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暄
鼻窦内窥镜手术技术的迅速发展,是鼻科学领域的重大进步,把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鼻窦炎的治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手术范围更逐渐扩展到眶尖、眶内、颌面、颅底,本文就鼻窦内窥镜手术的开创与发展、与鼻窦外科疾病、鼻眼、鼻颌面、鼻颅底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谢寒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方法选用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用药法,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单独用药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无论是心功能各项指标,还是临床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厄贝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不但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对于心脏功能亦有提升的效果,并且无不良反应现象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推广。
作者:陈建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法对预防气道黏膜损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行气管插管的9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011年45例列为观察组,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后进行气管插管;2012年1~12月45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气管插管前气囊不充气状态下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气管插管气道黏膜损伤率。结果(1)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观察组平均插管时间为(2.75±0.41)min,较对照组的(3.44±0.59)min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气道黏膜损伤率较低,仅为2.50%,对照组为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插管前气囊少量充气法插管成功率高,费时少,对预防气道黏膜损伤有显著效果。
作者:方伟文;黄顺来;吴锐城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作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取一期常规清创、外固定、术后换药及二期手术内固定及创面修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技术。且两组患者均予以有效护理。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全部患者创面修复以及骨折愈合良好,对照组有4例骨折延迟愈合。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缩短了住院时间及二期创面修复时间,减小了创面感染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予以有效护理后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均较高。结论内固定联合封闭负压技术治疗腓骨骨折,可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的护理对手术质量及患者术后康复有利,提高了医生及病患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梁美珍;李嘉玲;梁晓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分为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25例)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59例),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和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患者的临床一般特征、临床实验室相关指标和临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的男性比例低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而年龄、Ranson评分、SAP人数、APACHE-II评分及CT评分均显著低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P<0.0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的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均显著高于单纯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血钙低于单纯性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P<0.05)。胆源性急性胰腺炎合并高脂血症组的胰腺假性囊肿的发生率、胸腔积液的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住院天数、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显著高于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组。结论高脂血症作为急性胰腺炎中较为常见的病因,需要与其他类型的急性胰腺炎进行鉴别,临床诊治应更具针对性。
作者:方金满;潘文;张建敏;许先军;刘坚;王丙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活方式干预,采用生活方式情况评价表、治疗效果评价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年后的生活方式情况、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1年后实验组的生活方式情况、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治疗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美芝;揭桂莲;吴凤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沐足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我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沐足。观察组在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末运用尼莫地平法评价临床症候的改善效果;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沐足对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沐足干预后患者四肢疼痛、四肢发凉、肢软无力、感觉减退、肢软麻木、肌肉萎缩临床症候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中药沐足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症候,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彭英;廖色青;李利容;韩春蕾;王晓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患者血脂代谢状况。方法随机选择青浦区徐泾镇4个居委会295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空腹血脂,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进行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5例高血压患者中,TC升高占9.8%,TG升高占7.8%,LDL-C升高占7.8%,HDL-C下降占9.5%;血脂边缘异常的患者占很大比例,其中TC边缘升高25.8%,TG边缘升高11.9%,LDL-C边缘升高占22.0%。不同性别高血压患者中,血脂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中血脂升高所占比例相对较高,脂代谢边缘升高的患者比例更高,因此,我们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强调降压的同时必须重视血脂管理。
作者:曹艳红;汪彩兰;顾章明;顾志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产科住院患者对疼痛护理满力度情况,了解产科护士的疼痛护理水平,以及疼痛护理态度。方法采取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对产科护士的疼痛满意度进行作答,随机抽取我区两家医院的产科患者100例进行调查,医院甲50例,医院乙50例,对两组产妇的疼痛护理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妇生产时经历了各种程度不同的疼度,医院甲护理满意度为86%,与医院乙满意度为88%无显著差异(P>0.05)。医院甲有14%的患者不满意,医院乙有12%的患者表示不满意,可见,产妇产后疼痛并未完全解决。结论目前产科的疼痛护理能力有待提高,对疼痛药物的耐药性、成瘾性情况需进一步了解,可开展专业疼痛护理课程,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护理水平。
作者:黎铭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分析对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于其降低皮肤反应的影响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2月收治入院行调强放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200例,按照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及对皮肤反应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放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但观察组患者皮肤反应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因皮肤反应而中断放疗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调强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皮肤反应,避免因皮肤反应而干扰放疗方案的顺利开展,减少患者痛苦,保障治疗效果。
