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部感染儿童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范灿波

关键词:儿童肺部感染, C反应蛋白, 白细胞总数
摘要:目的:通过对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测定,了解白细胞总数和C反应蛋白(CRP)在肺部感染儿童的灵敏度及这些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CRP采用免疫比浊法,而白细胞总数利用了电阻抗法的原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后得:1组WBC总数和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P与对照组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WBC与对照组的W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部感染儿童,应同时对CPR和白细胞总数水平进行测定,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可能出现漏诊的情况。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相关文献
  • 毫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32例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毫火针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毫针针刺治疗。结果经2个疗程治疗后,用Ridit统计分析,治疗组Ridit平均值为0.6209,对照组为0.3709;治疗组Ridit平均值的95%可信区间(0.5188,0.7230),对照组为(0.2655,0.4763),两组的95%可信区间没有重叠,而R治疗组>R对照组,故治疗组疗效较好。结论毫火针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阮炳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黄炮制品浸出物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黄生品和炮制品的醇溶性浸出物和水溶性浸出物的浸出率。方法将生大黄用不同炮制方法分别炮制成酒大黄、醋大黄和熟大黄,然后采用热浸法提取浸出物,比较同一炮制品在不同的炮制方法下其浸出物的浸出率。结果酒大黄、醋大黄、熟大黄三者的醇溶性浸出物浸出率和水溶性浸出物浸出率与生大黄比较,均有所提高。结论生大黄经炮制后,浸出物的浸出率能有效的提高,方法科学,值得推广。

    作者:李保珍;王智玮;侯海若;刘雪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应用时间护理理论提高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时间护理理论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糖尿病治疗与护理,治疗组除了以上治疗与护理外还进行系统性的时间护理,2周后比较两组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生存质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时间护理理论应用于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好,促进了疾病的恢复,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淑婷;王晓云;赵丹;侯磊;王亚丽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新密市“6岁防痨工程”研究报告

    目的:研究新密地区6岁儿童对结核病的免疫应答和自然感染情况,以获得其在出生时的卡介苗接种率、卡痕率、结素强阳性率等指标,从而采取相应的补救和预防措施,以求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和遏制结核病。方法(1)市结防所监测6岁儿童结核病相关免疫力(观察卡痕,注射PPD,48~72h观察反应,并作好记录);(2)无免疫力的儿童补种卡介苗;(3)PPD强阳性儿童(PPD直径≥15mm或有水泡者)到结防机构排查结核病,结核病患者纳入规划治疗,排除者预防服药(异烟肼+利福喷丁/每周用药2次,连服3~6个月),防止其以后发病(化学隔离)。结果(1)免疫应答率逐年增长,1996年是19.0%,2010年已达到56.7%;(2)卡痕率逐年增长,1996年31.3%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92.7%;(3)接种卡介苗产生的阳性卡痕率逐年增长,1996年的42.8%逐步提高到2010年的98.2%;(4)PPD强阳性率逐年下降,1996年强阳性率3.0%,到2010年已是2.1%;(5)本组儿童结核病患病率由1996年的83/10万下降到2010年的零发病。结论控制结核病,从儿童抓起,这是我国结核病控制的一项基本政策。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结核病监测,做到有病早治,无病早防,对降低结核病的发病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崔帷;靳鸿建;靳晓伟;段海霞;魏晓慧;何世德;刘元森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痔宁栓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探讨痔宁栓制备工艺,并制定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水提醇沉和单味水提相结合的提取方法制备痔宁栓,应用薄层色谱法分别对痔宁栓中主要成分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对其没食子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在薄层色谱中能检出五倍子和黄柏,没食子酸在0.051~0.256μg/mL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8.92%,RSD为1.87%。结论该栓剂制备方法简便易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

    作者:杨洪元;周小斌;王裕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HPA、CK2β与HIF-1α在鼻咽癌组织中协同作用的研究

    目的:检测乙酰肝素酶(HPA)、蛋白激酶CK2β(CK2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NPC组织中的表达的相关性,分析它们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Super-Vision法检测49例鼻咽癌(NPC)组织标本中HPA、CK2β及HIF-1α的表达水平。结果HPA、CK2β与HIF-1α任意两者间在NPC组织中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在NP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HPA、CK2β和HIF-1α之间存在协同作用,三者之间可能产生一种“连锁效应”促进了NPC的发生发展。

