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君;杨樱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8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观察组采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和血糖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好,提高了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临床上没有禁忌证时可以推荐使用。
作者:陈林生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某院2008~2013年35例经过手术病理或者是随访证实的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的资料。结果本次研究病例一共有35例,总共侵犯了68个椎体,其中颈椎7个,胸椎32个,腰椎20个,骶椎9个,只有7例患者是侵犯单个椎体,61例都是多个椎体受到侵犯。结论磁共振成像在脊柱转移性肿瘤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陈建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为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寻求更好的治疗途径。方法选取我院五官科2009~2013年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6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65.6%)。治疗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并发症发生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确切,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也对临床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黄天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本地区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更好的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ICU收治的机械通气>48h的573例患者的资料,对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573例患者中发生VAP 118例,VAP发生率为20.59%。118例患者中共分离出125株病原菌,包括革兰阴性菌97株,占77.6%,革兰阳性菌23株,占18.4%,真菌5株,占4.0%。分布多的三种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22.4%、20.0%和15.2%。常见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结论本地区ICU发生的VAP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致病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呈现出多重耐药性,临床在经验性治疗过程中,可根据药敏结果进行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作者:陈献忠;孙洁;顾云帆;李冰沁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CAM)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CAM在30例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NCAM在30例乳腺癌患者、30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及30例正常人群中的血清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NCAM阳性率分别为26.67%、3.33%、3.33%,NCAM在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良性病变组织(P<0.0125),乳腺癌中有神经侵袭组的NCAM 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ELISA结果:乳腺癌患者的NCAM血清浓度均显著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正常人群组(P<0.05)。结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NCAM的高表达对于乳腺癌的神经侵袭和转移可能很重要。
作者:向亚莉;吴永国;欧湛赐;肖静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经皮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年龄21~68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经皮等离子髓核消融术治疗,且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 VAS)和Macnab评分法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全部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11个月。38例患者的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术前VAS评分(6.85±1.25)分,术后随访1~18个月的VAS评分(1.68±0.50)分。根据改良 Macnab 疗效评定标准,21例治疗效果为优,11例良,4例可,2例差,优良率为84.21%,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等离子髓核消融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近期疗效优的特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手术。
作者:顾海潮;唐镇江;叶国裕;黄信源;赵王林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LD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行经皮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对照组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3d腰腿痛VAS评分、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老年LDH疗效显著,相比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经皮全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更具应用优势。
作者:王志刚;袁美;王志强;胡玉娇 刊期: 2014年第22期
与具有高传染性的埃博拉患者密切接触的医护人员,仍是埃博拉病毒感染的高发人群。目前全球已有450名医务工作者感染埃博拉病毒,其中244人死亡。在这场可能发生的“埃博拉战争”面前,我国医务人员该如何做好预控工作,保护好自身和广大就医者?
作者:苏暄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老年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临床特点,为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防治提供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1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分布构成比,观察心律失常与心功能和电解质紊乱的关系。结果61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29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7.54%。心律失常类型主要为房性早搏10例,占34.48%;29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心功能分级为Ⅰ级2例,占6.9%;Ⅱ级4例,占13.79%;Ⅲ级11例,占37.93%;Ⅳ级12例,占44.82%。29例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发生失代偿性酸中毒11例,占37.93%;低钾血症10例,占34.48%;低钠血症8例,占27.58%。结论老年肺心病患者发生心律失常风险较大,肺心病合并心律失常与低氧血症、心功能和电解质紊乱密切相关,临床应该采取综合措施进行治疗。
作者:孙红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成人以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腹型过敏性紫癜(HPS)的误诊原因。方法选取我院15例误诊的成人腹型HPS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有腹痛,伴恶心3例、呕吐4例、腹泻4例、血便3例、发热1例、关节疼痛3例、肌肉酸痛1例。伴大便潜血阳性6例,WBC升高7例,蛋白尿3例、血尿1例,血清淀粉酶升高1例,CRP升高6例,2例胃肠镜检查均提示黏膜充血水肿,可见糜烂及溃疡。15例患者分别在入院后3~10d出现皮肤紫癜,确诊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腹型HPS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容易误诊,需详细询问病史,动态观察病情变化,辅以内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作者:李玉梅;高翔;宗琳;邱迟娥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近三年东莞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探讨适宜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方法对2011~2013年东莞市人民医院手足口病临床资料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累计报告手足口病21817例,其中住院病例4978例,门诊病例16839例,每年总发病情况未见明显变化(P>0.05);2011、2012年均住院率大致相仿,2013年略有下降(P<0.05);近三年重症手足口病发生率略有下降(P<0.05)。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及以下幼儿,占病例总数的98.89%,其中男性多于女性。2011~2012发病呈现双峰分布特点,高峰出现在5、6月份,2013年发病呈单峰分布,且高峰推迟到9月份。结论5、6月份和9月份为手足口病的高发月份,近三年手足口病的总发病情况仍未见明显减少,病例主要分布在5岁及以下幼儿,应加强易感人群在高发月份的防控。
