤媚;黄少娥;姚敏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2013ACC/AHA的指南解读:争议带来改变?--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2014掠影(2)

    2014年6月7~8日,在北京国际饭店召开的心血管疾病药物治疗高峰论坛上,2013年11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HA/ACC)指南的发布,由于其内容呈现了对过去ATPⅢ指南的颠覆性变化,在国际心血管学界引起了一场不小的“地震”。

    作者:苏暄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防治颈丛神经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对防治颈丛神经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甲状腺切除术的46例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麻醉,对照组23例采用左布比卡因麻醉,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而感觉和运动维持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麻醉后10、45、90min 3个时间点的SPO2、RR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的HR和MAP 在麻醉后10、45、90min 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观察组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87%(P<0.05)。结论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镇痛和镇静效果更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有效可控性好,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武斌;胡志强;陈锦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发育不良患者手术的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针对中耳乳突发育不良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在我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为2.8%(1/36),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3.9%(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发育不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更快的恢复,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辖区2011年1月~2013年7月间的60例冠脉搭桥术后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所有患者均积极进行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期心理症状水平、康复质量、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康复期心理症状水平低于B组,康复质量、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B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其可以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提高患者康复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小连;曾湘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 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的风险管理及个体化护理

    目的:研究慢性伤口门诊处理中的风险管理与个体化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门诊在2010年5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82例慢性伤口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病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有35例患者护理满意,5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97.6%;对照组中有28例患者护理满意,6例患者护理较满意,总满意度为82.9%。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患者的护理工作中,首先需要做好风险管理,然后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戴雪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