    作者:杨楚;陈素芝;黄玉淑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的疗效及血浆BNP和CRP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85,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血浆中BNP、CRP的下降水平要高于优于对照组。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岩青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神经科静脉炎患者评估及预防性护理

    目的:对神经科易发的静脉炎进行风险评估,据此有针对性的实施预防性护理,有效地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几率,减轻患者的病痛。方法将选取的2012年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从刚住院就对患者进行评估,对不同的患者制定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输液方案,同时实施可预防性的护理,统计和分析出观察组中的静脉炎发生率。将选取的2011年的150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参照病例和医生的记录统计分析出对照组的静脉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未发生静脉炎、Ⅰ度静脉炎、Ⅱ度静脉炎、Ⅲ度静脉炎的比例分别为94.67%、4.00%、1.33%、0%,而对照组中未发生静脉炎、Ⅰ度静脉炎、Ⅱ度静脉炎、Ⅲ度静脉炎的比例分别为80.00%、10.00%、8.00%、2.00%,通过对患者的年龄、所患疾病、所用药物、输液天数,室内温度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进行相应的预防性护理,有效的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结论经上述5个方面的相关因素分析,确有发生静脉炎的采取积极措施,早护理,尽早和患者做好沟通,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性的做出预防性护理,通过上述措施,神经科住院期间患者的静脉炎的发生率大大减少,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作者:张建芳;黎媛媛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用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住院分娩并应用以上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及预防产后出血的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用药例数为849例,计算期间所有分娩患者的出血率,并与2008年1月~2010年12月分娩患者出血率比较。结果2011年1月~2013年3月患者用药后的出血率和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血率比较降低了45.9%,且2011年1月~2013年3个月内无一例因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需要子宫切除。结论应用垂体后叶素、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预防和治疗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降低了产后出血率,避免了产后出血对产妇健康所带来的危害,降低了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蒋俐华;吴竟;金海英;黄碧娟;李智卿;容群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在重度混合痔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在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1月重度混合痔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采用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外切内扎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为(7.0±0.5)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1.0±0.4)d,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4.8±0.4)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0.0±0.6)min,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痔上直肠黏膜环切术具有痛苦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的新方法。

    作者:王行;王夫权;徐周丹;周宏涛;胡艳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不同分娩方式对孕妇产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剖宫产和自然分娩两种分娩方式对孕妇产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77例ASAⅠ~Ⅱ级住院分娩孕妇,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然分娩组(A 组)和剖宫产组(B组)。两组产前进行简易智力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评定精神和睡眠状况;记录有无妊娠期合并症。A组为自然分娩, B组行椎管内麻醉及剖宫产术,并术后均予舒芬太尼统一配方静脉镇痛,两组于产后1d、3d行认知状况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ic scale,VAS)调查,比较两组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分析可能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两组产后1d均有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B组发生率高于A组(B组20%;A组9.4%);B组产后3d 有1例(2.2%)发生认知功能障碍,A组无,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孕妇产前大部分存在精神紧张(A组59.38%;B组55.56%),睡眠欠佳(A组75.00%;B组62.22%),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年龄、孕产次、民族、文化程度、妊娠合并症等一般情况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前、产后1d、3d的MMSE评分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产时观察指标的比较:B组出血量明显大于A组[A组(273.59±86.55)mL、B组(371.11±173.69)mL];术中低血压的发生率B组明显大于A组,B组12例(26.67%), A组0例(0%),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妇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分娩方式无关,可能与孕妇精神和妊娠后期睡眠状况、妊娠合并症、麻醉、手术、术中出血量增加和低血压、术后镇痛等因素有关。

    作者:阳永宪;朱昭琼;刘兴奎;张帆;刘书明;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自拟调骨中药方治疗成人大骨节病9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对成人大骨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收的90例成人大骨节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治疗组给予自拟调骨中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抗骨增生片治疗。对疗程结束后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与骨功能相关的各项指标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达93.3%远远高于对照组68.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自拟调骨中药方对成人大骨节病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是一种具有推广价值的配药方案。