作者:吴庆彩;王亚彩;甘韵娜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地佐辛在瑞芬太尼麻醉患者中的应用以及对早期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实施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术中均给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地佐辛,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呼吸恢复、睁眼及拔管的时间上均明显缩短,术后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且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56% vs 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可有效预防瑞芬太尼麻醉患者的早期疼痛,减少不良反应,且对患者呼吸及认知功能影响轻微,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叶淮;王莲莲;罗远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孕妇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妇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8例孕妇均抢救成功,无产妇死亡病例;子宫全切除的患者有3例,次全子宫切除患者1例,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患者6例。胎儿情况,新生儿存活27例,宫内死亡1例,死胎4例,新生儿死亡率为15.62%。患者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有明显区别。在治疗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有着明显改善。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主要是及时并且有效地将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去除,同时进行有效的止血、补充血容量等相关的对症治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及再次开腹探查时加行B-Lynch子宫缝扎术,对保留子宫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侯桂玉;郭跃文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37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过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7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仅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试验组在其基础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达总有效的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加速了康复进程,值得推广。
作者:龙建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对防治颈丛神经阻滞后心血管副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行甲状腺切除术的46例患者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3例采用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麻醉,对照组23例采用左布比卡因麻醉,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运动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而感觉和运动维持时间则明显长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麻醉后10、45、90min 3个时间点的SPO2、RR与对照组比较(P均>0.05),观察组的HR和MAP 在麻醉后10、45、90min 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观察组的麻醉镇痛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65.22%(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87%(P<0.05)。结论美托洛尔和地塞米松复合左布比卡因颈丛神经阻滞在甲状腺手术中镇痛和镇静效果更明显,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有效可控性好,对颈丛麻醉下甲状腺手术时的心血管反应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作者:武斌;胡志强;陈锦余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辖区2011年1月~2013年7月间的60例冠脉搭桥术后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所有患者均积极进行常规治疗,A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期心理症状水平、康复质量、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患者康复期心理症状水平低于B组,康复质量、生活质量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B组,其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对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有积极作用,其可以降低患者心理症状水平、提高患者康复能力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胡小连;曾湘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比较视频脑电图与发作期SPECT对痫灶定位的临床效果。方法比较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难治性癫痫患者VEEG和SPECT检查结果。结果两组局灶性病灶、一侧多灶和双侧病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本组62例患者VEEG与SPECT发作期检查结果吻合率较高(74.19%)。结论癫痫病患者发作期VEEG与SPECT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联合应用能够准确定位痫灶,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作者:李欣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比对与结果互认分级。方法在实验室质量控制资料基础上,对几家二级以上医院常规检查项目进行质量检验、现场调查,对医院间检验结果互认进行分级和可行性分析。结果同等级医院间可以开展检验结果互认,不同等级医院间不宜开展检验结果互认,确定检验结果互认的专业项目应以由易到难的原则,同时做好检验质量的监督管理。结论做好现场调查和现场考核,加强实验室检验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实验室检验结果互认的顺利完成。
作者:邓庆丰;杨庆文;魏俊杰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的助孕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花都区妇幼保健院经治的98例因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而不孕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每位患者发生不孕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如调整生活方式、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生殖。结果在本组98例不孕患者中,经过治疗成功妊娠的患者91例,治疗有效率为92.86%。结论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采取的调整生活方式、促排卵治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生殖等治疗临床效果好,有利于患者正常妊娠。
作者:姚凤媚;黄少娥;姚敏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临床防治。方法2012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诊治的8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选同期8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但不合并低钠血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和比较两组病死率、住院时间、LVEF。将82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常规抗心衰)和B组(常规抗心衰基础上,纠正低钠血症),对两组治疗后血钠水平、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死率(29.3% vs 11.0%)、住院时间(15.0±3.0)d vs(10.5±2.5)d明显升高,LVEF明显减少(36.5±0.1)%vs(43.7±0.1)%, P<0.05;与A组相比,B组治疗后血钠水平(136.7±3.4)mmol/L vs(129.0±2.9)mmol/L及总有效率(73.2%vs 43.9%)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患者,应在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积极纠正低钠血症,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预后质量。
作者:陈永战;王超雄;卢进冠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直肠癌卵巢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9月本院就诊的肠癌卵巢转移7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手术组46例与非手术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存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手术组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与3年生存率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存活率差异不大(P<0.05)。结论对直肠癌卵巢转移患者,手术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静龙;刘文瑶;孙晶波;张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