作者:谢志超;张娜;方润婷;黄全发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比常规超声及增强CT在提高肝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1例常规超声检出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根据二维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合病史给出初步良恶性判断后,进一步超声造影检查,对病灶造影剂灌注过程进行分析,得出综合判断;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检查,后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根据常规超声检查特点,初步诊断:良性肿瘤21例(29.6%),恶性肿瘤50例(70.4%);经超声造影诊断:良性肿瘤24例,恶性肿瘤47例;增强CT诊断:良性肿瘤26例,恶性肿瘤45例;经病理检查,良性肿瘤25例,恶性肿瘤46例。超声造影检查肝脏良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为93.61%,特异性为91.67%,准确度为92.96%,明显优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良恶性肿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与增强CT在诊断肝脏的肿瘤及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蒋泽波;常青;谢志刚;陈爱明;陈传华;谢金秀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高危型HPV检测联合TCT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宫颈细胞学薄片检查的已婚妇女378例为研究对象,上述选取对象均行TCT和第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2)HPV DNA检查,通过对任意一项检查结果显示为阳性的患者行多点活检或颈管内诊刮,所有检查结果均以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诊断标准。结果378例患者中,TCT检测和单纯HPV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1.1%和94.4%,两项检测结果的特异度分别为88.9%和26.5%,两者联合检查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2%和91.5%。结论临床上在筛选宫颈癌及相关癌症病变前筛查时,可通过联合TCT和高危型HPV进行检查,该联合检查方式不仅敏感性高、特异度高,且检测效率高;另外,HPV感染和宫颈癌或宫颈癌病变发生前有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因此,宫颈癌的防治应集中于高危型HPV感染患者。
作者:吴小平;林美丽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分析腮腺良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口腔修复膜预防Frey综合征及纠正局部凹陷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口腔修复膜修复腮腺切除术后创面,对照组34例不做任何修复。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18个月,比较Frey综合征发生率及患者对面容的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局部凹陷发生率为7.89%(3/38),Frey综合征的发生率为10.5%(4/38)。对照组局部凹陷的发生率为73.5%(25/34),Frey综合征发生率为67.6%(23/34)。结论采用胸锁乳突肌瓣联合口腔修复膜对预防Frey综合症及改善术后凹陷畸形效果显著。
作者:关华;王斌;刘志刚;冯靓婧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对实施烧伤瘢痕整形术患者的术后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所收治的烧伤瘢痕整形患者1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护理,而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密切的观察与对比。结果经过护理之后,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2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7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7.21±3.91)d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24.82±3.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烧伤瘢痕整形患者的术后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同时还能够加速患者伤口的愈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凌少梅;潘宝环;卢妙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小肠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部分病例首诊我院,后诊疗于北京、上海、福州等医院)2007年7月~2013年7月45例小肠克罗恩病的病例资料。结果小肠克罗恩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30例)、腹泻(18例)或(伴)便血(4例)。4例为术后病理发现(包括肠梗阻、腹膜炎、腹部包块手术)。2例以口腔溃疡、发热首发,2例为反复呕吐,2例以肛周脓肿首发。全身表现有贫血、低蛋白血症、发热、体重下降。病程长达20年,短1个月。病变多位于末端回肠,结肠常受累,尤以回盲部多见。常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8例)。内镜下可见纵形溃疡、铺路石样改变、节段性、常伴有管状狭窄。病理表现为黏膜慢性炎伴急性活动,累及全层,部分可见裂隙状纵行溃疡及非干酪性肉芽肿。93.3%病例经过经典药物治疗症状改善,31.1%病例反复发作终手术治疗。结论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和消化内镜证据以及病理、追踪资料等综合判断,且病程长,病情反复,需进一步提高对小肠克罗恩病的认识。
作者:郑秀金;陈长旦;毛文灏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本社区80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仅由社区医护人员予对症指导,研究组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饮食、运动、用药干预及健康教育、家庭访视。比较两组患者的降压效果、遵医率、生活质量改善总良好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控制的总有效率达97.5%、总遵医率达95.0%、生活质量改善的总良好率达95.0%,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作者:俞金英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临河区妇幼保健院466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2013年4~6月期间产妇257例,列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将2013年8~10月期间产妇209名,列为实验组,进行循证护理,分别于产后42d和产后6个月,对两组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产后42d和产后6个月两次调查均显示,实验组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产后6个月与产后42d依从性相比,均呈现明显降低。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依从性。但其依从性随时间迁移呈降低趋势,故在临床护理中应注重近期和远期护理目标的制定,以便真正提高产妇盆底肌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改善产妇盆底肌功能,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提高产妇生活质量。
作者:张丽华;李红;薛淑梅;李维新;吴巧梅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位护理具体方法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136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对应的特殊体位,提出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体位正确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对意识神经功能及预后恢复有明显影响。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不仅是一种局部治疗,还可以明显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及后遗症,促进全身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祁美兰 刊期: 2014年第22期
目的:探讨TVS(经阴道超声)对CSP(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价值及意义。方法选择本院疑似为CSP的2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临床转归以及预后。结果20例疑似CSP患者中14例确诊CSP,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13例,诊断准确度为92.86%;6例确诊为非CSP,其中术后病理证实1例为CSP,诊断准确度为83.33%。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对早期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快速准确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刘红雨 刊期: 2014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