    作者:曹恩芳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钛网颅骨修补术后并发症分析

    目的:探讨钛网颅骨修补术后早期并发症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我科行钛网颅骨修补术83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情况回顾性分析。结果83例患者中发生各类并发症共15例。结论钛网颅骨修补术虽简单易行,但仍有可能发生一些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应引起重视,并注意预防,而一旦发生应及时处理。

    作者:邓德旺;徐伟;陈立峰;李昌华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左氧氟沙星分散片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初治涂阳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分散片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实践效果。 方法 收取2011 年1 月~2013 年1 月在我院治疗的初治涂阳肺结核100 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 例。实验组采用2HRZE/4HR 治疗方案加入左氧氟沙星分散片,对照组采用2HRZE/4HR 治疗方案,整个疗程为6 个月,统计用药2、4、6 个月以后检测患者的痰菌的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并密切观察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ADR 情况,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痰菌的阴转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病灶吸收率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初治涂阳肺结核采用左氧氟沙星分散片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刘淦斌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归肺理气方对痰热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血清与肺组织MMP-9和TIMP-1的影响

    目的:观察归肺理气方对痰热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血清与肺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方法将61只SD大鼠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正常+中药中剂量组、模型组、中药低剂量组、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泼尼松组),采用香烟熏吸加气管内注入脂多糖(LPS)法建立大鼠痰热壅肺证COPD模型。予归肺理气方高、中、低3个浓度及强的松灌胃干预28d,检测血清与肺组织MMP-9和TIMP-1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与肺组织的MMP-9和TIMP-1含量以及MMP-9/TIMP-1值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与泼尼松组的MMP-9量以及MMP-9/TIMP-1值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归肺理气方可调节痰热壅肺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的MMP-9/TIMP-1失衡,可能有一定的改善COPD气道重塑作用。

    作者:堵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对子宫和卵巢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对子宫和卵巢的影响。方法绝经后妇女10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观察组给予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E2含量明显升高,FSH明显下降(P<0.05),同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和卵巢体积治疗半年时都有明显上升(P<0.05),同时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替代疗法应用于绝经后妇女能有效改善性激素水平,并延缓子宫卵巢的萎缩进程。

    作者:邹虹霞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自拟理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理肝和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征(CAG)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肝胃不和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服用自拟疏肝和胃汤剂,对照组40例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多潘立酮以及维酶素片,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疗效、临床症状各组以及胃镜表现均优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理肝和胃汤治疗CAG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肖万德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108例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效果对照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对住院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2年10我院收治并确诊为精神分裂症108例老年患者为临床观察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康复护理,并采用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专用的观察量表进行各项指标的记录,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对照。结果通过6个月的护理观察,观察组总共有量表总分、总消极因素、总积极因素、激惹、个人整洁、抑郁表现、精神病表现、迟缓8项观察指标获得改善,而对照组仅总积极因素、激惹、精神病表现、抑郁四项有改善。结论在实施精神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康复护理更能有效地改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

    作者:李素君;李秀环;曾妙容;傅春恋;刘亚丽;许之驹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放射科信息化建设

    探讨放射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实现放射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放射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功能、应用效果及它们与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其他系统整合应用的效果。放射科实现信息化后,能提高医学影像综合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诊疗效果,降低医疗成本,提高科室及医院的经济效益。放射科信息化建设将在影像科室、临床科室、医学教育、远程会诊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建设数字化医院的重要标志,是影像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覃斌 刊期: 2013年第19期

  • 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2例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6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中剖宫产25例,产后出血4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6.0%;阴道分娩37例,产后出血6例,发生率16.2%。单纯糖皮质激素治疗39例,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4例,联合治疗血小板仍持续下降给予输注血小板治疗6例。新生儿外周血血小板计数<100×109/L者7例,无颅内出血、内脏出血及其他相关出血性疾病,且血小板计数均于1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及血小板输注是治疗妊娠合并ITP孕妇安全有效的方法,分娩方式选择由产科情况决定。两种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率无明显差异,虽产后出血率增加,但对围生儿结局无不良影响。

    作者:白爱红;张清伟;李秀凤 刊期: 2013年第19期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中国医药科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